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的“超-凡” 方法
——论《什么是道德?》 之哲学风格

2023-02-11 03:38德安博PaulAmbrosio杨彦
原道 2023年1期
关键词:桑德尔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凡俗

[美] 德安博(Paul J.D'Ambrosio) 杨彦(译)

[内容提要]李泽厚是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当代思想家之一,其研究兴趣甚广,涉及从美学、萨满教到本体论、伦理学等不同领域。他的部分著作聚焦于某些特定主题,如康德哲学或《论语》;而另一部分则着眼于更为广泛的问题,包括中国思想史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本文重点介绍李泽厚鲜为人知的著作《什么是道德?》 ——这是一本李泽厚与全国各地学者的对话录。如李泽厚的大部分作品一般,这些对话如何在方法论和现实理论两个方面体现他“超-凡” 的哲学反思模式,将是我们探讨的内容。这里的“超-凡”,既指“超越凡俗” 或对一切凡俗的超越,也有“超级凡俗” 或极为凡俗之意。与当今西方主流哲学研究相比,这种“超-凡” 模式优点众多。

《什么是道德?》 一书于2015 年问世。书中收录了李泽厚与全国各地的哲学、心理学及其他学科主要教授之间的会议讨论。这次为期几天的会议于2014 年5 月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该书并未受到包括专门研究李泽厚在内的众多学者的关注。李泽厚晚年的视角依然十分独特,由此来审视他的思想是令人兴奋的。

几十年来,李泽厚一直以“访谈” 的形式写作。尽管对他的采访众多,但有些著作,如《回应桑德尔及其他》,则完全以采访者与受访者之间对话的形式写成。李泽厚在此实际扮演了两种角色。正如他的挚友,同时也是其多部译著的赞助者邓德隆所述:“李教授已把‘访谈’ 作为哲学写作的一种方法。虽然通过论证的形式来‘证明’ 自己的想法对他而言更加容易,但他已经厌倦了这样的方式。他年纪大了,对学界没那么感兴趣。”〔1〕私人交谈:我与邓德隆在2014 和2015 年进行过几次这样的私人谈话。《什么是道德?》 则不同,该书并非以访谈形式写成,而是李泽厚与一些主要哲学家,如杨国荣、郁振华,以及其他众多顶级中国学者之间的交谈。因此,这本著作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以欣赏李泽厚与同事之间的对话。

《什么是道德?》 一书中有许多有趣的讨论。例如,李泽厚在其早期著作基础上,扩展讲述了他对桑德尔、罗尔斯、康德等人的看法,回答了其他学者提出的相关尖锐的问题。李还被问及了他所提出的一些著名思想,如“和谐高于正义” “两德论”,并以非常具体而易懂的方式进行了讨论。本文将探讨《什么是道德?》 里面一股普遍的潜在趋势,即李泽厚在讨论道德伦理问题时,不断将其诉诸“超-凡” 之方法,这股趋势不仅贯穿于这本著作,而且贯通李氏的大部分文集。

这里的“超-凡” 既指“超越凡俗” 或对一切凡俗的超越,也有“超级凡俗”或极为凡俗之意。换言之,我认为李氏依靠对日常经验的分析以及经验在演变为抽象概念过程中的发展,来理解伦理道德理论。此外,他不断将最抽象的理论还原到日常生活的层面,同时探寻日常案例又是如何发展为复杂抽象之理论的。尽管无法将李泽厚复杂的哲学,简化为更简单或更熟悉的思想,但将李氏思考理解为“超-凡” 模式,却有助于阐明在其思想领会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难点。“超-凡” 也是哲学思维的典范,与当前的学术趋势完全不同。

一、超-凡方法论

像许多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一样,李泽厚是很难被理解的。阅读李泽厚的作品的挑战有时来自李氏对他人的误读。例如,在《回应桑德尔及其他》(以下简称《回应》)一书中,李回应的往往并非桑德尔本人,而是桑德尔对罗尔斯的批判。李泽厚在此看似是对桑德尔予以了纠正,但事实上这与桑德尔对罗尔斯的纠正如出一辙。李在一些地方错误地引用其他哲学家的话,也让读者和译者惊讶万分。看待上述问题的一种方式,便是通过李泽厚自身所处的传统对大家和批评家的认识,来理解李氏的想法。中国哲学方法论并不侧重对命题予以精确的论证,而是着眼于对思想进行评注,使其与当前社会政治形势之特殊需求产生共鸣。孔子本人就曾表达过这种倾向,他的名言“述而不作”(《论语》 7.1)由于其中的悖论和反讽而长期备受赞赏——儒家传统带给人的灵感就是声称不会去做任何原创性的事情。

