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课堂提问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2023-01-24 06:21丁玉兰
读写算(中) 2022年12期
关键词:高中学生语文课堂高中语文

丁玉兰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中学,甘肃 临夏 731800)

语文成绩对学生高考整体分数具有重要影响,与此同时,作为高中阶段基础学科的语文,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施语文课堂教学时,高中语文教师要运用有效的解决措施,使教学模式变得更加具有科学性以及合理性,还要以学生为主体,用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进而使得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语文素养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一、语文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课堂提问环节,不仅会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还可以使得学生形成善于思考以及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其次在实施高中语文教学作业时,运用课堂提问方式会逐渐增加教师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以及沟通,进而高效完成教学课堂工作。合理、有效地使用提问方式,会对学生的思维品质以及心理特点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进而实现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目标。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课堂提问的方法,不仅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了解以及掌握,还能够对知识薄弱的部分进行复习,进而使得教学质量得到有效,合理的提升。

二、高中语文课堂现状

(一)教学过分依赖教材

过于依赖教材是现阶段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会使得传授的语文知识变得僵化,进而造成外部资源过于单一的现象。但是就现阶段而言,在扩展语文知识过程中,学生应当进行课外阅读,由于教师过于依赖教材,这样学生的具体学情与传统的教学课堂教学就会引发矛盾,这样一来,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方面也会造成一定影响。

(二)教学方法缺少更新

现阶段,部分高中语文教师依旧无法明确教学理念,在实施教学作业时,未在第一时间对学生进行评价,也未重视以及帮助学习比较差的学生,学生的问题也得不到有效的答案。这就会造成出现故意刁难的现象,进而使得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以及自信心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课堂提问不具备针对性

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在课堂提问的时候始终没有按照针对性的方法实施,提问之前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教师在提问的时候,提问的内容与课堂教学的内容并不存在密切的联系,有可能直接过渡到课外拓展的内容,此种情况下,会直接导致学生的思维表现出中断的情况,难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思考和探究。所以,课堂提问的随意问题以及缺乏针对性的问题,都需要在未来的教育中科学地把控和解决,应站在长远的角度思考。

(四)答案不具备灵活性及模式单一

在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的答案较标准化以及单一化,还会使得学生自我认同感变得越来越差。语文本身就是非常灵活的学科,但是教师开展课堂提问的时候,忽视了答案的灵活性。比如,很多教师习惯性地按照标准答案衡量学生的回答内容,此种情况下,并不能给学生带来正确的示范或者是正确的指导,答案方面展现出的问题,意味着教师本身就存在较多的束缚。学生长期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应用,直接按照生硬的搭配学习,这样是无法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的。因此,未来的语文提问答案,应按照灵活的方式布置。

(五)课堂提问忽略学生

就现阶段而言,在教学课堂当中,多半都是以教师为主的教育观念,学生的主导地位完全没有体现出来,进而就会出现学生在课堂上害怕教师问问题的心理状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高度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课堂提问忽视学生以后,必定无法得到学生的支持和认可,各方面的教育工作开展,有可能因此表现出严重的滞缓现象,难以让学生在课堂提问方面积极地配合。课堂提问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内心想法,对不同的学生按照差异性的方法提问。

(六)课堂提问不能有效实现

每个班级的人数都是50~60 人之间,由于采用的是集约式课堂,这会使得课堂提问的可操作性变得越来越弱。与此同时,每一种教学标准与考核等,都会对课堂提问造成一定影响,很多的模式化内容使得课堂提问的有效率变得越来越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材也出现了变动的情况,教师解读教材的任务也变得越来越重,对高中语文教师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造成部分教师如文化视野、知识积累以及文化素养等达不到标准,在课堂提问当中,依旧会出现诸多问题,进而使得提出的问题未具备科学性以及合理性。

三、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原则

课堂提问的质量与教学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师在课堂上遵循以下原则,才可以使得教学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第一,启发性原则。利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使得学生的求知欲得到启发,让新旧知识相互结合,进而使得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课堂提问的启发模式,在于通过有限的已知条件让学生推导分析未知条件,启发学生自主思考,不能总是给出限定的问题思考,要努力激发出学生的潜在能力。

第二,创新性原则。现阶段的语文课堂提问模式,要充分思考学生遇到的压力和问题。创新提问模式,在于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联想到新的内容。比如,在口语交际的提问方面,要让学生换位思考,如果自己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场景,或者是因为心直口快说了不该说的话,此时应该如何解决、如何避免,这些都是需要学生思考的。创新原则的作用下,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和应用,能够利用有限的课堂获取无限的内容,最终帮助学生在语文核心素养方面得到更大的进步。

第三,适度性原则。语文课堂教学时提问的原则,还要按照适度原则提问,很多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完全是毫无顾忌地提问。比如,提问的内容有可能涉及到学生的隐私或者是家庭、提问的方式存在人身攻击的现象、提问的思维过于超前,学生无法接受等等,这些提问方式会造成很严重的师生矛盾,特别不利于今后的教学发展,教师应充分地把握好教学的机制和特点。

