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对策

2023-02-20 08:23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五里示范小学
天津教育 2023年31期
关键词:表现手法群文意境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五里示范小学 樊 梦

《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强化群文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小学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通过将多首古诗词进行有机组合,以一个主题为线索,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本文结合小学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现状,提出教学措施,以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我国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景观孕育出大量的文人墨客,这些文人墨客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词,成为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许多优秀的古诗词,这些古诗词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式单一、学生阅读兴趣不高等。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提出小学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对策。

一、以一带多,拓展阅读深度与广度

在横向拓展方面,可以采用“一篇带多篇”的方法。这意味着在教授一首古诗时,可以引入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或者引入与该诗有关的其他诗人的作品,这样可以将学生带入一个更广阔的诗词世界,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诗词风格和主题。具体来说,当教师在教授一首古诗时,可以引入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作者的风格和特点。在纵向深化方面,古诗词教学可以引入诗词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等,这些背景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内涵和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三年级《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三首古诗词群文阅读时,教师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教学。

第一,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和宋代诗人苏轼的《饮湖上初晴雨》,让学生总结这些诗作的特点和主题。

第二,呈现诗作。首先,《望天门山》可以由教师进行范读或指名学生朗读,让其他学生认真听读,并思考该诗的主题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其次,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朗读《饮湖上初晴后雨》,并思考该诗的主题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最后,教师呈现《望洞庭》,让学生自己朗读,并思考该诗的主题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第三,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作阅读,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探讨三首诗的主题和表达的情感。

第四,课堂交流。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代表上台交流分享,让学生讲述自己通过小组合作阅读所获得的感悟。

第五,横向拓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这三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观方面用到的相同或不同的表现手法,以及表现出的不同情感。

第六,纵向深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三首诗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和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精略结合,突出阅读意境与情感

选择古诗词时,教师要确保所选内容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同时兼顾不同风格和题材的诗词。可以选择一些耳熟能详、意境优美、情感丰富、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如《静夜思》《春晓》《登鹳雀楼》等。进行群文阅读时,教师要指导学生采用略读与精读相结合的方法。对一些不甚重要的古诗词可以略读,掌握其大意和作者表达的情感;对一些经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则要精读,深入理解诗词内涵、意境和表现手法。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是阅读的精髓,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诗词的意境和情感,体会作者的用词之妙、表达之精细,可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配乐朗诵、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词的情感和意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三年级《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三首古诗词的群文阅读时,教师可以安排一场诗词朗诵会。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词进行朗诵。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诗词中的情感和意境。同时,教师可以借此机会纠正学生的读音和断句,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

接着,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兴趣将其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诗词进行精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共同探讨诗词内涵、意境和表现手法。通过深入挖掘诗词中的细节,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作者的用词之妙和表达之精细。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小组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思考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安排一个诗词情景剧表演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可以将本小组精读的诗词改编成情景剧,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再现,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感受诗词的情感和意境,同时锻炼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诗词情景剧表演之后,教师可以安排一个全班分享交流环节。在这一环节,每个小组都可以分享自己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通过全班分享交流,学生可以了解到其他小组的学习思路,从而拓宽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以上活动,教师不仅可以指导学生采用略读与精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群文阅读,还可以突出阅读意境与情感。同时,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分析总结,找出文章关联与差别

开始群文阅读之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阅读目的和任务。对此,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一组古诗词,分析古诗词的主题、意境、表现手法以及作者的情感等。有了明确的阅读目的后,学生就能更好地聚焦于诗词中的关键信息,提高分析和总结能力。对比分析是找出文章关联与差别的重要方法。在群文阅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几首诗词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古诗词在主题、表现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异同。通过对比分析,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每首诗词的特点,从而提高分析和总结能力。

例如,在进行小学四年级语文《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三首古诗的群文阅读时,开始阅读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明确本次群文阅读的目的和任务,通过阅读这三首诗词,理解古诗词的主题、意境、表现手法以及作者的情感。明确任务后,学生就能更好地聚焦于诗词中的关键信息,提高分析和总结能力。

