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没与突围:泛娱乐化趋势下新闻的生存与博弈

2023-02-04 04:31张语嫣
新闻传播 2023年24期
关键词:娱乐客户端

张语嫣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 100041)

21世纪以来,互联网飞速发展,社会的媒介化趋势加强,大众获取信息更便捷,增强了新闻阅读的重要性和普遍性,但同时,也加速了泛娱乐化的演化。在新闻传播领域,新闻娱乐化是一种显著的“泛娱乐化”现象。新闻媒体在报道内容上偏向于软新闻或使硬新闻软化,娱乐性的节目大增而严肃新闻节目的比例下降,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新闻的故事性和情节性。[1]

新闻向下沉没,实则是与新闻本义的相背离。关于新闻,陆定一定义为“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徐宝璜定义为“新闻者,及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杨保军强调真实为新闻的根本特点。回溯不同定义,皆强调“事实”二字,可见事实性之关键。但如今的报道中,部分已将事实性和新闻性之间的区别、等次模糊,甚至为了新闻性而牺牲事实性,质量向流量让路。新闻向下沉没在其与新闻传统的背离中。

释读突围一词,意指摆脱现状,寻求新的出路。新闻在泛娱乐化趋势下正不断被数据包浆着沉没,新闻娱乐化带来显著的“副作用”,小到用户获取真实信息难度增加,大到新闻业因专业性的丧失而失去公信力,整个社会或将进入赫胥黎“美丽新世界”的沉沦中。生存与博弈间,突围在即。

一、何以称“围”:新闻“向下沉没”

真实性是新闻从业者的基本职业准则,但各种手段不断降低新闻从业者对真实性的要求。[2]在大规模制作信息的过程中,信息片断化明显;大量的、不全面的或真伪有待考究的消息蒙蔽着新闻工作者;报道工作要求的变化使媒体把关者的工作效能极大限度地下降。[3]

(一)数量“向下沉没”

硬报道即关乎到国计民生和人类切身利益的新闻报道,内容涉及国家政策法规的出台与修改、国际市场行情、气候变动、重大灾害事件等。其特征是为人类生活的重大决定提供了重要依据,也因此有极严的时间规定,新闻报道应当及时迅速且尽可能准确。软报道即人情味较浓厚、文字手段比较简单生动、容易激起接受者感觉冲击、视听趣味的报道。其特征是与人民切身利益并无直接关联,缺乏具体的时间规定。现今,硬新闻所占比例正在锐减,具体表现为:第一,硬新闻比软新闻更难真正地抵达大众,主流媒体平台上的硬新闻更多,而用户更多的商业社交平台上的软新闻更多;第二,为了新闻的故事性和情节性而附带强烈情感性词汇或网络化口吻的新闻骤增。

本研究从主流媒体新闻客户端、商业社交平台中各选取3个具有代表性的客户端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是:新华社、人民日报、北京日报以及今日头条客户端、微博客户端、抖音客户端。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9届中国互联网事业发展状况报告,目前在我国利用网络渠道获取信息的用户已突破6.14亿,以手机客户端为主要渠道的信息用户约占我国网民的82.2%。[4]今日头条、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已经成为社会大众获取新闻资讯的主要渠道。本研究选取各平台在2023年4月某日要闻榜或首页推荐的前50条新闻作为统计对象。以微博客户端为例,该日要闻榜前50名内,有39条软新闻和6条软化的硬新闻,泛娱乐化新闻占比近9成。因此,软新闻充斥用户的信息池中,硬新闻更难抵达用户。

今日头条客户端推荐页面中,该日5条头版新闻有3条为转载人民日报、新华社的时政新闻,其余内容均呈现软新闻的特征,“标题党”特征明显——以新闻标题中呈现“震惊”体、“痛心”体、“必看”体为主;另一部分善用曲折、戏剧性的引导词汇,例如“弟弟陪姐姐看病双双确诊甲状腺癌”。可见,为了新闻的故事性和情节性而附带强烈情感性词汇或网络化口吻的新闻情况十分普遍。

