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区家庭教育的价值、实施原则与实施策略

2023-02-20 05:38闫江涛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原则家庭社区

闫江涛

(平顶山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36)

在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形态,具有长期性、持续性和继承性的特点[1]。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四个第一”的高度对家庭教育作了深刻论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但是,与学校教育相比,当前我国的家庭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家校合作方面表现得比较明显。对家长进行教育是现实的需求,家长也有这方面的愿望。在现实中,对家长进行教育存在着一定欠缺,没有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家庭教育机制。

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层组织,联系着千家万户,社区有责任和义务对家长进行教育,家庭教育应成为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2022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可以依托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立社区家长学校等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依托社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已成为国家的重要决策[3],但在社区家庭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较多问题制约着实施的效果,如存在供给不足、软硬件缺乏、家长所需的指导服务和社区指导者提供的指导服务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异[4]、社区教育服务存在碎片化现象等[5]。因此,正确认识社区家庭教育的价值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实现社区家庭教育价值的保证。

一、社区家庭教育的价值

社区家庭教育是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体,是社区管理者通过各种组织形式的社区工作和社会服务对家长开展的一种新型教育。社区家庭教育以社区为范围,教育主体是社区负责家庭教育的专门机构及相关人员,社区家庭教育的直接对象是家长,以提升家长素质为目标,最终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6]。社区家庭教育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区家庭教育有助于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

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教育形式,家长自觉不自觉地都在承担教育的责任,但在教育责任承担的过程中,很多家长存在家庭教育困惑,对上海市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显示有70.00%左右的家长存在家庭教育困惑[7]。有困惑则有指导需求,一项社区居民家庭教育服务需求调查显示有85.10%的家长认为非常需要社区家庭教育辅导[8]。在社区开展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有助于家长提高教育水平。具体表现为有助于提高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掌握家庭教育知识,改变“家庭教育知识多来源于日常生活经验和自我反思,相对缺乏科学的论证过程”[9],促使家长形成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避免出现家庭教育责任推诿现象,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为孩子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二)有助于促进家庭建设

家庭因婚姻与血缘关系而具有亲密性,《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中将家庭归纳为七种基本功能:经济功能、生育功能、性生活功能、教育功能、抚养与赡养功能、感情交流功能、休息娱乐功能[10]。家庭功能上的实现需要家庭成员的共同参与,良好的家庭环境使人身心愉悦,成为心灵的栖息地。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家庭问题相对较多,家庭建设亟待加强。如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人口流动的经常化、生活节奏的加快,农村年轻人长期在外打工,西方一些腐朽思想的渗透等,家庭关系出现了新的特点,家庭稳定性变差、家庭成员感情变淡、家庭矛盾增多等,在家庭教育中“有的家长信奉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理念,忽视夫妻情感建设,忽视了家庭赡养、 情感、休闲娱乐等功能”。调查显示,51.20%的家长存在“关爱子女有余,孝敬老人不足”的现象[11]。这些情况的出现使得家庭的应有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对家庭成员会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通过社区家庭教育有助于促进家庭治理方式的变化,提高家庭建设水平,使家庭的功能得以实现。

(三)有助于社会和谐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元,家庭建设对社会和谐与发展起着基础作用。据民政部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8 年8月底,全国农村留守儿童697万人,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护占比高达96%,由亲戚朋友监护占比4%,这与大规模的城乡人口流动密切相关。这种状况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处于“不完整家庭”环境之中[12]。农村留守儿童现象不仅是现实问题,也是未来的问题,从许多案例可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处于环境不良状态,对其未来发展极为不利。在城市社区也存在一定问题,品行、学业不良儿童也有一定数量。美国社会学家戈夫(GOVE)指出,家庭在青少年犯罪中扮演关键角色,是在对偏差、越轨行为研究中最瞩目和最经常重复的发现[13]。“社区是某一地域里个体和群体的集合,其成员在生活上、心理上、文化上有一定的相互关联和共同认识”[14],通过有效开展社区家庭教育,使社区的基本组织单元——家庭形成良好状态,有助于社区邻里关系和谐,为和谐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家庭功能的积极发挥也有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实现社区家庭教育价值应遵循的原则

