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球虫疾病防治技术

2023-01-21 00:34邓国栋
今日畜牧兽医 2022年12期
关键词:艾美耳卵囊球虫病

邓国栋

(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马头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422000)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发展迅猛,国民对于肉鸡及其相关制品的需求量以及产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对当前众多的肉鸡养殖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饲养过程中应降低各种疫病的发生率,以保证肉鸡及其制品的质量与安全。由于现代化养殖模式下肉鸡的饲养密度非常大,并且在一些中小型的养殖场内生物安全防控工作不到位,肉鸡的饲养管理不当,鸡场内的环境卫生工作不彻底,导致肉鸡养殖中各类疾病频发,特别是一些常见的寄生虫病,感染后不易净化,往往会对肉鸡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给整个肉鸡养殖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肉鸡球虫病是肉鸡养殖中一种常见的传染性地寄生虫类疫病,肉鸡感染后会对其肠道的健康以及患鸡的生产性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在传统的肉鸡养殖中往往使用抗生素以及化学合成类药物对患鸡进行球虫病的治疗,但长时间的使用抗生素和化学药物非常容易引发球虫耐药性的出现,或者导致肌肉等食品的兽药残留等问题,使得这些类型的药物在后期再次发生球虫病时的防治效果变差,阻碍了肉鸡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实际的饲养过程中,应主要采取“防治结合、防大于治”的原则,根据该类疾病的流行与发病特点做好日常的疫病防控工作,在养殖场发生球虫疾病后可以采取抗球虫药物、抗生素类药物、中草药制剂以及疫苗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防治,以确保在肉鸡养殖中对于该病的防治效果。

1 球虫的分类及其危害

1.1 肉鸡球虫的分类

鸡、鸭、鹅、火鸡以及鸽等多种禽类可被球虫感染,但鸡的易感性最强,发病率最高,危害也更为严重[1]。在养殖场中有些成年鸡在感染球虫后无任何的临床表现,而作为隐性感染的鸡只会长期向外界环境中排放卵囊,一旦雏鸡接触到这些卵囊后就非常容易被感染,这也是本病难以根除的原因之一。肉鸡感染球虫后主要寄生在鸡的盲肠或者小肠内,不同的球虫种类,其感染的位置以及临床表现和致病率均不一样,临床上常见的有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布氏、巨型、堆型、哈氏、变化、和缓以及早熟艾美耳球虫等几类,其中堆型、变化、和缓以及早熟艾美耳球虫主要寄生于肉鸡的十二指肠和小肠前段,哈氏艾美耳球虫主要寄生于肉鸡的十二指肠,柔嫩艾美耳球虫主要寄生于肉鸡盲肠,毒害艾美耳球虫寄生在肉鸡的小肠前段及中段,布氏艾美耳球虫主要寄生于肉鸡的回肠和小肠后段,巨型艾美耳球虫则可寄生于小肠的前、中、后段,大多球虫的感染率高、致病性强,并且可以造成雏鸡较高的死亡率。鸡群感染球虫后其生长发育会受到严重影响,使得肉鸡的生长发育迟缓,治愈后的鸡只也会成为带虫鸡,长期向外界排放虫卵。

1.2 肉鸡感染球虫后的危害

肉鸡感染球虫后会对机体产生多方面的危害,首先是球虫在肉鸡的肠道上皮细胞内寄生、增殖,对肠管产生不良刺激,导致肉鸡的肠道上皮细胞大量的死亡崩解,影响肠道的吸收和分泌功能,导致肉鸡吸收、转化饲料的效率降低,影响机体的营养吸收状况,从而导致肉鸡自身的免疫能力下降,导致肉鸡生长发育迟缓,延长饲养周期,造成养殖成本增加,并且非常容易继发其他疾病,如感染球虫病的肉鸡,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以及传染性喉气管炎等疾病的发生率也会增加,或者使患病鸡只的病情变得更加严重。其次,球虫在肉鸡的肠道内大量增殖后会严重损坏肉鸡的肠道黏膜系统,进而影响肠道的黏膜免疫能力,导致肉鸡的抗病能力下降,肠道中的厌氧性致病菌大量的滋生,产生大量的毒素,对肉鸡机体多项功能造成损伤,还会导致肉鸡出现肠道败血症等,严重威胁肉鸡的健康生长。此外,有研究表明肉鸡感染肠道后会明显改变肉鸡的肠道微生物群落,导致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群增加,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引起肉鸡机体一系列复杂的病变反应[1]。

