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人精神融入课程思政探究

2023-02-13 19:01牛保明
关键词:王进喜铁人育人

张 伟 ,牛保明

(1.西安石油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2.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铁人精神研究中心” ,陕西 西安 710065;3.延安大学 石油工程与环境工程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一、铁人精神的内涵意蕴

(一)铁人精神的基本内涵

铁人精神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其基本内涵为:“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等。[1]41铁人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构成内容,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精神符号,它的影响是深远的和永恒的,对激励厚植爱国情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传递中国精神,对正确认识到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之间的逻辑联系和辩证关系有着重要时代价值。[2]60

(二)铁人精神的时代意蕴

铁人精神是对大庆石油会战所展现的社会存在的反映,也是对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作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等先进社会意识体现的文化继承和发展的结果。

1.铁人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体现

爱国主义是对祖国质朴的情感、具体的行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是一个对自己的国家最深层、最炽热、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根、立功之源、立言之本,是一个人应当拥有的道德情操和精神支柱。对王进喜而言,爱国就是心系祖国、奉献石油,高速度、高水平拿下大油田,开发好、建设好大油田。铁人王进喜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劳动模范、民族英雄,他的爱国表现在为国担当的痴心爱国,敢想敢干的敬业爱国,埋头苦干的奉献爱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的创新发展。他艰苦奋斗、鞠躬尽瘁,在茫茫荒原倾洒汗水、默默奉献,为国家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铸就了不朽的铁人精神。“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充分体现了铁人以振兴国家石油事业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

2.铁人精神是“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政治品格的生动彰显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根基,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3]“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正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生动体现。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人,以战天斗地的豪情壮志和勇于牺牲的坚定信念,用三年多的时间就甩掉中国贫油落后的帽子。在松辽石油大会战过程中形成的铁人精神为推动大庆油田开发、建设、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励着一代代石油人为油拼搏、为国奉献。大庆油田大会战书写了改天换地的壮丽诗篇,铸就的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铁人精神永远是时代所需。

3.铁人精神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典范

铁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已升华为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汇流的中国精神。铁人精神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在推动大庆油田开发建设的自觉实践中形成。通过“两论”学习的深入开展,王进喜认识到“这困难,那困难,国家缺油是最大困难;这矛盾,那矛盾,国家没油是最主要矛盾”。他面对会战中的主客观上种种困难和矛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勇于实践、立足实践、突出实践。王进喜用“两论”著作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组织职工,为1205钻井队的辉煌业绩的取得奠定了思想之基。铁人精神中“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正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鲜明彰显和坚定践行。

4.铁人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具体体现在铁人“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之中。铁人始终把服务群众、关心群众切身实际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铁人认为,人活着就要为国家、为人民干点事,哪怕少活20年、30年,国家的事不干、人民的事不干,这样的人没用。工人们认为,王铁人这个人,国家就是他的命;你就是把他的骨头砸碎了,也找不出半个“我”字。这是对铁人王进喜无私奉献的人生价值及生命价值最好的诠释。王进喜为中国的石油事业艰苦奋斗了一辈子,践行了“当一辈子老黄牛”的初心使命。为摘掉我国“贫油”帽子,铁人不计个人私利,不顾个人安危,自觉自愿地用鲜血和生命践行“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的崇高价值追求。这种奉献精神决定了铁人的襟怀、视野、气概和眼界,影响与感染着一代代石油工人砥砺前行。

二、铁人精神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

铁人精神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内在一致性,铁人精神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是落实“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基本要求的典例,有助于赓续中国共产党人优良传统,进一步弘扬和传承铁人精神。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铁人精神作为首批纳入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精神之一,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时代新人培育中的“理想之基”。铁人精神对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高度,拓展责任担当的广度,培养大学生坚毅的意志品质,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厚重的精神滋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发扬我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用先进思想、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全社会,不断为中国精神注入新能量,始终做弘扬中国精神的楷模”。铁人精神正是中国工人阶级伟大品格的具体体现,展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精神文化,是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的精神风貌,充分体现出了“爱国情怀”和“敬业精神”,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奋进第二个百年征程,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鲜活案例。

