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射艺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整合

2023-02-12 10:03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李恒宇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19期
关键词:射箭思政传统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李恒宇 汪 冲

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王宏英

射艺作为我国传统体育项目,沉淀着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精粹,开展射艺课程对传承、发展和弘扬我国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同时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且传统射艺蕴含着大量思政元素值得挖掘与承续。因此,学校体育教育应把握这一契机,将“射艺”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开展民族精神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力量,充分挖掘中华射艺思政元素,体现射艺课程的价值。

一、射艺概念界定

马廉祯认为:“传统射箭”是根据射箭悠远的历史和丰富的技术体系,以及与其相关的文化传统,统称为“射艺”或“射学”。贠琰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传统射艺的称谓做出解释:传统射艺是“传统射箭”“弓箭”与不同时期的文化历史和社会价值观相联系的产物,将其统称为“传统射艺”。张旭认为:“射艺”作为我国古代“六艺”之一,讲的是射箭的艺术。

综上所述,“射艺”是我国射箭文化体系的统称,是不同时期历史文化的产物,是传统体育文化符号的主要象征之一,是我国文化精髓所在。传统射艺历史发展悠久,内涵丰富,无论是在身体机能方面还是精神文化层面,对射手的整体提高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射艺的文化传承与课程思政的互动关系

(一)射艺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政策导向

课程思政是指通过课程渠道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育人理念和实践,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的结合,并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课程思政教育的建设,思政课程也在全国高校中如火如荼地进行,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思政课的重要意义: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而每门课程追求的中心思想也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因此,体育与思政课相融合符合时代要求。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体育类课程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注重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奋斗有我信念,激发学生提升全民族身体素质的责任感。”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开展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活动,并融入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机制,形成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竞赛体系。”可见,在关于传承与发展传统体育文化和课程思政相关政策引导中,两者在育人目标上具有一定的交集,旨在强调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整体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二)射艺的文化传承与课程思政的耦合点

相对其他诸多外来体育运动项目,中华射艺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且具有诸多方面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值得我们世代传承,如“射而不中、反求诸己”的内省价值,“自强不息、谦虚识礼”的传统价值,“射以强体、射以明德”的育人价值仍然适用于当今社会。回顾历史,在古代“射”作为杀敌制胜的重要武器,是男子之事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后来被赋予“礼”的内涵,同时传统射艺蕴含着丰富的儒家文化,其中仁、义、礼、智、信的思想道德观念,不仅体现在人们的身体活动和实践中,还体现在为人处世和交流之中,且传统射艺项目中的育人、育体、育德理念与思政教育的理念相契合。其射艺中又包含了中国传统哲学、文学、心理学、武术等内容,因此射艺不仅仅是简单的身体动作的练习,更多要求的是习练者对射艺文化内容的解读与理解,以为更好地习射与修身。

三、射艺项目蕴含的思政元素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方法、过程、任务贯穿于体育课程教学领域。本文经文献查找、筛选和提炼,最终凝练出射艺课程的四个思政元素:以射育德、以射育艺、以射育礼、以射育体。

(一)以射育德

《礼记·射义》:“故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都旨在强调射者在习射过程中对自身有正确的审视和认识时,方可射中。可见,《礼记》所要揭示的射义是,射者不仅要有熟练的技术训练和符合礼仪的行为,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自身道德责任意识的提高和自我反思。如《礼记·中庸》:“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将射与君子品格、德行联系在一起,反映出射具有道德自省的意义。对射者自身而言,射成为自我道德自省和完善的途径与方式,对他人而言,可以通过射礼来观察射者的德行。可见,射艺并非单指与对手的同台竞技,而是通过习射实现自我反省、自我超越的过程。在古代,射也成为天子简选贤能的一种有效方式,故古有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通过射礼活动来传达射者自身德性良善和才能技艺的高低,以实现对德与才的深沉追求。

