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世纪以来的印日关系:现实考量与共同关切

2023-02-08 01:59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两国印度日本

毛 悦

印度与日本于1952 年建交,至2022 年建交70 周年。两国关系在冷战结束后逐渐加速,进入21 世纪后迅速升温。特别是近年来在中美博弈加剧、世界局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两国在对方战略视野中的地位上升更快,双边关系加速发展。在美日印澳四边安全机制的框架下,印度与美国及日、澳等美国盟友的关系也逐渐密切。除了平衡中国影响的共同需求外,印日在双边层面上还有维护海上运输线的安全、加强经济合作、推进能源特别是新能源合作等方面有着诸多共同关切,两国在双边和美日印澳四边机制的框架下合作范围不断拓展、合作水平不断提高。印日关系的深化和密切在当前中美博弈的背景下对地区安全局势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其动向值得密切关注。本文试图在回顾印日双边关系发展的历史、共同关切的基础上探究印日关系不断推进的动力。

一、冷战后印日关系加速发展

冷战结束后,印日政治关系不断深化,两国关系在21 世纪初定位为“印日全球伙伴关系”,到2006 年升级为“印日战略性全球伙伴关系”,至2014 年则提升为“印日特殊全球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升级。两国领导人保持着规律性的频繁互动。在经济方面,两国合作的范围不断扩展,程度不断加深。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对印度发展经济关系也希望借此深化与印度的政治战略合作,并对印度东北部这一敏感地区着力布局介入。

(一)政治关系稳定

在冷战期间,印度与苏联结成事实上的同盟,而日本自从二战后就与美国建立了特殊的外交关系,两国分属不同的阵营,官方关系发展缓慢。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日本学界对印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印度哲学、文化等方面。在20世纪70 年代,日本即出版了两部南亚现代史著作,讨论了民族运动同宗教、民族运动同殖民统治的关系以及对印度政治制度进行了思考。政治方面的研究有关于纳萨尔巴里运动、独立运动、工农运动、计划委员会地位以及对印度制宪的研究。在经济研究方面有对印度经济史的研究,对人口、农业、土地改革、潘查亚特和合作社、工业发展、财政金融、贸易和国际收支等方面的研究。20 世纪70 年代日本的印度问题研究的专门化程度已有相当规模,出版多种关于印度的刊物,且每年举行的南亚问题研讨会。①山口博一著,张俊彦译,卞立强校:《七十年代日本关于印度研究的成果与课题》,《南亚研究》,1979 年第1 期,第78—91 页。日本民众对印度也保持了相当的关注和了解,尽管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然而印度因其众多壮丽而文化内涵丰富的古迹而成为日本游客的旅行目的地。这也为之后两国关系的发展奠定了知识和民意基础。

随着冷战的结束以及印度经济改革的开始,日本逐渐开始重视加强对印关系。特别是进入21 世纪后,印日政治关系加速发展。这首先表现在稳定的高层互访上。2000 年8 月,森喜朗访印,成为冷战结束后第一位访印的日本首相。在此次访问中,印日决定建立“全球伙伴关系”。2005 年起,印日两国确立首脑年度互访制度。2005 年4 月,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访印。2006 年12 月,印度总理辛格访日期间,双方宣布建立“全球战略伙伴关系”,并确定2007 年为“印日交流友好年”和“印日旅游交流年”。2007 年3 月,印日两国举行了第一次外长战略对话。

安倍首相执政后,日本对印度的关注度继续提升,两国关系的发展进入快车道。尽管日本领导人多次更迭,安倍首相2007 年访印期间提出的关于建立美日印澳四边机制的提议也被搁置,然而日本始终保持着对印度的高度关注。2008 年10 月,印度总理辛格访日,两国发表了《印日安全合作联合宣言》和《印日全球战略伙伴关系进展联合宣言》。2009 年12 月,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访印。这是鸠山就任首相后三个半月中与印度总理辛格举行的第三次会谈。①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网:《印度概况》,2013 年5 月19 日,https://www.gov.cn/rdzt/conteng_2406064_4.htm。2010 年10 月,印度总理辛格访日,两国签署《印日全面经济合作协定》以及《面向未来十年印日全球战略伙伴关系的构想》。这些文件勾勒出印日两国对双边关系发展的规划和期待。2011 年,印日双边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正式生效,两国经济关系发展开启新篇章。2013 年12 月,日本明仁天皇访印,这是50 年来访印的第一位日本国家元首。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中印洞朗对峙后,第一位访问印度的大国领导人就是当年9 月中旬访印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印度总理莫迪在2018 年访问日本时称,有了强大的印日合作,21 世纪将是亚洲世纪。②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India,“Highlights of Prime Minister Narendra Modi’s Visit to India-Japan Annual Summit”,2018,http://mea.gov.in/flipbook/INDIA-JAPAN-ANNUAL-SUMMIT/#.2022 年的日本外交蓝皮书在提到印度时,明确表示随着现有的国际秩序的不确定性的增长,印度对于日本的重要性正在上升。印度位于印度洋的中心,将对印太地区的和平与繁荣贡献极大。印度也是建立印太地区经济秩序不可或缺的伙伴,还期待印度未来重返RCEP 协议。③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Japan,“Japan’s Foreign Policy Bluebook 2022”,p.78,http://www.mofa.go.jp/policy/other/bluebook/index.html.由此可见,印度在日本的战略考量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印方在2014 年莫迪总理执政后,由于执政党在议会的优势地位,外交政策更为积极,与美日的交流合作密切程度大超以往,合作领域也有所拓宽。在莫迪的第二任期内,印度人民党的三大诉求都得到实现:印控克什米尔的特殊宪法地位被取消、赢得与穆斯林的“寺庙之争”——在巴布里清真寺遗址上建造印度教的罗摩庙,强推《公民身份修正法案2019》(CAA),使得符合法案规定条件的穆斯林移民无法和其他宗教群体一样合法申请获取印度公民身份。在完成对穆斯林边缘化的同时,印度国内印度教民族主义情绪更加高涨,以印度教特性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凸显。印度人民党以印度教特性为意识形态的国族建构进程更为顺利。这也使印度在稳固国内的基础上有可能采取与国大党政府相比更为大胆激进的外交政策。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印度成为美国平衡中国影响、构建新产业链所需的重要伙伴,尽管国内经济发展和投资环境仍有较大上升空间,但却成为各方争抢的合作伙伴,国际环境非常优越,更为其与美国盟友日本密切关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机遇。当然,政治关系的发展和互信的增进也带来了军事安全关系的密切。近年来,印度与日本的联合军演以及在美日印澳范围内进行的军演频繁。2022 年印日两国还就日本向印度出售军备达成共识,印度将成为继菲律宾之后第二个向日本购买军备的国家。

