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视域下社科普及工作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3-01-20 19:08黄仁佳
百色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社科社会科学普及

黄仁佳

(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亚经济与政治研究院,广西南宁 530028)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党的初心和使命。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就必须“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4,始终坚守人民立场。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9这就要求必须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明确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文艺工作者“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3]370,强调要“用心用情用功书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3]368。为此,社科普及工作队伍要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进一步增强历史自觉,勇担时代使命,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切实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以人民为中心奋力推进社科普及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社科普及工作的生成逻辑

(一)理论逻辑: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马克思、恩格斯开宗明义申明,他们的理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争取自身解放的有力武器。在人的全面发展上,马克思主义强调,要建立这样一个新社会,即“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4],使个人成为自己的、生活的、自然的、社会的主人。在人类的解放上,马克思主义强调要建立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社会,“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在科学为什么人服务方面,马克思曾说:“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6]89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3]322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即坚持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主要表现为党的历代领导人一以贯之坚持人民性。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7]1031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8]37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重要一条就是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是坚持以人为本。胡锦涛多次强调文艺要以人为本,要求“一切进步文艺,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9]。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10]。

(二)历史逻辑:以人民为中心是社科普及历史实践的真实反映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社科普及活动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救亡图存而发起了新文化运动。陈独秀于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新文化运动,高举“德先生”“赛先生”,即“民主”“科学”大旗,传播新文化、新思想,大力提倡个性思想解放、反对封建礼教文化,打开了中国人民思想解放的闸门,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为代表的早期共产主义者坚持面向工农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他们积极通过组织结社、创办刊物、编译出版专著、宣讲演讲等方式,面向工农、深入工农,传播普及马克思列宁主义。例如,李大钊连续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庶民的胜利》等大量文章,大力介绍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创办《湘江评论》、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积极面向工农阶级传播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时期,为积极推动马克思列宁主义向工农阶级传播普及,还出现了一些以此为宗旨的社团组织。例如,于1930年5月20日成立的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简称“社联”),在纲领中明确把普及马克思主义、积极参加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实践作为主要任务。在它的推动下出现了以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大众哲学社会科学普及读物,使社科普及的大众性进一步得到拓展。

新中国的成立为广泛开展社科普及活动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1949年9月29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通过开展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让老百姓的识字率大幅提高,全国文盲人口从占比80%以上迅速下降,为科学精神深入群众开辟了广阔天地。[11]这一时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深入人心。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在思想宣传文化领域重新确立了“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二为”方针。之后,随着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社科联组织的发展壮大,为推动社科普及活动深入开展夯实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为保障哲学社会科学普及事业高质量发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制定和完善了本辖区内的社会科学普及条例,以法制形式推动和保障哲学社会科学宣传普及事业高质量发展,以法律条文的形式保障社科普及活动的经常性、人民性。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普及条例》第一章第一条规定要“加强和规范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第一章第四条规定“社会科学普及是公益事业,应当坚持公众参与、资源共享、服务大众的原则”。[12】

(三)实践逻辑: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社科普及的生动写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宣传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和强化思想宣传工作发表重要讲话。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讲清楚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更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3]371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以社科联系统为主体的社科普及单位和社科普及工作者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社科普及高质量发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进一步得到巩固。社科普及工作者深入地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更加坚定自觉地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走深走心走实,全国上下尤其是宣传思想文化系统不断创新宣传普及方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为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快速提升奠定了良好的思想文化基础。据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披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快速提升,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56%,比2015年的6.20%提高了4.36个百分点。[13]

社科联系统不断创新党员干部教育方式,推动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实现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例如,广西社科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将“四史”宣传教育与党史学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奋力推动社科普及工作高质量发展。党史学习教育开始以来,广西社科联组织指导开展党史相关主题宣传普及活动1000多场次,并发挥新媒体优势,利用《社会“热词”一点通》宣传普及“四史”热词,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普及“四史”知识,在全社会营造“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良好氛围。全国各地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普及活动,助推全社会自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氛围日益浓厚。这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舆论基础。