(二)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出发点。铁人精神中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德”,红色革命文化之“德”,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之“德”,对“立什么样的德”指向鲜明,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典型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是爱国、敬业、奉献精神品质的真实写照,是“爱国奉献、艰苦奋斗、科学求实、开拓进取”办学精神的直接来源。将铁人精神融入课程思政是锤炼大学生品质、提升大学生人格修养的重要途径,在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上回答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如何与学校传承相耦合的问题,使铁人精神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外化为大学生的行为自觉,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标识。

(三)推进高校思政育人体系创新的重大举措

推进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主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抓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工作机制,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铁人精神育人,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创新。突出组织领导的“铁人”导向、教学改革创新的“铁人”融入、教学效果提升的“铁人”贯通、教师队伍建设的“铁人”标准,构建以“四位两翼一中心”(“四位”是指基于铁人精神育人资源整合的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效果提升、教师队伍建设和育人机制建设四大支柱,“两翼”是指基于铁人精神价值挖掘的价值塑造和特色引领两大育人理念,“一中心”是指基于铁人精神内核显化的“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开拓创新”即“四实一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主要内容的铁人精神育人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把铁人精神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使大学生在课堂上领会铁人精神的精髓,在实践中认同铁人精神的魅力,在生活中自觉践行铁人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要求,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在培养信念坚定、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三、铁人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探析

(一)凝练铁人精神中思政核心元素

1.凝练铁人爱国思政元素

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是民族情感的深厚绵延,体现的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意识、自豪感和自信心。铁人忠诚于党,奉献于国家,在1960年“五一”万人誓师大会上喊出“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铮铮誓言,展现出铁的情怀和铁的忠诚。在那令人血脉偾张的创业年代,以王进喜为代表的“五面红旗”,不论哪一面“红旗”,都把爱国奉献深深融进了骨子里。“五面红旗”的故事,穿越半个多世纪,依然历久弥新、催人奋进,让人眼眶发热。[4]大力弘扬铁人精神,就要厚植新时代爱国情,坚持“国家利益与个人价值高度统一、先国家而后个人、为国家而甘愿牺牲自我”的原则,涵养爱国情、民族心、民族魂。培育时代新人,要将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的信念入脑入心,引导时代新人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有效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铁人王进喜的爱国集中体现在“人拉肩扛运钻机”“破冰端水保开钻”“惊天一跃压井喷”三个经典事迹中。

2.激活铁人忘我拼搏思政元素

1964年初,毛主席发出“工业学大庆”号召并称赞王进喜“干的很凶”,是“工业的带头人”。1964年4月20日,长篇通讯《大庆精神大庆人》刊发在《人民日报》,中国首次向全世界报道了大庆油田的开发,并向全国宣传报道了“铁人”王进喜。1966年1月,《工人日报》连续发表4篇文章,集中宣传报道大庆油田和铁人王进喜的英雄事迹。1966年1月3日,《工人日报》在《工人阶级的光辉形象——王铁人》的长篇通讯报道的新华社编者按中指出:“王铁人是一个具有无产阶级革命胸怀的人,一个充满革命气概、敢于为革命事业赴汤蹈火的人。他是成千上万大庆人的写照,也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的无数英雄劳模的写照。”[5]真可谓:埋头苦干爱国情,忘我拼搏践悟行。

3.精炼铁人艰苦奋斗思政元素

1960年3月,王进喜把笔记本、炒面袋、老羊皮袄这“三件宝”从玉门带到了大庆。在1960年的“五一”万人大会上,康世恩总指挥表扬铁人王进喜背“炒面袋”上井的情况时强调,这种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是革命的传统、延安的作风,值得人人学习,大大发扬。大庆石油会战初期,4万多职工的住房成了影响生产生活的大问题,王进喜带领干部职工因陋就简建“干打垒”住房,解决了住的问题。1969年,王进喜在大庆成立了第一支回收队,到各个施工场地回收废旧器材,连一颗螺丝钉,一块废钢铁都不放过。在大庆石油会战不久,余秋里讲了一句令人称慕的有着历史温度的话,他说,“王进喜代表着大会战的方向,铁人就是我们的旗帜”。[6]144

