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区域产教融合协同创新要素与运营成效研究

2023-02-19 15:16吕慧文林波段春莲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3期
关键词:数字经济产教融合

吕慧文 林波 段春莲

摘 要:数字经济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在数字创新赋能下,产业融合也促进了产教融合的协同发展。以深圳市为例,研究区域产教融合的动力因素及系统影响机制,构建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分析深圳产业链、教育链、创新链的协同发展情况,以更好的发挥产教融合系统对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经济发展的人才补给、智力支撑、科技创新作用。

关键词:数字经济;产教融合;复合系统协调度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3.007

数字经济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深圳作为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着力提升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能级,打造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数字化转型。在数字创新赋能下,产业融合不断深化,人才培育需求升级,高等教育紧密联系产业需求,培养产业所需的人才,围绕产业链深化产教融合协同发展,对于深圳建成产教融合型城市至关重要。

1 深圳产教融合系统要素

1.1 深圳产教融合动力因素

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仅涵盖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机制,也包括了教育链、产业链和区域经济系统之间的融合。产教融合外部,经济发展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高校在人才培养方向上会重点关注市场需求,与企业紧密融合使高校更好的掌握经济发展的动向,推动学科专业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产业主导是产教融合的主旋律,区域产业特色也会影响当地学校的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方向,高校积极布局未来产业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良好的经济基础、产业体系为深圳产教融合型城市发展带来产业基础,数字产业变革促使了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为深圳产教融合型城市发展提供发展契机。

产教融合内部,高校需要企业在办学条件、人才培养及科研成果转化方面提供支持,高校输出的人才、培训及技术等可以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而企业需要高校为其提供人才培养及技术研发的帮助。高校与企业紧密结合,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高校教育水平的同时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发展间接提升了当地政府对教育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以及创新能力,也进一步为企业和高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保障。

1.2 深圳产教融合系统影响机制

产教融合动力机制包括外部政策环境、宏观经济保障机制,内部利益驱动机制及发挥机制作用的各个动力因子。

(1)教育链。通过产教融合,高校可以获得一定的资金和设备从而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师资力量和教科研能力,提升人才培养和就业质量。在新经济常态下,高校应用性、实践性日益明显,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关键要素资源;区域经济也需要高校进行技术创新与人才保障,以促进产教融合系统协调发展。

(2)产业链。随着现代产业体系的高质量发展,市场对产业适配的人才求贤若渴,高等教育根据社会动态变化推进教学改革,而企业为了生存和长远发展,也愿意与高校合作革新技术,就此促成产教融合系统形成。深圳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导向,加强科技创新形成产业特色,主导了产教融合方向;各大高校院所根据深圳产业融合趋势设置交叉学科,面向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结构,促进教育和产业联动发展。

(3)创新链。产教融合是一种创新形态,可以有效集聚各方创新要素,提升科技创新实效,助力科技自立自强。高校院所在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方面极具潜力,聚焦国家战略需要,通过统筹推进基础与应用学科交叉融合,建设对接区域传统优势产业、智能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亟需的学科,深化产教融合改革,加快科技攻关和人才培养;企业则发挥创新主体作用,积极参与高校院所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为高校提供科研创新要素支持,协同合作加快攻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通过产教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综上所述,产教融合促进了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服务,提高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契合度,实现了教育与经济建设的互利互惠。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对新形势下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拓宽就业创业渠道、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均具有重要意义。

2 深圳产教融合系统整体协调度分析

2.1 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构建

深圳高等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表现是两者的协调发展,即在“教育链-产业链”复合系统中,各子系统及其元素相互适应、逐步协调、促进共生的过程。基于协同学原理,构建“教育链-产业链”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用以研究双链协调发展程度及其演變趋势,判别深圳产教融合总体绩效。

功效系数(EC)是序参量Vji对系统有序性的贡献,指标Vji在系统的表现值为Xji,计算方法如下。

ECVji=Xji-βjiαji-βji,βji≤Xji≤αji,正功效

αji-Xjiαji-βji,βji≤Xji≤αji,负功效

(j=1,2;i=1,2…,n)

上式中,aji、bji为序参量临界点的上下限,介于0到1之间。计算功效函数的几何平均数,以此来确定系统有序度,函数如下。

ECjVj=n

ni=1ECjVji,j=1,2;i=1,2,…,n

以此为基础,计算复合系统协调度(cm)公式如下,其取值在-1到1之间,系统越协调,cm越大。

cm=θ·∏2j=1EC1j

Vj-EC0jVj

θ=minjEC1jVj-EC0jVjminjEC1jVj-EC0jVj(j=1,2)

2.2 复合系统协调度指标分析

首先基于投入和产出两个层面,建立“教育链-产业链”复合系统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

在高校数量方面,由于深圳高等教育起步较晚,教育资源在数量和基础上表现相对薄弱,但近年来,深圳不断增加教育资源投入,发展势头迅猛,筹建名校深圳校区及国际大学合作势必会提升深圳的高等教育资源。

