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四张牌” 推动公路文化品牌创建

2023-02-12 11:26陈凯娜
人民交通 2023年1期
关键词:文县驿站公路

文 / 陈凯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交通+旅游”视角下美丽公路文化景观营造正逐渐成为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县公路段提升公路路况质量和服务水平,围绕“设施美、绿化美、路域美、交旅融合”进行创建,打好“四张牌”推动公路文化品牌高质量创建。

打好党建引领牌,为公路文化品牌创建强基固本

一是坚定思想引领,提高政治站位。文县公路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发展理念贯彻“520爱的港湾”公路文化品牌创建始终,打造具有理念高度的公路文化品牌。二是发挥优势特色,增强创建活力。着眼于文县公路段党支部作为基层创建主体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文县公路段“支部建在路上”、“下基层、转作风”工作优势,让班子成员成为审核员,普通党员干部基层施工监工,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创建优势、党建资源转化为创建资源。

打好精神文化牌,为公路文化品牌创建精准导航

一是围绕G212线K520里程碑的特殊寓意,打造“爱的港湾”为主题的公路驿站。520里程碑,见证了几代公路人以路为家、因爱结缘,甘为路石的担当,激励新一代公路人接过接力棒,以实际行动传承“八棵树精神”,焕发公路人新风采。二是充分研判驿站所处的陇南文县地域特色和驿站本身特点,驿站创建融合入阴平古道、白马风情、熊猫文化等众多本地文化元素,做到交旅融合。

打好过程把控牌,为公路文化品牌创建把脉问诊

一是把控具体情况。G212线北起兰州,南至广西,沿途自然环境多样,人文历史厚重,而文县公路段管养路段的G212线K520桩号位于文县高楼山北坡脚下,该路段四季景色分明,峰峦叠嶂,云雾缠绕,“云海”奇观更是引许多摄影爱好者慕名而来。2021年文县段以“520”桩号为主题开展了七夕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文县段趁热打铁,打造“520爱的港湾”为主题的公路驿站。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公路驿站指示牌以“520”主题设计为爱心形状;将K520原桩号重新设计,尺寸扩大,“520”在视觉上更加醒目;驿站区域路面刷成红蓝相间颜色,喷绘心形图案,“一路有你”心形架方便过往游人情侣拍摄,强化短视频平台传播。配备独立卫生间、石凳、秋千、植被等。为来到驿站观光、休息的人群提供更完善的驿站服务。

三是有机融合多元理念。首先是公路文化理念:驿站文化展示栏发挥公路文化优势,主动融入畅、安、舒、美、洁公路养护理念,向游人宣传文县公路人的爱情故事、文县交通发展历史、公路人勇战洪魔精神;其次是地域文化:甘肃文县被称为大熊猫的故乡,驿站用熊猫和栽种的绿竹打造小景点向过往车辆传递文县魅力;最后是爱情元素:鲜花拱门、爱情桥、“愿我如星君如月”石刻等隐喻爱情美好。

四是完善文化品牌体系。开展路况路貌调查,利用自然条件将公路设施与周围环境相融合。通过对沿线路肩墙的装饰,吸引路人对公路景观的注意,在经过一处景观后期待下一处景观的出现,直到抵达“520”公路驿站;沿路彩绘文县特色文化、旅游景观、党建文化,加强交旅融合。手绘脸谱鹅卵石放置路肩上,传递公路人甘当路石的精神同时加强文化传播;将废弃油桶轮胎回收打造成小火车、彩色花坛、熊猫兔子等工艺品并在其中栽种植物,凸显“在景中建路,在路中布景”,形成美丽交通走廊带,打造路域风情新景观。

打好热度创新牌,为公路文化品牌创建保驾护航

文县公路段党支部在“520爱的港湾”公路驿站文化品牌创建前期,对520公路驿站建设过程的每个重要节点、k520桩号处发生的浪漫爱情故事等进行新闻宣传,以达到初期预热的效果。

创建中期,“线上+线下”同时进行推广宣传。线上,拍摄520驿站与公路人爱情故事短视频向公众传播,秋季拍摄微视频、国道212线网红公路视频以及相关活动新闻发布于抖音、甘肃省级媒体、交通行业媒体。线下,选择在传统七夕节日开展“因路结缘·一路有你” 520公路驿站公路文化推介活动,通过新闻稿件、短视频流媒体等强化热度高潮,大大推广传播范围。

创建后期,持续对驿站设施进行养护、升级,在不同的季节栽种不同花期的花卉,定期加强驿站管理维护。不定期在驿站组织开展特色活动。并通过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让热度持续发酵,推动创建工作纵深高质量开展。

文县公路段党支部通过打好“四张牌”,高质量创建的“520爱的港湾”公路驿站不仅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也丰富了公路文化内涵。将当地民俗风情、传统文化等融入到公路驿站的建设中,成为展示文县形象、传递文化的窗口。

猜你喜欢
文县驿站公路
三种思路求体积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甘肃省文县城关中学师生优秀书画作品选登
唯有爱和美食不可辜负——甘肃省文县城关中学烹饪社团课侧记
公路造价控制中的预结算审核
油橄榄基地水利配套工程灌溉方式探索与实践——以陇南市文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