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3-02-03 13:34浦杰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北疆片区产业结构

浦杰

(察布查尔县委党校 新疆 察布查尔 835300)

党的二十大报告14次提及“高质量发展”,并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经济领域重点任务。2023 年3 月至4 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乌克昌、南疆、东疆、北疆四大片区先后召开四次高质量发展现场会,推动新疆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2023 年5 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十届八次全会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积极培育乌鲁木齐都市圈、构建北疆城市带、打造南疆城市群,发展壮大县域经济”①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 奋发有为推动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决议[N].新疆日报,2023-06-05(01).。县域经济既是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也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因此,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进程中,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逐渐成为一项重要时代课题。本文主要基于“四大片区”视角,通过采集新疆县域单元社会经济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对新疆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尝试筛选出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新发展阶段推动新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参考与有益思考。

一、研究意义与文献回顾

2022 年以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及国务院办公厅相继印发一系列有关县域建设的指引性文件,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合力正加速形成。在新型城镇化战略与扩大内需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协同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广大县市迎来了新发展机遇和新发展空间。②例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等相继颁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十四五”县域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规划》《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以及2022和2023连续两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等。

新疆地域辽阔且资源富集,既是我国西北战略屏障、亚欧黄金通道、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向西开放桥头堡,也是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和旅游资源大省,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年来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引领下,新疆依托政治、政策、人文、自然、禀赋及开放六大优势叠加增效,社会经济保持较好发展趋势。但由于全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经济总量及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仍处于中下游水平,2022 年全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86万元,约为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80%,位居全国第21位。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3-03-24)[2023-05-29].http://tjj.xinjiang.gov.cn/tjj/tjgn/ist.shtml习近平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时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面临新机遇,要有新作为”,要“加快构建体现新疆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新疆迈上高质量发展的轨道,同全国一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②习近平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时强调牢牢把握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定位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建设美丽新疆[EB/OL].(2023-08-27)[2023-08-27].http://www.xinhuanet.com/mrdx/2023-08/27/c_1310738577.htm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新疆县域经济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如何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同时缩小与其他省份的差距,进而取得共同富裕新成效?这些问题显得尤为关键。

鉴于新疆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近年来已有较多学者开始研究关注新疆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这些学者大都用统计年鉴数据研究了新疆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但只是将新疆简单划分为“南北疆”两部分进行比较分析,而不是按照“四大片区”视角开展研究,大部分研究仅采样了单一或较少年份的截面数据,实证结果局限于相关性描述,较少有因果性分析。本文期望通过“四大片区”视角和信息维度更加充分的面板数据进一步理解新疆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分异,并使用动态面板分位数模型捕获各社会经济要素在整个县域经济强弱分布上所产生的异质性影响。

二、数据、变量与模型

(一)数据说明

本文以新疆地区县域为研究对象,主要采集了历年《中国县域统计年鉴(县市卷)》中所有新疆县级行政单元的社会经济数据。[1]经过对数据完整性和时效性的评估,将观测时间跨度设定为2004-2020 年。广义上,作为县级行政单元的“县域”包含县(市)和市辖区两类。县(市)是连接城市与农村的桥梁,是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的交汇点;市辖区则主要是城市功能的空间载体,在经济要素供给上与县(市)有显著差异。因此本文采取“狭义”的县域概念,首先采集全疆28个县级市(含兵团)、60 个县、6 个自治县共94 个县域的数据,剔除数据缺失较多的县市后保留85个研究样本。其中乌克昌片区有10 个县域(占总样本的11.76%)、南疆片区有35 个县域(占41.18%)、东疆片区有13 个县域(占15.29%)、北疆片区有27 个县域(占31.76%),选取样本占当前新疆总县域数量的90%,具有良好代表性。数据集中的部分缺失值采用Nevalainen(2010)等提出的二重MICE 法进行多重插补。

(二)变量测量与模型构建

依照经济增长理论,权衡数据可得性并参考陈洪章等(2022)[2]和杨怡(2019)[3]等既有研究,本文采用人均县域生产总值的自然对数表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主要选取县域产业结构、财政服务、金融服务、市场活力、信息化水平等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加入实证模型,并利用年鉴信息进行操作化。其中,县域产业结构为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财政服务为人均地方财政一般性预算支出的自然对数,金融服务为人均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自然对数,市场活力为县域每万人规上工业企业数的自然对数,信息化水平为县域每万人固定电话用户数。此外,地理空间环境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约束条件,本文采用游珍等(2018)基于5km×5km 栅格窗口海拔极差提取方式计算的县域地形起伏度渐近表征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地理环境因素。[4]

为更全面地描述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关系,更清楚地阐释新疆县域经济发展的区间分布特征以及更稳健灵活地处理数据异质性问题,本文主要采用分位数回归(quantile regres⁃sion,QR)进行实证分析。此外,为更好模拟县域经济的动态发展过程,减轻经济增长模型常面临的内生性及遗漏变量问题,本文在模型中加入被解释变量一期滞后项,建立如下动态面板分位数模型:

