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使命与担当

2023-02-06 19:32王铭玉张艳凤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融合专业建设

王铭玉 张艳凤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同时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位置,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①参见https://www.gov.cn/zhengce/2020-11/03/content_5556991.htm。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和目标要求,为高等教育发展擘画了战略蓝图。大学是国之战略重器,国家战略的实施离不开高等教育强有力的支撑。立足新时代,承担新使命,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

一、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新使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面临新的内外部形势,同时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1.世界变局加速演进,高等教育面临新课题

2022 年4 月2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自2018 年以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表述多次出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是中国共产党对当今世界局势的总体判断。进入21 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中心由大西洋两岸向太平洋两岸转移,出现了由“西强东弱”转向“东升西降”的趋势;全球治理由西方主导向世界各国共同治理转变,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走上了全球治理舞台;第四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的生产力布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网络治理、虚拟经济、超级资本、科技陷阱、灾难频仍等新问题集中出现(金灿荣,2019)。此外,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一系列世界经济政治危机,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传统教育模式产生了剧烈的冲击。中国高等教育身处这一系列世界变局之中,必须深刻剖析外部形势,准确把握突出问题,科学制定应对之策,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命运的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

2.科技革命方兴未艾,高等教育面临新挑战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集中涌现,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引擎(李海涛,2021)。世界近代历史证明,每一次大国的崛起都与当时的科技革命背景密切相关。对于中国而言,新一轮科技革命既是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机遇,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机遇(张学敏、柴然,2021)。国家的发展与科技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①参见https://www.gov.cn/xinwen/2018-05/28/content_5294322.htm。同时,纵观历史可以发现,科技革命爆发后往往伴随着教育的重大变革。例如,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后,各国政府开始干预教育,传统的学徒制变为班级授课制;第三次科技革命后,各国开始采用“双轨制”的学制结构;第四次、第五次科技革命后,教育环境从一元的学校空间扩展到二元的网络空间①张学敏、柴然(2021)认为,世界共经历过5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在16—17世纪,其标志是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以及伽利略和牛顿等人推动的近代物理学诞生;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733—1870 年,以蒸汽机的改良和纺织机的诞生为主要标志;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870—1945 年,以发电机、内燃机的发明及应用为标志;第四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以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发现为主要标志;第五次科技革命是发生于1945—2020 年左右的电子革命和信息革命,其标志是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诞生。。为了遏制中国的崛起,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的科技发展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性措施,并动用国家力量对中国前沿技术发展进行打压。中国高等教育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大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研发尖端核心技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为保障国家安全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3.世界教育变革加剧,高等教育面临新任务

当今世界是快速变化的世界。201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Rethinking Education:Towards a Global Common Good?)的报告,指出世界正在变化,教育也必须改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7)。世界大国纷纷围绕推进教育变革、提高教育质量进行长远布局和谋划。2022 年5 月在西班牙召开的第三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发布了《超越极限:重塑高等教育的新路径》(Beyond Limits:New Ways to Reinvent Higher Education),指出“面对日益复杂和充满挑战的全球局势,我们需要迈出大步(take a quantum leap),重塑(reinvent)高等教育,为世界高等教育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绘制蓝图”(UNESCO,2022)。2016 年,英国发布了《知识经济的成功:教学卓越、社会流动和学生选择》(Success as a Knowledge Economy:Teaching Excellence,Social Mobility and Student Choice)白皮书,对未来英国高等教育和科研领域的改革进行了规划,包括“创建竞争性的高等教育市场,提高教育质量”“建立单一的、以学生利益为中心的管理体系”等(UK Department for Business Innovation and Skills,2016)。2018 年,日本发布了《2040 年高等教育总体规划报告》,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建设多样化、高质量的高等教育(陈晓婷,2019)。德国政府于2006 年推出了“卓越计划”,力图打造“日耳曼的常春藤”;2017 年又提出了“卓越战略”,重点遴选建设57 个卓越集群、10 所卓越大学和1 个卓越联盟,旨在重振德国大学的科研地位与国际声誉(朱佳妮、韩友耿,2022)。此外,很多世界名校也在对如何提高教育质量进行反思和规划,如斯坦福大学的“2025 计划”、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开创未来教育行动”等。中国高等教育作为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员,应在吸收借鉴其他国家及高校优秀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的基础上,加快教育改革,强化中国特色,为世界高等教育提供中国模式、中国方案。