2 肉鸡球虫病的发生原因和致病机理

2.1 发生原因

肉鸡球虫病主要是由于多种球虫寄生在肉鸡的肠道内导致的,可以感染肉鸡的球虫种类较多,已知的有13种,在我国出现过的就有10种,均属于艾美耳球虫属,这类球虫的生活史为直接发育型,不需要通过中间宿主,艾美耳球虫的发育过程主要包括裂殖生殖、配子生殖以及孢子生殖3个阶段[2]。球虫的孢子卵囊混入饲料或者饮水中,被肉鸡吞食后进入消化道,在肉鸡体内经过多次裂解生殖后可形成大量的裂殖子,此后裂殖子可以继续产生卵囊,这些卵囊可以随着肉鸡的粪便一起排出体外,继续感染其他易感鸡只。球虫的卵囊可以长时间地存活在外界环境当中,当环境中的湿度、氧气含量以及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卵囊就会发育为孢子卵囊,若肉鸡食入较多的孢子卵囊后就会被感染发病。肉鸡球虫病虽然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在6~8月份温度较高,气候潮湿适宜卵囊发育的季节发生率更高。此外,有些养殖场的饲养管理与清洁卫生、消毒等工作不到位,鸡群与粪便的接触增多,也会加大该病的发生率。

2.2 致病机理

感染球虫后会导致肉鸡的肠道发生明显的病变,小肠球虫感染后主要寄生在肉鸡的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中,随着球虫的不断繁殖,大量的寄生虫会导致肠黏膜变厚,并且水肿,严重的还会引起肠黏膜脱落以及出血等情况,肉鸡的肠黏膜破损后食入的饲料不能被完全的消化吸收,同时还会影响肠道对水分的吸收量,虽然患鸡大量的饮水,但依然会出现脱水的症状,因此感染球虫发病的患鸡的粪便会出现稀薄不成形的特点,同时粪便当中还会含有大量未被完全消化的饲料。其次,球虫大量增殖后还会导致肉鸡肠道内环境发生改变,球虫在肉鸡肠黏膜上皮细胞中增殖生长时会消耗大量的氧气,促使肠黏膜组织乳酸的分泌量明显增加,导致肉鸡肠道pH酸碱度显著下降,肠道处于厌氧环境时,会导致魏氏梭菌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群的大量增殖,这些致病菌与球虫共同作用于患鸡,导致病情加重。有害菌群分泌的大量有毒、有害的物质会刺激肉鸡肠道黏膜,致其蠕动性增加,肠道的消化液分泌增多,饲料经过肠道的时间会变短,导致肉鸡消化不良,未被完全消化的饲料以及脱落的黏膜会同时被排出体外,从而出现特征性的西红柿样粪便。此外,肉鸡发生脱水后会导致肉鸡机体的电解质流失严重,发生生理生化性的障碍,尤其是机体内会流失大量的钾离子,导致患鸡的心脏异常兴奋,最终导致患鸡猝死。在患鸡感染发病后,肠道破裂、分解的上皮细胞、脱落的肠黏膜以及死亡的虫体发酵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会与肠道有害菌产生的毒素一起被机体吸收,引发患鸡过度兴奋、尖叫和瘫痪等中毒症状,最终因衰竭而死亡。

3 肉鸡球虫病的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3.1 临床症状

肉鸡感染球虫病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羽毛杂乱无光泽,精神沉郁,畏寒,可见患鸡出现扎堆取暖的情况,患鸡的鸡冠发白,下痢,生长发育迟缓,明显消瘦。患病初期患鸡的粪便颜色呈橘色,随着病程的发展逐渐变为血便。通常情况下,当患鸡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后,大多会发生急性血痢,而感染其他类型的艾美耳球虫后,一般会出现血性水痢。

急性型感染患鸡会突然排出大量的新鲜血便,出现严重的贫血,嗜睡,通常在发病后的1~2d患鸡会出现大批量的死亡。慢性型感染的患鸡一般无明显的临床表现,有些患鸡可能会出现体温降低,触诊皮肤温度偏低等情况,还有些可能排出含有大量球虫卵的粪便,虽然这类患鸡不会发生大批量的死亡,但非常容易引发其他疾病的继发性感染,最终因病情加重而死亡。

