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英语”课程思政指标描述及教学设计

2023-02-12 10:03张家口学院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19期
关键词:滑雪思政英语

张家口学院 赵 倩 董 萍

一、概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把学校所有课程作为育人的介质,通过挖掘各类课程思政元素并将其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的培养教育人才的理念和实施执行教学的活动。“奥运英语”课程思政资源建设是将提取的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中进行课程设计,对丰富该课程的多维立体多元的教学资源建设具有实践意义。

课程设计(curriculumdesign)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系统化设计,以教材为基础,合理设置目的性、机构性和规划性的课程计划、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或课程大纲。课程设计是教师按照所授课程的教学理念和价值取向,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安排,充分利用本课程所涵盖的各种要素和条件,最终形成合理有效、可执行的文本性方案,即课程的组织形式或结构。课程设计首先要从理论框架入手,把社会需求、学科要求和学生需求设为三个维度,把教学的目标、内容、过程、媒介、活动、资源和评价等课程要素为经度,平衡课程,做出教学安排。本文中的课程设计是以所教授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在结合社会需求的基础上,以特定方式组织安排课程目标,综合均衡学科层面、学生层面和社会层面需求的同时,兼顾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和课程评价等课程要素,从而具备特定的课程结构,拥有相应的教育功能。

课程思政设计原则:坚持育人导向、价值引领。确立这个原则是要使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师,树立正确的课程思政观念和意识,决定行动的方向,提供行动的动力。在这个原则指导下,做到在知识、技术、技能教学中既有专业学科底蕴,又体现体育、美育思想价值观念。坚持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实施课程思政不仅仅是教师和课堂教学的事,而且是整个学校的重要工作,需要各层级、各部门、各院系、各岗位统筹协调,共同推进,支持相关人员的学习交流与培训。坚持课程教学中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为了防止为思政而思政、破坏学科知识体系完整性现象发生,实施课程思政、思政教育融合并伴随知识体系教学向学生渗透,应当在实现专业课程教学的同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为了凸显学科中的德育因素、专业课程“思政化”,那就破坏了学科知识体系学习,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双失误,得不偿失。坚持思想政治教育隐形化。成功的课程思政一定是无声胜有声、无招胜有招的。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教学改革创新,提高思政教育的适切性。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创设学习条件,应多采用启发式、议题式和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在自我体验、感悟中升华,从而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的目标。

“奥运英语”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思路是将完整的思政元素和其内涵与课程目标相结合,与具体的育人目标相结合。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着帮助学生建立理想信念这一核心要素,课程思政元素排列以“五爱”为主线,辅以体育精神、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最终目标是育人,再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课程特点和所授班级的专业要求,进行深入剖析,提取其蕴含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

“奥运英语”课程将思政元素与运动项目相结合,引申出家国情怀、社会道德和个人素养三个一级指标。九个二级指标是在三个一级指标下进行延伸,衍生出来的,并赋予了具体指标内涵。将整合提取出的“奥运英语”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设计中,增加对学生个人品质、尊师重道、文明礼仪、责任意识、体育精神等具体内容的考查,最终形成学业能力和思想意识相结合的完整课程设计方案。

二、“奥运英语”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的框架结构

课程思政元素指标建立的依据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三个层面出发,设立一级指标为指导性指标,二级指标为概况性指标,三级指标为具体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包括家国情怀、社会道德、个人素养。在一级指标指导下,设立将一级指标划分的二级指标:家国情怀包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社会道德包括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和社会责任,个人素养包括价值观、思想品德和智慧能力。对二级指标进一步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包括爱国爱党、坚持祖国统一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民族精神的内涵包括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爱好和平、勤劳勇敢,文化自信的内涵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德准则的内涵包括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和明礼诚信,行为规范的内涵包括社会公德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和家庭美德规范,社会责任由集体意识、团队意识和服务意识组成,价值观由政治价值观、职业价值观和幸福价值观组成,思想品德由体育精神、体育道德风尚和身心健康组成,智慧能力由创新能力、体育知识、审美能力组成,由此就形成了“奥运英语”课程思政元素的框架结构。

三、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奥运英语”课程设计

“奥运英语”这门课是基于“地方性、应用性”办学理念而开设的一门专门用途的英语课程,兼工具性和人文性,既注重英语基础知识的传授,也注重冬奥知识及口语交际在实践中的运用。本课程把立德树人放在指导性地位,把注重学生发展作为教学中心,把语言育人作为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在工具性方面可以进一步提升听说读写译等语言综合应用能力,获得奥运知识和在该领域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在人文性方面可以增长国外的社会和文化知识,对比认识中外文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加强对中华文化的阐释能力,能服务于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根据我校服务区域经济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该课程在培养学生听说交流能力、阅读翻译能力和写作水平表达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基本的奥运英语知识及相关的基本英语表达,具备用英语进行交流、从事与冰雪经济和奥运相关工作的能力。

