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视域下思政教育实效性研究

2023-02-19 07:02侯辰俊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3期
关键词:大变局思政教育实效性

侯辰俊

摘 要:文章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写作背景,以我国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为主要实例,分析了在特定情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难题和解决路径。文章从三个方面指出了当前影响思政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对当前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大变局;思政教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3.057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世界发展大势提出的科学、准确的论断。世界历史的深度之变,国际力量的历史之变,全球治理的理念之变,让人们能够清醒地认知中国目前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尤其在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趋势之下,疫情对每个国家的体制建设、治理能力、话语权等方面都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人口最多的国家,近几年在国家硬实力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道德信仰建设、思想文化建设等意识形态领域始终在遭受西方某些国家的夹击与攻击,公民信仰、思想、意识出现多元化、虚无化,所以教育作为我国的百年大计,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最有效途径。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可塑之才的重要渠道,在我国处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地位。换言之,在当今变幻莫测的世界格局之下,如何提高文化软实力,如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用性和实效性,是题中的应有之义。

1 当前影响思政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结果的一个考量,它特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学生经过各种思政相关的教育环节和教育过程之后,所呈现出的教育结果与预期状态的一个比拟,对开展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1.1 新冠疫情的长期流行和蔓延

如今,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此次疫情覆盖范围广,病毒传染性强,持续时间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但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让疫情在国内得到了有效控制,人们的生活也得以恢复正常。不过,不可否认的是,长期的疫情大流行已经对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正常运转及国内居民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所以,此时的抗击疫情已经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區,如何科学有效快速地防止疫情蔓延,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疫情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是我国当前抗疫面临的主要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迎来了巨大挑战。疫情防控的长期性和突发性给社会治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社会矛盾被无限放大,群众情绪极易波动,违法乱纪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群众散布谣言,逃避检测,殴打医务人员,扰乱医疗救治环境;部分医疗从业者造假贩假,哄抬物价;更有部分公职人员滥用职权、违法渎职,给全民抗疫抹上了一层阴影。相比于其他社会人群,高校青年学子普遍接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和心理引导,有着丰富的知识体系和较为成熟的心理构建,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担当,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有生力量。但需要指出的是,高校青年学子社会阅历有限,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干扰和影响,尤其是在面对突发性重大事件时,容易产生心理波动,情绪不稳,价值判断失误的现象。

所以,抗击疫情一方面给高校带来了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无数鲜活生动的英雄事例摆在眼前,为引领大学生在疫情中坚定“四个自信”和促进学生个人成长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另一方面,疫情防控期间如何有效地开展思政教育,如何理直气壮地讲好思政课,旗帜鲜明地讲述我国的制度优势和大国担当以及政府对问题的处理和及时止损,从而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是摆在各高校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1.2 国际局势的动荡和国内社会舆论的影响

近年来,受国际经济下行和新冠疫情流行的影响,一些国家开始逆全球化潮流而上,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和单边主义政策,企图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新冠肺炎在全球的扩散也表明,在危机面前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中国在此次抗疫过程中凸显出的大国担当以及良好而有效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更是再次推动了世界格局的“东升西落”。所以近年来,西方国家为维护自身利益和地位,一再加强对我国的意识形态输出,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利己主义价值观近年来甚嚣尘上,严重影响了国内青少年和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施教的基础内容,也是文化认同的内在核心。所以,全球疫情背景之下的意识形态的斗争以及多元价值观的交锋,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考验。

社会舆论环境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着强烈而深刻的影响,它能够对思政教育起着强化或者削弱的作用。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能够增强思政教育的影响力和实效性,引导学生保持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反之,不良的社会舆论环境则会对大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甚至是非常严重的后果。随着抗疫的覆盖和防控的深入,部分人开始质疑我国的抗疫,他们认为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已经进入尾声,全国抗疫也可以鸣金收兵;国内疫情防控的成本太高,不利于社会的发展。更有甚者和国外反华势力勾结,对我国国家制度和疫情防控进行诋毁和抨击。然而,截至2022年7月8号,海外国家仍现存新冠确诊人数7500多万人次,我国国内也约有3/4的省市仍然存在确诊病例,抗疫还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所以,思政治教育作为我国社会价值观培养的主战场,必须要顶住不良舆论压力,迎接好各种意识形态的挑战,强化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团结。

