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建党精神培育新时代好青年的契合逻辑与实践路径

2023-02-19 21:46万善悦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建党理想中国共产党

姚 崇,万善悦

(陕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1]71,对广大青年提出了“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1]71的殷切希望。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以伟大建党精神培育新时代好青年需要结合青年群体特征和认知特点,调动精神引领、激励和塑造人格的作用,引导青年实现知、情、意、信、行的协调与统一,培育造就新时代好青年。

1 以“知”“情”“意”“信”“行”为出发点,深刻阐明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理路

追求认知、厚植情感、坚定意志、坚守理想、落实行动是人类开展活动的基本形式,构筑了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相统一的完整系统。其中知是基础、情是催化剂、意是杠杆、信是枢纽、行是目的,内在因素和外在行为的交汇融合为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筑牢了思想根基、积淀了情感力量、磨炼了意志基因、凝聚了政治灵魂、奠定了实践基础。因而从知、情、意、信、行的整体视角能有效梳理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脉络,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品质的生成历程。

1.1 中国共产党以“知”为先导,为淬炼伟大建党精神筑牢了思想根基

“知”是基础,它是主体对一定客体对象的产生、发展、变化本质及其规律性的深刻把握和理性认知,统摄着人的情感、意志、信念和行动。“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2]875中国共产党“坚持真理”,体现在对真理的求知探索、内化认同、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们在内忧外患的局势中逐渐领悟马克思主义是救国救民的良药良方,于是创办了《新青年》《每周评论》等刊物,将其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前沿阵地,组建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等团体认真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以领悟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性。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中国共产党逐渐内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的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真谛,积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以推翻压迫,实现自由;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蕴含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自觉利用哲学、辩证思维对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了清晰定位;接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提供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知识体系,积极探索解决城市工人就业、促进农村农民生产的具体路径。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实际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并在革命实践活动中形成了《反对本本主义》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逐渐觉悟出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坚持与时俱进,实现创新发展,才能真正扎根中国大地,迸发强劲的生机活力。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求知探索、内化认同和创新发展的历程,为淬炼伟大建党精神筑牢了思想根基。

1.2 中国共产党以“情”为催化剂,为锤炼伟大建党精神积淀了情感力量

“情”是催化剂,它是人通过认知环节对主客体产生的态度、情绪情感的体验,是贯穿认知、意志、信念和行动的全部情感要素,对行动的产生起着催化作用。“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3]211,忠诚则是一个政党内部的基本情感。中国共产党强调“对党忠诚”,不仅体现在对党组织的庄严宣誓承诺上,还体现在入党后的忠诚行为表现上。无数共产党人为推进革命事业不惜牺牲个人生命,以诉说对党组织和党的革命事业的忠诚。早期共产党人不顾个人安危活跃于地下组织,秘密开展革命活动,为推进党的事业提供了大量的人才支撑和条件保证。北伐战争中英勇善战、永不叛党的革命先辈,用鲜血诉说对党的忠诚。战争空隙,中国共产党为增强党组织凝聚力以筑牢忠诚之基,在军队主动开展政治组织工作和政治教育工作。同时,中国共产党强调“不负人民”,坚持“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4]3,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大力宣传科学民主思想以唤醒民众;为改变工人生活现状,组建上海机器工会等组织,领导工人掀起了运动大高潮;成立农会,领导广大农民群体开展减租减息运动,为维护农民阶级利益开展了多次反抗。在长期的斗争实践活动中,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形成了科学的群众观,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爱戴。实践证明,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在任何时候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生动的。中国共产党坚持对党组织忠诚,推进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饱含对人民的深厚情谊,创造了坚不可摧的群众基础,动员了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对国家建设的积极性,为锤炼伟大建党精神积淀了强劲的情感力量。

1.3 中国共产党以“意”为杠杆,为锻造伟大建党精神磨炼了意志基因

“意”是杠杆,它是人们在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自觉克服困难和排除障碍的毅力,是在艰难困境中所表现出来的迎难而上的勇气和顽强斗争的品质,支撑着认知、情感、信念和行动的全过程。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必然要求先进的政党要积极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在进退两难时作出正确选择,推进行动进程。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不怕牺牲”,始终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奋战一线,奋勇向前。在动荡不安的年代里,十余名全国代表冒着被敌人搜查、抓捕的危险,召开了中共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并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完成了历史上具有开创性的任务。此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与封建旧势力、外来敌对势力抗争,为国家的安危和百姓的生死存亡赴汤蹈火、不惧生死,在革命实践活动的历练中磨炼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的品质。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坚持“英勇斗争”。中国共产党为宣扬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据理力争,与非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三次大论战的斗争活动;中国共产党为了改变工农阶级的生存环境,积极组织工会、农会与旧势力顽强抗争的实践活动;在风雨如晦的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受到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等主客观因素限制,但始终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的伟大梦想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说给百姓听听的,而是以顽强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以迎难而上的勇气顶住压力,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化解危机,跨越一个又一个“娄山关”“腊子口”实现的。党的奋斗历程就是把坚定的意志力作为杠杆,支撑其在生与死、进与退、顺境和逆境中作出正确选择、锁定正确站位、调节正确行为的过程,为锻造伟大建党精神磨炼了坚强的意志基因。

