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片段教学技能的培养

2023-02-08 02:02沈静怡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技能幼儿园幼儿

沈静怡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片段教学是相对于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而言的。一般来说,片段教学是指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完成指定教学任务,并对教学思想、教学基本功、教学能力进行展现。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对学生片段教学技能的培养是指模拟幼儿园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对五大领域的活动设计与组织进行实战训练。片段教学作为检验幼儿教师专业素养和综合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教师资格证面试、教师招聘面试等场合被广泛运用。因此,高职院校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在课堂中加大力度训练教育教学技能,片段教学在五大领域必修课中被作为主要考核方式。

一、片段教学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发展的意义

(一)提高专业实践技能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职前必须熟悉幼儿园的教学流程,高职院校会利用片段教学、见习、跟岗、顶岗等方式训练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其中,片段教学相比其他方式更为经济高效,可以使学生在校内就能提前积累教学实践经验,提高教学能力。在五大领域的课堂上,教师为了弥补因种种限制导致学生缺乏教学实践经验,会安排学生进行片段教学展示。学生还可以从片段教学中提前体验师范生向教师角色的转变,熟悉教学设计与组织形式。通过片段教学,可以让学生尝试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运用于教学设计的实践当中,在讲台进行幼儿园上课的模拟演练,为今后进入幼儿园工作打牢扎实的根基。

(二)强化基本功练习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片段教学考核内容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手段、语言表达、制作教具、教态的展现等,这些同样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的基本功。虽然片段教学时间仅有10~15 分钟,但是具有完整的教学结构。在准备阶段应先进行教案的撰写,预设活动过程,对导入部分、新课讲授、结束部分等教学环节精心设计打磨。在开展片段教学的过程中,面对的是教师和同学,没有幼儿的参与,需要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自问自答,呈现虚拟师幼互动。学生可以在互相观摩片段教学表现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同学之间借鉴优秀经验,取长补短,师生共同点评,提高学生自评与互评能力。片段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教育教学理论功底,锻炼领域教学技能,提高课堂组织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提升就业竞争力

1995 年,我国开始实行教师资格证制度,当时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通过申请和认证就能直接获得相应证件。直到2015 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开始推行全国统考,教师入职门槛随之提高。教师资格证是入职教师行业的敲门砖,只有拥有幼儿教师资格证才可以参加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师资格证面试分为结构化问答、试讲(即片段教学)和答辩,其中片段教学的分值占比最高,这意味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片段教学技能等同于踏入幼儿教育事业的奠基石。所以,如果想让学生能够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证面试,高职院校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上就必须加强对片段教学技能的培养力度,提升学生自身就业竞争力。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片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活动方案设计不合理

1.活动目标不明确

学生设计的活动目标存在不全面的问题,如只关注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忽视情感目标的重要性。或者存在活动目标不具体的问题,设置的目标过多且过于笼统,概括不够精练,重点不够突出。教学目标应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去设计,但有些学生都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制定目标,表述呈现“引导幼儿……”“激发幼儿……”“让幼儿……”等,完全把教师的“教”代替了学生的“学”。

2.活动准备不具体

学生在撰写活动准备时没有根据目标和内容去设计,存在写的不详细,缺乏探究性,材料不丰富等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只提及ppt,让人不知道这个ppt 到底包含了什么或是还包括其他哪些教具。有的学生只写了故事、歌曲、图片,太过空泛,看不出具体是哪个故事、哪张图片、哪首歌曲。有的学生写物质材料只列举了有哪些材料,但是数量不明确。还有一些学生写的是中班或大班的教案,有的活动需要幼儿具有一定的经验准备,但是学生却只写了物质准备,书写不全面。

3.活动过程环节设计单一

学生设计活动过程存在将各个领域分裂开来的现象,如健康领域的活动就只设计健康相关的内容,没有将其他领域渗透其中。对教材的挖掘不深入,只关注表面的含义,从而实效性较差。活动导入环节较平淡,不够生动,难以激发幼儿兴趣。在活动中采取的方法比较单一,教学手段也不够多样化,以讲解法为主,对操作练习法、小组讨论法、实验法等使用较少,忽视给幼儿提供自主探究与自我感知的机会。学生对年龄段把握不准确,对时间分配控制不好,各环节衔接处理不当。