社区家庭教育实施的原则是指在社区家庭教育实施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实施效果的保证。

(一)价值性原则

价值性原则是指在社区家庭教育中应以教育的价值为基本遵循。社区家庭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家长的教育能力提升,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家庭保证,促进家庭建设以及社会和谐。在现实中,家长对家庭教育的价值更多是关注家庭教育的工具价值,即家庭教育对子女升学的价值、私人价值[15],对家庭教育的社会价值关注不够。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将家庭教育纳入社会公共领域,以美国为例,法院通过判例对家庭教育权进行了维护[16]。我国也以法律形式对家庭教育进行固定。家庭教育是社会公共领域,需要以国家意志形式予以保证,在社区家庭教育中应使家长树立这样的观念,从而提升行为的自觉性。

(二)广泛性原则

广泛性原则是指在社区家庭教育活动中应使社区所有居民成为活动的参与者。家庭教育是一种以法律形式予以保证的教育,作为社区居民应该了解国家的法律规定,做到知法守法用法,明白家庭教育是公民的权利同时也是公民的义务。通过广泛参与,能够增强社区居民的家庭教育意识,掌握家庭教育知识,提升教育能力,营造良好的社区家庭教育氛围。

(三)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是指在家庭教育活动中教育内容应具有全面性。在现实生活中,关于家庭教育,在人们的认知中存在窄化现象,即认为家庭教育仅仅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造成家庭成员家庭教育责任意识弱化,对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认知狭隘化,如对家庭环境营造的重视程度不足,对家长自身的榜样作用关注不够等。通过贯彻家庭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原则,家庭成员的教育观念会发生积极的变化,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不再仅局限于智育教育把孩子获得好分数、考上好大学作为教育的唯一追求。全面性的教育有助于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是指在社区家庭教育中应遵循问题导向,针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以提高教育实效性的原则。在目前的教育中,针对性不强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如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缺失现象最为明显,城乡均存在这一问题。因此,提高父亲的家庭教育责任意识是社区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城乡不同社区,根据家庭教育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问题开展不同的教育活动,形式也应有差异,如针对农村社区由爷爷奶奶承担家庭教育任务的特点,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应通俗易懂,重在转变教育观念;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多的特点,应帮助家长提高亲子陪伴的重要性的认识,学会陪伴的方法。

(五)基础性原则

基础性原则是指在社区家庭教育中,注重家庭教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育原则。家庭教育在我国开展较晚,很多家长的家庭教育知识来自个人的感悟与经验相传,尚未形成科学理性的教育观念与方法。在教育过程中,帮助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家长接受社区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实践中形成应用所学知识的意识,形成家庭教育的基本能力。

(六)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在社区家庭教育活动中家庭教育知识与家庭教育实际相结合,帮助家长对家庭教育知识产生心理认同的原则。在现实中,社区家庭教育存在抽象知识过多、家长难以理解,因而很难转化为家庭教育的实践。社区家庭教育具有明显的实效性是家长接受教育的期望,是出发点也是归宿。因此,在教育实施过程中,教育内容应密切联系实际,教育形式多样化,让家长感觉家庭教育知识的学习是有价值的,能够帮助自己解疑释惑。

三、社区家庭教育价值的实施策略

基于社区家庭教育存在的供给不足、碎片化、专业性不强、整体效果较差的现状,为了保证社区家庭教育价值的实现,建议采取以下策略:

