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经筋针刺治疗腰椎术后术口疼痛疗效观察

2023-01-18 11:56王润生黄承军苏正义
广西中医药 2022年6期
关键词:壮医经筋腰椎间盘

唐 成,王润生,黄承军,苏正义,薛 鸿

(柳州市中医医院,广西 柳州 545000)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等脊柱退行性病变越来越常见。这些患者中部分需要行腰椎内固定术治疗,术后术口疼痛管理对于快速康复尤为重要。中西医对于腰椎内固定术后镇痛都有一定的研究,如局部使用罗哌卡因持续浸润麻醉可取得一定的镇痛效果[1];辨证口服中药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2];将中医针刺疗法运用于腰椎内固定术后镇痛亦有较好的疗效[3];利用腕踝针疗法联合塞来昔布可以缓解腰椎融合术后疼痛,降低镇痛泵药物使用量,避免拔除镇痛泵后患者出现疼痛加剧[4];运用浮针疗法处理腰椎内固定术后下腰痛,可快速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5]。壮医经筋针刺疗法是民族医药的组成部分,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的宝贵临床经验,具有疗效显著、简单高效、副作用小等特点[6]。壮医经筋针刺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膝骨关节炎等骨科疾病都有一定疗效,而在腰椎内固定术后疼痛的治疗方面,关于运用壮医经筋针刺疗法镇痛的研究较少见。本研究主要观察壮医经筋针刺治疗腰椎内固定术后急性期术口疼痛的效果,为腰椎术后疼痛快速康复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柳州市中医医院脊柱骨科一病区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实验组男性19例,女11例;年龄50~75(61.30±6.24)岁;病种:腰椎间盘突出症13例,腰椎管狭窄症13例,腰椎滑脱症4例。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54~75(62.87±5.60)岁;病种:腰椎间盘突出症16例,腰椎管狭窄症8例,腰椎滑脱症6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标准①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的患者,经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②均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内固定术。③年龄在45岁至78岁之间。④无焦虑抑郁等精神病史。⑤能接受针刺,无晕针史者。⑥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①有严重心肺基础疾病者。②有糖尿病,凝血功能障碍者。③对针刺恐惧,不能耐受针刺治疗者。④针刺局部范围皮肤破溃者。⑤术后严重并发症者。

1.4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由同一主诊组医师团队在全身麻醉下行MISTLIF术。

1.4.1 对照组①术前24 h予塞来昔布胶囊(江苏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93434,规格:每粒200 mg)200 mg,口服。②术后48 h内使用止痛泵,抽取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4172,规格为2 ml:100 μg)200 μg与生理盐水96 ml,配制成100 ml的药液,设定走速2 ml/h,每次按压出量为0.5 ml,当患者疼痛较剧烈(疼痛VAS评分>4分)时可按压1次,每次按压间隔时间不小于半小时。(因舒芬太尼为阿片类药物,连续静脉给药易引起胸壁、腹肌强直,不可短期多次按压,故设定模式为间隔半小时后才可按压,如按压次数越多,药量使用越多,由此得出患者疼痛较为剧烈,越需要干预的结论)。③术后6 h内给予塞来昔布胶囊400 mg,口服;术后第1天开始予塞来昔布胶囊200 mg,口服,每天1次,连续服用14 d。④术后返回病房后即时使用甘露醇注射液(吉林省都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2023032,规格为250 ml:50 g)125 ml,静脉滴注,连续使用3 d。

1.4.2 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壮医经筋针刺疗法治疗。针刺治疗均由我院民族医学科(壮医科)医师进行;于术后第1天早餐后开始治疗,依据壮医“以灶为穴”“以痛为腧”的原则选穴,采用“固结行针”。①壮医经筋手法: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位,医师用拇指的指尖、指腹在患者下肢足三阳经循行的部位由浅至深寻找筋结点及压敏点,用弹法、拨法理筋,手法由轻到重,由浅至深进行松解,持续3~5 min,待患者感觉微热后停止,最后在患者双侧足三里,委中穴进行点穴。②壮医针刺:以经筋手法发现的筋结为针刺部位,选择0.30 mm×50 mm的毫针,用茂康碘消毒后,快速进针,可选用直刺、斜刺、平刺等,进针深度为15~20 mm,可选择局部多针或一孔多针等方法,不需行针,留针25~30 min。每天1次,连续治疗3 d。

1.5 观察指标①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采用疼痛VAS评分法评估两组术后第1、第2、第3天的疼痛情况,分值为0~10分,得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②止痛泵药物使用量。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2 h、24 h、48 h止痛泵内药物的用量。使用的药量越多,说明疼痛感越强。③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7]。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的腰椎JOA评分。该评分主要通过主观症状(下腰痛,腿痛,步态)、临床症状(直腿抬高试验、肌力、感觉障碍)、日常生活评分(平卧翻身、站立、洗漱等活动)及膀胱功能四个方面评价患者的功能性障碍。总评分最高为29分,分数越低表明功能障碍越严重。④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恶心呕吐、头晕、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情况。

1.6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重复测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第1、第2、第3天疼痛VAS评分比较术后第1、第2、第3天两组疼痛VAS评分比较,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和时间具有交互效应(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第1、第2、第3天疼痛VAS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术后第1、第2、第3天疼痛VAS评分比较(分,±s)

注:与同组术后第1天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②P<0.05

组 别实验组对照组n 30 30术后第1天3.63±0.61②4.43±0.56术后第2天2.83±0.59①②3.03±0.55①术后第3天1.73±0.69①②2.33±0.47①

