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下连云港城市品牌影响力提升策略研究

2023-02-03 02:27隽,吴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连云港市连云港影响力

李 隽,吴 波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江苏连云港 222006)

城市品牌是城市的重要资产,提升城市品牌影响力对于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连云港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方起点,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强支点,是中哈物流中转基地和上合组织出海基地,是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是中国(江苏)自贸试验区连云港片区。在国家战略布局中连云港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但连云港城市品牌影响力较弱,与国家赋予的战略定位还有一定的差距。连云港迫切需要提升城市品牌影响力,以实现连云港高质发展,后发先至。

一、城市品牌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具

城市品牌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象征,是城市竞争力的综合体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城市品牌已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具。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1]城市品牌建设就是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更好地践行“五位一体”发展模式,不断塑造和提升城市品牌,从而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又能为城市品牌注入更多的资源和提供更强大的动力,最终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城市品牌由品牌概念延伸而来。根据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简称AMA)的定义,品牌是一个“名称、专有名词、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上述元素的组合,用于识别一个销售商或销售商群体的商品与服务,并且使它们与其竞争者的商品与服务区别开来”[2]3-4。美国营销学教授凯文·莱恩·凯勒(Kevin Lane Keller)在《战略品牌管理》中提出,“像产品和人一样,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也可以成为品牌。”[2]23城市品牌是城市重要的无形资产,城市品牌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市品牌有利于找准城市定位,树立城市独特形象;城市品牌有利于提升城市吸引力,促进产业、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加速集聚;城市品牌有利于提升文化影响力,扩大对外开放;城市品牌有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产品走向世界。“时尚之都”巴黎、“音乐之都”维也纳、“生活品质之城”杭州、“冰城夏都”哈尔滨、“风筝之都”潍坊等,这些个性鲜明的城市品牌典范彰显着城市魅力,助推着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二、连云港城市品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连云港城市概况

连云港市地处中国沿海中部,江苏省东北部,东濒黄海,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北与山东省日照市接壤,西与江苏省徐州市和山东省临沂市毗邻,南连江苏省宿迁市、淮安市和盐城市,是一座山、海、港、岛、城相依相拥的城市,素有东海第一胜境之称。连云港市域行政辖区范围,包括3 个区(海州、连云、赣榆)和3 个县(东海、灌云、灌南),陆域面积7 615平方千米,海域面积7 516 平方千米。2022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60.05 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08%[3]。连云港历史文化悠久、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

近年来,连云港紧抓“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和中国(江苏)自由贸易区连云港片区建设机遇,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22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 005.03亿元,同比增速为2.4%。全市人均GDP 达到87 042元,同比增长2.4%。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 076.35亿元,同比增长14.9%;实际利用外资7.80 亿美元,增长5.7%。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0.6:45.3:44.1。新兴动能稳步增强。全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40.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9.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1%,比上年提高0.2 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五大重点行业实现产值2 780.52 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65.4%。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5%。全年工业投资1 529.06 亿元,比上年增长9.3%[4]。

(二)连云港城市品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连云港不断创新城市品牌推广方式,线上线下结合,大力开拓国内外文化旅游客源市场,城市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连云港市2018 年成功入选最具潜力旅游目的地,2019 年获评文旅融合高质发展最佳表现城市,2020 年成功登上网红城市百强榜[5]。连云港城市品牌营销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渠道发展格局。一是采用“节事+会展”组合营销模式。持续举办连云港之夏旅游节、西游记文化节、丝路音乐节等特色文旅活动。同时还积极参加运河博览会、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等会展活动。二是大力开展文化旅游宣传推介活动。深度开拓“一带一路”、长三角、高铁沿线、省内及周边重点客源市场,足迹遍及北京、上海、济南等100 多个城市以及港澳台地区,并赴日本、韩国、新加坡举办连云港文化旅游推介活动。三是开启“文化+旅游+航空”宣传推介新模式。连云港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中国联合航空公司、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联合推出全球首架西游文化主题全彩喷绘客机“连云港号”,央视网、香港卫视等300 余家境内外媒体宣传报道,有效提升了连云港城市品牌形象。四是精选高位媒体,善用新媒体营销。开展了“云推港城”城市形象推广线上活动,组织网红达人走进花果山、连岛、孔望山等主要景区景点,通过直播、拍摄短视频等形式,在多种媒体上进行宣传推广。此外,自2023 年7月6 日起“,孙悟空的老家,西游记的故乡”连云港再度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通过国家新闻媒体平台的聚力发声,不断提升“大圣故里·西游胜境——神奇浪漫之都连云港”城市品牌影响力。五是扩大对外交流,讲好连云港故事。江苏女子民族乐团走进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美国等20 余个国家和国内50多座城市举行交流演出,成功打造“丝路回响”等民族音乐会和《乐见西游》等项目。精心打造《〈西游记〉里的花果山传说》等8 部专题片,并借助江苏国际频道平台,传播到北美与亚洲大部分地区[5]。