4.教育普及进程加快,高等教育进入新阶段

近10 年来,我国的教育普及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截至2021 年年底,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为88.1%,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为95.4%,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91.4%,各级教育普及程度均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怀进鹏,2022)。2019 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跨越50%大关,随后每年以约3%的速度增长,到2021 年达到57.8%,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不过,据统计,截至2020 年,有76 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了50%,其中有21 个在50%—65%之间,属于普及化的初级阶段;有29 个在65%—80%之间,属于普及化的中级阶段,有26 个在80%以上,属于普及化的高级阶段(别敦荣,2021)。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仅处于普及化的初级阶段。此外,根据马丁·特罗(Martin Trow)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普及化发展阶段除了有毛入学率50%的数量指标要求之外,还有包括制度、结构等在内的质量指标要求(Trow,1973)。高等教育规模“量的增加”意味着高等教育全部活动都要发生“质的变化”(邬大光,2003)。因此,中国高等教育在保持毛入学率以较快速度增长的同时,还必须构建与普及化阶段相匹配的治理模式和质量体系,打造有内涵且高质量的普及化高等教育体系。

5.教育质量稳步提升,高等教育展现新实力

近年来,为推进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教育部对全国2700 多所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分类发展、分类支持、分类评价的政策,鼓励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在各自领域提高质量,争创一流。在高水平大学建设方面,国家整合“211工程”和“985 工程”,于2017 年启动“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首轮建设期满后又于2022 年启动了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共有147 所高校的331 个学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学科自行公布,未统计在内)被纳入建设范围。在地方本科高校建设方面,为满足生产服务一线对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增强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教育部积极引导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截至2019 年年末,有300 多所本科高校参加了应用型本科改革试点。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为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2019 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①参见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2021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召开;2022 年5 月1 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①参见https://www.gov.cn/xinwen/2022-04/21/content_5686375.htm。正式实施,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得到了法律的确认。截至2020 年年底,全国范围内本科层次的职业院校达到21 所。中国高等教育在世界的显示度不断提升。根据QS 世界高等教育质量排行榜(2018),中国高等教育在世界上近200 个国家中位居前10%(全球第八、亚洲第一)(吴岩,2021)。近年来,进入QS 世界大学排名前500 名的中国高校数量逐年增多:2020 年有42 所,2021 年有51 所,2022 年有58 所。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中国高等教育应在确保高质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范式,深入推进内涵式发展,力争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实现更多的超越,并最终占据领跑的位置。

二、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的新担当

2020 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宏伟目标,标志着中国教育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吴岩,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②参见https://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提出要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高等学校综合改革,构建更加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国高等教育应充分发挥“四大职能”,积极推进“四个融合”,扎实开展“四项建设”,努力建设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

1.四大职能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基本遵循

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四大职能。建设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要求高校充分发挥四大职能,大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1)建设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高校立德树人水平

高校的首要使命是培养人才,立德树人成效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根本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③参见http://www.npc.gov.cn/zgrdw/npc/xinwen/2019-01/07/content_2070258.htm。规定,高等学历教育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3 个层次。为了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我们需要面向不同教育层次,构建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是“以本为本”,提升本科教育质量。2018 年,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强调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重视本科教育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邬大光,2016)。当前,我国的“双一流”高校、地方本科高校、职业技术大学都在实施本科教育,但是不同类型的高校,其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质量标准各不相同,例如,“双一流”高校主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地方本科高校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而职业技术大学主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需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二是“以研为重”,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2020 年7 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提出,要把“研究”作为衡量研究生素质的基本指标,培养具有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2020 年9 月,《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①参见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2009/t20200921_489271.html?eqid=a8d857e200 00080900000006642a8b3c&wd=&eqid=f83cc40a0008ad6f00000003648fefad。提出,要围绕健全内部质量管理体系、提升研究生导师队伍水平、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推进学科专业调整等方面启动新一轮研究生教育改革。本轮改革的一大亮点是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体措施包括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等。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的调整,要求高校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不仅要重视传统的科教融合,还要加强产教融合,着力增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实现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三是“以质图强”,提高专科教育质量。高等学历教育层面的专科教育,即高等职业教育,兼具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职业教育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刘鸫根、张春晗,2019)。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同时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国家对职业教育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引导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提高“双师型”教师②“双师型”教师指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启动1+X证书制度③1+X 证书制度即“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实施“特高计划”④“特高计划”全称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构架多元办学格局、打通职业教育学生上升的通道,等等。作为高等学历教育的专科教育,既是高等学历教育的一环,也是职业教育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中枢环节,应围绕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企业参与办学、提升技能培养水平、确保专升本升研渠道畅通等方面,提高专科教育质量。

