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二级学院党建政治引领作用发挥存在的问题与路径研究

2023-02-10 14:47唐占应刘星周玲涓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3年12期
关键词:问题

唐占应 刘星 周玲涓

【摘要】高校二级学院党建工作作为我国基层党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二级学院各项工作中起着政治引领作用,是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保证。然而,当前部分高校二级学院在党建工作中仍然存在着政治理论学习走深走实不足,基层党组织建设不强、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党建和业务融合度不高等问题,还未能在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因此,需要厘清高校二级学院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其他功能之间的关系,既要强化政治领导,突出政治功能;又要实施“党建+”工程,将党建引领融入和内嵌到二级学院治理的各个环节,提升党建引领作用。

【关键词】高校二级学院|党建政治引领|问题|路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高校二级学院党委(党总支)作为党在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一线的政治组织,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层堡垒。因此,高校二级学院的党建工作必须按照新时代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和要求进行改革创新,充分發挥二级学院党建政治引领作用。

一、高校二级学院党建政治引领作用发挥的总体状况

从当前高校二级学院党建政治引领作用发挥的总体状况来看,高校按照《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关于长期坚持和完善普通高校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有关规定,不断“强化院(系)党的领导,发挥院(系)党委(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1],保障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校二级学院党委(党总支)围绕“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在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加强对课堂教学和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和专门力量建设,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较好地发挥了政治引领作用,有效地保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任务。

二、高校二级学院党建政治引领作用发挥的难点

(一)党的政治理论学习在“走深走实”上存在不足

1.政治理论武装意识不强,理论修养自觉性有待提升

部分高校二级学院的党员干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理论武装意识不强,提升理论修养的自觉性不高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政治理论学习主要靠全体教职工政治学习会推动,自我约束薄弱,没有从被动学习转化为自我理论修改提升的需要,没有从“组织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没有做到入脑、入心,把政治理论学习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观念、外化为自己的行动。

2.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契合度不高,学习的深度和精度不够

因政治理论学习方式较为单一,导致部分师生党员误以为学习政治理论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从而耽搁了学习业务知识的时间。二级学院没有分析自身工作的特殊性,不能够把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融合起来,以提高政治理论学习的深度和精度,以政治理论学习凝心聚力,推动业务学习纵深发展,提升干事创业的精神动力。

(二)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待加强,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

1.基层党支部干部队伍不健全、不稳定

部分二级学院教工支部存在党员同志从事党务工作的意愿不高,支部书记及其他委员人员难选、更换频繁。而学生党支部班子稳定性不足,党建业务能力不强。学生支部成员由于其特殊性,大一第二学期成为积极分子,大二第二学期成为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大三第二学期转为正式党员,才基本具备学生党支部支委的条件,但大四第一学期学生就离校实习了,大四第二学期就毕业了,从而导致学生支部支委变动频繁、业务能力不强等问题,不利于基层党支部建设。

2.对支部建设投入的精力少,支部凝聚力薄弱

由于部分高校二级学院党政班子没有厘清党建和业务发展的关系,对党建的层层压力传导也不够,“管党治党”责任意识不强,如党员的事务大多还是由二级学院党委(党总支)管理,教工支部常常由党总支代替开展工作,基层组织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部分支委甚至不熟悉支部日常工作。支部活动常常为了完成“规定动作”,没有形成自身特色,对党员的吸引力不足,不能达到凝心聚力的作用。

3.党内政治生活严肃性不够,“三会一课”需要进一步规范化

从具体的实践来看,部分高校基层党支部还存在着民主生活会不严肃问题。比如,一是民主生活会中,部分领导班子个人的发言材料抄袭、雷同、不切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蜻蜓点水”,“老好人”现象较普遍,以“建议”“希望”等代替批评,难以达到“红红脸、出出汗”的目的。二是党支部组织开展党的活动不严肃、原则性不强。如某些党支部以讨论安排工会的职工娱乐活动代替支部党的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活动不严肃,存在娱乐化现象。三是没有按照党的组织建设要求及时组织开展好“三会一课”和各项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执行不好。

4.党员发展标准化、规范化执行不严

一是对学生入党的审核标准不够全面。如某高校二级学院讨论学生党员发展过于注重考查学习成绩、活动参加的频次和是否学生干部等条件,却对入党申请人对党的理论知识的把握情况、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定性以及入党动机的纯洁性等方面考查不够。二是对党员发展材料审核把关不严,存在不规范问题。如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思想汇报”材料中,存在网上抄袭、政治术语表述不当等情况,党员档案材料中存在涂改、时间逻辑错误等问题。

(三)党建和业务融合度不高

1.党的领导在全面落实到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上还要一定的差距

从高校二级学院的领导层面来看,党建和业务融合度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没有较好地把党的领导落到实处,即没有把党的领导全面落实到“三全”育人、教学管理、科研工作、专业建设和提高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从而导致党的领导无处着力,难以有效推动学院治理能力的提升和推动学院的高质量发展。

2.思想认识不够,没有厘清党建和业务发展的关系

思想对行动具有先导和统摄作用。然而,由于部分高校二级学院没有从思想上厘清党建和业务发展的关系,认为在党建上花费大量时间还不如多做点业务上的事情。具体执行上往往用业务会议、业务学习代替党的会议、党的政治理论和政策学习;或者学习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走过场”,没有把党的政治理论、政策学习内容与二级学院的业务发展结合起来,难以达到提升管院治院能力,积极推动学院改革、促进学科和专业发展。