虽然连云港在城市品牌营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连云港城市品牌影响力仍亟待提升。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城市品牌影响力报告(2021):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2021 年度连云港城市品牌影响力指数(City Brand Influence Index,CBII)总体得分为0.283,排名第110位,未能进入全国城市品牌影响力百强榜。在江苏省13 个地级市中排名第11 名,仅高于泰州(排名123)和宿迁(排名163),在全国首批14 个沿海开放城市中,排名第13 位,仅高于湛江(排名127)[6]138-143。

该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城市营销发展报告课题组完成,课题组评估了中国288 个样本城市、30 个样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及20个主要城市群的品牌影响力,从城市文化品牌、城市旅游品牌、城市投资品牌、城市宜居品牌和城市品牌传播五个方面来构建评估指标体系,揭示了中国城市品牌发展状况、优势和存在问题。根据中国城市营销发展报告课题组2017—2021 年的报告所提供的CBII 总指数及分项指数得分(见表1),连云港城市品牌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表1 2017—2021 年连云港CBII 及分项指数得分情况

1.城市品牌影响力整体较弱

由表1 可以看出,连云港城市品牌影响力指数总体较弱,且呈下降态势,年均增长率为-1.53%,特别是2021 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城市品牌影响力有较大下降,2021 年同比增长率为-7.52%。从城市品牌结构来看,文化品牌影响力指数持续增长,年增长率为4.40%,但文化品牌影响力指数仍低于2021 年中国城市文化品牌影响力指数均值(0.274),文化品牌还有待提升。旅游品牌和投资品牌有起有伏,增长比较缓慢,年增长率仅为0.52%和0.64%。宜居品牌持续下降且降幅最大,年平均下降率为8.40%,同比下降率为8.63%。2021 年连云港宜居品牌指数为0.233,低于2021 年中国城市品牌宜居影响力指数均值(0.246),这说明连云港市宜居品牌已成为严重短板,也说明连云港城市建设未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宜居需求。2021 年连云港品牌传播影响力指数为0.266,低于2021 年中国城市品牌传播影响力指数均值(0.271),并且降幅较大,同比下降38.28%,年均下降率为4.06%。这表明城市品牌传播方面创新不足,韧性有限,再加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城市品牌传播出现了大幅下滑。

2.投资品牌仍有待提升

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品牌(营商环境)竞争力。2021 年连云港投资品牌指数为0.316,略高于2021 年中国城市品牌投资影响力指数均值(0.280),年平均增长率为0.64%(见表1)。连云港是“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等多重国家战略的叠加区,对标“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要求,连云港的投资品牌影响力仍有待提升。目前影响连云港投资品牌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投入整体不高。连云港市除少数龙头企业外,大多数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全市高水平科研院所和大学的支撑力还不足,产业创新平台等载体建设有待加强,科技服务业发展也亟须提速。二是行政审批服务效率不高。连云港市审批中跑腿次数、办事时间、办事成本等还需进一步优化。部门联动还需加强,少数涉及多部门配合的审批事项运行不畅。三是惠企政策落实有偏差。亲商理念未真正入心,少数党员干部缺乏服务意识,没有设身处地为企业纾难解困。优惠政策不配套,不符合在连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帮扶企业服务不到位,对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不够走心。四是执法司法环境还不尽如人意。监管部门执行“双随机、一公开”未真正实现全覆盖,联合执法还需加强。个别部门还存在“以罚代管”的问题,有的部门对企业诉求解决不力。总之,连云港市的营商环境还有待改善。