4.拓展铁人科学求实思政元素

对待没有干过的事情,王进喜一是不怕,二是敢于创新,三是“严细成风”。他坚持科学求实,坚持严字当头,讲究科学、依靠科学,狠抓第一手资料。在科技领域,王进喜以“识字搬山”的意志克服意想不到的困难,刻苦学习,带领工人们以创造性的劳动,创出一个又一个优异的成绩。科学求实孕育了一个国有特大型企业,创造了大庆油田开发建设的奇迹,为共和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7]23王进喜是吃苦耐劳的实干家,也是科学求实的典范。在刻苦学习和实践中,铁人掌握了一身绝活。他能通过耳朵听来判断井下钻头的运转状况、磨损程度,被工人亲切地誉为“钻机的医生”。他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求实,以科学求实的意识,科学求实的管理,科学求实的创新,把高度觉悟体现在高度敬业上,把严细作风体现在日常工作上,严在科学管理上,严在新技术革新上,严在作风建设上。

5.精炼铁人无私奉献思政元素

铁人王进喜在这场惊天动地的大庆石油会战中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但他说:“我甘愿在石油战线上,为党、为人民艰苦奋斗一辈子,当一辈子‘老黄牛’。”[8]“文革”期间,王进喜尽管遭受迫害、被残酷批斗,可仍然坚决捍卫大庆红旗,坚持“抓革命、促生产”。王进喜不顾个人安危,忍辱负重,排除干扰,深入基层组织生产,积极落实周总理“两论起家”的批示,大庆油田“两降一升”的被动局面得以扭转。即便是王进喜病重住院期间,也时刻关心国家油田建设,曾连续给大庆革命委员会写了三封信,为石油工业的发展建言献策。1970年国庆观礼,在天安门城楼,他遇见了邓颖超,邓大姐关切地询问他的病情,他乐观地说:“等病好后,一定回大庆再干他20年,请总理放心!”[6]217他一生都在为国家石油业的发展无私奉献,甚至在生命的尽头,仍然心系祖国的石油事业,为实现强国梦而奋斗。铁人王进喜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是当代党员为国家奋斗的精神动力,是当代青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的前进动力。[9]74

(二)创新铁人精神融入课程思政的科学方法

铁人精神融入课程思政要寓教于情,寓教于心,寓教于行。新征程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至关重要。高校教师要做到心中有爱、育人有法、解惑有道,才能够将铁人精神讲深、讲透、讲活。

1.构建铁人精神特色思政育人体系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组织领导的“铁人”导向、教学改革创新的“铁人”融入、教学效果提升的“铁人”贯通、教师队伍建设的“铁人”标准,着力构建并完善新时代铁人精神育人体系。

一是加强铁人精神育人顶层设计,健全“铁人思政”育人机制。明确铁人精神育人的领导机制、组织机制、研究机制、实施机制,实现铁人精神育人机制的结构化、系统化。成立铁人精神育人工作领导小组,优化铁人精神育人领导机制;建设铁人精神思政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全面优化铁人精神育人协同组织机制;加强铁人精神育人课程、教材、课堂建设,全方位优化铁人精神育人实施机制,力求在每一个工作界面上都有“铁人”导向。二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凝聚育人合力。明确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教师、党政干部承担铁人精神育人的具体要求,壮大“铁人思政”教学团队,凝聚大思政育人合力,推动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教师、党政干部四支队伍一体化建设,力求在每一支队伍上都有“铁人”身影。三是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凸显育人特色。将铁人精神贯通于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力求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有“铁人”元素。四是突出教学效果导向,创新育人方式。将铁人精神贯通于思政课堂教学,要从学理、哲理、道理、事理、情理等多维度入手,着眼于固本培元、凝心铸魂,力求每一个步骤都有“铁人”印记。五是多措并举,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加强铁人精神宣传引导,持续营造铁人精神宣传弘扬的良好氛围。凝聚思想共识,精心组织推进,把铁人精神育人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从新生入校参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到聆听铁人精神讲座、选修铁人精神课程、油田生产实习等确保铁人精神育人“四年不断线”,在校园公共空间中精心设计、合理体现“铁人精神”相关元素,将“铁人精神”的内涵植入校园,力求每一个场域都有“铁人”元素。