图1.主流媒体新闻客户端硬新闻、泛娱乐化新闻统计

图2.商业社交平台硬新闻、泛娱乐化新闻统计

表1.主流媒体新闻客户端、商业社交平台硬新闻、泛娱乐化新闻统计

(二)严肃性“向下沉没”

新闻的严肃性“向下沉没”表现在,对于专业词汇的玩笑式口吻以及新闻撰稿者对于社会现象的戏谑态度。2022年末,“杨过”“杨康”“干饭株”等热梗遍布互联网,并广泛出现在新闻报道中。尽管这一趋势能够缓解疫情期间的群众心态,但是也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群众轻视或妖魔化疫情,导致新闻严肃性与客观性丧失,媒体公信力下降。

(三)真实性“向下沉没”

近年来,资讯类新闻(包括主流媒体、商业媒体的资讯类账号)内容仍未完全摆脱失实乱象。新闻普遍故事化,媒体更加追求曲折的故事情节、冲突的故事角色、戏剧的故事走向,以博取更大的流量与阅读量,而这与新闻最核心的“真实性”相悖。@沸点视频的一则短视频新闻表示,因暴兩河南省郑州市约两万桶酒被水冲毁,后遭哄抢,女老板跪地痛哭恳请归还。三日后,河南共青团公布原视频。事实与前者内容截然相反:路人捡到后迅速送回,女子接到酒后主动跪谢。

究其根源在新闻的制作流程上。对主流媒体长视频简单地拆条、包装,没有考证素材的完整性、真实性,深究各个素材之间的关联性与逻辑,以“精彩”为噱头的二次加工难免会牺牲新闻的真实性。

二、“溯”“围”之源:泛娱乐化时代下的社会性症候

纵观新闻行业的生产,“泛喜剧化”的新闻书写方式并非是一场“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指在人类先天的神经系统凡涉及机能基础上的本能反应或“意识”,其中有人类出现以来的各种过去经验沉淀的影响。]的共谋。泛娱乐化浪潮下,新闻业这条船只几般沉没的进程,恰恰是全社会的一次有意识的集体言说。新闻业的“注水”“阙漏”“无依托”是沉没的主要原因。

(一)注水:新闻人的身份

新闻人的身份呈现开放性,一方面用户生产新闻成为重要的新闻生产方式,人人都拥有平等的新闻发布和评论权利,另一方面专业新闻人的职业准则被逐渐动摇,新闻人的身份逐渐“注水”。

新闻已成为商业化产品,当后真相时代的用户用情绪发泄替代理性判断,商品化的新闻产品为响应“情绪市场”便无可避免地大量出现了“情绪交易”。煽情新闻正是新闻“情绪交易”的代表产物。煽情主义开始使用于19世纪80年代,指为了使用和传达旨在吸引听众注意力并引起其情感兴奋的消息。[5]现代社会人们对情感的感知欲望和逃避现实的渴求越来越迫切,而夸张的表达方式引发的情感共鸣,成为用户逃避生活的出口。不可避免地,煽情为赢得更多注视而滥情。加之互联网以数据为王,内容的评析标准归于流量,社会层出“拜数据教”的信徒。在市场化生存的压力下,部分新闻媒体通过娱乐化的方式,追求鲍德里亚式“讯息的瞬间沟通”,新闻娱乐化成为了一种趋势。

(二)阙漏:新闻人的人文关怀

新闻从业者自身的人文关怀缺位会为被报道的个体带来巨大的媒介逼视。新闻《摆摊到凌晨郑州94岁“煎饼奶奶”火了》的海量传播为“煎饼奶奶”的私人生活带来曝光的困扰。传递正能量与保护个体的失衡暴露出媒体人文关怀的缺位,并影响媒体的公信力,甚至由于新闻稿件主观情感浓度过高而带来群体极端化的后果。