3.宜居品牌成为严重短板

随着城市的高质量发展,生态宜居已成为人民对美好城市生活向往的重要需求。近年来,连云港市始终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先后获评“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荣誉。但是,连云港的宜居品牌已成为制约连云港城市品牌影响力的明显短板。2017—2021年连云港市宜居品牌连续五年逐年下降,年平均下降率为8.40%(见表1)。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连云港市“重化型”产业结构、“煤炭型”能源结构尚未改变。全市重工业产值占比达到68.8%,黑色金属冶炼、化学原料制造、金属制品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占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废气废水污染物排放量仍不断增加,环境基础设施扩容压力大,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的矛盾依然存在。二是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国家和江苏省考核入海河流断面水质仍存在不稳定达标的情况。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有待加强,劣四类水质面积比例为3.3%。水资源环境约束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三是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尚未普遍形成,城市配套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垃圾分拣中心、餐厨废弃物、建筑垃圾等终端处理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部分居民还缺乏垃圾分类与回收意识,未能有效实现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置。公交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绿色交通设施仍需完善。文化公共服务布局仍需优化,区域文化服务设施公众实际利用率不高[7]。

4.品牌传播创新不足

品牌经济时代,城市品牌传播已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尽管连云港不断创新城市推广方式,城市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但其品牌传播仍缺乏创新。2021 年连云港市品牌传播影响力指数降幅最大,同比下降率为38.28%(见表1)。究其原因,一方面,连云港缺乏独具特色的核心竞争力,尚未形成深入人心的城市故事,城市故事的话题不丰富,传播内容乏味,表现形式单调,而且缺乏独特的城市IP;另一方面,连云港市对新型传播媒介的应用不够全面深入,在传播渠道上无法全方位触达目标受众。此外,连云港尚未充分利用“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等发展机遇发挥集群效益。城市品牌与区域品牌协同力不足,未能借助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挖掘出新的品牌增长点。连云港品牌传播内容和传播渠道都还有待创新。

三、连云港城市品牌影响力提升策略

(一)政府制定明确的城市品牌战略

城市品牌建设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塑造城市品牌首先要找准城市定位。根据《连云港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连云港市的战略定位为“一带一路”强支点、沿海高质量发展增长极、美丽宜居山海城市。在城市定位之后,再通过城市品牌营销来提升城市品牌影响力。杭州是城市品牌建设的典范城市之一,其打造城市品牌的经验值得借鉴。一是市政府要高度重视城市品牌工作,并将其纳入城市中长期发展规划,在找准城市定位的基础上制定明确的城市品牌战略。二是政府牵头,成立由相关知识界、媒体界、行业企业界、党政界“四届联动”的城市品牌促进会,专门致力于推进城市品牌建设和提升。城市管理者还要广泛协同企业、社会组织、市民参与城市品牌建设并进行更好的联动。三是政府要出台相关城市治理机制和公共政策体系,以确保城市品牌战略的落地。城市品牌建设要常态化,由城市宣传部门牵头,与旅游、文化、招商等部门协调联动。四是定期评估,不断改进。广泛调研并建设城市品牌网群征集意见,推进城市品牌与行业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服务品牌的交流互动。定期检查城市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从而使城市品牌建设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二)产业品牌和企业品牌助力城市品牌提升