2.2 两组术后12 h、24 h、48 h止痛泵药物使用量比较实验组术后12 h、24 h、48 h止痛泵药物使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和时间具有交互效应(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12 h、24 h、48 h止痛泵药物使用量比较(ml,±s)

表2 两组术后12 h、24 h、48 h止痛泵药物使用量比较(ml,±s)

注:与同组术后第1天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②P<0.05

组 别实验组对照组术后12 h 21.86±2.08②25.58±1.53术后24 h 37.76±5.25①②47.20±3.77①术后48 h 60.13±10.24①②89.61±12.36①

2.3 两组出入院时腰椎JOA评分比较入院时,两组腰椎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腰椎JOA评分较均入院时改善,且实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出入院时腰椎JOA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出入院时腰椎JOA评分比较(分,±s)

注:与同组入院时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出院时比较,②P<0.05

组 别实验组对照组n 30 30入院时6.53±3.18 6.50±2.48出院时20.80±2.49①②17.67±2.45①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例)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日益进步,越来越多腰椎手术可以通过脊柱内镜实现,如椎间孔镜技术、椎间盘镜技术等,在创伤大小、出血量、术后早期恢复情况等方面都较传统手术有了改善。但仍部分腰椎疾病患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仍需接受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对于这些患者,如何更好地解决术后术口疼痛是外科快速康复的重要环节。目前对于腰椎内固定术后术口疼痛常用的镇痛方法为使用止痛泵、阿片类药物、非甾体药物等,但使用止痛泵或阿片类药物常伴有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塞来昔布为特异性抑制环氧化酶-2抑制剂,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2阻止炎性前列腺素类物质的产生,达到抗炎、镇痛及退热的目的,围手术期予塞来昔布口服,可起到持续抗炎止痛的作用。舒芬太尼主要作用于μ-阿片受体,可用作镇痛药,围手术期短时间内小剂量泵入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与塞来昔布合用能快速解决患者暴发性急性疼痛。在多模式镇痛方案中,中医药的参与逐渐加深,医务工作者以快速康复外科为中心,展开了较多临床随机研究及临床观察,在合理地使用中医治疗方法促进术后快速恢复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丰富了快速康复的治疗选择[8]。

腰椎间盘突出症因椎间盘髓核突出,腰椎管狭窄症因侧隐窝或椎间孔狭窄,腰椎滑脱症因峡部疤痕黏连共同造成神经压迫,神经根受压而引起下肢放射痛,主要好发于第4~第5腰椎(L4~L5)、第5腰椎-第1骶椎(L5~S1)椎间盘,L4~L5椎间盘突出或狭窄压迫L5神经根,L5~S1椎间盘突出或狭窄压迫S1神经根,L4、L5与S1、S2、S3神经根共同形成坐骨神经,坐骨神经支配大部分下肢肌肉,因此易在下肢特别是足三阳经在下肢的循行部位中寻找压痛点。患者经腰椎内固定术治疗,虽神经压迫因素解除,但神经刺激仍存在,在小腿外侧腓骨长短肌、臀上皮、拇长伸肌肌腱、腘窝、梨状肌处常可触及压痛点。这与壮医筋结好发部位基本一致,筋结阻滞气血,气血不通,不通则痛。壮医针刺是在壮医理论指导下,通过针刺刺激人体体表的特定穴位或反应点,调整脏腑、骨肉、嘘勒的功能,畅通三道两路,促使机体动态平衡及天地人三气同步,从而达到人体康复的一种外治疗法[9]。它以“以痛为腧”“以灶为穴”等为选穴原则,以痛为腧,即以痛点作为治疗的穴位、部位[10]。壮医针刺治疗痛症有一定优势,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副作用小[11]。王凤德等[12]通过研究制定了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三经(足三阳经筋)”摸结诊病法,并通过足三阳经筋摸结明确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常见筋结,用现代神经肌肉解剖进行标记命名,形成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三经筋分型诊断标准。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具有通经活络之功效,足阳明胃经循行与L5神经根在小腿外侧运动感觉支配区相符合。委中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与S1神经根的运动感觉支配区相符合。L5、S1神经根受压引起其支配区的疼痛,常在这些区域找到压痛点,而足三里、委中穴又为治疗腰腿痛的要穴,故本研究选取患者的双侧足三里、委中穴进行点按。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疼痛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止痛泵药物使用量更少,说明壮医经筋针刺疗法可减少腰椎内固定术后止痛泵药物使用量,缓解患者术后术口疼痛。出院时,实验组腰椎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壮医经筋针刺疗法可改善腰椎内固定术后患者的腰椎功能。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这可能与总体样本量较少有关,后期仍需大样本研究。

综上所述,壮医经筋针刺疗法不仅能缓解腰椎内固定术后患者术口疼痛,还能促进腰椎功能的恢复,可作为多模式镇痛方案的组成部分的参考。但本研究纳入病例数较少,仅观察术后短期的疗效,后期需加大样本量,开展多中心研究及长期随访。

猜你喜欢
壮医经筋腰椎间盘
膝骨关节炎经筋辨证的研究进展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火针经筋点刺配合针刺治疗Megie综合征验案1则
壮医敷贴疗法文献记载及应用概况
壮医针刀经筋解结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壮医对腰肌劳损的认识的评述
壮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壮医刺血疗法和骨刺散外敷治疗颈椎病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