(2)聚焦新时代前沿热点问题,提升高校科学研究水平

科学研究是高校的第二大职能,科学研究水平是衡量高校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活力的重要标志。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和威胁复杂多变。大国之间的政治博弈、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生存危机、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引发的社会问题等,都是需要全世界加以重视并研究解决的问题。中国要实现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就必须大力提升高校的科学研究水平,产出具有全球显示度乃至世界影响力的科研成果(陈学飞、沈文钦,2011)。为此,我们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聚焦科学前沿,开展创新性研究。2021 年11 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发布了“2021 年度人类社会发展十大科学问题”①参见https://m.gmw.cn/baijia/2021-11/08/35293447.html。,涉及生态、医疗和信息等3个领域,其目的是希望全球科学界更多地关注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科学问题,并为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而共同努力。《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②参见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2202/t20220211_598706.html?eqid=be9b513900 7b2e550000000264295129。指出,要围绕基础科学前沿面临的重大哲学问题以及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加强科学哲学研究,进一步拓展科学创新的思想空间,推动科学文化建设。中国高校要跻身世界一流行列,就必须以世界的眼光、一流的标准,积极开展科学前沿研究,产出世界一流的研究成果。二是聚焦基础学科,开展基础性研究。基础学科是所有学科的基石,基础研究是破解“卡脖子”难题的关键。为应对基础学科领军人才短缺和长远发展可能存在的瓶颈问题、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近年来,教育部实施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③参见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203/t20120316_146673.html。,并出台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④参见http://www.moe.gov.cn/srcsite/A15/moe_776/s3258/202001/t20200115_415589.html。(也称“强基计划”)。截至2022 年3 月,“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在全国77 所高水平大学布局建设了288 个培养基地,吸引超过1 万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的学习与研究;“强基计划”在起步阶段遴选了36 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开展试点,共录取新生1 万余人(赵婀娜、吴月,2022)。第二轮“双一流”建设进一步提出实施“基础学科深化建设行动”和“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⑤参见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2202/t20220211_598706.html。,稳定支持一批立足前沿、自由探索的基础学科,重点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加强数理化生等基础理论研究,重点支持基础性、前瞻性、非共识、高风险、颠覆性的科研工作。三是聚焦现实需求,开展应用性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如今的大学已不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而是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与行业企业互动频繁、与政府机构来往密切的社会成员。普通高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高校应围绕现实问题和社会需求,开展应用对策研究,推动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强化科研服务社会的属性。

(3)紧跟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提升高校服务社会的水平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高等学校与社会的界限逐渐消失,或者说,高等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是普及化阶段区别于大众化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当前,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鼓励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支持职业教育发展。随着这类政策的出台及深入实施,高校与社会的融合程度不断深化。在这一背景下,高校服务社会水平的高低,成为政府与社会评价高校办学质量的标准之一。“双一流”建设、第五轮学科评估、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社会第三方机构组织的大学排行榜都把“服务社会”作为评价高校的重要指标。因此,各类型高校均应依据自身办学定位,确定服务社会的方向和重点。一是服务国家急需。根据国家的要求,“双一流”建设高校服务社会的重点应是“服务国家急需”,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基础研究人才。二是服务地方发展。《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①参见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511/t20151113_218942.html。指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服务社会的重点是“四个转型”,即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三是服务区域发展。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定位,高等职业学校服务社会的重点是“服务区域发展”,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围绕社会服务的不同方向和重点,各高校应建设相应的社会服务实践载体、组织机构、条件资源和制度规范,如向社会开放图书馆、体育场等设施;与企业共建创业学院、孵化器、研究所等平台;成立社会合作处、对外合作处等机构,专门物色、推进社会合作项目;利用国家级、省级、校级资金和项目或者横向项目支撑社会服务工作的开展;制定发展规划和规章制度,切实保障社会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4)瞄准新的世界竞争博弈格局,提升高校文化创新水平

