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乐派”视角的高师音乐理论课程改革研究

2023-02-20 01:00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刘嘉宁王欣昕
艺术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乐派音乐课程

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刘嘉宁 王欣昕

“乐派”一词所涉猎的艺术角度与维度,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了约定俗成的音乐文化现象。它的审美、创作、话语体系形成了一种强力的磁场圈,从而生成共同的音乐语言表达。1923年音乐批评家傅彦长有感于俄国作曲家格林卡开创“俄国乐派”对俄国音乐的影响,首次提出“中国乐派”概念,以此呼吁国人对民族音乐标志的重视与思考。直至2015 年,北京市教委将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乐派”高精尖创作中心作为建设项目,让“中国乐派”理念以立体方式呈现。8年磨砺,“中国乐派”成为当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音乐学科颇具代表与建设性的时代表达,它在国内音乐教育领域的倡导引领,深刻影响了关于音乐教育意识体系化发展的自省和创新。

针对音乐教育理念的实践应用,王黎光教授提出“‘中国乐派’的建设需要人才培养,而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课程体系”。高师音乐教育作为学与术并重的构建整体,在其理论课程的设置上亦应体现学科视角下的范式重构。自觉、自为的理念转变,促进基础理论课程改革,从而在学之源头干预课程体系的目标传达,树立课程创新的坚定信心,实现中国音乐教育话语体系的复兴。

一、课程的选择与侧重

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将《中国音乐大典》《中国声乐艺术理论建设》《东方音乐》《中国音乐对外交流传播》拟定为建设方向和任务。其中《中国音乐大典》于2020年9月编纂完成,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和中国音乐学院联合启动出版。《中国音乐大典——文论编》涵盖音乐学学科理论、音乐史学、中国传统音乐理论、音乐表演、音乐教育等14 大类,与国家文化战略需求相结合,立足中国音乐理论体系的实践研究,无疑为中国音乐母语语境的构建提供了典范与基石。《中国音乐大典》所呈现的学科分类,在为梳理中国音乐理论体系提供研究基础外,亦明确了音乐理论课程本土化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一)丰富课程内涵

中国音乐学院于2019年春季学期提出“8+1”课程体系和思政+X的课程建设理念,并于2020年完成了包括“音乐理论基础”“和声”“复调”“曲式”“配器”“中国传统音乐”“中国音乐史”“世界音乐史”8 门音乐院校学生专业必修课程,及“1”专业课(专业主课和专业实践)的细化规范。实践教学中重视知识重组与分布,彰显中国特色内涵的融会贯通,从而完成支撑“中国乐派”理念的教学改革探索。中国音乐学院的课程建设构想选择专业必修设置课程,充分利用发扬中华文化底蕴教学目的地实操途径,为高等师范音乐基础理论课程改革提供了经验和视野。

2021年3月,中国音乐学院举办中国乐派“8+1”、思政+X课程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各课程团队负责人分别针对相应课程的建设设想及方式进行阐述,作曲系高缨教授就5门作曲技术理论课程提出“融入大量元素,使其更具中国特色”的核心目标;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理论研究院院长毕明辉教授陈述3门建设课程包括“中国音乐史”“世界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应体现中西互证、东西荟萃的原则,做好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之下的中国音乐史建设,“中国音乐史”在前,“世界音乐史”在后的培养方案。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副主任王中山表示,“中国乐器口传心授的方法,要确立系统的教案和相对统一的标准,将隐含的中国主题、中国故事、中国风格凸显出中国乐派的人文精神。”专家学者的共识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改变西方音乐教育模式植入现状的迫切愿望,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寻找到构建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的契机与路径。这些课程的内涵将丰富传统课程的思维模式、创新讲授的观念,建立可推广、可传承的课程范例。从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教法三个层面推进的《中国乐派“8+1”、思政+X 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获得2022 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与专业音乐院校教学侧重不同,作为承载培养未来国民音乐教师的高等师范音乐教育,在其理论课程除上述专业必修课程的践行外,依然要秉承师范性的综合素质教育,从教学法、教育心理学等课程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赋能中国哲学思维的能量场,加深教学改革层次和力度。

(二)教材的定位分析

高等艺术院校担负培养音乐师资的重要任务,音乐教育的理念与核心观点影响着下一代人对于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音乐理论家李西安教授1983 年就针对建立中国音乐教育体系的构想作以论述“自‘学堂乐歌’产生以来的80 年,是欧洲音乐冲击中国民族音乐的80 年,随之而建立的专业音乐教育基本上是属于欧洲音乐教育体系的。民族音乐教育虽不断有所发展,却一直处于从属地位。”管建华教授也在《21世纪的抉择——从中国高校音乐教育的三个“缺失”问题谈起》中提及民族音乐身份的缺失也造成了中国民族音乐精神在高校的缺失。因此,高校音乐教育中相关师资培养、教学大纲、教材选用上都应强调其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性及内容占比。

