梁桥加固中预应力碳纤维板的应用

2023-01-10 01:53张振伟
交通世界 2022年18期
关键词:黏贴纤维板结构胶

张振伟

(中交建冀交高速公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11)

1 工程概况

某桥梁工程是一座跨河大桥,全长420m,共计21跨,该桥上部结构采用的是简支T梁,高度为1.3m,单跨由6 个T 梁组合而成;下部结构为桩柱式墩台。该桥于2001 年11 月末建成投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桥梁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问题,导致结构耐久性下降。通过对该桥全面检测后得知,T 梁腹板位置处有裂缝,连接横隔板的钢板发生断裂,鉴定结果为4类,依据现行规范标准的规定要求,应对该桥进行修复加固,提高结构稳定性和承载力。经研究后决定,采用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桥梁。

2 预应力碳纤维板在T梁桥加固中的应用

2.1 加固方案

根据T梁桥现有的病害问题,在充分考虑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前提下,拟定如下加固方案:修补T梁腹板上的裂缝,将预应力碳纤维板黏贴在T 梁底部,在修补裂缝的同时,起到结构加固的效果,进一步提升T梁的承载力;在T梁的梁肋上,每隔0.5m黏贴一道厚度为6.0mm、宽度为0.5m 的钢板,借此来增强T梁的抗剪能力[1];采用黏贴钢板的方法,对T 梁的中横隔板加固,以高强度螺栓固定钢板,桥面铺装层全部凿除后重新铺设,在原本的基础上加大横向钢筋,提升传力性能。

2.2 施工工艺流程

在应用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T梁桥的过程中,为达到预期中的加固效果,要对施工工艺流程加以了解和掌握,以此来确保施工能够顺利开展,并在规定的时间按质按量完成。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的工艺流程如下:

(1)按照待加固桥梁的状况,结合制定的加固方案,对桥梁加固施工中需要使用的碳纤维数量、尺寸、张拉力以及加固位置等合理确定。根据图纸要求,在指定的生产厂家,制作配套的锚具及碳纤维板。在施工现场内,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和机具设备,依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在适宜的位置搭设作业平台或支架。对采购的液压千斤顶做标定处理,使用钢筋位置扫描装置,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位置加以确定,避免后续安装锚具时,与现有的钢筋发生冲突,导致钢筋损伤,影响结构稳定性的情况发生。按设计图纸的要求,在混凝土梁体表面测量放样,通过钢尺、水平仪等设备完成定位,以梁中心线为依据,对预估位置初步确定,在实际定位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钢筋和波纹管的避让。

(2)采用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T 梁混凝土结构前,要对表面明显的裂缝及其他缺陷做简单的修补,避免对加固效果造成不利影响。修补完毕后,对待加固的构件表面全面清理,将杂质去除,清表的厚度控制在2.0~3.0mm,以混凝土中的骨料外露为准,随后使用砂轮打磨,使表面平整,再用乙醇清洗,晾干后待用。当待加固的混凝结构表面局部存在较深的低洼,打磨无法平整时,可以使用找平胶做找平处理。

(3)使用电锤在锚固区和张拉区域内打设植筋孔,打孔过程中,要避开之前探明的钢筋位置,防止打到钢筋上造成结构损伤。植筋孔的直径及深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孔位打好后,及时用清孔器将孔内的灰尘全部清除。在向孔内植入化学锚栓前,要先用丙酮或是酒精,对孔壁、孔底以及锚栓孔进行擦拭,然后用电锤将螺杆缓慢旋压至孔底,与锚固剂混合,待螺杆旋压至孔底后及时停止旋转,保证螺杆的顶端处于同一水平面内并与基面相垂直,与锚固基座能够紧密配合。化学毛刷植入孔内后,在植筋胶完全凝固前,不得振动或扰动,以免影响植筋质量,下道工序可再植筋24h后开展。