(二)忽视“以幼儿为中心”的理念

“以幼儿为中心”是指以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为中心,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但是,片段教学存在虚拟性,不能直接面对幼儿,且授课时间短,所以很容易把教师的“教”完全覆盖幼儿的“学”。有的学生在片段教学中出现填鸭式的教学,从头到尾都只体现教师的单边活动,较少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忽略幼儿的存在。师幼互动性不强,教学方式缺少生动性,难以激发幼儿的兴趣。活动内容的设计没有考虑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有时讲解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枯燥、晦涩的语言,但学生没有多加解释,而是默认幼儿可以听懂,一笔带过。幼儿的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发展有快有慢,在片段教学中的问题都是提前预设的,那么设置的问题是否与幼儿实际情况契合就取决于学生是否了解幼儿的心理需求。况且,有的幼儿理解能力较差,有的幼儿回答得不完整,不可能所有幼儿都能及时又准确地回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在片段教学中的提问会出现没有照顾到全体幼儿,对问题的难度没有进行钻研,只关注少数幼儿,不能按照幼儿的不同理解程度进行分层分类设计等问题。对幼儿的评价没有针对性,做出的回应较为笼统,做出“小朋友们真棒!”“你说得对!”“你真厉害!”等绝对肯定性的答复,这样对幼儿回应的预设太过单一,是不符合实际的。

(三)片段教学组织能力欠缺

片段教学是师幼双边互动的体现,但由于没有幼儿,有些学生就忽视了自问自答这一行为,变成教师的单边活动。有的学生把片段教学和说课混淆在一起,在展示的过程中会突然出现“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开始操作”“我这么设计的目的在于……”“上一个环节体现了……”等类似的话语。但这些表述是说课的形式,为了说明在教学中的授课意图和方法。有的学生教学基本功不扎实,对片段教学的认识有误区,认为片段教学应该涵盖一节完整课时的内容,而本身提炼重点的能力不足,有的环节需要加以解释却一笔带过,有的环节可以简单陈述却重复赘述,教学过程走马观花。有的学生对片段教学的时间安排不合理,导入部分占据了一半的时间,导致没有时间展示结束部分,有头没尾。片段教学非常考验学生的语言能力,因为需要通过语言的组织将片段教学完整呈现。很多学生语气过于平淡,没有语音语调的变化,不够生动和形象,不能体现情绪的起伏,缺少感染力。有的学生因为紧张,在片段教学的时候教态不够放松,表情冷淡,肢体僵硬,伴随着出现“然后”“呃……”等口头禅。有的学生缺少让幼儿小组讨论和自主探究的环节,明明有的地方需要让幼儿进行操作,但是没有在活动中展现出来。

三、提高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片段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一)设计科学合理的活动方案

1.制定明确的活动目标

学生只有在片段教学之前确定好合理的活动目标,才可以分清楚教学活动的重点和难点,使得教学逻辑更加清晰。设计的活动目标覆盖面要广,设置要全面,应包含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三个维度。目标表述应精练、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比如“愿意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个目标中的事情是具体指什么,表述不明确,就应当直接说明是穿脱衣服、独立盥洗或收拾玩具等具体的事情。目标应该统一站在幼儿的角度,将幼儿当成行为主体,采用“能够”“体验”“学会”“认识”等术语表述。

2.做好充分的活动准备

充分的活动准备是顺利开展活动的基础。一般来说,活动准备包含经验准备和物质准备。经验准备是开展活动时幼儿所需要具备的前期经验储备。物质准备也应考虑如何引起幼儿的兴趣,给幼儿提供符合他们年龄阶段水平的材料。材料的种类和数量应具体明确,可以利用幼儿园现有的物品或日常安全的废旧材料给幼儿创设生动的模拟情境。

3.活动过程应丰富多样

活动过程应注重各个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核心经验,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开始部分展现出情境感会让人眼前一亮,可以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演示、故事、谜语、设置悬念等生动直观的形式进行导入。展开部分为活动的主体,应注重各个环节的衔接,采用如游戏法、练习法、情境表演法、比赛法等多样且具有探究性的教学方法。结束部分可以进行总结归纳,可以与家园合作或区域活动等进行延伸拓展,也可以利用儿歌、游戏表演等方式结束。