(一)建立社区家庭教育的运行与保证机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规定,开展社区家庭教育是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联系人民群众最直接的基层组织,社区在开展家庭教育活动时易使居民产生信任感,容易受到居民的欢迎。为了提高社区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应建立社区家庭教育的运行与保证机制,在场地、经费、人员、物质保障方面做好准备。在硬件建设方面,应配备专人负责这项工作,用心探讨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有相对固定的场所,让社区居民清楚在哪里可以接受到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在社区经费方面予以保证,让活动能顺利进行,建立社区家长学校,让每一位家长都成为学员;在软件方面,建立家庭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运行机制。从性质来看,家庭教育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制度保障。如活动开展相对固定,促使家长产生心理预期,定期参与活动,享受到家门口的服务等。

(二)聘请专业人士参与社区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能为家长提供专业的服务是提高实效的基础。目前我国家庭教育的专业化程度整体较低。在社区家庭教育开展过程中,提高专业化水平是质量的保证。相比而言,家庭教育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人员主要包括高校家庭教育研究者、对家庭教育感兴趣的社会人士,如家庭教育协会成员、中小学负责家长学校的教师。中小学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时间相对比较长,许多学校建有家长学校,有专职或兼职教师从事相应的工作,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因此,社区开展家庭教育活动时可以聘请这些相对专业的人士进行,并相对固定下来。

(三)合理选择教育内容

开展家庭教育需要家长具备专业的家庭教育知识,用“专业化的教育能力”代替“经验性的教育模式”[17]。在社区家庭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确定合理的家庭教育内容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家庭教育内容的建构应该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教育的重要论述作为根本遵循,围绕“四个第一”进行合理选择。第一,从“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论断出发选择有关家庭教育价值的知识,如家庭教育的地位与目标、儿童全面发展知识,从而使家长形成家庭教育自觉。第二,从“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角度,选择与学校教育环境相关的知识,如良好的家庭环境营造、家庭成员的角色分工,家庭教育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等内容,帮助家长形成家庭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意识,为孩子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第三,从“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视角分析,“教育始于家庭,亲子之间显然构成了事实上最早的教育关系,父母俨然是天然的教育者”[18]。习近平总书记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来看待家长,对家长寄予了厚望,也提出了现实的要求。但实际上家长与教师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在履行家长职责时,许多家长的教师角色行为表现离教师角色要求相去甚远。因此,在教育内容方面,围绕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进行选择,如家长应具备的教育理念、知识结构等。第四,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需要家长具备相应的教育能力,在选择教育内容时,可围绕家庭教育活动的设计能力、组织实施能力、沟通能力、教育评价与反思能力以及家长成长能力进行合理取舍,通过这些知识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为孩子上好人生第一课,为孩子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方法

社区家庭教育的实效性对教育教学方式具有依赖性。为了保证实效性,应认真研究成人教育的特点,采取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在组织形式方面,充分考虑工学矛盾,一般是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相关活动以保证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和受众的广泛性,提高家庭教育的覆盖面。“城市乡镇社区主要通过管理和分配社区课程资源、组织经验分享交流来构建新型社区家庭教育服务站。”[19]以服务站为核心构建社区家庭教育服务网络。在教学方式方面,可以聘请专家讲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家长教育经验分享,如高考过后组织有需求的家长面对面沟通分享,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可以通过网络课程、直播课程方便家长随时随地参与学习。

(五)以教育评价促教育改进

在社区家庭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建立教育评价机制非常重要。社区家庭教育工作是一项惠民工作,也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这是由家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为了不断提高社区家庭教育质量,建立教育评价制度有助于发现已有教育活动的优点与不足,促进家庭教育活动不断改进。评价措施主要包括建构社区家庭教育评价指标,利益相关方作为评价主体,评价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形成持续改进机制。

家庭教育对于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提高家庭教育的有效性需要家长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社区家庭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教育形式,通过对家长进行教育指导服务可以满足家长的受教育需求。但是,由于社区家庭教育在我国开展的时间比较晚,教育研究与实践较为薄弱,尚未形成健全的教育体系,需要开展进一步的探索,使社区家庭教育能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居民,为社会发展作贡献。

猜你喜欢
原则家庭社区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家庭“煮”夫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恋练有词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