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探究

2023-01-20 18:51郭红梅
读写算(上) 2022年12期
关键词:品德思想品德德育

郭红梅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逸夫特殊教育学校,江苏 如东 226400)

在学校教育工作当中,德育教育可以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属于小学教育的核心内容。在目前复杂的社会大环境当中,过去的小学德育教育模式可以说早已无法满足当前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需求,尤其是目前新兴的社交网络信息的杂乱化严重影响到了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这一方面的影响因素是目前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需要特别重视的一个问题。可以说,新形势下,做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地位

当下的学校教育是需要呈现出新课改的教育教学理念,小学德育教育亦是如此。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是综合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同时系统性地结合具体的小学教学情况进行的,可以说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在小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德育是国家精神的体现,民族之魂不可忽视

德育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伟大的民族若想立足于世界之林,那么做好德育教育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德育教育需要从小学开始做好。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发展历史,中国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德育思想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直接呈现,只有做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才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知道,在学生教育过程中小学教育是起点,也是最佳的阶段,唯有做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才能够为孩子未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德育教育能取得显著效果

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内心是非常纯洁的,在天真无邪的他们内心中可以包含各种各样的思想。可是,小学阶段也是孩子们思想及各方面能力最早的启蒙阶段,这个成长期的他们极易受到来自各方面不良思想因素的影响。为此,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是在学生思想不成熟的阶段进行,这样就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帮助他们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越走越远。在此过程当中,小学阶段的孩子是人生观念不成熟的阶段,是亟待需要及时地强化其思想品德教育的,这样他们才能够具备分辨是非的基本能力,懂得如何以高素质的品德为人处事。可以说,小学阶段品德教育工作的开展直接关乎着学生未来人生观的建立以及人生发展的主要方向。

(三)德育教育能激发学生潜力,培育国家栋梁

伴随着十八大会议中教育改革理念的正式提出,教育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新时期,只有把握住机遇才能得到更好地成长。小学阶段可以说是孩子们成长的起步阶段,是非常重要的成长时期,有着意想不到的发展潜能,更代表了国家的未来。小学生德育发展水平可以说直接关乎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国家的未来更需要一群有着优秀品德、坚强意志的接班人。新形势下,小学生教育工作的开展中更需要将德育教育工作做好,这样才能够帮助孩子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社会大环境当中。小学生唯有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才能够自身具备优秀的品德和坚定的意志,才能够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思想,才能够用阳光的心态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亟待需要用高的道德标准约束自己,促使自身其他各方面的道德品行得到更大的提高。

(四)社会生存必备良好的德行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行业人们的综合素质可以说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改变,人的品德、个人素质可以说逐渐上升为企业用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伴随着企事业单位用人理念的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学历标准早已不再是判断人才综合素质的唯一指标。在综合型人才要求的一系列影响作用下,包括小学生未来的发展需要将德育教育重视起来,帮助孩子们建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这样他们才能够用正确的道德思想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类事情,才能够在人生未来的道路上健康成长。

二、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问题

(一)社会因素影响

在我国各行业高速发展的大环境当中,相继开始有一系列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譬如当前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但是在此过程当中黄色信息、暴力内容等层出不穷,这些问题的出现可以说对小学生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大家都知道,小学生的基本认知能力、分辨能力是比较低一些的,为此,各类网络信息出现在小学生的视野当中时必然会对他们形成不好的影响。再加上目前社会上存有的不正当的思想、违法犯罪等等,这些因素的存在可以说严重影响到了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家庭因素影响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简而言之,父母的一言一行、父母的思想品质将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很大一部分家庭当中,只有一个孩子,这种情况下,对于独生子女的爱慢慢地就变成了溺爱,尤其是隔辈亲,久而久之就会让孩子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这必然会导致孩子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无法养成,并且慢慢地小学生也无法听进去家长给予自己的批评与指正建议,从而形成强大的逆反心理。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做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可以说是步履维艰。

(三)传统德育内容的落后

在新形势的社会大背景下,过去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及德育教育内容可以说早已无法满足现代化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需求,像过去传统的“灌输式”德育教育模式显然致使学生学习起来十分被动,根本无法带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不能促使小学生自主性学习。这必然会对整个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质量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三、针对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更新当前小学德育教育的内容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工作需要做到与社会发展步调相契合。在目前的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当中,要突出小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这就需要真正意义上让每一位小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建立起正确的认知,同时,帮助小学生时刻保持对新事物认知的积极思想。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紧紧围绕爱国主义教育这一核心内容,努力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日常的德育教学过程当中,要进一步加强小学生的民族主义精神,同时帮助小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才能够帮助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二)创新的德育教育模式