2.讲透铁人精神的时代价值

铁人精神凸显了王进喜鲜活的人物特征和高尚的精神品质,这源于他对真理的追求、对理想信念的坚持。在融入的过程中要注重厚植爱国情怀,砥砺强国之志;弘扬忘我拼搏精神,铸就青春梦想;传承艰苦奋斗精神,培筑优良作风;发扬科学求实精神,回应时代课题;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实现伟大梦想。

将铁人精神融入课程思政,一是要激励青年人积极开拓,努力进取,勇往直前,引导学生立足当下、放眼未来,绘就新蓝图、创造新辉煌。忘我拼搏永远是时代所需,青年学子要大力弘扬铁人王进喜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积极传承王进喜的忘我拼搏精神,继续发扬埋头苦干的实干作风,把奋斗作为青春最厚重的底色,用拼搏铸就最美的青春。二是要紧密联系铁人王进喜的奋斗历程,要善于用铁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青年人补足理想信念之钙,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不怕吃苦、不惧艰难的高尚品德。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新时代弘扬铁人精神,要牢记党的初心使命,联系世情、国情、党情、社情,不断锤炼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树立为党和人民艰苦奋斗一辈子的思想。三是要善于用铁人科学求实的精神激励青年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实事求是地对待科学、对待工作、对待事业。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准确认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评价问题,激发学生求真、求实、求变的科学追求,培养勇于探索、创造、创新的精神品质和实践能力。四是讲好“铁人们”的奉献故事,培育大学生廉洁奉公的道德风范。王进喜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公而忘私的道德情操,为青年学子作出了清正廉洁的表率。铁人们挥洒着自己青春、汗水和热血,为祖国奉献石油、奉献能源、创造和谐,实现实干报国、科技报国、产业报国。讲好课程思政,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无私奉献的精神,要在理想信念、思想道德及行为方式上下功夫,引导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

3.用好新媒体技术,增强铁人精神育人时代感

“新媒体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整合手段的不断创新,传播内容实现了图片、声音、视频等形式的深度融合,知识传播在新媒体平台变得更加形象和直观。”[10]83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将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推动课程思政内容“亮起来”、形式“活起来”、环节“实起来”。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特点,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通过新媒体平台、网络课堂等方式弘扬和传播铁人精神,加强营造融合教育氛围,提升大学生的文化修养。

一是贯彻“大思政”建设要求,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全面推动课程思政数智升级。利用思政智慧教室开展线上教学、学科研究中心开展虚拟教研室集体备课、学科资料室开展红色文物进校园展览等活动,扩展思政教学空间与影响范围。二是充分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媒体技术,依托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线上课程思政教学体系。通过重置教学内容,融入铁人思政元素,发挥网络教学知识分散化、理论系统化的优势,把教学知识点录制成短视频,学生借助移动智能终端随时随地学习,既打破学习时空限制又提高了学习兴趣。三是教师针对铁人精神中的概念性知识及相关背景知识进行梳理,结合丰富的多媒体资源,打造铁人精品微课。通过官微、学习通等有针对性地向大学生推送一些与铁人精神相关的漫画、影视作品与读物等,以实现对教与学过程互动交流的强化,全面地提升教学效果。四是加强VR思政教室建设。推进思政教育教学的智慧化、可视化、创新化和成效化,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高新前沿技术,将事物场景化,真实地重现大庆石油会战历史场景,展现王进喜等石油先辈当年奋斗的事迹。针对不同规模群体(10人~200人),通过教师端和学生端,以集中管理、集中学习的形式,建设集中授课型、小组研讨型、共用教学型VR教室。将虚拟现实技术教学模式融入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过程,打造沉浸式、可互动的学习模式,打破传统思政教育教学的时空限制,真实再现铁人爱国、拼搏、创业、求实、奉献的历史场景,身临其境感受铁人精神,充分调动师生的教学激情、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

新时代,新征程,铁人精神是青年学子砥砺前行、开拓进取路上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寄语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年轻充满朝气,青春孕育希望。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11]我们要充分挖掘铁人精神中的思政资源,大胆创新铁人精神融入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路径,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王进喜铁人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寻访铁人精神之旅
海上铁人郝振山
铁人王进喜(节选)
王进喜:一条铁的家规
铁人远去,侠之终结
CHINESE IDOL
全能三项:你也能够成为铁人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