我们可以采用类似的方式来阅读李泽厚的作品。虽然他有时会误读或歪曲从苏格拉底、康德、马克思到桑德尔的任何人,但他的作品仍然能激发人们的哲学反思。研究李泽厚并非由于他对哲学史进行了伟大的总结,而是因为我们从中可以发现一位学者对名著的原创性解读或启发性阐释。然而,正是由于李的哲学以这种方式来表达思想,所以按照目前(西方)的学术标准,我们会在其作品中发现瑕疵和不足。换言之,按照当代(西方)的标准,李泽厚还算不上一位伟大的学院哲学家。但是,中国传统的大家和批评家的评判标准,是以运用哲学思想和启迪人们反思为中心。如果以此为标准,那他确实是一位伟大的哲人。

《什么是道德?》 第一章很好地记录了李泽厚的这种倾向。李直截了当地从他的《回应》 一书谈起。在这一章,李与其他学者讨论了桑德尔的著作 《公正》(2008)在开篇提到的两个案例。桑德尔在某些地方被学者们曲解了,例如给他贴上“功利主义”〔1〕李泽厚《什么是道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年版,第11 页。的标签,或者说他并不理解情感在道德思考中的作用,他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是“把一些不同范畴的东西混为一谈”〔1〕李泽厚《什么是道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年版,第16 页。。然而,李和同事们就中国和美国在某些法律问题、道德理解和哲学态度方面的看法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自始至终,李泽厚都采取了“超-凡” 的方法。

在讨论的第一部分,李不断把焦点转向对道德思维复杂而抽象的认识。就不同的人如何处理“电车问题”,具体而言,即是否应该把一个胖子推下桥,以防失控电车撞死五个人——本质上,即是否应该故意杀死一个人,而不是让五个人被撞死——的问题。在回应这一问题时,李泽厚转向了抽象。例如,他问道:从对电车案件的研究分析中,“我们可不可能得出一些普遍性的结论?”〔2〕李泽厚《什么是道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年版,第17 页。与他对话的同事甚至反驳道:“李先生,我不讲理论,我讲我将会怎么处理这件事。”〔3〕李泽厚《什么是道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年版,第27 页。然而,在深入到更抽象的层面,考察了不同处理方式在理论和法律方面带来的后果之后,李自己又回到了具体的层面:

我主张要历史地具体地来分析任何一个道德问题。你如果从一个抽象原理马上套到一个具体事例上,我是不赞成的……这一点我不怕人家骂,你说我是马克思主义也好,是什么主义也好,反正我就是主张这个:要历史地具体地分析,而且掌握好度。〔4〕李泽厚《什么是道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年版,第32 页。

最后,李自己对这一情况的回应,可能在哲学上显得平淡无奇:“堵电车的问题,若你是旁观者,你当然不应该推他;若你是司机,你要按照规则行事。”〔5〕李泽厚《什么是道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年版,第47 页。

纵观第一章,李泽厚及其对话者对桑德尔的描述是不准确的。他们有时依赖于简单化的陈词滥调,对美国和中国做出了过于宽泛的概括。毫无疑问,依据当代西方学术标准,这种讨论是完全不合适的。但李泽厚采取的在具体和抽象之间不断转换的概括方式,使得我们能够通过他们的对话去反思道德思维。李和同事之间对话的哲学意义并不在于其得出的结论。他们并不是为哲学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而是启发人们去重新构想这些问题。他们的对话中最为精彩的部分恰恰是对话本身,而不是对话的结果。

