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维吾尔语阅读能力

2023-02-12 10:03新疆农业大学中国语言学院赵莉莉马雪梅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19期

新疆农业大学中国语言学院 赵莉莉 马雪梅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促进学习者语言技能的提高。

阅读是语言学习者获取信息、学习语言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对学习者语言能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能力是语言学习的一项基本技能,大量阅读则是提高阅读及相关能力的必经之路。阅读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有效信息、扩展知识面、提高读写能力。

从事维吾尔语教学工作的我们,深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非一日之功。无论是教授还是学习一门语言,我们都要特别注意学习者阅读能力的培养。只有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让丰富的文化知识充实其头脑,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学习的快乐,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维吾尔语专业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校维吾尔语专业共有学生493人,本学年有9个班级开设阅读课程。笔者结合自身的课堂实践教学、课下与学生的访谈数据,加之与课程组其他任课教师的交流、沟通后发现,学生在学习维吾尔语阅读课程时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1)学生心理上存在畏难情绪,阅读时缺乏信心。结合课堂表现,我们发现不少学生面对较复杂的词语、句子时朗读不流畅或发音不准。这些现象的背后,其实是不健康的阅读心理客观上限制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2)词汇积累不够。生词表并没有把课文里出现的生词全部汇总出来,这些词在后文中虽已多次出现,但学生仍然不理解。大部分学生对已学词汇的派生词掌握不足,导致词汇量无法满足当前的阅读需求。

(3)学习目的不明确,主观能动性滞后,被动学习占主导。任课教师往往会把包含有生词、短语和重点句型讲解等内容的教学课件于课前发至班级学习群。部分学生过度依赖教师提供的参考,没有主动查阅、积累生词,习惯于被动接受任课教师课堂上的“满堂灌”。这样就导致课堂上学生一边忙着记录生词的含义,勾画重难点词汇和语句,一边听教师讲解,手忙脚乱,听课效率低。

(4)学生语法知识掌握不牢,导致阅读速度跟不上。许多学生在阅读科技文体、政论文体时虽然可以理解单个句子,但由于这种文体语法结构复杂,语言表达富于变化,因学生的语法知识掌握不牢,要想迅速理解全文的意思并能翻译出来是不太可能的。课堂上做限时阅读训练时,部分学生阅读时不能准确理解某些词汇的复杂变体,进而影响了阅读速度和对句子的理解。

(5)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部分学生对教师布置的课前朗读练习任务置若罔闻,课堂阅读练习时出现加词、漏读、跳读、结巴等情况。有些学生习惯逐词阅读或用笔尖点读,缺少以意群为单位通过视觉直接接受文字信号的能力。徘徊式阅读方式阻碍了学生对语句、语段的直接理解,会使阅读质量及其速度大打折扣。

(6)课外阅读严重不足。有些任课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拓展和课外自主学习关注度不足,也就忽略了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与其课外学习有着极其密切的内在联系,缺乏有效的课外阅读方法。

针对以上问题,作为维吾尔语教学的任课教师,我们该如何做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维吾尔语阅读能力?笔者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结合深度访谈调研,试总结出以下几点方法。

二、提高维吾尔语阅读能力的方法

(一)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增强信心

教师不但要传授专业知识,而且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心理,帮助他们消除急躁、恐惧等消极情感体验。因此,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教育与指导是完全必要的。比如,我院在大一新生入学以后,会定期召开专业思想教育专题会议,倾听学生的学习感受、学习上存在的困惑及需要教师帮助解决的问题等。教师也会在课下与学生进行沟通,实时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生克服“不敢说”“害怕说错”的畏难心理,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和专业学习兴趣,进而有助于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二)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扩大词汇量

维吾尔语专业的学生都是从零基础开始的,故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因词汇量不够而导致阅读时抓不住要领、不善于猜测词义、几乎每句话都要翻译成汉语才能继续阅读等问题。鉴于此,在维吾尔语阅读课程教学中,进行符合学生知识层次和认知特点的阅读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借助归纳整理法、词汇联想记忆法等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单词记忆方法;通过分类比较,使学生牢固掌握维吾尔语构词法,如最常用的前缀、后缀的含义及用法,使他们能由已知词“猜出”其派生词的含义,从而达到巩固和扩大词汇量的目的。