其中,q为分位点,y为被解释变量,i为县域,t为时间,Xk,i,t为it×k 维解释变量矩阵,τ 表示不同地理片区类别,μτ为片区效应,θt为时间效应,εi,t为随机误差项。为了更好地了解整个条件分布的全貌,在固定效应矩量分位数回归模型(method of moments-quantile regression,MM-QR)中设定分别代表新疆县域经济发展较低水平、中低水平、中等水平、中上水平和较高水平的0.10、0.25、0.50、0.75和0.90 五个条件分位数进行估计检验。

三、新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异

(一)区域间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

从人均县域生产总值的组间差异来看,新疆的县域经济发展变化趋势具有较为明显的时空特征(如图1)。近十多年来,各片区县域经济均实现稳步增长,绝对差异呈现“三个梯队”:乌克昌和东疆处于第一梯队,两区的县域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相似;北疆片区处于第二梯队;而南疆片区处于第三梯队。从变化趋势来看,近年来,虽然各片区之间相对差异有所缩小,但绝对差异不断扩大。从产业结构变迁来看,乌克昌和南疆片区产业结构优化明显,而东疆、北疆产业升级态势不显著(如图2)。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参与者和劳动者就业的主要平台,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新疆各片区市场活力不断提升,但总体上还处于较低水平(如图3)。

图1 新疆各片区县域经济均值逐年变化情况

图2 新疆各片区县域产业结构的时空变化

图3 新疆县域人均规上企业数的时空变化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组内变异

高质量发展不仅着力于提高经济总量,也注重区域的平衡发展和协调发展。从组内差异视角来看,新疆地区县域经济变化也具有显著的时空演化特征。本文运用标准差(SD)和变异系数(CV)两个常用指标,分别观测新疆各片区县域经济发展绝对差异及相对差异的演变趋势及主要特征。图4表明各片区内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一直呈扩大态势,其中东疆和北疆的县域经济组内差异较大且分化速度较快。图5中变异系数的逐年变化显示,各片区内部县域间的相对差距总体而言较为平稳,但北疆地区各县之间经济发展相对差异扩大趋势均较为明显,区域发展的协调性问题相对突出。

图4 新疆各片区县域经济绝对差异的时空变化

图5 新疆各片区县域经济相对差异的时空变化

四、新疆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全样本分析结果

为测试模型稳健性,分别采用混和效应(POLS)、固定效应(FE)、随机效应(RE)和矩量分位数面板模型(MM-QR)进行估计,并按照全样本、乌克昌、南疆、东疆、北疆五种样本集合进行分组回归。对于全疆县域样本的混合效应、固定效应、随机效应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矩量分位数面板回归模型如表2所示。模型比较中,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的Hausman 检验χ2=456.7,拒绝原假设,表明固定效应模型优于随机效应和混合效应,因此分位数回归中也同样采用固定效应结构。

表1 新疆县域经济面板模型回归结果

表2 新疆县域经济分位数动态面板模型回归结果

从表1 估计结果看,各模型R2均在95%以上,具有较高的拟合优度。在固定效应模型中产业结构、金融服务和市场活力的计量结果显著为正,表明产业结构优化、社会金融服务水平和企业发展是驱动新疆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回归系数的估计值可知,县域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平均每增加1 个百分点,县域人均GDP 平均也相应提高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每增加1%,县域人均GDP 平均上涨0.037%;县域内每万人规上企业数增加1%,人均GDP 平均上涨0.07%。由此可见,首先是产业结构变化对县域经济的影响效应相对较大,其次是市场活力和金融服务。此外,模型估计也发现地形起伏度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性因素,符合理论预期。

显著性水平:***p<0.01,**p<0.05,*p<0.1。

表2中MM-QR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在县域经济发展各个分布水平上的影响效应没有明显变化,均与固定效应模型估计值相近(β=0.01),且均在0.01 的水平上显著。而其他变量在不同分位点上的显著性均没有如此稳定,再次印证了产业结构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30)[2023-05-30].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2/content_5722378.htm.。县域产业结构升级能助推劳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和数据等资源要素重新优化配置,这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农业劳动力逐渐从边际产品价值较低的农业部门转移至边际产品价值较高的非农部门,进而有益于促进就业增长、扩大内需和消费升级。此外,产业结构升级还有利于吸引高端人才、金融和信息资源,加快县域企业健康发展,从而提高县域的整体竞争力。

显著性水平:***p<0.01,**p<0.05,*p<0.1。

从区域空间特征看,新疆各片区自然环境、资源禀赋、战略导向、区位条件等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呈明显分化格局,发展不均衡现象较为突出。2023 年4 次全区高质量发展现场会指出,乌克昌、南疆、东疆、北疆四大片区应当因地制宜、错位发展。本文也对乌克昌、南疆、东疆、北疆分别基于MM-QR 模型进行分组回归,以进一步分析新疆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