3.2 剖检病变

剖检病死的患鸡可见,其盲肠和小肠出现明显的病变,盲肠扩张明显,肠壁变厚,肠黏膜出现较多的炎性浸润,同时肠腔内含有大量的鲜红或者暗红色的血液,腔内容物呈血样存在,肠壁黏膜上有大量的针尖大小的灰色或者红色的斑点。小肠主要表现为明显的鼓胀,伴有大量的坏死灶,在球虫增殖处可见浅白色的斑点,肠黏膜上有较多的出血点,并且有大量的黏性渗出物黏附在出血点处。其中柔嫩艾美耳球虫主要引起患鸡的盲肠病变,其他类型的球虫则主要引发患鸡小肠的病变。

4 肉鸡球虫病的诊断

结合患鸡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等可以对本病做出初步的诊断,通过实验室检查病原体可以确诊该病。

4.1 涂片检查

刮取适量患鸡的肠道或者肝脏的碎屑,通常刮取5g为宜,先在载玻片上滴上几滴甘油和蒸馏水的混合溶液,然后使用洁净的棉签蘸取少量的病料碎屑放到载玻片上的混合液中,充分将其涂抹均匀,清除掉里面的粪渣后盖好盖玻片,置于显微镜下镜检,若在视野中可以看到有少量光滑的,呈椭圆形的无色卵囊,则可以确诊为球虫病。

4.2 饱和食盐水漂浮法

收集5~7g左右患鸡排出的新鲜粪便放入烧杯中,先加入少量的饱和食盐水充分混合,待将粪便搅拌成糊状后再向烧杯中加入80~140mL的饱和食盐水,继续搅拌均匀后,使用4层纱布对其过滤,收集滤液,然后分装到多个试管内,分装时保证滤液面稍稍凸出管口,置于试管架上,盖好盖玻片静置5~10min,然后取下盖玻片进行镜检,若可以看到有少量蠕动的、椭圆状的卵囊裂殖子,则可确诊为球虫病[3]。

5 肉鸡球虫病的防控措施

5.1 加强饲养管理措施

在肉鸡的饲养过程中,通过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可以有效降低该病的发生率。球虫病的流行暴发与肉鸡的饲养环境有着较大的关系,在温度湿度适宜的情况下会增加球虫卵囊发育成卵孢子的几率,当肉鸡食入到这些卵囊孢子后就会被感染,因此应保持鸡舍良好的通风条件,保持鸡舍干燥,同时还应控制肉鸡的饲养密度,可根据肉鸡的养殖数量适当的扩大鸡舍的活动空间,防止饲养密度过大导致疫病频发。其次,饲养人员应尽量减少肉鸡与球虫的接触几率,定期打扫鸡舍、活动场地以及粪便排泄物等,通过堆积发酵的方式将肉鸡的粪便排泄物中含有球虫卵囊消除。在饲喂过程中应格外注意,防止肉鸡的饲料以及饮水等被粪便污染,不可将散落在地的饲料捡起重新饲喂,因为这些沾染粪便的饲料很可能被球虫的卵囊污染,肉鸡食入被污染的饲料,则可加大肉鸡球虫病的发生率。饲养人员可以使用高锰酸钾或者来苏儿等消毒剂定期对鸡舍、饲槽、水槽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也可以使用沸水、高温蒸汽以及浓度为3%~5%的热氢氧化钠溶液等对鸡舍进行消毒,1次/周即可,为鸡群提供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确保其健康生长。另一方面,饲养人员应合理搭配日粮,保证肉鸡摄入的营养均衡充足,特别是要保证雏鸡和青年鸡的维生素摄入量,可在饲粮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E,还可适当添加一些抗应激类物质,以提高鸡群的抗病能力,严禁饲喂肉鸡发霉、变质的饲料。