(二)经济关系引人注目

在印日政治关系稳定发展的同时,两国的经济合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从数据来看,两国贸易总额并不大,在对方的进出口总量中所占比例也并不高。2021—2022 财年印日双边贸易为205.7 亿美元。①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 of India,“Annual Report 2022”,p.78,https://www.mea.gov.in/Uploads/PublicationDocs/36286_MEA_Annual_Report_2022_English_web.pdf.2022—2023 财年中,日本与印度的双边贸易总额为219.6 亿美元,其中日本出口印度164.9 亿美元,从印度进口54.6 亿美元。日本对印度的出口占印度总进口额的2.35%,印度对日本的出口占印度总出口的1.46%。从贸易量来看,2020 年印度是日本的第18 大贸易伙伴,而日本是印度的第12 大贸易伙伴。②India Brand Equity Foundation,“India Japan Trade”,October 2023,https://www.ibef.org/indian-exports/indiajapan-trade.从直接投资来看,2021—2022 财年中,日本对印度的直接投资(FDI)为14.9 亿美元。2000 年以来日本对印的累计投资为377.9 亿美元,是印度的第五大投资国。③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 of India,“Annual Report 2022”,p.78,https://www.mea.gov.in/Uploads/PublicationDocs/36286_MEA_Annual_Report_2022_English_web.pdf.可以看到,印日在对方的贸易中并不是最重要的伙伴,但日本对印度的经济投入引人注目。鉴于两国经济的贸易额有限,后续上升空间与印度经济发展前景及两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密切相关,因此日本在经营与印度的经济关系时并不寻求贸易额绝对数字的增长,而是寻求深度参与当地区域的开发,在此过程中以政府开发援助和外商直接投资相结合的途径从重点项目、重点地区入手,以此强化在印度的影响力,从经济途径巩固、深化战略关系。

日本重视在印度的经济布局,其中与地缘政治相关的战略意图昭然若揭。从行业来看,日本在印度重点关注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和核电产业。交通运输、电力和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是日本对印度进行日元贷款援助的重点领域,其中,交通运输领域的项目众多,持续时间长且金额巨大。④李清如:《日本对印度的经济布局:演变、动向与启示》,《东北亚学刊》,2018 年第1 期,第54 页。其中一个典型案例就是印度德里—孟买间产业大动脉构想(DMIC),其核心工程是货运专用铁路建设项目(DFC)。根据印日两国的协议,由日本官方以日元贷款的形式提供资金建设DFC,同时吸收日本民间投资,建设沿线工业基地,形成以货运专用铁路为轴心的印度制造中心和出口基地。⑤同上,第55—56 页。引入日本新干线技术的高速铁路项目是印日关系中的旗舰项目。2016 年11 月,印度总理莫迪访日期间两国确定了引入日本新干线技术以建设印度孟买至艾哈迈达巴德的高速铁路的工程计划。2022 年6 月,孟买—艾哈迈达巴德高速铁路联合委员会召开第14 次联合委员会会议。此外,2017 年4 月,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与印度政府签署协议,日本出资建设印度东北部的米佐拉姆邦和梅加拉亚邦的两条公路。

日本对印度东北部开发的关注和投入非常突出,这已成为两国经济合作中的一个重点,而日本的考量必然带有政治、战略意味。印度东北部地区资源丰富、地缘位置重要,但基础设施条件落后、经济发展程度低。从2014 年年底至今,日本通过低息贷款、政府开发援助(ODA)和技术支持等手段,全面参与印度东北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领域涉及铁路、公路、航运、水电站和森林开发等。日本成为最早,也是目前唯一在印度东北部地区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的国家。日本主导的亚洲开发银行则更早参与了印度东北部地区的开发建设,2003 年即开始为其提供项目贷款。①李益波:《印度东北部地区:日本在深耕》,《世界知识》,2017 年第17 期,第35 页。2017 年8 月以开发印度东北部地区为主题的第一届印日合作论坛在新德里召开,日本驻印大使平松贤司称“日本是印度开发其东北地区的天然伙伴”。②同上。鉴于印度东北部地区的特殊性和敏感度,日本加大对该地区的基建援助,其用意绝不只在经济层面,通过经济手段深度介入这一地区,是日本埋下的伏笔,一方面可以借用这一连接南亚和东南亚的特殊地带来深化自身在这两个区域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在这一具有重要地缘价值的地区打下楔子,在中美竞争加剧、中印关系低迷的背景下,日本此举用意深远。