三、探索高校二级学院党建政治引领作用发挥的有效路径,以高质量党建促进学院的高质量发展

针对高校二级学院党建政治引领作用发挥存在的问题,要以党章、党规等相关文件对高校二级学院党组织的规定为依据,进一步厘清高校二级学院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与其他功能之间的关系,把党建融入二级学院治理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一)强化政治领导,突出政治功能

1.思想建设是前提

高校二级学院领导班子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明确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理论学习制度化、常态化,把党的政治思想贯穿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中,贯穿于“十大育人体系”中,为发挥党建的政治引领作用奠定基本的思想保证。

2.组织建设是基础

高校二級学院的党建要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必须强化各基层党支部的组织建设。首先,要厘清二级学院党委(总支)和支部的关系,正常发挥好决策、执行的上下级关系作用;其次,要发挥二级学院党委(总支)对支部的管理、监督作用;第三,既要强化党管人才、党组织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又要发挥好基层党支部的作用。针对二级学院的特殊性,要高度重视高级知识群体党员的积极影响力,把“双高”人才凝聚到党组织中来;要团结师生员工,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院师生形成“撸起袖子一起干”的良好氛围[2]。

3.班子建设是关键

一是政治立场坚定不含糊,坚决做到“四个意识”和“两个维护”,党建和业务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相互监督又相互补充。二是二级学院领导班子要自觉把“一岗双责”落到实处,要有主动担当责任意识和分工合作精神。三是要选优配强二级学院基层党支部书记,落实好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制度,着力解决二级学院教工支部弱化和虚化问题。

4.制度建设是保障

二级学院党委(党总支)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增加制度执行力,才能使基层党组织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服务学校中心工作等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所以,高校二级学院在制度建设中必须从四方面着手: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根据实际需要,从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角度出发,尝试把学生支部建到学生社团、建到宿舍工作部,将教职工支部建在教研室、科研团队,从而有利于解决学生社团、宿舍党建缺失和教工党建虚化问题。二是要进一步按照党章党规要求,开展“三会一课”,做到开好会、上好课、出实效。三是要进一步规范“两个议事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主导作用。四是要强化基层党组织功能。进一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

(二)实施“党建+”工程,提升业务引领作用

高校二级学院党建工作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围绕二级学院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构建“党建+”工程工作机制,通过开展“党建+育人”工程、“党建+教学”工程、“党建+科研”工程、“党建+社会服务”工程,以更好地“服务、落实、引领”学院发展方向。

1.实施“党建+育人”工程,党建工作融入“三全育人”

高校二级学院作为执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第一线,是全方位推进党建思想引领工作的前沿阵地,是实现为党育人、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础阵地。“党建+育人”工程,就是要将党建贯穿于育人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全体党员、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党建与学生成长成才,党建与专业、教学、科研以及教师的职业发展的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从而解决教工支部党建虚化的问题。

2.实施“党建+教学”工程,实现隐形教育与显性教育的结合

教学是高校二级学院的中心工作,但教学的最终目的还是在于育人。在“党建+教学”工程中,党建的根本目标是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主要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理想信念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等方面的教育,开展“四个认同”教育;而教学的重点在于人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是实现党建教育的载体之一,只有显性课堂教学教育与隐性思想引领教育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为社会主义事业培育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教育目标。

3.实施“党建+科研”工程,形成科研合力

实施“党建+科研”工程,可以进一步解决二级学院教师科研无实践载体、科研“单打独斗”问题,以党组织的凝聚力团结“科研能手”,“以党建引领科研创新,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人才科技创新动力源,以科研发展检验党建实效,推动全院党建工作与科研工作相融互促、同步向好”[3],从而形成科研团队合力,多出科研成果,多出为党、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好成果。

4.实施“党建+社会服务”工程,提升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

高校二级学院要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社会为契机,实施“党建+社会服务”工程,与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进行深入合作,努力打造组织联建、活动联办、人才联育、合作共赢的党建工作新格局[4],提升二级学院师生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谱写好实现中国梦的高等教育新篇章。

高校二级学院要充分发挥党建政治引领作用,不能脱离“三全育人”、学科专业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实际工作来开展党建工作,脱离了载体,党建工作容易被窄化、虚化和边缘化。因此,高校二级学院必须立足于本学院专业特色,综合实施党建+育人、党建+教学、党建+科研、党建+社会服务等“党建+”系列工程,将党建与育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相互融合发展,形成协同育人新局面,才能克服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现象,真正发挥党建政治引领作用。中国军转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https://www.gov.cn/xinwen/2017-02/27/ content_5182502.htm.

[2]陈银.高校党建工作与大学生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探析[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2(15):61-63.

[3]张亚培,杨峥.党建融进来 科研活起来[N].中国石化报,2022-02-21.

[4]赵国峰,李桂荣,范家明.高校二级学院“党建+”育人模式探索[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21,21(1):92-95.

【基金项目:遵义师范学院党建研究课题“高校二级学院党建引领作用发挥的现状与路径研究”(DJYB2020004)】

(作者简介:唐占应,硕士,遵义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遵义师范学院工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贵州名辅导员工作室占应工作室主持人;作者单位:刘星、周玲涓,遵义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问题
保障性住房选址问题分析及选址建议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避开“问题”银行股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完善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探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