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粗读这三首诗词,了解每首诗词的大意和基本内容。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背景资料和作者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背景。在粗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细读每首诗词,深入分析古诗词的主题、意境、表现手法和情感。阅读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观点。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感受,从同学那里获得新的启示。

通过这样的群文阅读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诗词的主题、意境和情感,还能够掌握一定的阅读分析方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同时,这样的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思路

教师可以选择针对诗词主题、作者情感以及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问题设计。如“在这首诗中,诗人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诗人用了哪些意象来描绘这个场景?”“这首诗与我们所学的其他诗词相比,有哪些独特的表现手法?”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把握诗词的关键信息,理解诗词的主旨。

由于群文阅读的特性,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比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比几首诗词的异同。如“这三首诗词的主题有什么相似之处?”“古诗词的情感表达有哪些不同?”“这几首诗词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异同?”通过比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每首诗词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总结能力。

为了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如果你是诗人,你会如何描绘这个场景?”“你认为这首诗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主角,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诗词的主题、情感和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链,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诗词。如“这首诗描述了哪些景象?”“这些意象如何表达诗人的情感?”通过问题链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对诗词的深入理解。

例如,在讲解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时,教师可以结合古诗词设计教学活动。《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以及《清平乐·村居》这三首诗都是以农村生活为主题,描绘农村的美丽景色、生活场景和人情的淳朴。在《宿新市徐公店》中,杨万里用儿童的视角描述了乡村的简单和自然美,表达了他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在《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中,范成大通过描写田园生活中人们的活动,表达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欣赏;在《清平乐·村居》中,辛弃疾通过对一家普通农民的描写,表现出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农民的关心。另外,在《宿新市徐公店》中,杨万里重点描绘了乡村的篱笆、树荫和黄蝶等意象,通过儿童的视角,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描绘出乡村的清新与自然;在《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中,范成大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表现出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平和;在《清平乐·村居》中,辛弃疾则运用素描的手法,真实地描绘出农村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用语平实,情感真挚。

基于此,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拓展学生阅读思路:这三首诗的主题有什么相似之处?每首诗的作者如何描述自己的情感和视角?每首诗有哪些特别的意象和表现手法?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三首诗的内容、情感和表现手法,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五、明确主题,强化学生文章理解

选择古诗词时,要确保所选诗词与某一特定主题相关。例如,可以选择与季节、节日、动物、植物等主题相关的诗词。开始群文阅读之前,让学生对所选主题进行预习,并查找与主题相关的背景资料,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含义和意境。阅读时,教师要让学生仔细阅读每一首诗词,理解诗词中的每个句子和词汇,并鼓励学生分享各自的感受。通过群文阅读,学生对某一主题产生深入理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首诗词,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群文阅读不应只是一次性的活动,而是应该形成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教师可以定期组织类似的群文阅读活动,以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欣赏能力。

例如,在讲解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时,教师可以以“古诗中的离别之情”为主题展开课堂教学。

第一,教学目标。通过群文阅读,了解三首古诗《芙蓉桥送辛渐》《塞下曲》《墨梅》的诗意和情感;通过对古诗中离别之情的探讨,强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导入新课。教师介绍三首古诗的作者和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第三,自主学习。教师给出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阅读三首古诗。学生可以借助注释查阅字典,了解诗意,并用自己的语言简短概括每首诗的内容。

第四,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再次强调本节课的重难点,并引导学生对三首古诗进行横向比较,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第五,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背诵三首古诗,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每首诗的意境。

六、结语

在群文阅读的支持下,教师可以采取以一带多,拓展阅读深度与广度;精略结合,突出阅读意境与情感;分析总结,找出文章关联与差别;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思路;明确主题,强化学生文章理解等策略。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要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工作,不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以推动小学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不断发展。同时,倡导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共同参与,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阅读环境和资源,为培养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公民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表现手法群文意境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试探通用数字语言符号的同构图形创意表现手法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厚重感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群文活动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浅析低碳园林营造原则及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