从印日两国经济关系的发展可以看出,日本虽然有从印度获得市场以及投资的需求,但更重视的是地缘政治考量,通过经济途径获得政治战略收益。

二、近年来印日关系的新进展

近年来,印日两国在双边层面依然保持密切的高层互动。另外,随着美印日澳四边安全机制的框架重启且机制化程度加深,印日两国在此框架下也持续密切接触。2022 年俄乌冲突爆发后印度与美日澳态度的不同也引发了日本的关注。总的来说,印日两国的合作更加深入,合作领域继续扩展。

日本认为印日关系的重要性“随着当前国际秩序中不确定性的增加而愈加重要”,而且,“印度是实现自由与开放的印太(FOIP)的重要伙伴”,印度还是建设印太地区经济秩序不可或缺的行为体,且在这个意义上,期待印度重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③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Japan,“Diplomatic Bluebook 2023”,p.27,https://www.mofa.go.jp/files/100559902.pdf.由此可见日本高度重视印度的重要战略价值,并对印度在印太地区所能发挥的作用抱有期待。

印日两国在2021 年应对疫情的过程中特别是印度疫情严峻时,一直保持高层的意见交流,包括两国的峰会和领导人之间的通话。2021 年5 月在英国举办的G7 外交和发展部长会议上,印日外长举行了电话会议。9 月在美日印澳四边安全机制第二次峰会期间,日本首相菅义伟与印度总理莫迪进行了面对面的会谈。10 月,岸田文雄刚继任首相后就与莫迪总理进行了电话会议。11 月,林芳正也在刚接任日本外相后立刻与印方通话,双方确认两国将与美、澳密切合作,实现“自由与开放的印太”(FOIP)。2022 年是印日建交70 周年,两国也同意以此为契机将“印日特殊战略全球伙伴关系”提升到更高的级别。

2022 年2 月爆发的俄乌冲突引发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而被认为已经在美日印澳四边安全机制下与美国结为准盟友的印度却在此问题上与美国及其盟友态度不同。在联合国对俄乌问题的投票中,印度拒绝跟随美国等西方国家谴责俄罗斯,而且还与俄罗斯维持贸易关系,并以低价从俄罗斯进口能源。这固然与印度和俄罗斯的长期友好关系以及印度自身的战略经济利益有关,但印度在与美日走近的同时在关键性问题上拒绝和美日保持一致的做法还是引发了美日的忧虑。在印日峰会自2018 年中断后,2022 年3 月19 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应邀访问印度,并与印度总理莫迪共同出席第14 次印日年度峰会。这是岸田就职后的首次双边访问。在俄乌冲突背景下,岸田文雄此次出访备受关注,日媒称岸田文雄此行带着劝说莫迪改变对俄立场的任务。有观点认为,在对俄立场上的重大分歧或成为影响日本和印度合作的未知变量。日本首相出访印度前一天,日本宣布“加码”对俄制裁:对包括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和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在内的15 名个人和9 个组织实施制裁。①陈奕凯:《岸田文雄访问印度,日印会走得更近吗?》,《新京报》,2022 年3 月19 日,https://news.sina.com.cn/o/2022-03-19/doc-imcwiwss6999170.shtml。岸田文雄还在《印度快报》上发表文章《印度和日本:一种特殊的伙伴关系》,主要内容是:日印拥有共同的民主价值观;国际秩序之根基必须维护,不能允许武力改变现状的行为;后疫情时代需构筑强有力的全球供应链,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向前发展;使“印太构想”由愿景走向现实;今后还将继续深化“日印全球特殊战略伙伴关系”等。②庞中鹏:《岸田描绘的日印“特殊伙伴关系”意味着什么》,《世界知识》,2022 年第8 期,第32 页。日方的努力彰显出美国及其盟友对印度的重视,随着未来局势的发展,印度对自身的外交政策也会逐步做出调整。此外,两国领导人还在5 月的美日印澳四边机制峰会以及9 月莫迪赴日参加安倍葬礼时会面,高层互动频繁。2022 年9 月两国还举行了外长和防长的“2+2”会晤以及第14 届日印外长的战略对话。

在具体的合作领域方面,印日两国也在双边层面保持高层互动并大力推进。2021 年1 月,两国在印日全面经济伙伴协议(CEPA)的基础上建立了联合委员会。2 月,两国进行了裁军和核不扩散的谈话。2021 年9 月,两国环境部长进行了第一次印日环境政策对话。同月,两国还进行了海洋航行问题对话和关于高速铁路项目的联合委员会会议。11 月,两国进行了太空对话电话会议。在网络合作方面,印日两国在2020 年签署了网络安全领域的合作备忘录。2022 年6 月印日还进行了第四届网络对话会,讨论内容包括各自的网络政策和网络安全战略、近来的网络威胁形势、信息和通信技术供应链风险以及5G 政策。①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India,“Annual Report 2022,” p.77,https://www.mea.gov.in/Uploads/PublicationDocs/36286_MEA_Annual_Report_2022_English_web.pdf.2023 年9 月两国进行了第五届网络对话会。从议题范围及交流频率可见印日两国高层交流密切,合作领域广泛,且涉及敏感、关键、着眼于未来的重要领域。

