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干预在化疗间歇期留置PICC导管患者中的应用对其满意度的提升评价

2023-02-16 02:37张玲朱霞
婚育与健康 2023年2期
关键词:效能导管化疗

张玲 朱霞

【摘要】目的:讨论化疗间歇期留置PICC导管患者选择自我效能的效果。方法:2020年6月—2022年10月,选择我院52例化疗间歇期留置PICC导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组采取自我效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比两组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化疗间歇期留置PICC导管患者,自我效能干预的优势在于减少不安全因素,且应用满意度更高。

【关键词】自我效能;化疗间歇期留置PICC导管;满意度

Application of self-efficacy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indignant PICC catheter during intermittent chemotherapy to improve their satisfaction

ZHANG Ling, ZHU Xia

Department of Oncology, Changsha Central Hospital, Changsha, Hunan 410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self-efficacy selection in patients with indwelling PICC catheter during intermittent chemotherapy. Methods: From June 2020 to October 2022, 52 patients with intermittent chemotherapy PICC catheterizat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26 cases) and the control group (26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elf-efficacy,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and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and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s: For patients with indentured PICC catheter during intermittent chemotherapy, self-efficacy inter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 of reducing unsafe factors and higher application satisfaction.

【Key Words】Self-efficacy; Indwelling PICC catheter during intermittent chemotherapy; Satisfaction degree

PICC置管是指將医用导管的一端置入患者的内外静脉,靠近右心房入口,将药物直接注射到病变部位,以减少药物对患者上肢静脉的过度刺激,最大限度地提高疗效。与传统的深静脉穿刺相比,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穿刺成功率高,对患者日常活动没有太多限制[1]。因此,它被广泛用于肿瘤等危重疾病的长期输液治疗。然而,在PICC的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不可忽视的不足,这会导致许多并发症,如异位导管、血栓形成、感染、静脉炎等症状,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医护人员需要正视这一问题,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0年6月—2022年10月,选择我院52例化疗间歇期留置PICC导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44~73岁,平均年龄(57.64±2.97)岁;对照组,男16例,女10例,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57.81±2.24)岁。对比以上资料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根据具体内容进行日常护理,在护理过程中为患者制定饮食和锻炼计划,及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观察组采取自我效能措施:(1)根据自我效能内容对医院护理人员进行知识培训,学习后进行小组讨论,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相关知识水平,便于在后续护理工作中更好地使用。同时,为了便于精细化管理,小组形式已贯穿整个护理过程。最有经验的女护士长是小组组长,负责制定日常护理计划,监督成员的实施,并在工作日结束时集体讨论受害者的问题并制定应对策略。(2)术前,护理人员首先统计了患者的个人信息,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全面评估。然后向患者介绍导管置入术的注意事项,以确保患者充分理解;其次,应强调治疗的目的和意义,使患者了解治疗带来的有益价值,从而提高后续护理的依赖性。(3) 导管置入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保持病房清洁,并适当调节温度和湿度,以确保患者的舒适。需要正确选择导管材料,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切割。在导尿管过程中,我们也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舒适体位类型,及时协助调整,但也要注意护理过程中给患者带来的不适。(4) 在分离后的第一天告知患者减少身体活动;第二天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了简要评估,护理人员在符合锻炼条件时进行了指导。导管置入术后,护理人员应检查患者的穿刺部位,保持干燥,并在更换敷料时严格遵循无菌程序,以防止感染。(5) 并发症的护理包括:1.在准备导管穿刺时,医护人员应提前评估患者的血管状况,以检查是否有疤痕、异常病理变化和畸形。此外,指导患者选择仰卧或半坐位。插管过程中,动作轻柔,对患者进行心理咨询,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患者在插管过程中的依从性,保持患者的高度配合。加强插管后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根据医嘱注意日常禁忌证,加强导管保护意识,避免日常活动中的暴力行为,这可能导致导管移位。2. 加强医务人员的技能培训和风险意识控制,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临床执业。穿刺置管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无菌处理,提高穿刺置管成功率,做好置管后的日常维护和护理工作,做好患者健康教育,教育患者日常科学护理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避免忽视潜在危险因素。3.医护人员应提高操作熟练程度,尽量一次性成功放置导管,避免重复操作。此外,导丝应在肝素盐水中浸泡,以增加其光滑度,避免划伤血管内壁。管子放置后,仔细粘贴敷料,并定期更换。当患者置管处疼痛、肿胀、出血时,及时检查处理,防止血管内血栓形成。4. 选择质地柔软、弹性适中的导管进行穿刺,穿刺前做好消毒和清洁护理,动作要轻柔,确定正确的穿刺位置和深度,根据患者血管直径大小选择匹配的导管型号,观察穿刺时患者有无血管痉挛等异常情况,一旦发生穿刺,应立即暂停,防止穿刺过深或刺穿血管,待症状缓解后可继续操作。