1.3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力度的缺乏

相比于之前模式单一的思政课传统理论教学,思政课实践教学更能够促进学生劳动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加强对理论知识的认同,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从而更好地做到知行合一。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传统的理论教学更加侧重思考和反思,缺少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参与,而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让学会生亲自参与感受客观世界,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从而学到在课堂上难以获取的东西

近年来,各大高校都逐步加强了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视和研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和改进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但总体上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教师参与度不高。传统的思政实践教学偏向于“教师问,学生答;教师看,学生做”。马克思认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的人。”所以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在场”并发挥主导作用是重中之重。

第二,各高校对于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保障力度不够。近年来,虽然各大高校把思政实践教学已写入各自的建设方案中,但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实施环节一直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各学校的实践基地建设、物质保障,后勤保障,甚至实践教学的制度保障都不尽完善,给学生的参与和活动造成了阻碍。

第三,社会支持力度不够。思政实践教育是应是协同教育,它既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支持。现如今社会上依旧是更倾向于“分数决定论”,轻视劳动教育和实践教育,这也就造成了学生对于实践教育的轻视和忽视,从而使得思政实践教育大打折扣。

2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路径

针对目前的状况,应从三个方面来思考如何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2.1 努力讲好疫情防控这门“大思政课”

此次疫情的突发,从侧面推动了现代教育的改革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也给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带来了发展的契机。期间,各大高校的思政教师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改进工作方法努力适应当下思政教育的新形势,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讲好疫情防控这门“大思政课”,应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要帮助学生树立危机意识以及底线思维。全球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虽然国内也遭受了新冠疫情的严重影响,但总体上处于可控状态,绝大多数人民生活可以得到良好而有效的保障,大部分学生没有被感染过更没有身处抗疫一线,没有经历过生与死的考验,这也就造成了一部分学生坐井观天,纸上谈兵。认为已经可以“躺平”,抗疫应该结束。然而,当今社会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一个充分发展、但同时蕴含风险的时代。社会存在的潜在风险一旦转化为现实危机,很容易给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我国的人口总数,人口密度,人口百万以上城市数量都是世界之最,疫情一旦全面爆发,后果将不堪设想。这对我国预警并防范化解重大風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醒社会全体成员树立危机意识的重要性。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准确把握国情和社会舆情,严格落实传达党和国家的相关精神,处理好学生的各类思想问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二,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无数共产党员、医护人员以及普通群众,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迅速行动、全情投入,切实履行责任与担当,坚守抗疫前线,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的阻击战,成为抗疫的“中坚”力量,为阻断疫情传播、助力国家工复产复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疫情防控期间,无数大学生展示出了强烈的家国情怀和担当意识,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抓住疫情提供的课程资源,抓住契机促进大学生成长成熟,培养出能奋斗、敢担当的时代新人。这正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在疫情应对期间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

总而言之,各高校应该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指示精神,不断开发探索关于思政教育的新方法、新模式,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去思考问题,从而在抗疫这场斗争中坚定“四个自信”。

2.2 强化社会舆论监督

当代社会各种信息通过各种形式的媒体平台和传播渠道流向校园,流向大学生,广大青少年接收到来自国际关系、社会制度、不同群体等多方面的信息集合。一方面,一部分积极信息对学生的三观养成和思政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例如大家喜闻乐见的“正能量”视频可以激发起学生的民族情怀和社奉献精神。但另一方面,某些媒体平台散播不良风气,与高校思政课宣传教育的内容背道而驰,十分影响学校的思政教育,更有甚至宣传歪理邪说,对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造成了严重影响,故强化社会舆论监督势在必行。