在新形势这一社会大环境当中,教师需要对小学育德教育工作进行不断地改革与创新,把握好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主流特点,将小学课堂作为德育教育的主体,明确好学生这一主体性的学习地位,按照思想品质的客观形成规律提升小学生的求知心理。这样才能够促使小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有效地发挥出来,并且也体现了教师公平、公正的教学态度,从而更好地推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与此同时,要对小学德育教育资源进行系统性的整合,做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科学合理性规划,从目前小学生的现实情况入手制定最佳的德育教育计划,并且要将德育教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小学生的内心状态都是怀有一颗好奇心,针对这一突出的心理特点教师可对德育教育模式做出改革与创新,对学生们开展开放式教学。譬如,教师可组织小学生深入到大自然环境当中,让学生们自己对自然环境中的动植物进行观察,培养学生们的洞察能力,并且也需要让大家明白爱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意义。

新形势下,信息技术可以说影响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可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充分地运用进来,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独特之处将德育教育内容以动态图、小视频、声音等方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通过这种方式将学生学习的积极能动性很好地调动起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学习中来。譬如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器播放一些有代表意义的视频安排学生观察,如《妈妈再爱我一次》《白求恩大夫》等,通过安排学生们观看影片,帮助叙述逐渐地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小学生产生共鸣,从而使得小学德育教育水平得到提升。

四、新形势下完善小学德育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德育教育与学科教学要保持统一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当中,涵盖各个方面的学习内容和生活要求。小学阶段通过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补充了常规教育的不足,二者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小学的低年级当中,思想品德课程的设置就是德育教育工作的一种体现,这一阶段就已经将品德教育、思想教育单独进行学习,可是,在实际落实方面依然是有些不足。在分学科教育过程当中,对于学生的管理是要通过德育教育完成。譬如,在课堂当中学生会有随意乱动的情况出现,那么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明确叮嘱学生课上随意乱动是坚决不允许的行为,从而实现了各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密切结合。此外,一部分学校为能够在应试教育的理念下让本校学生考到一个好成绩,将原先安排的德育教育课换成应试考试的教学科目,这种教育教学行为下教出来的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并不会很高。针对这一情况,在校教师需要从目前的具体教学现状入手,紧紧围绕学生这一核心主体,对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及思想理念做出系统性的分析,不断发现孩子们身上的优势,对于孩子们身上的不足之处要及时地做出指正,并且要与学生不断地进行沟通与交流,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用自身的言行影响大家。

在我国新课改理念的下发与实践过程当中,有许多地区的小学教材内容有了新的变化,在小学教材中开始添加了一些生动、有趣的插图、寓言故事等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材料,这些材料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常规教育与德育教育的互相结合。如在许多的小学阅读教材当中包含了十分丰富的思想政治观念,在这基础条件下如果各学科教师能够将这些教材利用好,就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就能够将德育教育工作真正地落到实处。譬如《春天在哪里》这一课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可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入手开展情境教学活动,通过互相合作的思想将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聚集在一起,接下来就要鼓励学生们对初春时期植物的生长进行观察总结与讨论,引导学生们组成小组后进行外出观察,培养学生们发现事物变化的思想理念。通过这种方式就能够实现学科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另一角度来看,学科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德育教育工作的深入进行。

(二)用师生情感做德育教育的纽带

小学德育教育通常是要以学生品德的锻炼和思想的教育作为核心内容开展的教育工作,充分地利用丰富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做好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在新形势下,小学教育要沿着新课改理念有效开展,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从而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思想品德。在日常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做好思想意识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起科学的思想,树立正确的品德。小学阶段,学生在学习与生活当中表现出来的思想问题可以说都将成为教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参考点,教师们唯有不断地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品德观念,才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够促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提高。

(三)加强家校联系,建立德育督导系统

小学生德育教育并非只是在学校教育当中,教师还应做好学生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小学生教育的起点,是做好学校教育的重要前提因素,只有做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密切结合,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将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做好。学校应定期组织学生家长召开家长会,将学校的德育内容及时地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这样家长朋友们就能够通过分析自身孩子品德中不足的地方制定接下来的教育对策,明确接下来德育教育的主要方向。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在日常学校学习与家庭生活中树立好的品德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得到锻炼。譬如作为父母要不断地监督引导自己的孩子懂得尊敬老师,这样他们才会在适当的场合为老人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总而言之,小学阶段开展德育教育关系着学生未来的综合素质,更关乎着整个中华民族优秀品德的传承,是小学生未来生存需要必备的基本素养。小学教育教学过程当中需融合德育教育内容,并且要充分地利用学生纯洁的思想状态,为他们创造设置更多鲜活的教学材料,为他们创建更多生活化的德育教育氛围,最大限度上将教师与学生结合在一起,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联系起来,充分利用良好的情感促进小学生优秀品德的建立。目前来看,虽然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比较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德育教育工作开展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教师在具体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仍要通过科学的有效的教育方式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五、结语

总而言之,强化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意义重大。对此,作为德育教师更应该竭尽全力,培养学生具备优秀的思想品德,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品德思想品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选择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品德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符合课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