二、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社科普及工作必须坚持的几个基本原则

(一)必须为了人民,在社科普及中牢牢坚持群众立场、群众观点

以人民为中心,必须为了人民,这是人民导向的社科普及的本质要求。毛泽东主席早在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明确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其他许多问题也就不易解决。”[7]857为了人民,从根本上说是由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3]322从国家属性上来说,我们国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就决定了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根本上必须是为了人民。从党的宗旨来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了党领导下的社科普及工作必须以为人民为根本,这是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为了人民,就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走群众路线,坚持群众观点,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坚持满足群众的社会科学普及需要,把群众急需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送到群众心坎上。为了人民,就要自觉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3]223的殷殷嘱托,“要走出象牙塔,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3]368。为了人民,就要坚持社科普及活动的人民性,把党和政府关心关注的、正在大力推动的“国之大者”,把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人民群众最急需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向群众进行宣传普及,让群众充分掌握这些饱含红色基因、幸福基因的理论武装,汇聚起磅礴的实践力量,在奋进新征程中收获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必须依靠人民,广泛发动群众积极投身于社科普及活动

以人民为中心,必须依靠人民,发动群众积极投身于社科普及活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哲学社会科学普及事业归根到底是人民的事业,必须依靠人民,走社科普及活动的群众路线。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就一定能够不断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2]136同样地,在社科普及活动中只有依靠群众、广泛发动群众,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调动起来,汇聚起社会科学普及的磅礴力量,才能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的哲学社会科学需要。

社科普及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群众的社科普及需求在内容上各不相同、时间上各不一样、空间上又无处不在,单靠各地社科普及工作部门而没有群众的积极参与是搞不好的。好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和媒体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传播者和受传者的界限,人们既可以是受传者,同时也是传播者,人人都可以拥有“麦克风”,人人都可以充当移动的“传播平台”。这为以便捷的、经济的方式走社科普及的群众运动准备了技术和媒介基础,打开了群众广泛参与社科普及活动的方便之门。

(三)必须深入人民,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社科普及需要

以人民为中心,必须深入人民,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把准群众需求的脉象。没有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切实了解群众的社科普及需要,按照主观想法、依照惯性开展社科普及活动不仅无法真正满足群众需要,而且会造成有限科普资源的浪费。毛泽东曾指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14]109同理,没有调查,就没有科普权。不经调查,不了解群众实际需要就去开展社科普及活动,结果必然“牛头不对马嘴”,针对性和效果“双差”,不能真正满足群众的哲学社会科学具体需要。这样的行为不仅不是以人民为中心的,而且还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是不可取的。

在新发展阶段,传统“大水漫灌”式的社科普及方式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精细化、精准化开展社科普及逐渐成为现行范式。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仅使社科普及需求愈发凸显,而且推动分众化的社科普及需求日渐高涨。面对群众社科普及需求的日益分化,社科普及工作者唯有深入开展需求调查分析,适应差异化需求实行“分锅做饭”,才能为大众“烹调”出适合各自口味的“可口饭菜”。此外,随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深度推进,智媒体时代的到来,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算法推送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加持下,大众媒体信息与受众信息需求、阅读习惯相互“形塑”形成的类似“私人订制”形式的信息环境日益成为群众改造主观世界的信源,这就要求社科普及工作者必须广泛了解群众的具体需求,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社科普及活动。

(四)必须服务人民,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社科普及需要

以人民为中心,必须服务人民,在了解群众需求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社科普及活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社科普及需要。群众的需要,就是行动的方向,就是职责使命所在,这是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决定了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2]4守初心、担使命,为人民谋幸福,就是要解决存在的主要矛盾、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具体到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集中表现为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自由发展的需要,对提高人文科学素质水平的需要。这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社科普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哲学社会科学需要的现实逻辑。

人民对精神生活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日益迫切。历史的发展表明,人类越进步、社会越发展,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需要就越迫切。中国有句古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同样,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们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等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就会出现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正逐步高端化,并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日渐成为日常需要。当前,中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有着日益坚实的物质基础支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社科普及,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科学需要必将行稳致远。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社科普及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紧扣时代脉搏,根据时代需要优化社科普及内容

