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民科学数据分析环志水鸟迁徙连接
——以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为例

2023-02-22 02:49易春凤蒋爱伍
野生动物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环志观鸟水鸟

易春凤,张 卫,蒋爱伍

(1.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森林生态与保育重点实验室,南宁,530004;2.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北京,100012)

环志指将环戴在鸟的跗蹠部或其他部位,然后放飞的过程。长期持续的环志工作不仅能揭示鸟类迁徙路线,还可以监测鸟类资源状况及其变化趋势[1-3]。最初的鸟类环志因需重捕而导致回收率较低,为解决这一问题,20 世纪90 年代开始研究人员采用不同颜色组合的足旗来研究候鸟的迁徙。佩戴足旗的鸟类在一定距离内可通过单筒或双筒望远镜观察到,从而使环志鸟类的再次发现率大大增加,为研究候鸟迁徙规律提供便利条件[4-5]。

中国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East Asian-Australasian Flyways,EAAF)的中部,开展了大量的鸟类环志工作。截至2013 年,中国已经累计环志鸟类818种310万余只,回收156种2 377只[6]。基于环志数据,研究人员已经对我国一些重要区域鸟类的种群数量、迁徙路线、越冬地、繁殖地和迁徙停歇地等进行了研究[7-9]。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我国已经长期开展鸟类环志的地区,对其他区域的鸟类迁徙规律掌握相对较少。

近年来,公众观鸟活动在国内日渐兴起,大大增加了鸟类的观察记录,并成为科研监测的有益补充[10]。公众参与的观鸟活动能有效解决鸟类调查周期长、范围广及经费和人力资源投入大等问题[11-12],也能直接增加环志鸟类的目击记录,尤其是佩带旗标的个体。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是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路线上重要的节点[13],吸引了众多观鸟爱好者。本研究通过分析观鸟爱好者在广西沿海地区记录到的异地环志水鸟资料,探讨广西沿海地区主要水鸟与其繁殖地、越冬地和迁徙停歇地之间的迁徙连接,分析其重要的栖息地,以期为了解鸟类迁徙规律提供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21°24'—22°1' N,107°56'—109°47' E)位于中国南海西北部,由防城港市、钦州市和北海市3 个地级市组成。该区域拥有大陆海岸线约1 500 km,沿海岸深度在20 m 以下的浅海面积约6 488 km2,沿海滩涂面积约1 005 km2[14]。广西滨海红树林面积8 780.73 hm2,占全国红树林面积的25.5%[15]。该区域属于南亚热带气候,年均气温23.4 ℃,最冷月均气温14.3 ℃,年降水量约2 000 mm,台风多在6—9月发生[16]。

研究数据主要来自公民科学(观鸟爱好者)的足旗观察记录,根据“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的彩色足旗分配协议”,将各地区的发现记录按种类分别汇总。考虑到记录的完整性,只选择2020 年1 月—2021 年12 月的记录进行分析。将在广西的记录地点分为防城港、北海和钦州3 个地区,分别统计各地区每种水鸟种类的数量和来源地等信息,根据每个来源地观察数量所占的比例,确定与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迁徙连接度较强的国家和地区。

2 结果

2.1 种类组成

2020 年1 月—2021 年12 月,在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记录到4 个国家环志的水鸟10 种38 只(表1),其中勺嘴鹬(Calidris pygmaea)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包括翻石鹬(Arenaria interpres)、大滨鹬(Calidris tenuirostris)和大凤头燕鸥(Thalasseus bergii)3 种。春季北迁期间记录到19 只,占观察总数量的50.0%;秋季南迁期间记录到12只,占31.6%;越冬期5只,占13.2%。1只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环志的蒙古沙鸻(Charadrius mongolus)在春季和秋季均被观察到活动。黑腹滨鹬(Calidris alpina)、蒙古沙鸻、勺嘴鹬和大凤头燕鸥等部分个体的环志时间已有4~5年。

表1 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环志水鸟观察信息统计Tab.1 Observational information and statistics of banded waterbirds in the coastal area of Beibu Gulf in Guangxi

2.2 重要地点

防城港观察记录的环志水鸟种类和数量最高(8种22 只),占鸟类种数的80.0%和数量的57.9%;其次为北海市(4 种15 只),占鸟类种数的40.0%和数量的39.5%;钦州市仅记录到1 只环志的勺嘴鹬。所有记录到的铁嘴沙鸻(Charadrius leschenaultii)中,防城港市占55.6%,主要分布在企沙山心沙岛滩涂;北海市占44.4%,主要分布在山口。北海市西场发现8 只(53.3%)勺嘴鹬,防城港记录到6 只(40.0%)勺嘴鹬,主要分布在白浪滩。

2.3 迁徙连接

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水鸟至少与东亚—澳 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的11 个地点存在迁徙连接(图1),其中,在澳大利亚越冬的种类和数量最高,为4 种(40.0%)14 只(36.8%);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繁殖的种类和数量分别为2 种(20.0%)11 只(28.9%);在中国停歇地记录到4 种(40.0%)11 只(28.9%)。记录到的勺嘴鹬中,9 只(60.0%)环志于繁殖地俄罗斯楚科奇,5 只(33.3%)环志于迁 徙停歇地江苏。此外,北部湾沿海地区铁嘴沙 鸻与西澳大利亚州存在100%的迁徙连接;大凤头燕鸥与浙江存在75.0%的迁徙连接,与中国台湾为25.0%。