近年来,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已从中国的文化价值、民族立场等角度为音乐著书立作,一些教材正逐渐应用在专业音乐教育教学中。比如相对于常规教学的课程,杜亚雄的《中国传统乐理教程》、樊祖荫的《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写作教程》、李西安和赵冬梅的《中国传统曲式学》、中国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研室《中国传统音乐视唱练耳基础教程》等教材立足于中国传统思维及审美哲学,充分体现民族语境下的音乐理论构架,颇具代表性和开创性,值得推广。

旨在让学生具有中国音乐观念的课程体系,教材选择的共性范畴必立足于语言、示例、逻辑、角度的民族化,音乐表达和阐释基础尽量脱离西方音乐教育体系的层次关系。以中国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研室《中国传统音乐视唱练耳基础教程》为例,教材从章节的设定就以五声调式宫、商、角、徵、羽各调加六声偏音为标题,从地方民歌曲例入手,兼顾各地区音乐音调形态、乐句结构、风格润腔等特点进行对应训练,利用口传心授的民族音乐传承方式,加深模仿、音感、节奏的实践,不拘泥于传统视唱练耳教学音程、和弦、节奏、调式的单一模式,极具中国特色表达,可以作为教材借鉴定位的模板深度剖析。

教学制度与手段从根本上完全从19 世纪西方音乐体系的影响中脱胎换骨,在短时间内整合不同理论体系对整个音乐学界来说具有巨大的挑战。音乐历史遗存与观念更新在教育初始的信念重塑,需要大量的科研研究、文字整理支撑,有的放矢的调整规范。因此中国音乐理论体系教材仍需不断尝试、实践,从积淀中升华,从应用中传承。

(三)校本课程的开设

俄罗斯的音乐教育理念认为,“教授音乐是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是史学、哲学、美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紧密联系。”夏滟洲在《“中国乐派”的构成及其传统与方向》中表示“一般而言,‘中国乐派’既是一个文化范畴,还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由此,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不能离开中国哲学与中国历史的土壤。只有浸润在国学乐风中,才能打开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解维度,明晰中国文化的深远意义,建立符合中国文明与审美的教育模式。

“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是源于英、美教育理念下相对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以外,学校本位教学实践的个性化整合与拓展。高师教育要依托校本课程实现个性化突破与特色办学。高等师范院校的系别专业相对全面,学科交叉研究较为便利,是人才培养及教学的优势资源。因此,“中国乐派”“校本课程”两者之间的融合可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历史、哲学、文学等与中国传统音乐积淀相关的专业,教师若开设“校本课程”辅助音乐专业学生相对于跨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既是对延承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与现代教育手段探索性改革,也是对高师音乐学科独树一帜发展方向的尝试性实践,其进行性结合的策略、方式对于现阶段高师音乐教育的定位、使命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

二、实践拓展及创造性转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针对新时代文化建设指出“我们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2019 年4 月教育部《高校美育意见》明确规定,在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方面,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收藏在馆所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文化艺术遗产成为学校美育的丰厚资源,大力推进主题性艺术创作。

高师音乐教育不同于学院派音乐教育属性,其对于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对象师范性特点的要求更为注重与细化,既对国乐传承之灵魂塑造更为偏重。从高师教学日常入手,明确师范院校与专业音乐院校在中国音乐发展中所承担的职责,有利于社会文化身份的定位,有助于民族音乐思想的普及,有形于融合之下的转化与发展,对社会音乐传播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一)地域特色的融合转化

每一个地域的音乐文化特色研究与传承主体,大多为其艺术研究院、演出团体、高校、文化部门、民间艺人等。这种地域的优势研究资源,相比宏观研究更为细致,更富有情怀,也促成地方群体掌握该地区音乐传承的话语权。20 世纪90 年代,十部《集成》凝聚了各省音乐工作者的心血与精力,地域人文、音乐风貌以省卷命名方式逐一编撰。使得深藏历史厚度的中国传统音乐瑰宝呈现于世,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得到了再次凝聚,其含义深远,具有巨大影响。