内容的选择问题是开展社科普及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以人民为中心开展社科普及,必须确保宣传普及内容具有人民性,有利于让人民群众收获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科学素养,有利于人民群众更好地参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社科普及的主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成果及其文化形态,如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我国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国防、党建等领域形成的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和成果。[3]227《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指出,要深化科学普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科普的知识含量,满足全社会对高质量科普的需求。[13]对社科普及工作来说,就是要突出社科普及内容的时代性、人民性,着力从供给侧提升社科普及内容的“含金量”,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新时代社科普及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一是宣传普及党的创新理论。中国的舆论阵地必须由党的创新理论来占领,中国人的主流思想必须用党的创新理论来武装。当前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政治思想文化渗透不断加剧,历史虚无主义仍有市场,隐含着看不见的意识形态风险。在新发展阶段,必须深入学习、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普及党的创新理论,用以教育党员干部群众,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拓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二是宣传普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是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需要。在此过程中,一些境内外敌对势力频频抹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试图挑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宣传普及,让群众深入了解并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让那些不良信息和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批判下无所遁形,无处藏身。三是宣传普及获得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渠道和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向群众宣传普及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方法技能,才能更好地满足群众长远的根本的哲学社会科学需要。

(二)拓展传播渠道,进一步提高社科普及工作的覆盖面

内容确定了之后,就要解决传播普及渠道的问题,把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传播到尽可能广的范围,宣传普及到尽可能多的群众那里。只有通过合适的渠道载体才能把宣传普及内容传播出去、送到受众手里,否则再好的宣传普及内容也无法有效传播普及出去。无论是实现我国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还是实现到203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25%的目标,都要进一步加大包括社科普及在内的科学普及工作力度,把时代需要、群众需要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传播普及到更广大人民群众之间,才能不断提升群众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汇聚推动科技创新进步的磅礴力量,营造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

新时代进一步提高社科普及工作的工作面,一是要充分发挥好传统媒体和传统宣传普及方式的独特优势。以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和以现场宣讲、线下展览等为代表的传统宣传普及方式,以其专业性、系统性、持久性以及能够通过线下的情感交流激发情感共鸣使之成为群众认可的行之有效的社科普及的重要渠道和方式。二是要发挥好网络和移动端新媒体的优势,拓展和提高社科普及内容传播的有效覆盖面。互联网正日益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0%。[15]网友曾言“一机在手,网罗天下”,虽有夸大成分,但也足以说明网络和智能终端对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作用。社科普及单位和社科普及工作者要充分发挥各大新媒体信息平台的作用,把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传播普及到更广大人民群众手里。三是要动员更多群众参与到社科普及队伍中来。发动一场社科普及的“群众运动”,让社科普及惠及更多群众。新媒体技术打破了传播者和受传者的壁垒,使人人都拥有“麦克风”、人人都能成为“传播者”,人人都可能成为直接或间接的社科普及人员。要自觉运用群众的力量,激发广大群众的创造力和活力,让更多群众成为社科普及志愿者,发挥“私密流量”的影响力,不断拓展社科普及的覆盖率,显著提升社科普及工作成效。

(三)坚持守正创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社科普及

有了合适的渠道载体,就要解决人民群众能不能接受、乐不乐意接受的问题,也就是要解决如何提升传播效果的问题。如果群众“看不懂”“听不进”“理解不了”,就是再好的内容,传播的范围再广,也是无济于事的。“上什么山,唱什么歌。”在进行理论研究、开展学术交流场域使用理论的语言、学术的话语是为更加科学有效地交流,但是在宣传普及场域就必须运用群众的语言。社科普及工作者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把学术的、理论的话语解码转换成群众的语言,以适应群众的需要。以群众的语言进行宣传普及,既是提升宣传普及成效的必然选择,也是以人民为中心开展社科普及的内在要求。不懂运用群众语言的后果,毛泽东早就说得明明白白了,那就是“你的一套大道理,群众不赏识”[7]851。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从思想感情上和“群众打成一片”[7]851。也就是说,在社科普及活动中要站稳人民立场、坚持群众观点。比如,面向农民群众进行宣传普及,就要从宣传普及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解决农村、农业问题的巨大作用,对满足农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促进作用,从宣传普及各级党委政府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举措入手,再去宣传普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创新理论,才能更好地激起农民群众的共情,才能更加有效地提升宣传普及成效。