3 讨论

两年的旗标数据表明,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是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路线上的重要节点,记录的10 种水鸟与这一路线上11 个地点间存在迁徙连接。上海崇明东滩回收到异地环志的16 种鸻鹬类中,79.6%来自澳大利亚[8]。有研究表明,澳大利亚鸻鹬类在北迁期间主要有2 条路线:一条是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与维多利亚等地出发,穿越太平洋,沿中国东部海岸线,途经黄河三角洲和渤海湾等飞往西伯利亚等地;另一条是由澳大利亚北部出发,途经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最终飞往俄罗斯西伯利亚等繁殖地[17-18]。

从本研究数据看,广西北部湾水鸟有来自澳大利亚南部和北部的种群,尤以澳大利亚北部的铁嘴沙鸻最多,因此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的鸻鹬类迁徙可能会使用上述2 条迁徙路线。此外,考虑到广西北部湾较为常见的铁嘴沙鸻旗标个体在上海崇明岛没有被观察到的记录[8],这些种群或许存在一个全新的迁徙路线,从广西沿海直接迁徙至内陆区域繁殖。

勺嘴鹬已被IUCN 列为全球性极危(CR)物种,全球数量被估计为471~922(平均697)只[19]。俄罗斯楚科奇半岛是勺嘴鹬已知的最重要的繁殖地[20]。有研究表明,楚科奇繁殖的勺嘴鹬在秋季迁徙途中,会在中国东部沿海江苏、浙江和福建等地停歇,并有部分种群在广东和广西沿海等地越冬[21]。在2 年所观察的15 只勺嘴鹬个体中,有10 只(66.7%)个体在春季北迁期间被发现,表明广西北部湾地区,尤其是北海西场和防城港白浪滩涂湿地是其重要的迁徙停歇地或越冬地。北部湾区域与勺嘴鹬的主要繁殖地俄罗斯楚科奇及中途停歇地江苏省有较强的迁徙连接,也表明广西北部湾地区在全球勺嘴鹬保护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对繁殖在俄罗斯和迁徙经江苏的种群。此外,铁嘴沙鸻与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州有极强的迁徙连接,其中春季北迁种群主要在北海被发现,但秋季南迁种群主要在防城港被发现,可能表明铁嘴沙鸻在春秋会选择不同的停歇地点。本研究结果显示,广西北部湾沿海湿地在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路线中的重要意义,这与前人对这一地区的鸟类研究[13,22-23]基本一致。

在上述观察记录地中,很多地点未列入保护区中,但这些地点往往是众多候鸟迁徙的停歇地,如与澳大利亚具有很强迁徙连接的山心沙岛至今仍未得到有效保护,而在其周边滩涂记录到春季水鸟46种1 万多只,包括勺嘴鹬、大滨鹬、小青脚鹬(Tringa guttifer)和黑嘴鸥(Saundersilarus saundersi)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与全球濒危物种[24]。此外,白浪滩也主要作为旅游区进行管理,该区域最多时可以观察到5 只勺嘴鹬活动。针对这些问题,有关部门需要及时划出重要的候鸟栖息地进行管理,并应严格禁止采用电捕和高压水枪等赶海方式,维护滩涂底栖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沿海水鸟需要包括自然滩涂和养殖塘、盐田等在内的多种复合栖息地[25]。在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也必须重视对未被列入保护区范围内的人工湿地的管理,利用较少的生态补偿资金,可为迁徙水鸟提供补充的栖息地[26]。

本研究首次利用公民科学数据分析广西北部湾沿海环志水鸟的迁徙连接,为了解鸟类迁徙规律进行了探索。一方面,随着鸟类辨识能力的提高和摄影技术的发展,公民科学数据对研究鸟类迁徙规律提供了庞大的数据支持,研究人员和管理部门要重视和积极收集、分析这些数据,并定时发布相关研究结果,以提高观鸟爱好者提交数据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观鸟爱好者更偏爱前往鸟类较 多的热点地区观察,且观鸟爱好者多数只在天气 好的时候或节假日出行,因此这些数据可能会存在局限性,需要研究人员补充,如受疫情影响,观鸟 爱好者无法出行,导致无法获得2020 年春季时段勺嘴鹬的相关数据,而2021 年春季大量勺嘴鹬选择在北海西场湿地短暂停歇,因此无法确定勺嘴鹬是否在每年春季都选择该区域作为停歇地。综上所述,为全面掌握鸟类的迁徙规律,在今后使用卫星跟踪等新技术手段对重点物种进行专项研究仍非常必要。

致谢:孙仁杰、唐上波、刘德生和李炯超等鸟友无私提供的观鸟记录,在此一并致谢。

猜你喜欢
环志观鸟水鸟
环志知多少
环志知多少
湿地观鸟
江河里的水鸟
观鸟记
徐继畲与《瀛环志略》
春季观鸟style
水鸟
湖南培训环志技术促鸟类保护
手绢游戏———叠“水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