印度与美日印澳四边安全合作机制中的国家也互动频繁。在新冠疫情肆虐、中美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印日澳三国认为全球和地区供应链存在脆弱性,必须制订风险管理和应急计划,以为可能出现的供应链中断的情况做出备案。2021 年4 月27日,印度与日本、澳大利亚正式启动了“供应链弹性倡议”(Supply Chain Resilience Initiative,SCRI),以便加强汽车、医疗设备和其他产品的供应链安全。这一倡议最早由日本在2020 年8 月提出,9 月在印日澳部长级视频会议上,三国同意制定措施以实现这一倡议。有观点认为该倡议的主要目的是在印太地区建立弹性供应链以减少对地区贸易大国中国的依赖。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形成和发展是长期依赖市场规律和企业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为推动产业链转移违背经济规律和客观事实,无助于解决各国自身面临的问题,不利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也不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复苏。②中国新闻网:《日澳印启动供应链弹性倡议 中方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自由贸易规则》,2021 年4 月28 日,https://www.chinanews.com.cn/gn/2021/04-28/9466409.shtml。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印日在军事领域合作的推进。2021 年7 月11 日,印日两国于2020 年签署的《采购和交叉服务协议》(The Agreement on Reciprocal Provision of Supplies and Services between the Self-Defence Forces of Japan and the Indian Armed Forces,ACSA)开始生效。2020 年9 月11 日,印度总理莫迪和即将离任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签署了这一允许印度武装部队和日本自卫队相互提供物资和各种服务的协议。该协议将为两国军队的船只或飞机访问另一国领土上的基地设施提供重大便利。日本将允许印度海军舰艇进入日本在吉布提的基地,印方则允许日本使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的军事设施。这一协议将使两国在海空作战时力量加成,联合对敌,显示了两国强大的政治互信和深入的军事关系。此前两国还在2008 年签署《日印安保共同宣言》(Joint Declaration on Security Cooperation between Japan and India),2015 年签署《国防装备与技术合作转让协定》(Agreement Concerning the Transfer of Defence Equipment and Technology)和《保密军事信息安全措施协定》(Agreement Concerning Security Measures for the Protection of Classified Military Information),2020 年签署《相互提供物资与劳务协定》(Agreement Concerning Reciprocal Provision of Supplies and Services between the Self-Defense Forces of Japan and the Indian Armed Forces)。2022年2 月在米兰军演的海上演习阶段中,日方通过印度海军舰队油船获得60 吨燃料的海上补给,这是《相互提供物资与劳务协定》首次在实践中执行。①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 of India,“Annual Report 2022”,p.78,https://www.mea.gov.in/Uploads/PublicationDocs/36286_MEA_Annual_Report_2022_English_web.pdf.两国的军事合作逐渐扩展、完善、机制化并在实践中得以执行。

印日两国已就日本向印度出口武器装备达成初步意向。2022 年9 月,印日两国在东京举行两国外长、防长磋商(2+2)会谈,双方确认将为“独角兽”通信天线向印度转移而合作。日本共同社10 月15 日报道,日本拟向印度出口海上自卫队新型护卫舰上配备的具有隐形功能的“独角兽”通信天线,印度将继菲律宾之后成为日本对外出口武器的又一个国家。2014 年,日本政府制定了“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为武器出口做铺垫。2015 年,印日两国签署《防务装备品和技术转移协定》,而此次对印销售通信天线是该协定签署后首次对印出口军事装备。从日本购买军备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使印度军备来源多元化,减少对俄罗斯军供的依赖,另一方面,军备出售也意味着印度与日本战略伙伴关系以及在美日印澳四边安全机制框架内的安全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密切。此次出口如能成功,对于日本武器出口也将是重大突破。日本在国际军火市场签到的多为小额订单,印度武器市场的体量和潜力得到日本高度重视。此次虽然只是通信天线,并非成套设备,但依然被日方视为打开印度武器市场的起点和突破口。2023 年1 月,印日两国举行首次空中联合演习,印度空军出动了4 架苏—30 MKI 战斗机、2 架C—17 运输机和1 架伊尔—78 空中加油机,日本航空自卫队出动了4 架F—2 和4 架F—15J 战斗机。印度成为继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和德国之后第五个在日本与自卫队展开战斗机联合演训的国家,两国军事合作进一步深化。②澎湃网:唐军:《日本与印度举行首次空中联演,军事合作能深化到何种程度?》,2023 年1 月18 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21609949。

印日两国深入的军事合作体现了两国政治关系的稳固,也与两国文化关系密切有关,特别是与日本长期以来对印度文化传统的研究及资助不可分割。文化关系的发展成为两国互信的有力投资。在国内对印研究深厚积淀的基础上,日本也非常重视对印度的文化传统领域的投资和支持。例如,日本对印度在瓦拉纳西这座印度教名城建立文化中心给予了大力支持。2021 年7 月,莫迪总理出席瓦拉纳西国际合作与传统中心(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Convention Center in Varanasi,VCC)的落成仪式,日本首相菅义伟通过视频发言,表示希望该中心能成为印日友谊的象征。莫迪也在发言中称该中心显示了印度与日本之间强烈的联系,赞赏了日本在帮助建立该中心过程中付出的努力。①PBNS,“Rudraksh: Varanasi Conventional Centre to enhance city’s tourism sector”,News On Air,July 21,2021.https://newsonair.com/2021/07/21/rudraksh-varanasi-conventional-centre-to-enhance-citys-tourism-sector-2/.在2022 年7 月8 日对印日关系以及美日印澳四边机制的发展做出巨大推动作用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身亡后,印度总理莫迪发出多条推特表示悼念。印度在7 月9 日举行了为期一天的全国哀悼,以示对安倍前首相的“最深切敬意”。②澎湃网:《印度总理莫迪:印度将为安倍晋三去世举行一天全国哀悼》,2022 年7 月8 日,https://news.sina.com.cn/w/2022-07-08/doc-imizmscv0691897.shtml。2015 年3 月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去世时以及之后的2022 年9月英国女王去世时,莫迪总理也曾设置全国哀悼日表达怀念哀悼之意。这些都反映了印日两国互相的认可和双边关系的基础。

