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尬存不如废止

2023-02-07 02:04郝清亮
新体育 2023年2期
关键词:金元大牌外援

郝清亮

据说中国足协正在酝酿从2023赛季开始废止执行了6年的中超联赛U23政策,这于球员、俱乐部、乃至中国足球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6年来,U23球员的保护政策一直是个尴尬的存在,对这项政策的争议也从没停止过。普遍认为这不符合足球人才的成长规律,不符合足球运动发展规律,也不符合俱乐部市场化运营规律,是违背科学的,有拔苗助长之嫌。

因为有抵触情绪,所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各队在执行时,想方设法找政策漏洞钻空子:比如,2017年政策版本是联赛首发必须有U23球员,便频有小将登场两分钟便被换下的“名场面”,令人哭笑不得;2018年政策改为U23球员上场人次须与外援上场人数挂钩,于是如何安排U23球员登场,成为技战术之外,各队主教练煞费心思的算术题;2019年政策再度调整,每场比赛每队场上U23球员不得少于1人,于是很多队便将U23名额固定在门将位置上,而场上依旧保持着以外援和老将为核心的战术打法。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U23政策执行上,各队和足协之间一直在博弈,在斗争。事实上不是各队不爱才惜才,像过去的孙继海、郑智,现在上海申花的朱辰杰等,均在不到20岁的年龄,就已经是各自队伍的主力队员。真正有才华的,用不着政策保护,自然会得到重用。纵观世界足球发达国家,无一有这样尴尬的保护性政策,但一点也不妨碍他们年轻队员的成长。像目前世界足坛炙手可热的哈兰德,是00后球員;已是德甲多特蒙德主力的穆科科,更是2004年生人,16岁就登上了顶级联赛赛场。再看看刚结束的世界杯,不乏才华横溢的U23球员:英格兰的贝林厄姆、西班牙的加维和佩德里、葡萄牙的拉莫斯、克罗地亚的戈瓦迪奥尔;当红“炸子鸡”姆巴佩在2018年以19岁的年纪惊艳了俄罗斯世界杯……而中超实行了6年的U23政策,在国家队层面并无明显成效。2021年初,时任主教练李铁首次带队,公布的27人大名单平均年龄29.6岁,30岁以上球员过半,无一名U23球员。

究其本质,U23政策破坏了人才成长规律,23岁在任何国家的足球场上都算不上小将,已经不应该是一个需要政策来保证出场时间的年纪了。如果23岁还没有踢出来,那么想在二十四五岁甚至更大的年纪成才的概率便微乎其微了。从规律而言,U21比U23更需要保护。不仅如此,这项政策还在一定程度上搅乱了联赛的市场,客观上带动了U23球员在国内转会市场的流动,U23球员的身价在政策扶持下大幅增长,致使价格与价值严重不符,平添了俱乐部的运营成本。联赛的本质是市场而非练兵场,这种强制执行的保护性政策注定四处碰壁。

当然,不能忽视的是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2017赛季正是中超金元时代的开端,联赛赛场突然出现像特谢拉、胡尔克等一众世界级球星,中超也由恒大一家独大向众多球队加入竞争转型,队内队外均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内卷。由于大牌外援和本土球员在实力上的巨大差距,球队必须倚仗前者而放弃后者。这样一来,拥有大牌外援的球队纷纷患上了外援依赖症,国内球员很少再被委以重任,沦为战术中的角色球员。而那些尚未出道的新兵蛋子,尤其是和外援位置重合的中前场球员,更是很少获得出场机会,在最好的年纪坐冷板凳,才使得U23政策应运而生。所以在当时金元足球近乎疯狂,各俱乐部急功近利的时代背景下,U23政策的出台可以理解,但用一个拔苗助长的政策去解救一个拔苗助长的环境,实非上策。

如今,随着金元足球泡沫的破裂,各俱乐部紧缩银根,大牌外援纷纷离开,留下了一地鸡毛,却也给年轻球员的进步和成长带来了机会。近两个赛季,很多球队开始重用本土球员,特别是年轻球员。在广州队、河北队等全华班队伍的首发名单中更是有超过半数U23、U21小将的身影,其中不乏令人眼前一亮者。所以,在中超推动股改之时,资本退潮的新背景下,各支球队重用年轻球员将成为一种趋势,U23保护政策是时候退出历史舞台了。

猜你喜欢
金元大牌外援
2021年玩具行业如何发展?且看乐高、伟易达、MGA…这些大牌如何说!
新语
梅樊璟 金元奕 陈傲宇
大牌外援难混CBA
中国足球超级联赛“新政”下外籍球员的效应分析
外援政策考验各国联赛
金元饺
没“逗你玩”国际大牌,这次真的降价了!
十长生王国安:开启韩后大牌时代
漫画脑力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