第一,加强法制监管。当今中国对于互联网基础管理问题,法律法规还很缺乏。对于某些不良信息、低俗信息等定义还不够准确。这就导致了很多博主、平台利用法律的空子打擦边球,从正面或侧面宣传有害信息,甚至是诋毁国家民族等言论。所以,必须加快完善立法尤其是要建立有关疫情的舆论管理管控机制,对疫情的发展变化进行管理和控制。关注公众的舆情态度和风向,提高疫情管控的效果。甄别不良信息和错误信息,减少模糊地带,杜绝打擦边球,构建法制化的网络社区文化管理机制。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第二,加强媒体自律。媒体自律是广大媒体工作者对自身从事的本职工作的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针对各类社会事件,尤其是突发事件,媒体工作者的报道和叙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舆论的走向。因此,同一事件的不同报道会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当今社会在“利益至上”价值观的裹挟下,网络平台进入了“流量”时代,部分媒体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不能够正确而客观的报道事件,把舆论监督和报道作为牟利的手段,从而对社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在重大事件面前,主流媒体应该主动肩负起塑造良好舆论生态的责任,内化职业道德意识,报道客观事实,阐述正面言论,做谣言的粉碎机,塑造公众价值观、强化公众道德意识、引导危机有效化解的责任,营造危机处置的有利舆论环境,为危机有效处置提供舆论支持,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彰显媒体人的价值所在。

2.3 促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

高校思政实践课可以对学生进行积极向上的价值引领,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对社会的认识,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适时地让学生掌握各类劳动技巧和生存本领,提高大学生的个体知识水平和能力素养,从而有效地分辨社会上的各种信息和声音,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准则。更重要的是,有效地思政课实践教学可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一方面,国家应出台相关方针政策,甚至是法律法规来针对思政课实践教学亦或是劳动教育等实践类课程进行规划和管理。例如,美国早在1973年就制定了志愿服务法,而自此之后美国更是不断出台关于志愿服务的法律法规,1990年把国民服务正式规定为国家的政策,2009年把加强和改善联邦志愿服务体系置于优先议程中,2017年更是建立“社会革新基金”用于服务志愿项目。所以在美国的高等学府,社区服务是非常普遍的,其主要活动多为筹集资金、义务劳动、医疗服务等。有效而良好的社会实践服务,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参与能力,提高其社会责任意识和公民责任意识。所以,我国应加强对学生实践课程(不仅仅局限于思政类)的制度建设和规则制定,以此来提高我国大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实践劳动能力,不断树立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和服务的信念,正确认识远大抱负,脚踏实地,厚积薄发。

另一方面,各高校应应该加强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全方位保障。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序推荐,不仅需要健全的制度来予以保障,更需要各方资源的有效支撑。科学合法的保障制度以及多方位的资源职称,是思想政治实践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不仅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更是缺少实践场地、实践经费以及各类人力资源。所以各高校首先应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等相关考核机制,明确考核主体,采用科学考察方法,同时建立考核信息反馈机制。其次,就是为学生量身打造实践教学的保障新机制,必须建立专人专项的经费保障体系,以及实践基地教育體系,让每一位学生,每年、每学期都能真正地参加思政实践教学活动,切身感受社会的体制运转和群众的生活面貌。否则再健全的制度,再大的热情也得付之东流。最后,教师要提高参与度。“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引路人,不仅要具有良好的理论功底,更是要具备扎实的实践能力,与学生共同参与实践活动,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榜样的力量,引导他们转变思想观念,深入了解社会,从而增长阅历和才干。

3 结语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当前和今后我国面临的一个主要时代课题,对我国的教育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思政工作者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创新教学模式,抓住主要矛盾,有效地解决时代带给教育的问题和挑战,从而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文艺,刘慧,王翠云,等.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21,(11).

[2]张蕴岭.百年大变局:世界与中国[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9,(12).

[3]高恒.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策略[J].安徽: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7,(1).

猜你喜欢
大变局思政教育实效性
2022年养猪业或将迎来“大变局”
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冠疫情叠加影响的若干看法
莫耶与沈醉 大变局下的小恋曲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尘埃未定的大变局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