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社科普及工作,一是要运用通俗的、接地气的、群众喜欢的语言来进行宣传普及。毛泽东和习近平总书记都是运用群众语言的大师。毛泽东总结和推行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等金句,不仅通俗易懂而且朗朗上口,都是运用群众语言的典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3]340二是要综合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和呈现方式。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用足传统媒体、用好新媒体,充分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各自优势,综合运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多样化表现形式,满足群众多样性、个性化需求。这方面广西社科联做了很好的探索,倾力打造的《社会“热词”一点通》,通过多样化的表现形式,逐步综合采用“电子杂志+诵读+小视频”的形式,把图文、动漫、音频、视频、直播乃至游戏等表现形式充分统合起来,让社科普及更显活力、更接地气、更具人气,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四)坚持精准化、精细化,以更加精准的方式开展社科普及

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和媒体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同时也给社科普及带来了两个巨大的挑战:一是如何解决科技知识信息的“爆炸性”与人们学习时间和接受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问题;二是如何解决智媒体时代人文科学素质水平越高的人越可能进一步获得更多的人文科学知识技能信息的问题,即如何解决社科普及领域的“马太效应”的问题。毛泽东曾指出:“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7]836迎接社科普及的两个巨大挑战,解决这两个难题,实施精准化、精细化的社科普及方式是不错的选择,就是在社科普及实际中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时代、群众的具体需要,进行分层化、分众化的社科普及活动。

以更加精准的方式开展社科普及工作,一是要在方式选择上,改变“大水漫灌”式为“滴灌”式,根据群众实际需要精准推送宣传普及内容,切实根据群众“点单”发送相应“餐包”。在做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挥新媒体的即时性、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优势,根据受众的具体社科普及需要把相关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推送给他们。二是要根据群众的不同阅读习惯和心理认知规律,通过不同的传播渠道和媒介进行宣传普及。例如,老年人和年轻人、知识分子和工农阶层……他们的接受能力和阅读习惯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进行分众化的宣传普及,根据他们的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媒介渠道和表现方式。对于老年人,通过书籍报刊这些传统媒介以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进行宣传普及,或许就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达成良好的成效;对于年轻人,这些传统方式就可能“不受待见”,就需要通过新媒体并辅以音像、动漫、视频、VR、AR乃至游戏等新颖的呈现方式才更能满足他们的“胃口”。比如,通过游戏的方式宣传普及中华民族传统服饰方面的知识,对许多年轻人来说效果可能是极好的。三是要充分发挥新技术优势为更多有社科普及需要的群众打开“方便之门”。相关调查表明,新媒体尤其是移动端新媒体越来越成为人们尤其是年轻人获取科技知识的媒介渠道。然而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算法推送等技术的影响下,今日头条、B站、腾讯、小红书、抖音等各大通用信息平台往往优先推送受众曾经关注的相关类型的信息,使受众越来越成为他们自己亲手造成的“信息茧房”的“受害者”。也就是说,在新媒体时代对于某一类知识技能,存在知者恒知,不知者愈不知的类似“损不足而益有余”的境况。这是受众的阅读习惯和新媒体算法推送相互形塑造成的不良后果。为此,社科普及工作者的责任就是要努力为有需要的群众送上“第一次推送”,把群众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相关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内容推送给他们阅读,为他们打开获取更多科学知识技能的大门,帮助他们打破“信息茧房”的桎梏。与各大信息平台通力合作,发挥平台和技术优势,或者着力打造社科普及品牌。

猜你喜欢
社科社会科学普及
社科成果展示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西安交通大学社科三刊简介
我校首次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人文社科
天文知识普及
引导发展 推广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