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增强CT对腹部钝性单纯性肠及肠系膜损伤手术干预的预测价值

2023-02-08 02:19汪俐杉伍兵
放射学实践 2023年1期
关键词:气腹肠壁征象

汪俐杉, 伍兵

肠及肠系膜损伤(blunt bowel and/or mesenteric injury,BBMI)占钝性腹部损伤的3%~5%[1],是钝性创伤中第三常见的损伤,仅次于肝脏和脾脏。目前CT作为腹部闭合外伤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敏感度为64%~95%,特异度为94%~100%[2]。单纯性BBMI(不伴实质器官损伤)早期症状轻且不典型[3],影像学表现细微而隐匿,极易忽视导致延迟诊断甚至漏诊。相关研究表明[3],手术干预时间从入院后8 h延误到24 h以后,病死率从2%上升到30%以上,主要与出血、腹膜炎和脓毒血症相关[4]。早期识别、术前评估BBMI损伤部位及程度,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轻、中度BBMI患者以保守治疗为主,病情严重、危及生命者应及时外科手术干预[5]。然而,凭单一CT征象决定BBMI手术与否有一定难度。近年来有研究报道开发了基于CT多种征象的综合评分系统,对需要手术治疗的BBMI具有高度预测性,即基于CT的Faget评分[6]、基于CT和临床的Mc Nutt评分[7]。本研究旨在探讨两种评分系统对单纯性BBMI手术干预的预测效能,以及是否优于与病理特征相关的单一CT征象;同时,对照手术结果评估CT在肠道损伤部位定位诊断的预测价值,旨在帮助临床医生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材料与方法

1.病例资料

回顾性搜集我院2018年1月-2022年3月间,手术或随访证实的腹部钝性单纯性BBMI患者54例,其中31例手术治疗(手术组),23例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组)。31例手术组患者中, 男23例,女8例,年龄6~78岁,中位年龄47岁;23例保守治疗组患者中,男20例,女3例,年龄1~76岁,中位年龄42岁。所有患者均行急诊增强CT,临床资料如腹部压痛、血常规(WBC)等完整。病例排除标准:①开放性腹部损伤;②合并腹部实质器官损伤。54例患者中,单纯腹部闭合伤24例,头胸腹部多处创伤9例,胸腹部联合伤10例,合并骨盆脊柱、四肢骨创伤11例。具体腹部钝性损伤类型及例数为:车祸伤31例,其中方向盘/安全带损伤21例( 67.7%,21/31);高坠伤5例(9.3%,5/54),摔伤2例(3.7%,2/54);腹部撞击伤16例,其中自行车把手撞伤4例(25.0,4/16%)。

2.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CT检查采用Philips 64层螺旋CT或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Flash 2代双源CT,扫描范围自膈上至耻骨联合下缘水平。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采用自动毫安秒技术,准直器1~1.5 mm,扫描层厚5 mm,层间隔5 mm,重建层厚1 mm。常规腹部平扫后行双期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团注对比剂碘海醇(300 mg I/mL),剂量1.5 mI/kg,流率3 mL/s,再以相同流率注射生理盐水20 mL。采用阈值触发扫描,选取肾门平面腹主动脉为监测点,触发阈值>150 HU启动动脉期扫描,动脉期扫描结束后30 s启动静脉期扫描。

3.图像分析

由2位(CT诊断经验10年以上)擅长腹部影像诊断的医师采用单盲法回顾性分析CT图像,2位医师意见不一致时通过协商达成一致。直接征象包括:①肠壁中断(图1);②肠系膜血管活动性出血(图2):CT表现为肠系膜区域不规则高密度影、近似动脉血管内对比剂密度,周围环绕稍高密度血肿[8];③肠系膜血肿(图3):CT表现为沿肠系膜分布的楔形、团状稍高密度影(CT值>35 HU)[2];④肠壁间血肿:肠壁偏心性不均匀增厚伴稍高密度影,CT值约60~90 HU[8](图4a、b)。间接征象包括:①系膜缘及游离气腹,宽窗宽、低窗位技术用于鉴别脂肪与气腹(特别是系膜缘小气泡)[9](图5a、b);②肠壁增厚(图1):小肠壁厚>3 mm,结肠壁厚>5 mm[2];③节段肠道强化减弱(图1):CT表现为病变肠壁强化程度低于同层面正常肠壁;④肠系膜模糊(图1、2);⑤肠道受累长度[6]:局灶<10 cm/非局灶≥10 cm;⑥腹腔积血(CT值>25 HU)[8]。