(4)当化学锚栓固化后,在固定装置、张拉装置与梁体的结合面涂抹厚度为5.0mm的结构胶,按对应孔将装置与化学锚栓结合,经调平处理后,将螺帽拧紧,以达到压实的效果。随后将碳纤维板的一端安装在锚固区,另一端安装在张拉区,并使用千斤顶施加预应力的3%,检查碳纤维板与梁面有无接触,若有则将梁面打磨平整,使碳纤维板与梁面之间有2.0mm以上的缝隙。检查装置两端,看有无结构胶,如果有要及时清理干净,并在预紧期内,结构胶未完全开化时,对固定端及张拉端的位置做适当调整,依据施工现场的环境温度,放置24~48h,便可开始张拉作业。

(5)使用丙酮或是酒精,对碳纤维板及梁体表面的一侧做清洁处理,去除灰尘和杂质,配制黏合剂,黏贴碳纤维板。在黏贴的过程中,涂抹黏合剂时,要保证涂层中间的厚度高于两侧,以便用刮刀黏贴时,能够将多余的胶刮掉,使碳纤维板与混凝土黏结得更加牢固。安装碳纤维板的过程中,先对固定端支座进行安装,随后安装张拉端,使固定端和张拉端与碳纤维板形成整体。加工液压千斤顶安装在碳纤维板中心线位置处,以液压泵对千斤顶施加压力,先施加10%的应力,随后卸载,对初始位置做好记录,检查确认无任何问题后,便可开始张拉。

(6)当预应力张拉完毕后,在碳纤维板上安装压紧条,间距控制在3.0m,用螺栓固定。最后刷保护层,砸锚固区放置钢筋网格,以聚合物砂浆浇筑封锚即可。通过上述工艺流程便可完成预应力碳纤维板的施工,达到加固效果。

2.3 施工技术要点

2.3.1 前期准备

(1)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施工前,要准备各种材料与施工工具,在指定的工厂加工锚头,并将加工好的锚头固定于碳纤维板的端部,同时,在工厂预制固定端及张拉端锚具和底座,确保表面光滑、无破损的情况。所有外购的液压千斤顶在使用前均必须标定,并依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搭设支架或是作业平台[2]。

(2)为使碳纤维板能够与混凝土黏结得更加牢固,在施工前,要对混凝土表面做如下处理:去除掉混凝土表面一定范围内的杂质,确保表面洁净,然后打磨混凝土表面,使其露出坚实的骨料,最后用乙醇将表面的浮灰全部擦拭干净即可。混凝土表面若是存在坑洼不平的情况,可以用找平材料处理,裂缝通过压力灌浆的方法处治,使之快速封闭。

2.3.2 定位放样

(1)依据设计图纸的要求,由专业的测量小组负责在T梁上放样,通过水平仪、钢尺等仪器设备完成定位,按T 梁中心线对具体位置初步预估,在实际定位时,要避让钢筋及波纹管。

(2)通过钢筋位置扫描仪,对T梁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位置加以确定,这样能够防止后续安装锚具时与钢筋位置发生冲突,使钢筋受损的情况发生。

(3)使用手持式切割机,根据放样位置,对固定端和张拉端的底座槽现场切割,确保槽宽和槽深与设计要求相符。

2.3.3 植入锚栓

(1)植入锚栓的过程中,要避开混凝土结构内已经探明的钢筋位置,在确定好的锚固区和张拉区内,使用电锤开设植筋孔,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对孔径、孔深及钻孔数量予以确定,保证孔位准确[3]。

(2)成孔后,及时用清孔装置将植筋孔内的灰土层清除干净,并用丙酮对孔壁和孔底全面擦拭,随后将药包玻璃管的圆头朝内,插入植筋孔内,缓慢推至孔底。用电锤将螺杆旋压入孔,与锚固药剂混合到一起。

(3)螺杆植入孔底后,要停止旋转,使其顶端与基面保持垂直状态,能够与锚固支座紧密配合。锚固胶凝固硬化的过程中,要避免振动锚杆,达到24h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9-10]。

2.3.4 锚固体系安装

(1)当锚栓彻底固化之后,将固定端和张拉端的底座,与T 梁结合的混凝土表面均匀涂抹一层厚度在5.0mm 左右的结构胶,随后将底座上的预留孔与锚栓紧密结合,调平后将螺帽拧紧,以此来达到压实的效果[4]。

(2)将预应力碳纤维板的一端安装在固定端上,另一端安装于张拉端上,随后开启液压千斤顶,增加预应力的3%,检查板面与梁面是否接触,若是接触,则应对梁面打磨处理,使其表面平整。