1.3 觀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展开比较,评价指标依次分为满意、良好、一般、不满意。

比较并发症,指标为感染、静脉炎、皮肤过敏、导管阻塞。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率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6.15%,对照组为7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3%,对照组为2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PICC导管置入术是指穿刺针通过外周静脉穿刺后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因为临床导管置入术简单快捷,不会对日常活动造成太多限制。它广泛用于肿瘤患者的对症治疗,但长期使用会导致许多并发症[2]。基于此,本文将重点探讨癌症患者PICC置管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目前,超声引导PICC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多家医院广泛普及,在非肿瘤患者中,也将根据患者的适应能力进行应用。同时,静脉输液治疗指南还指出,在满足治疗的前提下,应选择直径最小、长度最短的输液治疗工具,因此,在中国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但就普及程度而言,仍有一定距离。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穿刺血管的选择非常重要[3]。穿刺时主要选择穿刺条件良好的血管。例如,通常首选内径宽、直、平且分叉较少的静脉。穿刺时应避免使用静脉瓣膜。贵要静脉通常是导管置入术的首选,因为它们的路径短,静脉瓣少。这种可视化技术在超声引导下的广泛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检测穿刺的血管,例如血管的方向、血管的内径、管壁的稳定性、血栓的存在、血管的弹性以及伴随的神经和动脉的位置[4-5]。在整个穿刺过程中,应确保对整个过程进行动态监测。针的方向与超声波探头的长轴在同一平面内,可以有效防止体积效应。导出丝绸的动作是温和而缓慢的。如果出现阻力,可以适当调整针的角度。此外,对管道铺设人员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经过认证的专业护士来完成管道维护。最后,应定期监测患者的双侧臂围,并详细记录后续维护情况。

本研究的具体分析如下:在本次护理中,首先要做的是培训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尤其是在导管置入术护理的知识培训方面,以确保后续的高质量护理。然后,团队由一名经验丰富的护士长分组领导,以制定和监督团队内的护理任务。在护理方面,在导管置入术早期统计患者的个人信息,并综合评估病情程度。此外,应向患者普及与导管置入术相关的知识,以帮助他们了解导管插置入术期间的预防措施。通过介绍导管置入术的目的和效果,患者可以深入了解治疗的优势,从而提高后续护理的合作程度,也可以缓解一些患者紧张和焦虑的心理情绪[6-7]。在导管置入术过程中,应仔细安排基本的日常护理,以确保患者的环境干净整洁;其次,合理调整患者体位,提高舒适度。导管置入术后,应根据患者的实际康复情况告知患者其活动情况。特别是在导管置入术后的第一天,护理人员应陪伴患者并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变化,以减少撕裂伤的可能性[8]。

随着PICC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它为肿瘤患者等危重患者提供了相对安全的药物输送渠道,在促进患者康复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针对其各种并发症,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监测患者的各种不适,及时采取紧急措施,挽救患者的生命。对于临床医务人员,我们始终坚持认真、严谨、进取的工作态度,加强基本技能的掌握,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积极学习相关的先进医学理论和操作技能,并将其应用于一线。

参考文献

[1] 杜妙花,黄心茹,郭咏佳.前馈控制用于白血病患儿PICC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40(17):3184-3187.

[2] 马丽,张小鑫,朱彩兰,等.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与居家照护平台在老年肿瘤患者PICC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1,37(31):2456-2462.

[3] 韩敏,朱莉,徐兵.医护一体PDCA护理模式对新生儿PICC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21,19(9):1604-1607.

[4] 王娜娜,陈志芳.1例顽固经左侧头臂静脉异位奇静脉成功正位的PICC护理报告[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10):1577-1578.

[5] 刘佳,和茵,刘鑫.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1, 42(1):173-176.

[6] 梁杉杉,郑晓敏,王静,等.基于自我效能感干预对PICC带管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导管维护依从性的影响[J].科学养生,2020,23 (11):158.

[7] 荆亚丽.自我效能干预在化疗间歇期留置PICC导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32(12): 1885-1886.

[8] 徐广春.自我效能干预对白血病患者留置PICC导管后不良反应的效果研究[J].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9,26(6):101-104.

猜你喜欢
效能导管化疗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新型浅水浮托导管架的应用介绍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跟踪导练(二)(3)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