(三)无依托:新闻人的诉诸对象与监管方

新闻人的诉诸对象——大众,在如今的时代下发生着不断的迁变。大众的审美在后现代语境下不断变化。大众开始迷茫地信从被流量标榜的信息,流量大小即信息质量高低。而新闻机构为了自证新闻价值,不得不屈从于流量的绑架,以得到大众后现代主义式的信服。正如马斯洛所指出的“我们时代的根本疾患是价值的沦丧”。这样以来,在媒体人的利益诉诸者和媒体从业者之间,铸成了“在当今人性的自由被物质的欲望普遍统治的状态下,以本能地满足来追求浅薄的快乐,以人性的奢侈、安逸和麻木取代人的真正自由,这种状态并非人的解放,它只能使个体进入新的异化过程”的结论。[6]新闻泛娱乐化的局面扩散之广与当前新闻行业的制度规范性尚不足,同时对于新闻自媒体的监管力度也不足有着极大关系。

三、何以突“围”:众力合流

新闻泛娱乐化是社会性现象,社会上的不同关联主体与新闻业相互作用后才呈现出现在的境况。与之相关的各大社会主体均应在改善社会泛娱乐化现象的进程中尽力而为,新闻传播渠道中的“下流”大众、“中流”新闻机构与新闻从业者、“上流”监管机构等多方配合,方能突围。

(一)大众

一方面,大众需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增加自身对于新闻的辨别能力,在面对新闻时,有意识地在全然信服前带着辩证思维辨别该信息的可信性。同时应保持兼听则明的多元信息摄取习惯,避免盲人摸象,只看到片面的新闻事实。此外,在受众群体中的媒体拍客、短照片创造者、媒体素材投稿者们,应当提高自身对于媒体事件资讯收集工作的社会责任感,在满足实效性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媒体事件的真实性、客观性、完整性,并对自身所撰写、提供的媒体资讯负责。

(二)新闻机构与新闻从业者

为顺应时代趋势,新闻媒体机构积极探索大量应用创新类产品,拓展“新闻+服务”业务,建设新媒体矩阵、新闻客户端,但是,对于资讯类新闻素材的筛选、内容核查的力度、精准度亟须提高。同时,其他非官方的子类新闻自媒体账号应该在头像、名称等与官方母账号有明显区别,以便降低自媒体账号内容失误而为官方新闻机构带来的信任危机的风险。同位属中流的新闻从业者应加深自身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解,明确人文关怀的边界与力度,明晰“生活化”的背后要义是指关乎平民生活实际利益,而非单纯以平民作为新闻主体。同时,对于非必要的日常新闻应适当采取隐形采访的方式,以保护被访个人的私生活,避免媒介逼视为其所带来的巨大压力。

(三)新闻监管组织与法规

面对泛娱乐化浪潮的席卷和利益的驱动,新闻媒体机构和新闻从业者的自律性尚存缺漏,新闻监管组织应及时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一方面,应严格落实《传播法》的推行实施,另一方面,应明确、细致地撰写行业规范并深入落实。行政手段上,应积极倡导健康的新闻业态,如对于同题创作中的优秀案例做适当宣传,正确引导新闻业态的大发展方向,及时扭转新闻的异化趋势。法律手段上,应着重规范各大视频网站上的新闻发布制度,明确详细的新闻信息发布准则,并设置一定处罚机制。同时,政府理应更加深入地明确、规范新闻泛娱乐化相关的法规,将其融入新闻行业规范的守则之中。

结语

当前泛娱乐化时代下,娱乐性在各个社交媒体平台中抢占先位。新闻业的泛娱乐化走向是无法避免的趋势,但在不久的将来,当信息的饱和度与不确定性到达峰值,社会对于可信任的新闻信息将空前地迫切,而此时硬新闻的必要性必将再次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与认可。这份针对城市社区对大众新媒体状况的调查报告中得出了明显的结论,“反映群众的呼声”“客观地报道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帮助人民了解党和政府的决策”以及“报道最大多数群众感兴趣的新闻”等等,都依然是当下民众所热烈关注的焦点,这也在某种意义上更加肯定了人民群众对于新兴媒体社会责任的广泛期待。纵观当下,本文不禁发问:娱乐化难道真的能够拯救新闻业的命运吗?

猜你喜欢
娱乐客户端
我的生活自身就是一种娱乐
如何看待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的“断舍离”?
如果记住就是忘却
县级台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如何应用手机客户端
孵化垂直频道:新闻客户端新策略
基于Vanconnect的智能家居瘦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
大枢纽 云平台 客户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探索之路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