在就业方面,深圳城市就业资源丰富,毕业生留存率和人才引进率较高。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改革开发的前沿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吸纳了大量高校毕业生,为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根据过去五年的数据,毕业生就业基本流向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和产业转型升级调整的领域,倾向于劳动力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毕业生开始逐渐转向先进智能制造业,多领域跨场景应用使数字经济发展迸发活。

在创新成果方面产出颇丰,比如高校专利数量,在北上广深四大城市中,深圳高校均排名前列,见表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占比超过50%,也与深圳产业发展趋势相符,与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互为支撑。

2.3 复合系统协调度计算结果

初步整理“教育链-产业链”复合系统评价指标数据,取各评价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上浮或下调10%作为上限和下限,计算功效系数,结果如表3所示。

然后依次计算出教育链子系统和产业链子系统的有序度以及“教育链-产业链”复合系统协调度,结果见表4。

如果定义0~0.3为协调度较差,0.3~0.7协调度居中,0.7~1.0协调度较高,由上表可以看出:

第一,教育链和产业链子系统的有序度总体均呈上升趋势,但趋势略有不同。产业链子系统有序度从2010年的0.0430到2020年的0.8482,有序度明显增加且逐年升高,印证了深圳市产业蓬勃发展的局面;教育链子系统协调度居中,有序度增速相对较缓,甚至在2019年出现了轻微波动。教育事业发展是循序渐渐的过程,在高质量发展要求下,教育事业不断追赶,仍需一定时间的积累。

第二,“教育链-产业链”复合系统协调度在2011-2020年间从0.0386上升至0.6755,复合系统有序度居于中间偏上水平,整体朝着协调有序的方向发展,但其明显低于各子系统有序度,说明两者协调发展尚有提升空间。

3 深圳产教融合系统成效

为了更为客观地了解深圳产教融合现状及效果,采用问卷方式对深圳市企业及高校开展调研。问卷主体从产教融合基本情况、产教融合评价、问题及建议等方面设置,调研共发放问卷316份,有效答卷284份。

3.1 产教融合运营情况

企业受访者集中分布在先进制造业、电子通信、互联网数字行业,占比达80.2%。从高校方来看,64.8%的受访者认为校企紧密合作促进了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高校产教融合项目满意度得分排序依次为:共享实训场所与设备、合作办学、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共建专业、共建课程、共建教材、共建师资队伍。从企业方来看,72.7%的受访者认为目前产教融合的层次和深度较好,68.9%认为参与产教融合对于企业的收益要大于所付出的成本;82.1%的企业具有长期合作的意愿。

在人才匹配方面,81.9%的高校受访者认为本校的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基本匹配企业需求;75.5%的企业受访者表示学校在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实习实践等方面符合深圳市产业发展趋势,能够满足企业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在实习实践方面,82.8%的高校受访者认为学生在合作企业实习满意度较高;67.9%的企业认为目前实习学生质量达到预期、能够满足企业当下需求。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高校受访者对专业设置和人才匹配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企业受访者,可见校企在人才培养适应性方面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改进教学方式模式、提升学生实操能力、对接企业实际需求。在科研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75.2%的高校受访者认为本校与企业展开科研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情况较好;75.5%的企业受访者认为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提升创新能力,实现科研成果吸收转化,在科技创新方面双方的认知较为一致。

3.2 存在问题及建议

调研显示,高校受访者建议增加相关支持激励政策,尤其关注对一线教师的激励措施,提高产教融合积极性和绩效,同时,希望政府和社会提高对职业教育及学生的关注。企业受访者认为学校教育与社会及企业需求有一定落差,学生不能完全满足企业需求,存在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培养人才却由于实习时间短、岗位人员流失等问题不能保障企业相关权益。建议高校能够结合企业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以便于快速对接企业需求,同时将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相关规定具体化,保证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地位,在教学制度、培养方案等方面给予企业足够的自主权,规范和完善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政策机制、协调机制和评价机制。

4 小结

总体来说,深圳市产业链、教育链协调发展,共同促进深圳的教育事业、产业经济和区域创新力的增长,但其融合水平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在产教融合实践中人才需求匹配、制度保障激励等方面需进一步加強。深圳教育事业虽然投入不断加大,但由于其基础相对薄弱,对于产业发展的赋能作用尚未充分释放,需继续深化产教融合,发挥其对深圳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经济发展的人才补给、智力支撑、科技创新的基础支撑和先行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海深,王茜.全面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协同发展新路径[J].新经济,2019,(10).

[2]刘慧敏.产教融合动力机制现状及策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9.

[3]孙云飞,张兄武,付保川.地方高校“产教融合”动力机制的构建研究[J].教育探索,2021,(01).

[4]邵坚钢.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路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7,(02).

[5]池春阳.利益相关者视角下高职教育产教融合长效机制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33).

[6]吕慧文,王英.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绩效研究[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6,7(4).

猜你喜欢
数字经济产教融合
一起来认识“数字经济”
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大数据时代我国信用评级业重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