(3)挤出的结构胶要在固化前清理干净,并在预紧期间,结构胶尚未完全固化时,对固定端和张拉端的位置做适当调整。随后将液压千斤顶与碳纤维板全部卸下,按施工现场的温度,放置24~72h 后方可张拉,期间要避免出现强烈的振动[5]。

2.3.5 碳纤维板黏贴与张拉

(1)在碳纤维板安装前,要先用丙酮清洁T梁表面及碳纤维板的黏贴面,处理完毕后匹配黏合剂。涂抹黏合剂时,应确保中间部位的黏合剂厚度略大于两边,以便用刮刀将多余的黏合剂向两边刮出,使碳纤维板面与T梁混凝土表面黏贴得更加紧密。安装碳纤维板的过程中,要确保顺序正确,即先安固定端支座,再安张拉端,使二者与碳纤维板形成整体[12]。

(2)碳纤维板张拉时,可于板的中心线位置处安装液压千斤顶,先向碳纤维板施加10%的预应力后卸载,将初始值准确记录;碳纤维板正式张拉前,要做好相关的检查工作,确认无任何问题后,便可开始张拉作业,按每10%拉力梯度张拉,直至达到100%应力为止。为确保张拉达到预期中的效果,应在每次张拉后,保持2min 左右,同时对碳纤维板回缩位置准确测量。当施加的应力达到100%后[6],要及时将位于锚具两端的螺母拧紧,并记录碳纤维板回缩的数据。T 梁需要以对称的方式开展张拉作业时,要对两根碳纤维板同步张拉,以保证T梁两个面上施加的预应力相同[13]。

(3)当碳纤维板张拉完毕后,便可开始黏贴,具体做法如下:先用刮刀蘸取适量的结构胶,然后从碳纤维板的中间位置处逐步向两侧压实,要保证均匀,以挤出内部的结构胶,提高黏贴的密实度。待碳纤维板贴好后,必须及时将两边挤出的结构胶清理干净。每间隔3.0m,安设一根压紧条并用螺栓对压紧条固定。

2.4 技术措施

(1)与不需要黏贴的体外预应力技术相比,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的优点更为明显,即采用黏贴的方法,能够使碳纤维板与混凝土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在此整体中,碳纤维板与混凝土会共同受力,对于T梁结构中的裂缝具有限制效果,结构本身的承载力也随之提升。基于这一前提,在具体施工中,应确保预应力碳纤维板与混凝土黏贴得足够牢靠。为此,要对混凝土接触面打磨抛光,去掉浮浆,并用树脂胶对存在空洞的位置填补修复[7]。

(2)锚具安装的准确性,与碳纤维板受力的均匀性密切相关,为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现行规范标准的规定要求,对锚具准确安装,防止碳纤维板出现偏拉的现象。

(3)碳纤维板施工完毕后,为防止板面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出现损伤的情况,可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使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对碳纤维板的外立面进行覆盖等[8]。

3 结语

在应用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T梁桥的过程中,为达到预期中的加固效果,要对施工工艺流程的加以了解和掌握,以此来确保施工能够顺利开展,并在规定的时间按质按量完成。当预应力张拉完毕后,在碳纤维板上安装压紧条,间距控制在3.0m 并用螺栓固定。最后刷保护层,砸锚固区放置钢筋网格,以聚合物砂浆浇筑封锚即可。

在T梁桥加固中,应用预应力碳纤维板时,为达到预期中的加固效果,必须保证碳纤维板的整体质量。要求作业人员掌握相关的技术要点,并通过有效的措施,对施工质量加以控制,最大限度发挥出碳纤维板的作用,提高桥梁结构的承载力。

猜你喜欢
黏贴纤维板结构胶
中国纤维板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基于COMSOL 的黏贴层对矩形压电薄板振动特性影响分析*
组合填料对建筑结构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一种玻璃纤维板切割装置
车用结构胶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浅析AICA(爱克)不然板施工工艺
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系统预应力损失的研究进展
2017年墨西哥纤维板进口额下降14.5%
我的宝贝收藏夹
玻璃屏幕结构胶失效原因及现场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