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素注射液联合盐酸倍他司汀对急性眩晕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2023-02-20 13:03赖涌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2期
关键词:司汀天麻盐酸

赖涌

(江西省赣州市中医院,江西 赣州 341000)

急性眩晕属于临床常见综合征,患者多以站立不稳、头晕眼花及恶心等表现为主,具有发病急、症状严重等特点[1]。目前临床上治疗急性眩晕药物较多,但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盐酸倍他司汀作为治疗急性眩晕的常用药物,可改善患者的脑循环,缓解眩晕症状,但长期服用倍他司汀毒副作用大,且停药后极易复发[2-3]。近年来中医防治急性眩晕疗效获得肯定,天麻素注射液属于一种中成药,可扩张血管,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改善心脑血管血流量,保护脑组织[4-5]。鉴于此,本研究将探讨天麻素注射液与盐酸倍他司汀联合治疗急性眩晕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5月-2022年4月于赣州市中医院治疗的88例急性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此次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观察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28-69岁,平均(51.37±5.22)岁;眩晕程度:轻度眩晕、中度眩晕、重度眩晕各有11例、18例、15例。对照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26-69岁,平均(50.55±5.16)岁;眩晕程度:轻度眩晕、中度眩晕、重度眩晕各有10例、19例、15例。两组一般资料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②符合急性眩晕诊断标准:《眩晕急诊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6];③患者年龄≥18岁;④患者认知及感官能力正常;⑤能够耐受天麻素注射液、盐酸倍他司汀治疗。(2)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原发器质性疾病;②特殊类型的眩晕,包括癫痫性眩晕、医源性眩晕或变压性眩晕等;③合并恶性肿瘤;④肝、肾功能不全。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盐酸倍他司汀治疗,8mg/次,3次/d,口服。于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静脉滴注0.6g天麻素注射液+250ml生理盐水,1次/d。两组连续治疗10d。

1.4 评价指标 ①临床疗效:依据治疗前、治疗10d后的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DHI量表共25个项目,分别计分0分、2分、4分,总分100分,评分越高则病情越严重)变化进行评估,DHI评分降低>90%为基本恢复;DHI评分降低>50%且≤90%为显效;DHI评分降低>25%且≤50%为有效;DHI评分降低≤25%为无效,依据有效、显效及基本恢复计算总有效率。②血流动力学指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0d后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仪(TC2000型,德国EME公司)检查两组的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s)。③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DHI评分及VA、BA的Vs 治疗前两组DHI评分及VA、BA的Vs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DH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VA、BA的Vs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DHI评分较对照组低,VA、BA的Vs均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DHI评分及VA、BA的Vs比较(±s)

表2 两组DHI评分及VA、BA的Vs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n=44) DHI评分(分) VA(cm/s) BA(cm/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75.24±9.63 37.49±6.35a 19.78±4.69 24.94±6.37a 28.96±6.31 33.84±7.11a观察组 72.58±10.06 30.03±5.72a 20.85±4.55 28.46±7.05a 30.04±6.24 37.98±7.60a t 1.267 5.790 1.086 2.457 0.807 2.639 P 0.209 0.000 0.280 0.016 0.422 0.010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09%(4/44,胃肠道反应2例,皮疹及口鼻干燥各1例)、4.55%(2/44,胃肠道反应、皮疹各1例);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179,P=0.672)。

3 讨论

目前关于眩晕的发病机制,现代医学尚未给出明确的解释,但脑部供血不足、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脑血管痉挛等与眩晕发生间具有密切联系[7-8]。现代医学治疗急性眩晕主要以钙离子拮抗剂、营养神经药及血管扩张类药物等为主,其中盐酸倍他司汀属于组胺H3受体拮抗剂,同时也是血管扩张药,可对前庭神经元组胺代谢进行调节,促使耳内毛细血管舒张,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缓解眩晕症状[9-10]。倍他司汀与组胺化学结构相似,会对机体组胺代谢造成影响,增加脑内血流量,但该药物作用时间短,药效不够持久,停药后极易复发。

从中医角度出发,急性眩晕多为实证,归属于中医学中的“眩晕”范畴,并认为该病发生与淤血内阻、饮食不节等有关,临床治疗当以活血化瘀、通络为主[11]。天麻素注射液属于单体制剂,是从天麻根块中提取的有机化合物,具有祛风通络、平肝潜阳及息风止痉等作用,是临床治疗头痛等疾病的常用药物[12-1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DH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VA、BA的Vs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DHI评分较对照组低,VA、BA的Vs均较对照组高;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相近。杨英妮[14]等人研究中指出,针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患者,采用天麻素注射液与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联合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与本次研究结果较为相似。由此表明,天麻素注射液与盐酸倍他司汀联合治疗急性眩晕效果优于盐酸倍他司汀单药治疗,有利于缓解患者眩晕严重程度,改善VA、BA的Vs,增加颅内血流速度,且不良反应并未增加。经现代药理证实,天麻素注射液可扩张血管,增加心脑血管血流量,并可提高神经元抗氧化能力,可对脑组织进行保护[15-16]。天麻素注射液静脉滴注给药后可穿透人体血-脑屏障,药效发挥快速且作用持久,可对神经冲动传导进行抑制,达到抗眩晕效果,并可在保护脑组织的同时,改善血液循环及心脑血管血流量[17-18]。天麻素注射液与盐酸倍他司汀联合使用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有利于舒张脑-耳内血管,增加椎-基底动脉供血量,进而缓解眩晕症状,且天麻素注射液属于中成药,药效对人体作用温和,将其与盐酸倍他司汀联合使用安全性高[19]。但本次研究中仅纳入88例急性眩晕患者,可能无法准确评估天麻素注射液与盐酸倍他司汀联合治疗急性眩晕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未来还需扩大样本量进行研究,以更为详细全面地评估疗效。

综上所述,急性眩晕采用天麻素注射液与盐酸倍他司汀联合治疗有利于提高VA、BA的Vs,增加椎-基底动脉供血量,缓解眩晕症状,临床应用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司汀天麻盐酸
盐酸泄漏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褪黑素对尼莫司汀抑制胶质瘤U118细胞增殖的增敏效应研究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HPLC-RID法同时测定天麻丸中3种成分
基于HPLC-ESI-TOF/MS法分析测定乌天麻和红天麻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中主药含量
测定盐酸倍他司汀原料及制剂中盐酸倍他司汀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