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智能视域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2023-02-12 10:03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实验小学王焕芳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19期
关键词:多元智能新课标理论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实验小学 王焕芳

目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普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由于缺少先进教育理论支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我国实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生具有音乐、运动等多种智能,提供丰富的教育环境可以提高学生的智能水平,应针对不同智能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多元智能理论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具有重要启示,研究基于多元智能的信息技术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分析

心理学家加德纳创立的多元智能理论为学生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教师应发现并培养学生的突出智能,教育中要发掘学生独特的智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将信息技术推广作为中小学日常教学的重要环节,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设置课程难度。多元智能理论引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对促进课程改革具有重要价值。

(一)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后全球普遍的国际教育教学新理念,认为人的思维及认识方法为多元化,人的智能表现在不同方面。多元智能理论产生于多元文化时代,批判性吸收他人智力学说的合理成分,强调教育条件对人智力发展的影响。多元智能教育理论提倡多元评价,承认差异,倡导教育平等,该理论给传统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包括理论语言、数理逻辑、身体运动与人际交往智能等。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智能具有多样性与差异性,各种智能相互独立,共同作用,智能具有情境性与创造性。多元智能理论教育要求个性化教学,注重以优势智能带动弱势智能的发展,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多元智能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启示

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学生通过探索信息技术问题容易掌握教学知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学生学习生活具有密切联系,呈现出整合性、开放性与趣味性等特点。目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单一、教学评价不完善等问题,多元智能理论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供重要的启示,可形成新的师生观与教学评价观。传统教育以培养学生学业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中起到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性,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多元智能理论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带来新的启发。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要设计尊重学生智能特点的个性化教学,创建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多元化教学形式,实施手段多样化的教学评价系统。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问题分析

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主要存在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模式陈旧与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特点缺乏了解,信息技术考核定位不准确,学科定位较低,缺乏足够重视。信息技术最初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程序设计与DOS系统,后来改为Windows系统与Office软件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变成软件培训,学生不能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信息技术课程设计按照学生零起点设计,由于学生的教育背景、学习风格等不同,采用相同教学方式并统一评价标准不利于学生的共同发展。当今时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新课标提出后信息社会对人才需求发生变化,教学要关注育人目的,要关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目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理念落后,对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理念未充分贯彻。

信息技术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新课标强调提供多元化学习方式,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形式以教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地位,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新课标倡导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结合,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要从多维度设计合理的活动,要注重提高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合理实施评价能够激发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停留于传统方式,教师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忽略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对学生评价维度不全面。

三、基于多元智能理念的教学模式

新课改提出教师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课程评价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新课标要求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课堂教学要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关键技能理解新知识。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主导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基于多元智能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学要强调个性化设计,注重学习评价的情境性,依据学生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

(一)基于多元智能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学要求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要坚持资源环境开放性、学生主体参与性、课程呈现个性化等原则。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课程资源要考虑真实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运用不同智能进行多方探索,培养多元智能。课程学习环境是教学开展的条件,信息技术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多元智能理论倡导课程学习环境是提高学生语言、数理逻辑与人际交往智能的学习环境。教师教学设计可以考虑在教学内容中体现多元智能理念,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智能特点设计多种教学方式。

新课标规定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掌握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多元智能是信息技术教学策略需要实现的重要目标。要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教学环境,设计评价手段多样化的教学评价系统,实施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多元教学形式。为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多元智能理论建议采用多样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设计自主探究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学习为学生创造综合运用多种智能解决问题的机会,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学习表格信息加工时,让学生统计分析某旅游城市热门景区客流量情况。学生利用Excel统计数据,从不同角度分析挖掘数据包含的信息,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遇到的困难,进行讲解示范。教学评价具有反馈与导线作用,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教学评价要遵循多样性,侧重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小学信息技术多元智能教学措施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基础性与综合性特点,基于多元智能的信息技术教学要针对学生不同起点进行分层教学,创设有利于学生智能发展的教学环境,实施多元评价,针对学生智能结构激发自主学习兴趣。要从多个角度分析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创设激发学生潜能的多元智能教学环境,设置多元任务驱动开展教学活动,重点围绕学生的语言、数理逻辑与人际交往等智能进行教学。教学内容设计围绕目标智能,通过实例练习实现,如在文字处理软件Word综合练习教学中,布置制作电子贺卡任务,需要学生发挥语言、数理逻辑与空间智能,在作品展示阶段锻炼语言智能与自我认知智能,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强势智能。

四、结语

小学信息技术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新课改的推进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出新的要求。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多元智能理念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创新带来新的启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要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优化设计,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多元智能新课标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多元智能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