1.4 中国共产党以“信”为枢纽,为铸造伟大建党精神凝聚了政治灵魂

“信”是枢纽,它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对某种认识和原则的真诚信仰,是认识的再深刻、情感的再强烈、意志的再坚定。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众多历史性成就和重大性突破,经受住国内外的各种考验,在前进道路中不脱轨、不偏道,其中心环节就是在认知的基础、情感的积淀和意志的磨炼中“坚守理想”。中国共产党在强化认知的基础上坚守理想,经历了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记忆、照搬照抄到内化认同、自觉遵循,再到后期灵活运用、巧妙结合的心路历程,中国共产党在实践应用中自觉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认识上升为坚定的信仰。同时,中国共产党强调对党组织的忠诚,饱含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在情感积淀中加强认同,坚守理想。比如革命先辈李大钊,作为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积极著书立说,呼唤人民思想觉醒,推动共产党组织创建,自觉担负起中国革命的重任,在1927年不幸被军阀抓捕入狱,受尽严刑拷打,依旧未透露半点党的机密,在监狱里写下《狱中自述》,诉说了自己的毕生所愿,即使危在旦夕,也依旧关心党的事业和革命发展态势,对中国共产党保持强烈的信念感,对革命保持坚定的信心,成为后世的精神引领者,也成为筑牢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标杆。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顽强的意志,英勇斗争,不断在逆境中提升斗争本领,在意志力的塑造和磨砺中培养坚守理想的定力,把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对未来的奋斗目标有清醒的认知、深刻的把握、执着的追求,把理想作为行动指南指引前进道路的方向,为铸造伟大建党精神凝聚了坚定的政治灵魂。

1.5 中国共产党以“行”为归宿,为召唤伟大建党精神奠定了实践基础

“行”是目的,它是人在知、情、意、信影响和支配下的外在表现和综合反映。中国共产党注重知行合一,把有无行动力作为衡量政党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行动中“践行初心”,通过积极创办刊物、出版译著、兴办研究会以启民智、开民心;成立工农会组织,集中力量开展工农运动,宣传鼓励工农进行自由和人权的斗争,以提高工农阶级斗争觉悟、改变工农生存状况、保障工农基本生存权利、提升工农社会地位;为实现中国社会变革,挽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投入北伐战争以推翻北洋军阀的残暴统治。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作为自身的幸福,坚持人民至上,给予人民群众深情的关切,带给人民看得见的福祉。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行动中“勇担使命”,积极掌握历史主动,肩负起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重任,他们在汲取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失败教训后,坚持走无产阶级革命道路,一边通过建立宣传小组、创建刊物等形式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从文化和思想领域解决普通民众素质低、思想守旧落后的问题,激发中华民族儿女的爱国救国热情;一边通过开展党团建设活动、组织工农运动、投入北伐战争等革命实践活动,团结带领广大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以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道路自信,坚持用脚踏实地的行动力和伟大的实干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行动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认知,厚植对党组织和人民的情感,锻造坚定顽强的意志力,坚守理想,坚定信仰、信念和信心,为召唤伟大建党精神奠定了实践基础。

从“知”“情”“意”“信”“行”五个维度出发强化对伟大建党精神生成理路的探究,一方面,理论认知是前提,情感、意志是必要条件,信念是核心关键,行为是最终体现。另一方面,行动的过程及结果也会进一步加深认知、培养情感、磨砺意志、塑造信念。总之,五个维度相互依存,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共同构成了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脉络,也为青年的成长成才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2 以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容结构为立足点,明晰伟大建党精神与新时代好青年的逻辑进路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5]47伟大建党精神内涵丰富,与塑造青年理想、担当、吃苦、奋斗品质耦合一致,具有一定的契合性。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与新时代好青年的契合逻辑,有利于涵养青年优秀的精神品质。