(三)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主动性

维吾尔语阅读课程旨在培养并提高学生从书面语言材料中吸取知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只有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才能提高其综合应用维吾尔语的能力。新疆大学编著的《维吾尔语阅读》教学大纲中对阅读能力的基本要求是:“能顺利阅读语言难度中等的一般性题材的文章,掌握中心大意且能复述,能进行一定的分析、推理和判断,领会作者的观点及态度。”该门课程把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作为课程教学目标。

班主任教师及任课教师应当在学生入学伊始,就明确告知他们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努力提高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

(四)讲练结合,夯实语法基础

语法知识的夯实与否,在阅读中起着不可忽视的辅助作用。牢固掌握语法知识能帮助学生对句子进行适当的分析,搞清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而能准确理解和翻译出这些长句、难句。

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借助语法分析,划分出各句子成分,使学生经过逐级逐层的分析,把疑难的句子变得通俗易懂。同时,笔者认为阅读课上对语法知识不能进行过细过深的分析,要使学生自觉地把语法作为一种阅读的手段,真正做到活学活用,达到化枯燥为趣味的境界。

(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技巧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

限时阅读,重视阅读效率。每读一篇文章都要限定时间讲求效率,引导学生阅读时要做到“眼到”“笔到”“手到”,提高学生阅读的时效性和探究性。教师可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法,鼓励学生认真完成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归纳总结,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以初读、精读、诵读的形式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只求抓住文章大意,不追究细节。只有达到一定的阅读速度,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学生也才能真正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和成就感。

掌握阅读技巧,高效阅读。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比如略读、查读、跳读,引导学生快速查找并认知题目所要求的对象;根据上下文语境、语法结构、常识等来猜测生词、谚语及习惯表达;引导学生通过做标记、抓关键词句、圈画重点词句、质疑等方法,更高效地完成阅读练习。

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天天阅读。学习方法千万种,只有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掌握了阅读技巧,才能掌握打开阅读之门的金钥匙。

(六)培养学习兴趣,巩固阅读效果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习者具备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学好目的语。在维吾尔语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对兴趣的培养也非常重要。任课教师可以为学生列出书单,鼓励学生多阅读,就近期的阅读书目开展读书心得交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任课教师要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切实提高其维吾尔语综合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重视课外学习,促进课内外知识有效衔接

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课文无非是例子。”课外学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是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对学生课外学习的有效指导,旨在引起教学管理、任课教师等对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视。课外学习使课内外知识更好地融会贯通,有效衔接起来。

一篇课文学完后,当学生意犹未尽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向他们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把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并及时进行反馈、交流。教师帮助和引导学生,逐步培养课外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掌握适合的学习方法,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课内外学习和知识运用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运用维吾尔语的积极性。只有充分发挥课外学习在学生阅读意识形成的黄金阶段的塑型作用,才能更好地巩固课内教学内容,最终提高维吾尔语的教学质量。

(八)拓宽阅读领域,积累文化背景知识

阅读的实质是一个交际过程,是读者与作者、文字输入信息与读者图式知识之间的相互交流。阅读材料并不传递信息,仅仅是指导读者通过既有知识来重建信息。在阅读过程中,由于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存在,读者往往可能因为文化背景障碍而影响阅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中所起的作用绝不亚于语言本身所起的作用。一篇文章,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作者的身份、地位、观点、立场。所以,对不同国家、地区的风俗习惯,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等方面知识的了解程度,会直接影响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

阅读时不只是读取语言文字,不能单纯依靠语言知识,在很多时候还需要运用学生的文化知识背景。教师要把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和学习文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从多方面进行背景知识的积累,如历史背景、风俗背景、地理背景等。目前我们课堂教学所使用的教材,课文涉及的题材并不全面,学生要自觉主动地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方可达到拓宽自身知识面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维吾尔文化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从低层的理解提高到高层的理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语

“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努力与配合。作为任课教师,要真正认识到阅读的实质所在,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付诸课堂教学实践;学生则需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加强课外阅读训练,拓展阅读领域。我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将不再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