5.2 加强疫苗免疫

通过对易感鸡群接种球虫疫苗,可以有效降低肉鸡球虫病的发生率,同时还可以有效解决因大量使用防治抗球虫药物所造成的耐药性和兽药残留等问题。现阶段,肉鸡球虫病的疫苗主要分为强毒疫苗和弱毒疫苗两类,虽然通过合理接种肉鸡球虫病疫苗对该病有了一定的防护效果,但不同的疫苗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例如使用强毒苗的免疫效果虽好,但如果同时使用抗球虫药物则会对其效果产生明显的影响,接种操作不当还非常容易引发鸡群的应激反应。此外,有些混合珠中通常会包含一定的野毒株,大大增加了接种后诱发肉鸡球虫病的概率。而弱毒苗主要是通过鸡胚传代和相应的理化处理后,有效降低了其毒性,提高了疫苗的安全性。高海霞等[4]发现使用化学诱变剂处理过的柔嫩艾美耳球虫弱毒疫苗免疫后,对肉鸡的保护率达到了100%。但弱毒疫苗的研发和制作成本较其他类型的疫苗更高一些。另外,为了确保鸡群疫苗免疫的效果,养殖场应合理安排好疫苗免疫的计划,规划好早、中、晚熟疫苗或者早、中、晚熟联合疫苗的使用[3]。目前,球虫疫苗的接种方法包括饮水、喷料、喷雾或者滴口法等几类,时间证明免疫效果较好的为滴口法,但在规模化较大的养殖场操作起来不方便,并且会对鸡群造成较大的应激反应,因此在规模化鸡场多采用饮水法或者喷料法进行免疫,喷雾法则比较适用于设备先进的孵化室。肉鸡的常见免疫接种程序如下:雏鸡在1~3d龄进行1剂量的免疫接种,若雏鸡在接种后出现严重的免疫反应,则应立即使用抗球虫繁殖的药物进行治疗。

6 肉鸡球虫病的药物治疗

6.1 常用药物防治

在肉鸡球虫病的高发季节,可以提前投喂鸡群一些预防性(如氯羟吡啶、地克珠利等)的药物进行疾病预防,同时密切观察肉鸡的活动状态,尤其是鸡粪的颜色,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诊疗措施,并使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当前治疗肉鸡球虫病主要包括莫能菌素、盐霉素、马杜霉素等聚醚类载体抗生素以及地克珠利、妥曲珠利、氨丙啉等化学合成抗球虫药物两类。在临床上可以按照0.5~1.0mg/L的剂量,饮水+地克珠利混合后给患鸡灌服,或者按照250~300mg/kg的剂量,饲料+氯羟吡啶混合后给患鸡喂服,也可以按照250mg/kg的剂量,饲料/饮水+氯丙啉混合后喂服患鸡[4]。在使用药物治疗球虫病时,应注意根据不同养殖季节,将不同类型药物的交替使用,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治疗,如将地克珠利、左旋咪唑和氯丙啉联合使用可以降低耐药菌株的出现率,保证药物更好的治疗效果。

6.2 常用中药制剂

由于中药制剂的毒副作用较小,不会产生耐药性,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促生长的作用,几年来被广泛地应用到畜牧养殖行业当中。在肉鸡球虫病的防治中,主要包括青蒿素、常山、姜黄素以及苹果醋等几种。黄鑫[5]发现青蒿粉能够有效地防治肉鸡的柔嫩艾美耳球虫。常山中含有的常山碱和常山酮等物质可以起到明显的抗球虫作用。姜黄素可干扰球虫孢子的活力,并对肠道有一定的修复作用,还具有增强球虫疫苗免疫效果的作用。苹果醋可以有效降低肉鸡球虫病的感染率。

综上所述,肉鸡球虫在肉鸡养殖业中较为常见,对肉鸡尤其是雏鸡的危害严重,可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实际的饲养过程中,饲养人员应结合球虫病的流行特点与发生原因,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预防与诊治,注重“防治结合,防大于治”,加强饲养管理措施、加强免疫接种可以有效降低该病的发生率,在治疗时应合理选用治疗药物,提高药物的治疗效率。

猜你喜欢
艾美耳卵囊球虫病
林下养鸡球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研究
渝西地区兔球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及虫种鉴定
腰斑宝螺胚胎发育初步研究
巨型艾美耳球虫裂殖子的分离和纯化
鸡球虫病的特点和综合防治措施
鸡球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药物治疗和免疫预防
中小鸡场鸡球虫感染情况调查
鸡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球虫感染鸡群有哪三种表现
鸡球虫免疫成功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