2.1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培养青年理想品质的内在要求

内化真理基础上的理想塑造是青年成长成才的要求。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注重对真理的不懈探求,他们认识到“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总之,成为‘理想的意图’,并且以这种形态变成‘理想的力量’”[6]238,因而强调要在理论的内化中坚守共产主义信仰,把实现人的自由解放作为革命的终极目标。中国共产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在对科学理论的理解、认同、把握基础上坚守理想,蕴含着其认识、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理论认知为理想的塑造奠定基础,理想的塑造又进一步深化理论认知,伟大建党精神内涵中的“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为青年学习内化科学理论、坚定理想信念起到了方向引领的作用。当代青年生逢盛世,身肩重任,是“中国梦”的实践者,要能动把握社会所提供的资源,加强理论认知和理想塑造,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中内悟真理,厚植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并结合中国实际问题,加快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做有理想的时代标杆。

2.2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培育青年担当品质的实践要义

初心、使命是责任和担当的彰显,是人一生不懈的追求。马克思始终把实现共产主义和全人类自由解放作为自己的使命。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战争年代,不畏惧生死,为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冲锋陷阵;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踔厉奋发,投身疫情防控一线书写大爱,投身抢险救灾前线挽救生命,投身基层打赢脱贫攻坚战,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刻顶住压力,自觉履行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义务,把实现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作为永恒的追求。伟大建党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发展历程,它是对中国共产党担当精神的生动刻画,也是当下教育青年的生动范本。时代的重任落在了青年一代,“青年的素质和本领直接影响着实现中国梦的进程”[7]19,青年群体要在时代的接续中,勇于承担使命和责任,堪当大任,增强志气,促进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同向同行;加强底气,无论何时何地都保持自信的态度和气蕴,不畏惧,不逃避,以沉稳的姿态应对国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难题,做敢担当的有为青年。

2.3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锻造青年吃苦品质的精神指向

牺牲和斗争是人类发展史中的两个关键词,蕴含着人类能吃苦、敢斗争的英雄本色。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可以磨炼革命者的意志。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高尚品质。“不怕牺牲”是中国共产党的意志体现,“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品格,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革命征程锤炼了中国共产党不怕牺牲、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品质。中国共产党“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高尚品格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励青年敢于吃苦和勇于斗争的精神支柱。在当下,“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8]333,不被困难打倒,不在“温室”里选择安逸和沉沦,敢于吃苦、勇于创造应当是其先锋本色的体现。新时代的青年需要发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意志品质,刻苦学习、练就过硬本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敢为人先,做能吃苦的新时代勇士。

2.4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铸造青年奋斗品质的价值旨归

对党忠诚、热爱人民是青年奋斗的价值归宿。马克思恩格斯主张在革命历程中激发人忠诚的政治情怀,同时他们也看到了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决定性力量,因而一个政党在保持忠诚情感的同时,也要努力做到不负人民。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保持对党组织高度的道义感中积极奋进以推动党建事业的发展,在热爱人民的进程中奋斗进取以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团结和依靠人民再创辉煌。“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政治品格具有强大的情感激励作用,是青年奋发向上的助推器。当代青年拥有更为优越的发展环境和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应当积极进取、努力奋进,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和难题,把国家和人民的迫切需求作为奋斗的指向标,不辜负党组织的培养和人民的期盼,以永不懈怠的精神和永不停滞的状态奋斗终生。中国青年重任在肩,要自觉用伟大建党精神激励自身,做肯奋斗的生力军。

伟大建党精神是培育青年成长成才重要的教育资源,与青年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品质塑造具有一定的契合性,给予了青年强大的精神力量。因而要用伟大建党精神引领当代青年在注重知识探求基础上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做有理想的新时代好青年;在行动的践行中,做敢担当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意志的磨炼中,做能吃苦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情感的激励中,做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动自身全面发展的同时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3 以新时代育人使命为落脚点,深化培育新时代好青年的实践行路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8]54培养新时代好青年是为党育才、为国育才的任务和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确保后继有人。“知”“情”“意”“信”“行”作为青年成长成才的影响因素,其发展水平是否平衡,发展方向是否一致对青年的品质塑造具有重大影响。所以用伟大建党精神培育新时代好青年,就要将伟大建党精神渗透在各教育领域中,使青年“在知、情、意、信、行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并实现这些因素之间的协调,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9]135。

3.1 用理论知识教育筑牢根基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力量,掌握先进、科学的理论有利于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当前随着人们对物质文明的高度追求,部分青年理论功底薄弱,用理论知识教育提高青年意识形态的学习力和政治的鉴别力尤为重要。一要加强思想理论教育。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广大青年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探求人和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发挥先进理论的引领和塑造作用;另一方面要坚持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要积极推进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创设既符合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又符合青年思想发展需求的话语体系,鼓励青年把理论学习作为人生的一种追求,提高青年的理论和认知水平。二要开展专业理论教育。广大青年要努力学习掌握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精进专业技能,练就专业本领,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增强专业素养,为社会“大练兵”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用理论知识教育筑牢思想基础,培养有思想的高素质人才。