高校是知识传承与创新的殿堂和涵养精神文化的家园,守护、传承、创新文化是高校必须承担的功能(徐显明,2011)。2020 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的新文科建设,将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①参见https://www.gov.cn/zhengce/2022-08/16/content_5705612.htm?eqid=988ab33c001360330000 00036459e4ca。指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之魂,也是国家治理之魂。”高校应从国家战略和全球治理的高度出发,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高校要围绕中华传统治国理政思想研究、中华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华典籍整理出版、中华戏曲传承振兴、中华文化新媒体传播等主题,积极开展规划和建设,坚定文化自信,传承文明薪火。二是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与传播。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建设,重点关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等议题(刘福江、熊胜玉,2018)。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研究、学理性阐释和学科性建设,加强对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重大原创性贡献的研究阐释宣传,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关教材的出版与传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相关书籍的翻译和推广,真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三是加强对全球治理人才的培养。当前,我国全球治理人才极度匮乏。2017 年,中国承担了7.9%的联合国会费,根据联合国职员的分配比例,我国拥有的联合国人员配额可达222 人,但中国籍职员实际任职人数仅为81 人,并且大多职务较低,中层管理人员非常匮乏(刘宝存、肖军,2018)。全球治理人才不足严重制约了中国在国际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中国高校尤其是外语类高校要加强全球治理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多语种+”和“+多语种”卓越人才,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姜锋,2020)。

2.四个融合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之径

2022 年4 月1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实践经验表明,学科交叉融合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1)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

学科交叉融合是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重要途径(刘献君,2020)。当前正在深入推进的“双一流”建设要求高校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在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同时,学科交叉融合也是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复杂科学问题、社会问题和全球性问题的有效手段。据统计,进入21 世纪以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学科交叉成果的比例从20 世纪的20%上升到40%以上(李静海,2019),特别是化学奖,其获奖成果约2/3 具有学科交叉融合特征。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科技创新的源泉,也是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要特征。2020 年8 月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决定新设置“交叉学科”门类,这是我国第14 个学科门类。2021 年,在教育部公布的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名单中,有185 所高校的616 个交叉学科获得备案。近年来,一些高校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学科交叉融合机制。例如,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始终坚持“大团队攻关,多学科交叉”的科研组织模式,根据国家重大需求有组织地开展科学研究;北京大学支持不以“署名文章”和“到院项目”进行绩效考核,吸引了一批交叉学科师资人才在交叉学科研究院进行科学研究和学生指导工作,同时将交叉学科招生计划单列,保证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规模。二是搭建学科交叉融合平台。例如,南京大学设置新生学院,下设六大书院,将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本科生会聚在一起,打破学科壁垒,帮助青年学子充分挖掘潜能、选择真正适合其自身发展的路径;华东师范大学组建交叉学科高等研究院等跨学科学术科研平台;浙江大学依托“创新型大学”的办学定位,设置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卓越中心,重点培养交叉学科博士生(吴伟等,2018)。三是实施学科交叉融合项目。例如,同济大学建立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学科交叉自主研究专项等方式促进不同学科的合作,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融合;河北大学重点支持财政与社会保障、财政与信息资源管理、财政与公共政策、财政与精准扶贫4 个领域的交叉研究。

(2)推进专业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专业交叉融合是近年来本科专业结构调整的主流趋势,也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2020 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①参见http://www.moe.gov.cn/s78/A08/tongzhi/202006/t20200629_469017.html。明确提出,支持和鼓励高校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增设交叉融合的新专业。在教育部公布的《2021 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②参见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1034/s4930/202202/W020220228600206028276.pdf。中,31 个新专业被正式纳入本科专业目录,新增的专业体现了“高精尖缺”4 个字,并且突出了专业交叉融合的特点。专业交叉融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一是设置学科交叉融合的新专业,如2022 年山东大学获批增设两个多学科交叉融合专业——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生物医药数据科学,前者深度融合数学、软件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交通土木工程等专业,后者深度融合数学、软件工程、医学数据学等多学科,培养既具有多学科基础又具有深厚专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二是设置交叉融合的专业方向,如重庆工商大学深度融合法学与社会学学科,设置司法社工专业方向,目的是培养学生在熟悉法律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社会工作实务技能。三是开设创新班或实施特定人才计划。例如,浙江财经大学以开设数智管理创新班为突破口,积极推进“数智+管理”专业交叉融合,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复合型”新商科人才;西安外国语大学实施卓越新闻人才培养计划,由新闻与传播专业、西班牙语专业进行联合培养,实现“外语+专业”“专业+外语”的有机融合。