总体而言,近年来印日关系的发展以及印度在美日印澳四边安全机制的框架下与美国及其盟友关系的密切反映了印度与日本的政治互信程度。冷战后两国关系长期且较为稳定的运行尤其是日本在对印外交中擅用文化历史的角度切入为两国关系不断深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印日两国对彼此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现实考量是两国不断走近的持续动力。

三、印日两国的共同关切

在印日建交七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日本是较为主动密切关系的一方,印度近年来也积极向日本靠近,给予日本密切两国关系的空间和机会。两国密切关系的最主要考量是地缘政治因素,即平衡中国的影响。从双边层面看,印度尽管在日本经济中所占分量并不重,但印度庞大的市场和未来的发展潜力对于日本仍有巨大的吸引力,而且日本的资金和技术也对印度有强大的吸引力。印度据守印度洋中心的战略位置使其对于日本维护海上运输线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海洋安全也是印日两国共同的关切。此外,两国也有提升国际地位、成为政治大国的共同夙愿。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因素是印日关系走近的重要外部推动力。印度和日本两国在年度外交报告中都对中国的发展表现出了忧虑、担心的态度。印度在2021—2022年度的外交部报告中称,中国持续尝试改变现状的行为影响了双边关系的发展,③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 of India,“Annual Report 2021-2022”,p.14,https://mea.gov.in/Uploads/PublicationDocs/34894_MEA_Annual_Report_English.pdf.将中印关系的波折错误地归咎于中方。日本2022 年的外交蓝皮书中称,国际社会当前正在经历划时代的变化,中国及其他崛起中的发展中国家正在积蓄力量、加强其存在,因此世界正在进入中美竞争以及其他国家之间竞争的时代。日本被周边拥有强大军事实力的国家所包围。蓝皮书中还特别提到中国正在广泛且快速地进行军事力量的现代化,还旨在获得在外太空、网络空间及电磁波谱领域的优势地位。①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Japan,“Japan’s Foreign Policy Bluebook 2022”,pp.2-3,http://www.mofa.go.jp/policy/other/bluebook/index.html.印日两国错误地认为中国实力的上升会带来双边、地区乃至全球的不稳定。受这种未来地区“动荡”假想的影响,印日两国认为有必要团结一致来平衡中国影响。印日双边关系各方面的发展都隐含着中国的影子。此外,印度与日本还在美日印澳框架下与美国和澳大利亚共同应对中国发展带来的影响。

除了在双边和多边层面合作共同平衡中国外,印度与日本的共同考量还有维护海上运输线的安全、发展经济关系、能源合作等。

(一)维护海上运输线的安全

印度是一个海洋国家,对海洋安全有着深刻的理解。②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 of India,“Annual Report 2021-2022”,p.16,https://mea.gov.in/Uploads/PublicationDocs/34894_MEA_Annual_Report_English.pdf.《印度海军学说》认为海洋安全指的是不受海上或来自于海上的威胁的自由。③Indian Navy,“Indian Navy Maritime Doctrine”,February 12,2016,p.14,https://www.indiannavy.nic.in/sites/default/files/Indian-Maritime-Doctrine-2009-Updated-12Feb16.pdf.印度是一个半岛国家,有漫长的海岸线,其地理位置处于印度洋的中心,战略位置重要,但海上安全形势也比陆上更为复杂。对于印度而言,海洋蕴藏着大量丰富的资源,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扼守印度洋中心的重要位置,是自身能源安全的保障,印度进口石油大多来自波斯湾地区,本国近海所产能源的运输也依赖于印度洋水道和孟加拉湾。海洋对印度的经济安全和发展至关重要。对其他国家而言,印度扼守欧洲与远东航线的中心,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因此海洋也与印度的大国雄心密切相关。印度的海洋安全战略的“目的在于积极主动地塑造印度洋区域事态,即印度期望基于印度洋特有的地理构造,在印度洋范围内所扮演的控海角色和拒海角色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以及在经济繁荣和海军力量建设方面形成鲜明的联系,从而保护印度巨大而多样的海洋利益,进而为印度的崛起和世界大国地位追求服务”。④宋德星:《新时期印度的海洋安全认知逻辑与海洋安全战略》,《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14 年第1 期,第17 页。由此可见,海洋安全对于印度来说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保障,更是政治雄心的依托。

印度也一直在多边平台积极参与海洋安全相关的活动。作为印太地区海洋安全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印度与相关国家和多边组织保持着积极的接触。2021 年与欧盟、越南、日本和英国都进行了海洋安全相关对话。⑤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India,“Annual Report 2021-2022”,p.219,https://mea.gov.in/Uploads/PublicationDocs/34894_MEA_Annual_Report_English.pdf.2021 年8 月,印度总理莫迪在联合国安理会主持了主题为“提升海洋安全”的会议,这也是印度总理首次在安理会主持会议。①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 of India,“Annual Report 2021-2022”,p.31,https://mea.gov.in/Uploads/PublicationDocs/34894_MEA_Annual_Report_English.pdf.