(二)坚持“以幼儿为中心”的理念

学生应树立“以幼儿为中心”的理念,重视全体幼儿与个别幼儿的全面发展。片段教学应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体现出对幼儿的引导,突出幼儿是怎么学的,注重幼儿的探索过程。活动设计要以幼儿为主体,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要,教学进度应根据幼儿的水平进行灵活调整,要给幼儿提供自我感知和自主探究的机会。活动内容的选择要贴合幼儿的兴趣和经验,教学实践中应采用小组讨论法、启发式等体现出适合幼儿的学习方式。游戏法是幼儿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在片段教学中设置一些具有引导性的游戏教学环节,利用游戏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愉快的环境中获得知识与技能,真正做到玩中学与学中玩。片段教学应多预设与幼儿合理的互动,多准备具有开放性的提问。在自问自答时,应表现考虑到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给出的回答不同,既要准备对能够顺利回答问题的幼儿的夸奖,也要准备对不能顺利回答问题的幼儿的鼓励。学生应注意自身的语言表达方式要偏儿童化,要在传递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让幼儿能够听得懂。在片段教学的过程中语言表述要清晰,不要采用一些专业化和抽象化的术语,讲解时尽量做到少而精,让幼儿易懂易学,要时刻提醒自己应站在幼儿的角度实施教学。

(三)强化教学技能训练,掌握片段教学组织技巧

提高片段教学能力不仅需要学生加强自身理论学习,还需要加强教学基本功,组织开展教学技能训练。在五大领域课程当中,教师可以将片段教学纳入考核成绩。平时应多引导学生对试讲案例进行分析和模仿,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和分组讨论,提供给学生上台试讲的机会。片段教学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最终教师再进行总结,达到学生之间互相学习改进的效果。片段教学之前就应先预设好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互动要有对话感,体现自然的对话交流。师幼互动展示的方式可以是假装复述幼儿的回答;或是角色扮演以幼儿的口吻直接表述;又或是稍微停顿,假装幼儿已经答复,再进一步进行总结。切忌将说课中的表述用于片段教学当中,如出现一些不恰当的提示语,要用口头语言或肢体语言进行展示。语言表达要清晰流畅,有高低起伏,抑扬顿挫。保持高涨的情绪,面带笑容,与幼儿对话要做出邀请的手势,身体可以微微前倾。眼神交流也是不可或缺,要做到眼里有学生,如在预设幼儿回答问题之后要给予肯定的眼神,也可以伴随一些鼓励的语言和手势。合理分布片段教学中各个环节的时间,将时间主要用于展示部分,突出重难点,使得教学逻辑清晰。

(四)深化园校合作,增加实践机会

高职院校应加强与幼儿园一线联系,定期组织学生入园观摩,获取实践经验。在幼儿园见习中学生可以真真切切地观察到一线幼儿教师是如何设计教学活动的,又是如何组织教学的。学生能够直接了解不同年龄段五大领域活动的开展,可以观摩到教师采用的导入方式、教具和课件的展示、师幼之间的真实互动、各环节的自然衔接、活动延伸等完整的教学过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主张“教学做合一”,其中“做”是核心,是行动的体现,可见实践是相当重要的。在幼儿园实习,更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必要阶段,学生在此期间可以初步尝试幼儿教师这一角色,丰富开展幼儿活动的感性经验。要组织好一次集中教育活动,就必须充分的备课、写教案、制作教具,认识与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真正地体验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完善能力结构与专业知识,较好地平衡了理论和现实的差距。通过去幼儿园见习和实习,学生在提高片段教学能力的同时,也提前了解了自己未来职业的岗位特点和工作内容,为将来成为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奠定了基础。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片段教学技能的培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是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转化成幼儿园实践教学能力的重要过程。对学生片段教学能力的培养进行思考与改革探索,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参考价值。高职院校应不断提高学前教育学生的片段教学能力,提升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帮助学生实现专业成长。

猜你喜欢
技能幼儿园幼儿
高级技能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