第四,科学性原则。课堂提问的科学方法,在于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做出正确的提问。比如,语文教学的内容是各种文章,此时的提问要集中在作者思想感情、语言优美的地方、文章的框架结构等方面。科学的提问模式下,能够帮助学生较好地巩固自身的语文基础,还可以在原有的层面得到新的突破,整体上的教学工作开展,可以得到较好的成绩。

第五,文本性原则。语文课堂的文本提问,在于提供有针对性、有意义的文本,这些文本往往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存在密切的联系,同时在长期提问的过程中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提问的方式方法,也可以让学生拥有新的感悟。文本模式的应用主张教师和学生共同收集文本,对不同的文本内容有效地整合利用,这样不仅可以得到较好的成绩,还可以在文本提问的过程中直接在学生那里得到较多的反馈。所以,各类课堂提问的方式方法,应进行合理地整合,这样才能在今后的教育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第六,人文性原则。语文课堂的重要环节就是课堂提问,语文教师要对每一位学生不同的特点以及成长的差异进行充分考虑,高度重视学生的个人独特情感以及健康发展等。

四、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质量的解决方案

(一)围绕难点提出问题

在实施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时,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对难点知识以及重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工作时,就要设计难点知识以及重点知识的问题,想要加深学生对难点知识以及重点知识的理解以及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当合理、有效地利用课堂提问方式。例如,教师在讲解《雷雨》这篇课文内容过程中,就可以设置这样的一个问题:“周朴园对待鲁倚萍的怀念之情,有一部分人说道是无情却有情,而另外一部分人说道是有情却无情,你同意哪种观点,并且根据自我理解阐述理由。”这样会使得设置的问题变成讨论题,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做到因材施教

在实施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时,必须要做到因能施教、因人施教以及因材施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有效地利用课堂提问的方式,完成教学工作。例如,在实施教学工作时,要依据教材内容提出课堂问题,以小组探讨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给出问题答案,这样就可以实现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进而使得所有学生的发展速度得到进一步提升。高中语文教师在课程准备阶段,要对教学方法的创新给予高度重视,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理解能力,进而使得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速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三)做好教材准备

教育部门在构建全新的高中语文课堂时,要把“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观念完全体现出来,还要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完全发挥出来。在实施语文课堂教学工作时,教师不仅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研究学习的时长,还要使得准备的教学素材具有科学性以及时效性,如此一来,还能够使得学生的语文学习变得越来越全面。例如,教师在讲解《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内容过程中,应先准备相关的视频,然后通过多媒体方式播放出来,根据烛之武退秦师的历史背景提出课堂问题,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以及研究,不仅会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学习兴趣,还能够使得学生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四)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教学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新课程改革中明确的要求,就语文教学而言更是如此。高中时段的学生求知欲望以及好奇心会变得越来越重,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完全发挥出来,能够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首先,了解学生的主体需求,这样教师在提问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只有了解了学生的需求,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次,教师还要根据实际课堂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得提出的问题符合学生认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学生主动且牢固地掌握知识点。

(五)科学、合理地设计问题

高中语文教师在实施课堂提问时,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层次性以及针对性。在布置问题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要选择好角度,就一篇课文而言,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使得设计出来的问题具备创新性以及启发性,进而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提高。在设计问题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完成设计工作,针对学生的差异,设计的问题要从简单到难以及从浅到深,逐渐地扩展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得学生可以获得越来越多的知识。

(六)构建问题情境

为了能够给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思考提供较充足的空间以及时间,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就应当创设教学意境,并合理地提出问题。这样一来,不仅会使得高中学生的求职欲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也可以使得高中学生可以利用本身了解以及掌握的语文知识对问题进行解析并解决。创设语文教学情境,可以使得高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提升,不仅如此,还能够促使高中学生进行自主研究,进而使得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高中语文教师在设计问题过程中,应当对问题的探索性、启发性以及准确性给予高度关注。如此一来,设置出的问题才可以使得高中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例如,教师在讲解《荆轲刺秦王》时,先设置教学情境,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问题:荆轲为何要刺秦王?受到这种问题的驱使,高中学生就会主动地阅读课文。课文阅读完毕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研究,以此为基础,获取问题的最佳答案。在此环节,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这样不仅会使得高中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激发,还会使得高中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七)围绕课堂内容提问

通过观察语文教材当中的选编内容可以看得出来,有的作者为了把中心思想或者人物形象凸显出来,就会或明或暗地对比文章内容。例如,在讲解《过秦论》这篇内容,教师围绕本课内容,联系相关课程内容进行对比:第一,六国合纵秦国时的力量与秦国对比:第二,陈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与秦国对比。文章的中心思想与强烈的对比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师可以把有效提问设计在此处,让学生对课文中论证文章观点进行深入解析以及掌握,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历史教训进行总结。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对问题的设计要求更高。因此,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搭建起师生互动的桥梁,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展开层层思考,从而掌握语文课堂的核心知识,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猜你喜欢
高中学生语文课堂高中语文
培养高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实践探索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谈
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方法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跳出高年级语文课堂“死寂”的怪圈
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