日本国土狭小,经济发达但能源匮乏,其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石油等能源需要从中东进口,环印度的海上线路,即自波斯湾经阿拉伯海和印度洋至南中国海的石油运输线对于日本而言是海上能源运输大动脉,称之为日本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也不为过。如果这条航线受阻,日本国内的发展与稳定将难以保障。因此,据守印度洋中心的印度对于这条日本能源运输的海上生命线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印度是印度洋沿岸的重要国家,在应对海盗等非传统安全方面经验丰富。为了保障运输线的安全,日本势必要稳定、密切与印度的关系,加强与印度的合作。②时宏远:《日本为何青睐印度》,《世界知识》,2007 年第18 期,第29 页。可以说如何确保海上能源运输安全方面的诉求进一步促使日本向印度靠拢,也体现了双方对共同“假想竞争对手”中国的制约。所以,日本的海上能源运输安全问题与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问题交织,错综复杂。③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安倍时代能源问题遗产:能源转型期日本的对印中能源外交》,澎湃网,2020 年9 月13 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157937。

在双方共同的推进下,进入21 世纪以来,印日两国的海上安全合作关系逐渐建立并升级。2001 年12 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问日本,两国表示同意建立军事磋商机制,扩大双方海上武装力量的交流,共同维护国际海上交通安全。印日两国自2003 年起每年举行海洋安全保障对话。2006 年印日决定建立两国海军互访机制。2010 年印日两国外长和防长“2+2”副部长级会晤举行,此前日本只与美、澳两国有这一级别的会晤。两国讨论了印度洋海上通道安全以及联手打击海盗等议题,并约定举行海上联合军事演习。2010 年10 月,印度总理辛格访日期间两国发表《面向未来十年印日全球战略伙伴关系构想》,决定扩大在海上安全领域的合作,加强印度海军与日本海上自卫队在阿曼湾的联合巡逻。2012 年印日两国举行首次双边联合军演,此后双边联合军演常态化。2014 年印度总理莫迪访日期间印日两国发表《印日特别全球战略伙伴关系东京宣言》,宣布将进一步提升双边海上联合军事演习的常规化程度。2015 年3 月,印度国防部长访问日本,表示希望加强双边防务和战略合作,尤其重点关注亚太和印度洋地区。同年12 月,日本首相安倍访印,两国签署《关于防务装备和技术转让的协定》和《关于保护机密军事情报安全措施的协定》。这是印日两国第一次签署关于防务装备、技术转让与情报合作的协议,标志着两国军事合作进入新阶段。2015 年,日本还成为美印“马拉巴尔”联合军演的正式成员国。④张光新、徐万胜:《日本强化与印度军事合作问题探析》,《日本学刊》,2018 年第1 期,第94—95 页。近年来,印日两国在海域感知(MDA)领域也进行了合作。2018 年印日首脑峰会上,印度海军与日本海上自卫队签署强化海域感知的备忘录。日本据此向印度海军建立的印度洋地区信息融合中心(IFC-IOR)派遣联络官,双方还交换了海上情报。①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Japan,“Diplomatic Bluebook 2023”,p.217,https://www.mofa.go.jp/files/100559902.pdf.日本提出的共同维护海洋安全的目标成为连接印日两国的又一纽带。

(二)加强经济合作

当前,在印度看来,经济合作仍是印日关系中的支柱。日本是印度的第五大投资国。日本在与印度发展经济关系时主要有两方面考量,一方面是从经济上考虑,与印度的合作可以使印度在某种程度上作为中国的替代品,使日本的经济更为稳定;另一方面是借经济合作之机密切与印度的关系,推进政治安全等领域的合作,为日本的地缘政治安全服务。

在日本看来,印度在经济上有多方面的优势。第一,印度的智力型密集劳动和非物质资源性出口赋予印度经济一定的稳定感,可以作为中国的替代选择,因为严重依赖于中国的经济关系风险太大。第二,从劳动力方面来看,印度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软件业发达,还具备英语能力。第三,印度人口多,中产阶级规模大,是新兴的大市场。日本财界首脑、经团连会长奥田硕在2005 年率20 人代表团访问印度时就提出:“对日本来说,印度是世界上留下的最后一个巨大市场。”②马挺:《日本人为何关注印度》,《瞭望新闻周刊》,2006 年3 月20 日,第57 页。第四,印度基础设施改善的空间大,给外来投资的机会大。印度的高技术产业再发展,也不会对以11 亿人口为基数的劳动力市场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消化劳动力的关键在于发展制造业。而制造业发展迟缓的“瓶颈”则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引进外资。这对急于进入印度的日本来说是个机会。③同上。第五,印度在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类型上与日本互补。日本的印度问题专家今村卓很早就提出,日本高度成熟的产业结构和高水平的制造业,如果与印度发展中的经济、密集型劳动为中心的产业构造和具有竞争力的知识密集型信息、生物工程产业等相结合,对两国都是有利的。④同上。基于以上这些原因,日本对印度经济及与印度的经济合作抱有期待。

日本对印度的官方发展援助有两个特点值得关注。第一,日本在官方发展援助规模整体缩小的前提下不断增加对印度的官方发展援助。日本对印度的官方发展援助始于1958 年,当时的援助协议规定在1958—1961 年间日本向印度提供180 亿日元(约5000 万美元)的贷款援助。这也是二战后日本首次以日元贷款的形式向外国政府提供的“非赔偿性”的双边政府贷款。⑤蔡亮:《互利与双赢:日本对上海ODA 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 年版,第33 页,转引自杨思灵:《日本对印度的官方发展援助研究》,《南亚研究》,2013 年第1 期,第95 页。2000 年前后日本对印的官方发展援助不断增加,自2003 年以来,印度成为接收日本官方发展援助最多的国家。而且日本对外的官方发展援助预算不断萎缩,而对印度的援助却呈上升态势。①杨思灵:《日本对印度的官方发展援助研究》,《南亚研究》,2013 年第1 期,第95 页。