图1 患者,男,38岁 ,车祸伤(方向盘)10h入院。腹部CT示十二指肠肠壁中断(长白箭)、腹膜后右侧肾前间隙积液积气、腹腔积液,可见少量游离气体(短白箭)、非局灶性肠壁增厚(>3mm)、小肠节段肠壁强化减低( 长黑箭),即强化程度低于同层面小肠壁(短黑箭);Faget 18分,BIPS 2分,手术证实为十二指肠破裂。 图2 患者,男,78岁,车祸伤(安全带)1天入院。腹部增强CT门脉期示肠系膜上静脉区域对比剂聚集灶(密度接近腹主动脉),周围见环状稍低密度影;Faget 11分,BIPS 3分,手术证实为肠系膜上静脉损伤伴活动性出血。 图3 患者,男,58岁,腹部工地重物砸伤15h入院。腹部CT示肠系膜血肿(CT值65HU)>5cm(长白箭)、肠壁增厚、十二指肠节段肠壁强化减弱(黑箭)、肠系膜模糊、腹腔多量积血(短白箭);Faget 8分,BIPS 2分,患者保守治疗后痊愈。 图4 患者,男,8岁,因腹部撞击伤(桌角)8小时入院;Faget6分、BIPS2分,患者保守治疗后痊愈。a)腹部 CT 平扫示十二指肠-空肠近段肠壁血肿(短箭)、十二指肠受压(长箭)、肠系膜模糊;b) CT增强扫描示节段肠道强化减弱,腹腔少量积血。 图5 患者,女,8岁,撞击自行车把手5小时入院;Faget11分、BIPS2分,手术证实十二指肠-空肠上段挫裂伤、粘膜下血肿、对系膜缘破裂。a)腹部 CT平扫 示十二指肠-空肠近段肠壁血肿(短箭)、系膜缘小气泡(长箭),肠系膜模糊;b)CT增强扫描示节段肠道强化减弱,腹腔少量积血。

计算基于增强CT的 Faget评分[6](1~5分):肠壁中断=5分,系膜缘及游离气腹=5分,活动性出血=3分,肠壁增厚=2分,肠系膜模糊=2分,腹腔积血>200 mL=3分、≤200 mL=1分,节段肠道强化减低=1分,前腹壁损伤=2分;各项评分累加得到总分数。计算基于临床和增强CT的Mc Nutt评分(bowel in-jury predictive score,BIPS)评分[7]:腹部压痛、WBC(≥17 g/l)、CT grade(≥4级)每项1分(最高3分)。CT grade分为5级:1级,孤立性肠系膜挫伤;2级,肠系膜血肿<5 cm;3级,肠系膜血肿>5 cm(上述不伴肠壁增厚或肠间隔积液);4级,肠系膜挫伤或血肿(任何大小)伴肠壁增厚或肠间隔积液;5级,活动性出血/肠壁中断/气腹。

4.统计学分析

结 果

1.手术组与保守治疗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征象比较

手术组与保守治疗组的Faget评分[分别为(13.0±4.2)和(5.9±2.0)分] 、BIPS评分≥2比例(分别为90.3%和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CT征象如肠壁中断(分别为51.6%和0)、系膜缘及游离气腹(分别为67.7%和0)、肠系膜血管中断/活动性出血(分别为32.3%和0)、节段肠道强化减低(分别为87.1%和47.8%)、非局灶肠壁增厚(分别为71.0%和47.9%),在两组间的发生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征象比较 [n(%)]

2.BBMI手术干预因素ROC曲线的预测效能比较

CT征象如肠壁中断(AUC:0.758)、系膜缘及游离气腹(AUC:0.839)、肠系膜血管中断/活动性出血(AUC:0.661)的诊断特异度高达100%,但敏感度却较低,分别为51.6%、67.7%、32.3%。节段肠道强化减低(AUC:0.696)、非局灶肠壁增厚(AUC:0.647)的诊断特异度为52.2%,敏感度分别为87.1%、71.0%。

多因素分析综合评分较单独CT征象的预测效能更佳(AUC>0.7,图6)。Faget评分的预测效能最佳,AUC为0.928,最佳阈值为8.5,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0.6%、95.7%;BIPS评分的AUC为0.734,最佳阈值1.5,敏感度、特异度为分别90.3%、56.5%。

图6 肠及肠系膜损伤手术干预因素ROC曲线。

3.CT与手术结果在BBMI损伤部位判定的比较

手术证实的31例患者中,2例肠系膜血管损伤,余29例患者(7例2处)共计36处病灶:十二指肠8处,空肠13处(近段11处),回肠11处(远段8处),结肠4处。对照上述损伤部位,术前CT诊断中仅1处(空肠)病灶漏诊;而CT诊断46处病灶,11处病灶假阳性(空肠1处,回肠3处,结肠7处,表2)。CT诊断BBMI损伤部位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阳性及阴性似然比分别为97.2%(35/36)、87.5%(77/88)、90.3%(112/124)、76.1%(35/46)、98.7%(77/78)、7.78[97.2%/(1-87.5%)]、0.03[(1-97.2%)/87.5%]。CT诊断与手术证实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 值为0.783)。

表2 CT与手术结果在BBMI损伤部位判定的比较 (处)