二、“超-凡” 理论

李泽厚的哲学思想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其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包括关系主义、情本体、情理结构、两德论、一个世界、积淀说等。这些理论被视为西方哲学的对立面,并与西方哲学进行对话。因此,关系主义是对个人主义和西方主流思想中人的原子化概念的反对。根据李的说法,即使是社群主义,也认为人与人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关系主义认为,人是通过相互之间的关系而构成的。同样,在西方思想中,个体通常被认为在根本上是理性的,理性支配着哲学思维和方法论。李提出“情本体” 来反驳这一看法。情感,而并非理性,可被视为我们思维的基础,尤其是在道德和伦理的领域。更为全面的观点是把情感和理性结合在一起,称为“情理结构”,即情感“与‘理性’ 具体交织而言,突出的是‘情理’ 关系的各种不同比例、比重和变动不居”〔1〕李泽厚《回应桑德尔及其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年版,第12 页。(注:此处作者在原文中的引文来自他与Robert A.CarleoⅢ共同的译作A Response to Michael Sandel and Other Matters,该文发表于Philosophy Eastand West,October 2016,Vol.66,No.4,pp.1068-1147。此处的引文直接援引了中文原版中的内容,特此说明。)。

在认识社会结构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社会准则、德行、道德方面,李泽厚提出了“两德论”,具体而言,包括“现代社会性道德” 和“宗教性道德”。根据李的说法,这两者在现代性社会之前是一体的。当理性和原子人的观念占据主导地位时,善的概念(构成美好生活的一切,以及其他价值、信念、信仰)便与“权利” 分离了。权利更加抽象,以理性为基础,以个人为本位——这就是“现代社会性道德” 所提倡的。而具体的价值观以及对什么是善的思考,则被界定为“宗教性道德”。

在西方,“现代社会性道德” 的发展与对具体世界的抽象相关。李泽厚认为,这是西方“两个世界” 思想的一部分。他将此与中国的“一个世界” 思想进行了对比:

中国和西方的不同,根本原因在哪里?一个是一个世界,一个是两个世界。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开始,西方始终是有两个世界的,它就有超验,有超越于这个世界的另外一个世界,而且那个世界比这个世界更加重要,这个世界是从那个世界来的,本源、真理也在那个世界。当然我是不赞成有个超验的东西在那里的。所以天赋人权也好,人皆平等也好,这都是在社会中产生的。〔1〕李泽厚《什么是道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年版,第44 页。

当李泽厚把西方的抽象思维称作“社会产物”,并从柏拉图到当代“天赋人权” 的进程中发现连续性时,便涉及他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积淀说”。李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人、社会和传统中的某些情理结构会逐渐发展并慢慢固化。因此我们可能会发现,尽管某些行为在今天看来非常令人憎恶,但其在更早的时期是完全被允许的。人也如此:儿童可以做的事情对于青少年和成年人来说可能是不被允许的。

在所有理论中,李泽厚都严重依赖于具体的经验。例如,他着眼于萨满教,并对其如何发展成为宗教思想以及后来的政治和哲学方式进行了理论分析。在《什么是道德?》 全书中,李鼓励同事们谈论他们自己的经验,他也常常在讨论中通过个人经验来举例。凡俗的经验不仅仅有效,李泽厚还需从中进行道德反思:

我反对个人的抽象权利,权利是有具体内容的,是由具体的历史情境所规范的权利。所以我认为,作为哲学的伦理学,要非常具体地关注现实。〔2〕李泽厚《什么是道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年版,第251 页。

同时,正是从这种凡俗的“具体内容” 当中,李泽厚的抽象理论才得以发展。

三、小结

李泽厚的工作在多方面都值得褒奖。从孔子到康德,从玄学思想家到桑德尔,他对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有深刻的见解和新的思考。此外,他的理论引人入胜、令人信服——唯有越来越多的人受到他的启发,其理论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才得以长存。《什么是道德?》 可能是李泽厚迄今为止最鲜为人知的作品,但这一著作鲜明地体现了李的方法:从凡俗、具体的经验中发展出抽象的思想和理论,同时又重新建立起超越凡俗的抽象。在李和同事们的对话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点。我们见证了一位大师级的哲学家如何就道德问题展开对话,既涉及具体内容又关乎抽象理论。这是一堂认识道德楷模、理解道德思想情感、体悟道德经验的精彩课程,也是道德反思的起点。西方当代哲学通常淡化这样的方法,李泽厚的《什么是道德?》一书却对此给予了典型的反驳。

猜你喜欢
桑德尔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凡俗
The Research on Classroom Question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Under Constructive Theory
Instructional Design for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虚谷探石
On Obstacles of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to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Reading Strategies
凡俗与高雅
The Beauty of Painting in English Writing
改变乔布斯的一句话
图腾信仰:个体与社会连接的方式
——读《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桑德尔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