第二,日本对印援助在其对外援助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远高于对印贸易投资在其贸易投资总额中的比重。日本对印度的贸易和投资占其对外贸易和投资总额的比重均不超过2%,但是对印度的经济援助占对外援助总额的比重却达到10%以上。②李清如:《日本对印度的经济布局:演变、动向与启示》,《东北亚学刊》,2018 年第1 期,第56 页。这组数字的对比突出显示了日本对并不是主要贸易伙伴的印度在经济上的刻意大力扶持,贸易和投资等经济合作的发展并不是日本对印进行大规模经济援助的目的。日本的外交蓝皮书也明确提出,作为印太国家,为了对地区的和平与繁荣做出贡献,日本一直与其他志同道合的国家合作,并战略性地采取措施以实现“自由与开放的印太”(FOIP),包括使用官方援助(ODA)。③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Japan,“Japan’s Foreign Policy Bluebook 2022”,p.28,www.mofa.go.jp/policy/other/bluebook/index.html.当前,日本仍然是印度最大的官方援助来源。2020—2021 年日本对印度的官方援助承诺约为35 亿美元。④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 of India,“Annual Report 2021-2022”,p.76,https://mea.gov.in/Uploads/PublicationDocs/34894_MEA_Annual_Report_English.pdf.

因此,虽然在经济意义上,印度对日本而言是有价值的,但日本也高度重视印度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在与印度的经济合作中不可避免地带有战略意味,并通过经济互动拉近与印度的距离,深化两国关系,增强日本这一地区的存在感和影响力。日本发展与印度的经济关系,尤其是在印投资时也会遇到一些现实问题。例如,日本对印度投资环境的不满。在印度获得土地比较难,需要与当地各层面进行交涉。另外在获得当地劳动力方面问题也比较多,日方也在要求印度进行劳动力方面的改革。

(三)推进能源特别是新能源合作

作为人口众多、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印度长期面临多方面的能源挑战。首先,印度能源消耗量大,煤炭储量较为丰富,但油气资源储量有限,多依赖进口。印度的煤炭储量为586 亿吨,占世界储量的7.1%,石油储量8 亿吨,仅占世界储量的0.5%,天然气储量为1.06 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储量的0.6%。油气采储比年限分别为20.7和35.6,难以支持印度经济增长的长期需求。⑤BP,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e,June 2009,转引自杨思灵、高会平:《印度能源形式与发展趋势分析》,《南亚研究》,2009 年第3 期,第111 页。2017 年印度消耗的能源占世界消耗能源总量的5.2%,其产生的能源占其消费量的58%。⑥“India Energy”,https://www.worldometers.info/energy/india-energy/.其次,能源结构高碳特征明显,化石能源在印度一次能源消费量中的占比极高。再次,由此导致碳排放强度持续增长,空气污染非常严重。因此印度不仅需要进口石油、天然气等传统的化石能源,还需要发展清洁能源与核能,使能源结构优化且多元化。印度也在优化能源结构方面努力联合世界各国,例如倡导建立了国际太阳能联盟(ISA)。有印度学者认为,“国际太阳能联盟(ISA)是第一个总部设在印度的基于条约设立的国际政府组织。这也是印度在全球秩序中地位不断提升的一个标志,印度越来越被视为扮演‘桥梁’国家的角色。”①Dhanasree Jayaram,“Strategic Deployment of Renewables through Climate Diplomacy”,Liberal Studies,Vol.2,Issue 2,July-December 2017,p.156,转引自刘思伟:《印度能源外交新策略:网络构建与议程设置》,《南亚研究季刊》,2022 年第3 期,第31 页。2022 年5 月,日本与国际太阳能联盟就太阳能领域的合作签署了备忘录。②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 of India,“Annual Report 2022”,p.78,https://www.mea.gov.in/Uploads/PublicationDocs/36286_MEA_Annual_Report_2022_English_web.pdf.

日本和印度在能源领域的竞争关系相对弱而互补关系强,这是双方合作的主要基础。日本当前的对印度能源外交主要仍依靠技术输出的手段来实现。③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安倍时代能源问题遗产:能源转型期日本的对印中能源外交》,澎湃网,2020 年9 月13 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157937。在化石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印度渴望引进先进的节能与环保技术,而日本在这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例如,印度近年来加快对核能的开发和利用,而日本在核能发电方面经验丰富、技术领先,印度期待在核能技术领域寻求日本的技术支持。日本是国际原子能机构和核供应国集团的主要成员,日本的态度对印度能否开展民用核能国际合作至关重要。2007 年日本首相安倍访印时,在印度十分关切的进入国际核供应市场问题上,安倍首相并没有做出明确支持的表态,只承诺向印度的能源领域提供技术帮助,但没有提及核能源。一名高级外交官说,日本理解印度的能源需求,但核不扩散在日本是个敏感话题。印度对此十分不悦。④时宏远:《日本为何青睐印度》,《世界知识》,2007 年第18 期,第29 页。印方希望日本能够向印度出口核电技术,2010 年起印日两国开始就民用核能合作展开协商。2016 年11 月,印度总理莫迪访日期间两国签署允许日本向印度出口核电的《印日核能协定》。2017年4 月日本众议院通过了该协定的批准案。《印日核能协定》于2017 年7 月生效。根据该协定,日本将可以向未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的印度转移核物质以及核能相关技术。⑤澎湃网:《日印核能协定生效:印度将获得日本的核物质和核能相关技术》,2017 年7 月21 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38668。