(二)乌克昌片区

乌克昌片区作为全疆县域经济最强地区,是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根据分组回归结果,产业结构、市场活力对乌克昌片区县域经济的影响显著,且经济发展分布的分位点越大,二者变量系数估计值的绝对值越大,即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时,产业结构优化和企业数量对县域经济的驱动作用越强。因此,对于乌克昌片区县域而言,接下来要通过打造以“八大产业集群”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来进一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在产业结构优化进程中,不能仅靠“量”取胜,还要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乌昌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作用,大力打造区域创新高地、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三)南疆片区

新疆一盘棋,南疆是棋眼。南疆片区发展对于全疆社会稳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根据分组回归结果,产业结构对南疆地区县域经济的影响显著,且经济发展分布的分位点越大,产业结构变量系数估计值的绝对值越大,即产业结构对经济的驱动会随着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而增加。这表明南疆片区一方面要深度融入“八大产业集群”建设,积极吸收陕西省神木、府谷等资源优势型县城的绿色转型经验,充分开发火烧云铅锌矿和大红柳滩锂矿资源,在进一步发展绿色矿业等资源密集型产业基础上推动循环经济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发展,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

分组回归结果也显示,随着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财政服务的估计值也逐渐增加,说明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服务是驱动南疆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加人口承载能力和人才吸引力;围绕推进区域重点公路、铁路、机场、油气管道、边境道路等建设现代化交通体系,加大区域水资源跨时空调配和重点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力度,不断补齐发展短板。

(四)东疆片区

随着新时代国家“三基地一通道”建设全面推进,东疆片区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根据分组回归结果,所有变量中仅有产业结构对东疆片区县域经济的影响显著,且经济发展分布的分位点越大,产业结构变量系数估计值的绝对值越大;即产业结构对经济的驱动会随着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而增加。因此,东疆片区应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加大油气田资源开发力度,提升油气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油气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促进油气加工产业从基础化工向精细化工、高端化工、新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延伸,按照县域特点引进先进技术,分类建设石油化工领域C1~C4 产业链;同时,坚持以煤炭产业为基础,加快富油煤有效开发利用,推动煤化工产业实现循环经济型改造,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作为新疆与其他省份交通往来的门户,东疆地区也是我国西北最重要的旅游集散地之一,可通过加大高昌古城、巴里坤古城等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充分“活化”利用历史遗存元素,大力推动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提升文化产业总产值。

(五)北疆片区

北疆片区是我国连接中亚、西亚和欧洲最便捷的陆上通道,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持续推进,向西开放的独特区位优势愈加凸显。北疆与新疆其他片区相比,降水较多,气候更为适宜;在资源储量上,能源资源富集,产业承载能力强,因此潜在发展空间巨大。根据分组回归结果,所有解释变量中仅有产业结构对北疆地区县域经济的影响显著,这表明北疆地区县域经济增长主要也是由产业结构升级驱动,但产业结构估计系数并不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条件分位而变化,这说明北疆地区二、三产业经济效益及全要素生产率有待进一步提升。从2022年三次产业结构看,伊犁州直第二产业增加值仅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8%,而塔城等地区第二产业仅占21%。因此,在未来还需进一步依托现有农牧资源优势和生物基原料优势,积极拓链延链补链,构建“接二连三”、“粘工带农”的优势特色产业体系。尤其是在第一产业占比较高的县域按照“一县一业”规划,分类打造“制种业—种植业—休闲旅游—植物提取/生物发酵—食品加工制造—生物医药”产业链,在产业结构上形成一二三产相互融合支撑的互嵌式良性循环。同时,利用好国内国外两大市场、两种资源,依托煤炭、有色、非金属矿产资源,积极发展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构建完善多元支撑的工业体系。

此外,本文研究发现,北疆片区内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均位居全疆前列,且有逐年扩大趋势。根据新发展理念的“开放”和“协调”要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是一个县孤立的发展,而是县市协同、优势互补、区域联动的一体化发展,因此北疆片区应进一步建立县域产业分工合作的一体化发展机制,推动片区内各县实现产业关联、错位竞争并形成产业循环,通过增强县域产业规模效应和县域间产业的协同效应最大化发挥资源效用。

五、结语

县域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体空间,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阵地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主战场。自古“郡县治则天下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因此如何在县域进一步将新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当下的重要时代课题。本文采集新疆85 个县域单元2004—2020 年社会经济面板数据,以“四大片区”视角研究了新疆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分异,并使用多种计量方法对新疆县域经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时空分异视角来看,新疆县域经济发展呈现三个梯队,并且区域组间、组内差异随时间变化呈现扩大趋势;从面板模型的计量结果来看,产业结构升级是新疆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各因素在横向地理空间和纵向经济发展水平上的效应分布具有一定异质性。通过分组回归法,本文也对新发展阶段推进新疆各片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有益思考。

猜你喜欢
北疆片区产业结构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白塔寺片区地图
北疆纪行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铸梦北疆
——军旅写生作品展
北疆情怀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