(二)以射育艺

艺可为“才能、技能”等义。其“技能”是指掌握并运用了做某件事的能力。所以艺又可延伸为“准则、极限”等义。此外,某些技能如果能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都会给人带来艺术享受,因此“艺”具有艺术之意。在射艺活动中,射除被赋予了道德含义,还蕴涵着艺术的意味,这主要体现在三番射中。第三番射相比第一、二番射,增加了音乐伴奏。射手需要根据鼓的节奏、乐曲的节拍去射侯,否则,即使射中也无效。当第三番射的比赛结果公布后,各位射手按顺序上堂,胜者要为败者斟酒,败者喝罚酒,并向胜者行拱手礼。三番射至此结束。同样在《周礼·地官·乡大夫》中关于射艺活动也提到:“一曰和,二曰容,三曰主皮,四曰和容,五曰兴舞。”都是在指射艺活动中加入音乐元素,不仅可以使射者的道德内涵通过音乐、诗歌来表现出来,而且使射者彬彬有礼、进退作揖等符合节礼的形象得以展现,使得射艺活动的艺术和审美意味得以体现。但区别在于,不同的射者所用之乐有所不同,这主要与当时尊卑等级严格的社会结构有关。此外,进行三番射时,射者互相礼让、从容有常、执弓取箭的形象,与音乐内容、节奏相结合,使礼射具有乐舞的风格,从而呈现出一种美的风味。最后,射者展现出高超、卓越的射箭技术,也值得被人们学习、赞赏。如纪昌学射的典故,飞卫对纪昌说:“要想学好射箭这门技艺,就要把虱子看得像车轮一样大。”这一过程不仅考验了射者自强不息的精神,也磨炼了射者的心性。

(三)以射育礼

在周朝,周公制定了一套政治道德规范和伦理规章制度,提倡以礼治天下,以礼致太平,并将这一思想贯彻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后,儒家将其进行完善和提倡,礼又被赋予了儒家思想内核,并为历代儒客所尊崇。“礼,礼仪”是指人体表现出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其礼仪不等于繁文缛节,传统的“礼”讲求“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更注重“心礼”,而不是像今天的“貌礼”。射礼是一种以射箭、礼乐、宴饮为载体的中华礼仪,“射”只是表,“礼”才是其追求的核心价值,中国传统的礼法和等级,如君臣之分,长幼之序,也可在射礼活动中得以充分体现。举行射礼时,射者进退作揖、敬贤礼士间折射出一种宽容、谦虚、大度的精神境界,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就射者而言,与其说是娴熟技艺的比试,不如说是射者自身人格、德性的自然呈现。射礼结束后,败者要饮罚酒,告诫他们在技能和德性上还没有达标。胜者,要提示他们不得骄纵,要有敬让之心,射手相互行礼,并将其称为“立德正己之礼”。事实上,在射礼进行过程中,不仅射者要通过习射使自己的德性得以显露,对观看和参与射礼的人来说,也有着一种道德期许。因此,在习射过程中,可以完成对一个人德行的考量。

(四)以射育体

传统射箭不仅是对射者德性的考察,更是对射者习射技术的考量,而“射的”对射者的身体稳定性和上肢力量要求很高,若射者的持弓手稳定性不足,在撒放的一瞬间,持弓手的支撑力发生变化,会造成射箭的瞄准点发生变动,即脱离原本预期的目标。传统射箭的技术动作包括站立、搭箭、扣弦、审的、举弓、拉弓、瞄准、撒放等一系列技术动作,看似简单的动作却需要射者具有高度的集中性和身体的稳定性。在习射过程中,运动员的持弓手应与肩保持平行或略高于前肩,根据射者手臂力量的不同,对弓的磅数选择也有所不同,以及根据射手靠弦、瞄准的位置等细节动作的选择,使得射者的技术动作的训练方法也不同。而长时间从事射箭运动,可以使肌纤维变粗,肌肉体积增大,肌肉力量增强,从而有利于提高自身体质。射箭也可以促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更加集中,增强神经系统的功能,加强新陈代谢。同时射箭可以改变人的身体形态,长时间的练习可以使射者的肩、臂、腰、背的力量得到增强,从而达到塑造体型、提升气质的效果。因此,传统射箭运动也可以作为身体锻炼的一种有效手段。

四、结语

传统射艺包含许多育人元素,但从总体上看,传统射艺主要以爱国、公平、自强、自审、谦虚、礼让为主体。它承载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和中华民族精神仍然适用于当代社会发展中,而将射艺中蕴含的育人元素与思政课程相融合,对今天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道德意识的强化,无疑具有积极作用。射艺作为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它结合了生产活动、审美意义和传统的儒家思想,应被人们所秉承传续。

猜你喜欢
射箭思政传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小熊射箭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学射箭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老传统当传承
谁是射箭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