发展清洁能源是印度的另一个关注点。莫迪2014 年5 月出任总理以来,清洁能源外交成为印度能源外交中日益显著、无法忽略的形态,清洁能源“成为莫迪在几乎所有外交访问(无论双边还是多边)中向各国领导人必然提及的话题”,构成了印度与各国开展经济技术合作的新亮点和重头戏。①Dhanasree Jayaram,“Strategic Deployment of Renewables through Climate Diplomacy”,Liberal Studies,Vol.2,No.2,2017,p.154.转引自张锐:《印度清洁能源外交:能源革命与大国战略驱动下的外交实践》,《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20 年第6 期,第139 页。2022 年3 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访印期间,印度与日本确立“清洁能源伙伴关系”(Clean Energy Partnership,CEP),将通过2007 年建立的印日能源对话来实施,合作领域包括电动车及电池、电动车充电设施、太阳能与氢、氨等的发展,以激励印度制造业的发展,在这些领域创建有弹性且可靠的供应链,并扶持两国的研发合作。印日的清洁能源伙伴关系也与印度刚刚宣布的绿色氢政策(Green Hydrogen Policy)相符。②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 of India,“Transcript of Special Briefing by Foreign Secretary on 14th India-Japan Annual Summit(March 19,2022)”,https://www.mea.gov.in/media-briefings.htm?dtl/34996/Transcript_of_Special_Briefing_by_Foreign_Secretary_on_14th_IndiaJapan_Annual_Summit_19_March_2022.岸田首相访印期间,两国还签署了关于日元贷款的换文,涉及七个项目,日方将提供总计超过3000亿日元(合27 亿美元)的贷款。③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 of India,“Annual Report 2022”,p.76,https://www.mea.gov.in/Uploads/PublicationDocs/36286_MEA_Annual_Report_2022_English_web.pdf.

另外,在美日印澳四边机制的框架下,印度与日本也将参与四国的能源合作。2022 年5 月,美日印澳四国领导人联合声明中提到,四国将推进天然气部门清洁氢和甲烷排放方面的清洁能源合作,并加强清洁能源供应链协作,期待悉尼能源论坛(Sydney Energy Forum)为此做出贡献。④The White House,“Quad Joint Leaders’ Statement”,May 24,2022,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2/05/24/quad-joint-leaders-statement/.

四、结语

印日建交70 年来,前期两国关系发展缓慢。日本虽然重视对印度文化的研究,但在政治战略层面并没有对印度给予突出的关注。进入21 世纪以来,印日关系开始升温,近年来更是加速发展。这固然与印度自身的经济发展及国际地位提升有关,但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中国力量上升以及中美竞争加剧的影响。应该说中国与美国是印日关系发展中的两个隐形因素。

从印日关系的发展特征也可看出,在两国贸易投资额在各自总额中占比并不大的情况下,日本对印度给予大力援助,并寻求深度介入印度东北部这样具有地缘战略意义的敏感地区,其用意绝不止于经济领域。两国保持了密切的高层交往频率,军事关系不断深入发展。这都与美国的“亚太”“印太”战略相呼应,也与平衡中国影响有密切关系。当然,印日同属亚洲的重要国家,也有维护海上航线安全、能源合作、经济合作等共同关切。这些领域两国的互补都为印日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印度因其重要战略位置、经济发展前景、与西方的亲缘关系以及中印关系的复杂性,对于美国制华有重要利用价值。印度对自身在中美对立格局中优势地位的认知不断加强,并通过政策调整获取实际利益。中美关系的复杂化及中美之间的竞争加剧,在一定程度上为印度提供了利用中美分歧将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机会。印日关系的发展特别是在一些高新技术、敏感地区的推进,就是印度向美国及其盟友靠拢的愿望和决心的体现。莫迪政府在国内执政的相对稳定及印度人民党塑造印度教国家的所谓“国族再造”的完成,也使得印度有恃无恐地大胆向美西方靠拢,全方位与美国及其盟友密切合作。近年来,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力捧和拉拢下,印度改变了以往较为中立的外交立场,外交政策发生重大转向,放弃了以往政府在中美之间保持平衡的外交风格,摒弃了以往与美西方发展关系时顾虑到中国反应时的含蓄与克制。尤其在2020 年中印加勒万河谷冲突后,中印关系恶化的趋势明朗,双边关系发展遭受重大挫折。冲突之后不久,印度即与日本在印度的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一带进行海上演练,日方的用意不言而喻。印度是中国西南方向的重要邻国,对于保障中国的战略安全、维护西南战略空间具有重要价值,不容轻视。因此,分化瓦解美国及其盟友和准盟友的战略关系,也是应对美方针对中国的“印太战略”的重要举措。

当前,在中美竞争加剧、美日印澳四边合作不断深化、印度国内印度教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凸显的背景下,可以预料,印日两国关系的发展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和两国的现实考量,会继续积极发展双边关系,开发并深入合作领域。在美日印澳四边机制的框架下,印日两国也会继续展开密切互动。因此,对印日关系及其在美日印澳四边机制的框架下合作的深入给周边局势及我国安全外交环境带来的影响,有必要持续关注。

猜你喜欢
两国印度日本
飞马图彩色丝巾:中朝两国友好情谊的见证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黄金时代》日本版
印度签订长单合同 需求或将减弱
中美两国学生高考和求职之路的比较研究
从中日两国宗教基本概念的语意表达看两国对宗教的认识
印度式拆迁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