BBMI常见病因是道路交通事故(尤其安全带)[10],本组31例车祸伤中21例(67.7%)为安全带损伤,其机制可能是因为安全带压迫肠道形成相对“闭袢”,暴力冲击时,腔内压力突然增加导致肠破裂;其次为腹部撞击(29.6%)、高坠伤(9.3%)、摔伤(3.7%)。小肠是最常见的受伤部位,本组24处(66.7%)病灶分布于空回肠,其中19处(79.2%)病灶靠近Treitz韧带空肠近段、回盲肠瓣附近回肠远段,因解剖位点固定,肠道容易受剪切力损伤;其次为十二指肠(22.2%),结肠(11.1%)相对少见,与既往报道相符[3,4,11]。本研究结果显示,增强CT诊断BBMI损伤部位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7.2%、87.5%、90.3%;但在结肠损伤的诊断价值仍有争议[11],本研究中7处(58.3%)结肠病灶误判。

CT在钝性腹部创伤患者手术与否的判断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BBMI患者,首选手术剖腹探查[5,12];而对于血液动力学稳定BBMI,目前尚无最佳处理的共识,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之间的选择仍存在难度。一方面,若存在与病理特征相关CT征象如肠壁中断/气腹/活动性出血、继发腹膜炎,可作为独立的预测因子,首选手术探查,其特异度高达97.2%~100%,但敏感度却较低(约22.3%~31.6%),易导致诊断延误,甚至漏诊,本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13]。而另一方面,凭单一的CT征象如肠系膜血肿、肠系膜模糊及腹腔积血等,又有可能增加不必要的手术,加重患者负担、浪费医疗资源。近年来研究开发基于CT多种征象的Faget评分、BIPS综合评分,有助于甄选需要手术干预的患者。本研究结果显示综合评分预测效能优于单一CT征象,Faget评分的预测效能最优(AUC为0.928),最佳阈值为8.5,即评分≥9推荐手术治疗;与Faget等[6]的报道存在一定差异,其认为因肠壁中断/气腹=5分,若评分≥5倾向选择手术治疗;但笔者认为,在无法准确判定有无肠壁中断/气腹/活动性出血的情况下,5分作为临界值,可能会大大增加不必要手术率,让本可保守治疗的患者行不必要的剖腹探查,推荐短时间(5~8h以内)复查再次评估手术的可行性更为合理[5]。

本研究结果显示,BIPS评分(AUC为0.734)的预测效能不如Faget评分,与Keller等[14]的研究结果相符。尽管McNutt等[7]报道BIPS≥ 2分比BIPS<2分的患者需要手术的风险高19倍,但本研究中BIPS的诊断特异度仅为56.5%,可能与评分中另外两项临床指标有关。腹部压痛常不典型,特别是小肠穿孔(小肠内容物以中性pH值、较弱的酶活性为特征),非昏迷患者中仅一半可能出现腹膜刺激征阳性或出现较晚 (数小时延迟)[8]。若以体征作为手术治疗BBMI指征,阴性率高达40%[8]。本研究中11例患者(20.4%,11/54)腹部压痛阴性,46例患者(85.2%,46/54)WBC<17 g/l,既往亦无相关报道证实WBC在严重钝性肠道损伤中有预测价值[14],所以可能会导致BIPS低估。

节段肠道强化减低、非局灶肠壁增厚与BBMI需要手术干预有相关性(P<0.05),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其预测效能欠佳(AUC<0.7),在多发性创伤的情况下正确分析肠壁具有重要意义,特别在合并腹腔积血的情况下[14]。Faget评分中腹腔大量积血(3分)优先级高于少量积血(1分)[6];而Keller等[14]报道腹腔少量积血与BBMI有高度相关性,腹腔大量积血常继发于实质器官损伤,两者相悖。本研究结果显示腹腔少量积血(在手术组与保守治疗组的发生率分别为64.5%和65.2%)不能作为是否手术的预测指标(P=0.957),一项meta分析亦有类似报道[15]。肠系膜血肿CT表现为沿肠系膜分布的团片状高密度影,CT值55~90 HU,与出血时间有关[16],若无活动性出血,推荐保守治疗,与符熙等[9]报道一致。肠系膜模糊是BBMI最常见CT征象[17],缺乏特异性,必须与其他CT征象相结合。

急诊CT作为诊断腹部钝性单纯性肠及肠系膜损伤的首选检查方法,常规推荐增强扫描[8],平扫必然会降低对肠壁中断、肠系膜血管活动性出血等征象的识别和显示率[16],影响手术预测价值和预后。但在合并全身多处创伤危及生命的特殊情况下,CT平扫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外科医生快速判断病情,及时手术干预,减少漏诊或延误诊断[17]。本研究中手术组15例(48.4%)BBMI合并全身多处创伤,采用宽窗宽、低窗位技术判读平扫图像,其中11例(73.33%)可见系膜缘及游离气腹。

本研究存在以下局限性:①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偏倚、混淆干扰因素可能对研究结果有一定影响;②基于增强CT的Fager评分,最佳临界值尚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或多研究中心联合验证。

综上所述,增强CT作为一种较可靠的BBMI筛查手段,尤其在Faget评分工具的辅助下,对疑似BBMI患者术前评估手术与否,以及肠道损伤部位定位诊断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猜你喜欢
气腹肠壁征象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舒适护理对腹腔镜CO2气腹并发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低气腹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小儿腹腔镜手术气腹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护理
腹性紫癜所致肠壁改变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参数变化超声观察
低气腹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在老年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64排CT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