(3)推进产教交叉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

产教交叉融合是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的有效途径。为满足生产服务一线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增强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教育部积极引导部分本科高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高校、民办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截至2019 年年底,全国有300 多所本科高校参与应用型本科改革试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定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要特别注重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增强产教融合意识。应用型本科高校基本都是地方高校,隶属地方管理,应牢固树立产教融合意识,紧紧围绕地方需求和产业需求培养人才,在校企协同、校地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体现自身价值。二是完善产教融合机制,以保障产教融合工作的扎实推进:建立工作机制,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拓展产教融合的渠道、制定产教融合措施;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各学院、各专业积极开展产教融合,并将该项工作的具体成效作为各学院院长的考核指标之一;建立宣传机制,大力宣传产教融合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形成样板,在全校推广。三是建设产教融合载体。开展产教融合的一个有效方式是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将应用型人才培养、“双师型”教师发展、实践实习实训、学生创新创业、科研成果转化、产品研发等功能系统地融入产业学院建设,打造互利共赢的实体教育平台。此外,还可以探索校企共建专业、参加行业协会、建设校企联盟等多种途径的可行性。

(4)推进教技交叉融合,培养技能型人才

教育与信息技术的交叉融合为高校培养技能型人才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和更为强大的动力,这一点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意义尤为重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①参见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zcs_zhgg/201709/t20170911_314171.html?-authkey=r1ahe3。指出,要“加大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②参见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提出,要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推进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普遍应用。2022 年7 月教育部发布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21 版)显示,超过74%的职校教师在利用信息化技术教学,学生对信息化学习效果的认可度超过58%,对虚拟仿真实训的认可度高达90%,职业院校的信息化教学已成为常态③参见https://tech.cnr.cn/techph/20220705/t20220705_525898829.shtml.。在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有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一是要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应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特点,制定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学习资源的个性化;在坚持以混合式学习为主体的同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努力使学习形式多样化,使教师与学生、学习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活动等建立联结,形成协作式与联结式并进的新型模式(王羽菲、祁占勇,2020);强化课堂教学的深入互动,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二是要提升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质量。应加大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力度,为信息化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条件保障;深化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共同设计开发线上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实践类课程,打造一批精品课程;充分利用虚拟仿真实训软件,提高学生的实操动手能力,拉近学生与职业岗位之间的距离。三是要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应帮助教师树立信息化教学的意识,鼓励教师参与信息化教学改革;在岗前培训及在岗培训环节,加大对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培训;完善教师进企业实践机制,聘请企业技术人员进校授课,通过师资的双向流动,促进教师队伍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常态化发展。

3.四项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

中国高等教育自创立以来,围绕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孜孜不倦地进行探索和创新,学科、专业、课程和教材构成我国高等教育的四大核心要素,代表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水平,并将决定中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质量。

(1)狠抓学科建设,引领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2021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需要有一流大学群体的有力支撑,一流大学群体的水平和质量决定了高等教育体系的水平和质量。学科建设是现代大学的核心,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核心竞争力。2022 年,我国启动了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其中的一大变化是取消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细分,更加强调以学科为基础,并将逐步扩大高校的学科建设自主权。新一轮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导向也是给予高校更大的学科专业设置自主权,提高学科专业设置对国家、社会需求的响应能力。第五轮学科评估则把人才培养质量列为首要评估指标。在新发展阶段,中国高校要秉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的学科发展格局。一是坚持提高质量。围绕学科建设的核心要素,全方位提高学科建设质量。聚焦立德树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聚焦师德师能,提高教师发展质量;聚焦标志性成果,提高科学研究质量;聚焦服务贡献,提高社会服务质量。二是坚持特色发展。依据高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分类建设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构建相互支撑、交叉融合的学科群,提炼学科特色,凸显学校品牌。三是坚持服务需求。根据不同类型学科的不同属性,确定服务社会的切入点:基础学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应用学科服务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交叉学科服务知识体系创新需求。根据高校学科专业特色和产业行业需求,适当增设专业学位硕士点、博士点,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级别专门人才。