如何将地域音乐研究成果与高校音乐教育相结合,将地貌风情的音乐作品与理论知识通过高校教学及实践拓展进行传承,使“中国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不再是一个口号,让“学生唱自己家乡的歌”成为一种使命。从真正意义上提升全民综合音乐素质,提高文化认同的归属,弘扬中国符号的音乐文化呢?首先,整合地域音乐史类、传统音乐类相关理论研究,精炼提取、融合成案,加入必修或选修课程,使高校在地域音乐理论研究上走在本土研究的前沿。选取研究整合素材应具代表性和层次性,如薛首中《山西音乐史》、陈甜《20世纪山西戏曲音乐多声部形态研究》、陈燕婷《古乐南音》、温增源《山东音乐文物史》。其次,让学生走进田野了解所在地域的历史文化及音乐成就,会表演一定数量的本土音乐作品,并通过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设定实现监督与检验。最后,文化旅游与教育等地方行政部门要将相关地域音乐的研讨、比赛、创作结合地方发展打造精品项目,涉及艺术类高考可以改变传统内容增加与地域音乐相关的部分,加大传承的受众群体,强化改革的力度,完成创新发展与创造性转化。

(二)加强数字手段应用

数字化最初只是一个技术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成为一个代际标识,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分水岭。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化等手段,都是数字化内容的涵盖。数字化背景下的教育升级迭代已然成为国家的教育战略转型,音乐教育中全方位、多层次、虚拟介入的教学手段,构成传统教育模式的有益补充,也是后疫情时代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

1.教学平台的拓展

慕课、雨课堂、智慧树等大规模的在线课堂,以开放性、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对动画、视频、小测试等环节融合已被越来越多的高校音乐教学所利用。2023年1月统计,音乐类智慧树在线课堂382个课程视频,慕课127个视频课程,学堂在线108 个视频课程。涉及地方民间音乐、中国音乐史、音乐赏析、中国传统音乐等课程,部分课程为国家级或省级的精品课程、一流课程。这些课程制作精良、内容新颖,可以解决部分高校因客观原因无法开设相应课程的问题。同时,地方高校也完全可以利用平台的搭建,开设本地区音乐相关课程,通过便捷、精炼的学习流程推广地域音乐。这种互补式呈现开阔教师视野,同一时空的不同汲取使优质教育资源整合,伴随着各地音乐数字化建设的投入,改变“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生生同书本”的局面,助力数字化中国音乐理论体系的建构。

2.互动、互进模式

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视听,趣味性测试和实践操作是信息技术赋予数字化教学的特色。首先,美国视听教育家戴尔曾提出“经验之塔”的理念,认为视听教学媒体能为学习者提供一种“替代经验”,有助于突破时空限制,解决教学中的抽象矛盾。传统音乐理论教学因学时和教学环境的制约,如古代音乐的情景体验、传统音乐的民间表演、乡土风情的原生态展现等等。这些视听过程无法在教学中完全展示,但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的融入,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教师规定链接或学习的平台,让学生课下补充学习内容,并根据教学要求完成练习和实践测试,通过丰富的视听手段拉近传统音乐与现实社会的距离,让原汁原味的民族韵律真正走进学生的深层意识领域。其次,翻转课堂使教师和学生身份变换,教师不必将课程知识的信息化传递放到课堂内进行,而是让学生提前完成课程学习内容,将问题和难点带入课堂由教师整合、引导、宏观把控。这种模式使教师的教学区别于网上精品课程的共享,真正体现线下教学的优势,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影响与提升。使高校教学在数字教育转型过程中,成为不可替代环节,从而完成整体化培养、个性化学习的双向奔赴。最后,按学期设定学生主题性专题试讲课,可以作为高师中国音乐理论课程的实践课加以推广。比如从唐诗宋词中诠释古曲乐风,或从乡土风情里感怀民歌音腔等等。学生通过利用网络、数字技术、新媒体,深入研究特定主题下相关中国音乐的理论知识,潜移默化中凝聚民族自信与自豪感,提升文艺观念和实践能力,成长为繁荣中国音乐的有生力量。

三、结语

中国乐派是当今音乐界倡导、流行的核心语汇,它所承载的是中国音乐教育在回溯中自省与自立的时代思变。相对于中国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及音乐理论体系国际交流与融合模式的丰富与深广,建立国之品格和完成本土化与全球化碰撞时期特有的民族姿态,保持母语音乐文化特色显得尤为重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国文化,是时代赋予每一位文艺工作者的使命职责,也是深耕音乐教育一线教师理应具有的民族意识。统筹推进、强化基础实施;精品课程、推进整体建构是高师音乐教育中国话语可行性改革的必由之路,是新时代民族化音乐传承教育的有力促进,也是“新文科”“中国乐派”建设发展的强力保障。

猜你喜欢
乐派音乐课程
中国乐派形成的思想传统中儒道释的特殊阐发与贡献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长安乐派”不甘寂静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形成、发展及其历史地位
金湘:建设“中华乐派”的践行者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