(一)思政元素融入后的“奥运英语”课程目标建立

根据上述“奥运英语”思政元素体系所包含的内容,将原来的课程目标修改为:通过“奥运英语”的教学,在培养学生运用奥运知识进行国际交流和提升人文素养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促进全面发展。本课程根据越野滑雪、北欧两项、单板滑雪等七项雪上项目不同的特点,在教学内容方面的侧重点也有不同,选取爱国爱家、科教兴国、诚实守信、家庭和睦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以课堂活动的形式带入教学,将奥运文化、奥运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冬奥项目形成该门课程的有机教学系统,在课堂中传递爱好和平和崇尚合作的奥运精神的同时,激发广大学生爱国情怀,培育学生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中国奥运精神。

(二)思政元素融入后的“奥运英语”课程内容选取

教学内容是根据本课程服务的专业而选取的,由专业教学内容和思政教学内容相结合构成,一个教学内容对应于一个或多个教学目标,同时一个教学目标也由多个教学内容来实现。

奥运英语的课程目标反映在学生所具备的素质、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方面有:第一个目标,掌握冬奥会项目名称,了解冬奥会场地、装备和运动规则的知识;第二个目标,具有对冬奥会话题双语信息获取与综合分析、表达能力;第三个目标,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具有问题探究能力,能自主有效学习;第四个目标,以冬奥会语言知识的学习为契机,提升人文素养。

为了实现课程目标,选取具有悠久历史的越野滑雪、勇敢人运动的跳台滑雪和集技术与速度于一身的高山滑雪等七项雪上运动为教学内容。根据以上各个项目的不同特点和选取的不同文章侧重点,开展思政教学内容。以越野滑雪项目为例,由于越野滑雪是现代滑雪的前身,有着悠久的历史,被广大滑雪爱好者所喜欢,技术要领简单易学,教师通过讲解宣传滑雪知识,提升学生对滑雪的兴趣,树立身体健康意识。越野滑雪作为学生接触的第一个冬奥会项目,是讲解冬奥会知识的好机会。教师可以介绍北京冬奥会越野滑雪场的情况,给学生布置任务,完成“国家越野滑雪中心一日游”视频制作。学生在完成视频制作的同时,既学习使用了所学英文单词和表达法,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志愿者意识,还宣传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这样就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所讲授的专业知识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达到了育人目的。

(三)思政元素融入后的“奥运英语”课程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所选用的形式和技术(即教学方法)。教学方法选择的原则是围绕教学目标和达成有效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课程以学习产出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学生能力发展得到不断的提升,考虑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实现融情感、知识和体会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采用有现代教学技术的混合教学法和互评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迁移学习法和合作学习法,传统课堂教学的讲授法和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探究教学法、问答法和讨论法,体现学习产出成果的课堂展示法、视频分析法和榜样法等。

实现课程思政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会对教学效果起到积极的作用。例如,榜样法在课程中的使用,教师在教授自由式滑雪这一项目时,课前给学生布置“追寻明星”任务,要求学生查找自由式滑雪优秀运动员的事迹,在课堂上以PPT或者视频的形式用英语进行介绍。让优秀运动员的事迹以视频分享、演讲讲座或有问有答的形式进入课堂,提升学生坚定理想、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树立为国争光的理想。故事法也是课堂教学常用的方法,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用英语讲述冬奥故事,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提高了专业知识,同时培养了思辨能力,领悟了哲理,感悟人生。

(四)思政元素融入后的奥运英语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贯穿于“奥运英语”课程全过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奥运英语”教学评价,是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指导,改革目前以技能评价为主的评价体系,增加“课程思政”元素的考核和实践效果的检验部分。

长期以来唯数量化的评价导向,不利于回归教育的本质与初心。为了给课程思政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课程思政评价体系设置需要从评价课程层面、教材层面和学生层面进行构建,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课程思政的有效性,既要在广度上体现多元性,又要在深度上凸显人文性。因此,评价伴随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由隐性评价和显性评价两条线构成,即情感评价和知识能力评价。情感评价原则遵循以培养学生系统层次思维、辩证批判思维、创新创造思维为评价点,以行为养成为评价主题,形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课程思政效应的显性表现,深度挖掘育人的本质。知识能力评价遵循原则,主要在于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以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效果的测量和情感价值的判断为评价过程;以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为评价方法;评价的时机选择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三段式评价,帮助检测教学效果;评价的主体是施教的教师、受教的学生和各项指标评价的第三方;评价的内容主要是课程所呈现的知识点,学生学习后的能力表现及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以测试题、作业、课堂表现、小组合作等为评价工具;以学习前评价、学习后评价和学习方式评价为评价功能。

四、结语

“奥运英语”课程思政的建设,一直坚持“创合作平台,迎发展机遇”的教学科研理念,始终以“育人”为本,加强大学英语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把高校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建设落在实处,在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和技术手段方面做文章,把教学质量的提高放在首要位置,切实让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得到均衡发展,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滑雪思政英语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冬来啦,滑雪去
嘿,一起去滑雪吧!
思政课“需求侧”
滑雪,冬天的正确打开方式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滑雪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