(2)狠抓专业建设,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

专业是高校根据社会分工的需求而设置的学业类别。专业建设过程需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要求,同时专业建设成效又要接受社会的检验。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将“专业设置、专业建设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及社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的契合情况”作为审核重点,第五轮学科评估将“在校生代表性成果”和“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质量”作为重点指标。当前,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高校要准确把握社会对高校、对人才的需求,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优化专业结构。《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2022 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①参见http://www.moe.gov.cn/s78/A08/tongzhi/202206/t20220630_641999.html。指出,鼓励高校增设学科交叉融合的新专业、招生及就业情况较好的新专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新专业、满足《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基本要求的新专业。高校在优化专业结构时,应以此为依据增设新专业,淘汰或更新升级已不适应社会需要的学科专业,构建优势特色专业群。二是开展专业对标工作。《国标》是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第一个国家标准,是针对高校专业建设质量制定的基础标准。高校应以《国标》为依据,持续开展专业对标、达标工作,实时监测专业状态数据,切实保证专业建设质量。三是推进专业认证。专业认证已在发达国家实施多年,国际上普遍认为专业认证是保证和提高高校专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教育部高教司2022 年工作要点》②参见http://www.moe.gov.cn/s78/A08/tongzhi/202203/W020220310547779354544.pdf。提出启动实施专业三级认证,完善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的三级认证标准,以认证促进专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国高校应积极参加专业认证,不断提升认证层次,使专业水平达到国际质量标准。四是建好一流专业。教育部自2019 年开始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即在2019—2021年间,建设10 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 000 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经过3 年3 次评审,截至2022 年上半年,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已全部公布(李明磊、王战军,2020)。接下来,各专业建设点应积极开展工作,争取通过教育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专业认证,正式成为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3)狠抓课程建设,夯实立德树人关键性环节

课程是立德树人的核心要素,是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关键环节。课程质量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党的教育方针能否有效地落实、落地。2018 年,教育部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坚持“以本为本”,为课程建设奠定了主基调。2019 年,教育部开始实施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提出了“提升高阶性、突出创新性、增加挑战度”的课程建设目标。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入推进加快了立德树人长效机制的形成。高校应在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前提下,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不断提高课程质量:一是抓实内容体系。认真分析新时代高等教育的特征和趋势,围绕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完善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加强课程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将最新研究成果纳入教学范围。二是抓实示范课程。高校要重视一流本科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抓好课程的建设、应用与管理,带动学校整体课程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建立完善课程评价和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大力开展教学研究,确保课程教学内容紧跟相关领域的前沿趋势,努力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三是抓实课程思政。专业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力大、影响面广,因此,高校应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教案和教学大纲中,将之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和规定动作,并考察学生对这些思政元素的掌握情况。另外,可以在教师培训、教学比赛、优秀教师评选等活动中增加课程思政的考核指标、设置课程思政教研专项等,通过多种形式着力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4)狠抓教材建设,打造铸魂育人高水平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材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是国家事权,是铸魂工程。2020 年,教育部召开首届全国教材工作会议,强调新时代的教材工作要从把方向、守阵地、出精品、强队伍、抓保障等5 个方面着手,提升教材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教材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重要载体,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标不可替代的重要抓手(康晓伟、王刚,2020)。高等教育领域的教材建设,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知识体系创新重塑等方面开展,注重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最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写入教材,转化为优质的教学资源(张洪仪、柳文佳,2022)。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把教材建设作为党和国家教育事业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工程,牢牢扛起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把好政治方向,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尽心尽力地编好教材(郝志军、王鑫,2022)。扎实推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教材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二是提高教材质量。成立教材委员会或教材研究所,注重将前沿科学知识、最新研究成果、最新实践成果纳入教材内容,确保教材内容与时俱进。制定教材规划,根据不同层次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特色,分类编制特色教材,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三是强化教材管理。完善教材分级管理制度,强化党委对教材工作的责任。加强对教材选用的管理,优先选用优质教材和新教材,坚决淘汰落后过时的旧教材,尤其要加大对国外教材的审核力度。完善教材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加大对精品教材的奖励力度。

结语

中国的发展处于新的历史时期,承载着新的历史使命。中国高等教育也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推进、世界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普及化进程的加快、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等,都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一系列变局下,中国高等教育既要有深刻的洞察力和超前的预见性,又要有坚定的自信心和强大的创新力,充分发挥四大职能,积极推进四个融合,扎实开展四项建设,深入挖掘发展的内生动力,探索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同时扩大办学规模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猜你喜欢
融合专业建设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