品牌是现代企业的核心资源,也是产业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近年来,连云港持续推进“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以港兴市”战略,积极推动产业、企业品牌发展,构建以石化和医药产业为主导,冶金、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支柱产业并举的现代产业体系。连云港正在建设“国际一流的石化产业基地”、全国一流的“中华药港”、国内领先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同时还培育出一批知名企业和产品。根据江苏省商务厅发布的“2023—2025 年度江苏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名单,连云港市的日出东方、恒瑞医药、树人科创食品添加剂、连利福思特表业、太平洋石英、金红新材料等6 家企业的品牌入选。此外,恒瑞医药、中国生物制药(其核心企业为正大天晴)、康缘药业入选“2023 医药工业竞争力百强榜”,分别位列百强榜第1、3、79 位。连云港市医药企业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9 项、中国专利金奖5项,近3 年累计承担国家级重大新药专项超百余项,通过境外质量认证药品近50 个。在医药界形成了“中国医药创新看江苏 江苏医药创新看连云港”的城市品牌力[8]。一批特色产业和知名企业的发展推动了连云港城市品牌提升。借鉴青岛“以质量提升带动品牌提升,以品牌提升带动产业提升,以产业提升带动品牌城市提升”的特色发展道路[9],连云港城市品牌建设可以与产业品牌和企业品牌良性互动,通过做大做强产业品牌、企业品牌来助推连云港城市品牌。连云港要加快推进品牌强市战略,完善品牌培育机制,营造品牌推进合力,优化品牌建设环境,提高品牌竞争力,不断加快以品牌建设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

(三)以人民为中心提升城市宜居品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打造宜居城市,才能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满足人民对新时代美好城市的向往。“十四五”期间,连云港要以建设“山海相拥、崇德向善、幸福和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连云港为奋斗目标,实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美丽愿景,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不断提升城市宜居品牌影响力。具体而言,一是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增强金融、商务、商贸、信息、法律等综合服务功能,优化城市综合体和商业设施功能,优化创业创新环境,增强要素集聚能力和辐射带动功能。二是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健全生态文明制度。有效治理大气、水、土壤等污染,深入推进化工整治,全面提升生态修复。全民引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宜居港城”建设。三是注重文化建设和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要改善人居环境、传承历史文化。同时,还要提高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解决好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突出问题,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缩小城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四)利用“一带一路”强支点提升连云港国际影响力

讲好城市故事是打造城市品牌的重要内容。连云港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连云港是《西游记》文化发源地,是中国优秀的旅游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连云港要结合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充分挖掘资源禀赋,大力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在传承与创新中弘扬“崇德向善、坚韧奋斗、务实创新、勇立潮头”的新时代“连云港精神”,讲好新时代“连云港故事”。一是推进全域化高水平文明城市建设。利用全媒体广泛宣传“人民楷模”王继才、全国道德模范方敬等先进事迹,擦亮“一群好人、满城春风”城市名片,形成良好社会风气。二是文旅融合提升连云港知名度。要加强面向“一带一路”文化传播,用好西游记、徐福、水晶、山海风光等人文资源,弘扬文化特色,打造东部沿海富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名城。三是节会营销提升城市品牌价值。要办好特色文化品牌活动,举办中国(连云港)—中亚五国丝路风情汇,做大做强连云港之夏、西游记文化节等品牌,高标准开展丝路音乐节、文化产品博览会等节庆活动,组织江苏女子民乐团赴“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交流等。连云港还要不断扩大上合组织国际圆桌会议、中国(连云港)丝绸之路国际物流博览会、中国(连云港)国际医药技术大会、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等重大品牌活动影响力。四是城市品牌与区域品牌协同发展。要加强“一带一路”、长三角、长江经济带及高铁沿线、航班直达等地区的文化旅游宣传,提升“大圣故里·西游胜境—神奇浪漫之都”城市品牌影响力。总之,连云港要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强支点城市的战略机遇,在城市品牌塑造中兼顾城市文化和城市文明的建设与创新,通过整合营销传播提升连云港国际影响力。

总之,随着品牌时代的到来,城市品牌已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具。高质量发展下连云港市政府要高度重视城市品牌建设,制定明确的城市品牌战略;做大做强产业品牌和企业品牌以助力城市品牌提升;以人民为中心提升城市宜居品牌;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强支点讲好“连云港故事”,提升连云港的国际影响力。

猜你喜欢
连云港市连云港影响力
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
连云港市实施“智云安全护航工程”
5.连云港卷
江苏连云港:为农民工送上“寒冬暖查”
连云港:为农民工讨薪“撑腰”
《莲年有鱼》
天才影响力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传媒不可估量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