3.2 用精神情感教育积淀态度

情感能够引导和深化认知,引发和支持行动。当前随着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部分青年更多时间选择沉溺于虚拟世界,缺乏激情和热情,缺失奋斗精神,因而以精神情感教育培养青年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态度是现实的必然要求。伟大建党精神所蕴含的深刻情感可以通过一系列红色文化资源等载体给予现代青年深刻的情感激励。一要加大对红色资源和高校红色校史文化的开发和利用。一方面鼓励广大青年参观革命旧址、展览馆等基地,聆听红色革命故事,观赏红色影视剧,并借助数字化技术创建红色资源共享平台;另一方面鼓励青年参观高校红色文物建筑,了解模范人物的光荣事迹,学习前辈的高尚品质,借助红色资源和素材发挥“贴近性效应”。二要开展相关主题教育。借助“四史”教育等主题活动,鼓励青年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感悟历史人物,学习高尚精神,强化内心认同,激发青年内生情感的积极向上作用,用英雄事迹教育振奋青年,厚植家国情怀,培养进取品格,积淀奋进拼搏的态度,培养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3.3 用意志品质教育锤炼定力

意志是能动的意识,能够调节、控制行为进程。当前随着多元文化的冲击,部分青年意志力薄弱、消沉,遇难题抱怨、逃避的情况时有发生,借助伟大建党精神,锤炼青年能吃苦的意志品质是培育新时代好青年的应有之义。一要开展榜样示范教育。树立“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善于发现、推广典型,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及微博、微信等网络智能新型媒体传播模范榜样的光辉事迹,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激励青年克服各种困难与挫折,造就青年能吃苦的品质。二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借助高亢、激昂的红色歌曲激发青年的勇敢精神,增强心理力量;利用红色影视剧激励青年的革命斗争精神,增进心理认同;依托英雄人物的经典语录重塑青年的价值观,加强心理内化。意志品质的塑造与人的心理活动息息相关,通过开办心理讲座、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普及心理知识等活动,提升青年抗挫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用意志品质教育磨炼青年吃苦品质,培养能吃苦的新时代好青年。

3.4 用激励感染教育正确定向

激励、感染是激发青年主观动机,帮助青年树立理想、确定人生方向的有效路径。当前随着社会信息化纵深发展,部分青年站位不稳、信仰不坚定、理想信念缺失现象愈加突出。青年能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影响其一生的成长轨迹,伟大建党精神除了发挥理论支撑理想的基础作用外,还需要发挥激励感染教育的独特作用。一要开展激励教育。伟大建党精神的塑造离不开激励手段,中国共产党善于通过物质和精神激励有效开展工作。现今,一方面要关心青年的物质需要,对为社会作出杰出贡献的青年给予一定实物奖励;另一方面要关照青年的精神需求,对优秀的青年给予某种社会认可的荣誉称号等精神奖励,激励青年树立远大理想。二要开展感染教育。通过建立典型场馆建筑、设立宣传展板、陈设标语横幅等方式,大力推进伟大建党精神进校园、企业、军队,打造积极向上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同时将理想信念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和专业课,加强青年体验认知和内化认同,鼓励青年学好知识技能,用激励感染教育助推青年树立远大抱负,培养有理想的新时代好青年。

3.5 用实践行动教育巩固成果

实践行动是检验成果的最佳方式,能够提升个人觉悟,巩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10]13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部分青年自控力较弱,言行不一致。一要推进实践教育持续化。伟大建党精神内蕴的高尚品质可以通过日常实践活动得以塑造。鼓励青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劳动和奉献中提升思想觉悟,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二要推进伟大建党精神培育新时代好青年常态化建设。通过制定相关评价制度,实施反馈追踪机制,检验行动成果。鼓励青年制定相关目标,安排相应计划,逐步落实完成,激发青年行动力,唤醒广大青年自觉赓续伟大建党精神,积极投身行动,主动塑造自我,确保伟大建党精神培育新时代好青年的经常性、日常性、长期性和有效性。通过实践行动教育,提高青年自控力,强化行动力,加快其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敢担当的新时代好青年。

青年肩负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重任和寄托。伟大建党精神是涵养青年优秀精神品质的生动文本,新时代要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先进的理论武装人,以高尚的情怀感染人,以顽强的意志塑造人,以坚定的信仰激励人,以脚踏实地的行动感召人,助推广大青年做到“知”“情”“意”“信”“行”协调统一,鼓励青年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猜你喜欢
建党理想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建党百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2021款理想ONE
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