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学科生产性“学习工厂”教学模式创新

2023-02-24 02:20肖永杰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工作坊生产性艺术设计

肖永杰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实践教学,探索生产性“学习工厂”教学模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应当在实行教学计划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和创新性实验,鼓励学生进行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这一条规定为高校开展生产性“学习工厂”教学模式提供法律基础和政策支持[1]。

生产性“学习工厂”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是艺术设计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2]。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加强产教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因此,高校应当积极探索、创新和推广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的成长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 艺术设计学科教学现状分析

艺术设计学科是一门注重实践和创新的学科,在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一直面临一些挑战和难题。艺术设计学科教学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课程设置不够灵活。传统的艺术设计学科课程设置比较固定,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二是理论与实践脱节。传统的艺术设计学科注重理论教学,但在实践教学方面缺乏深入和有效的培训,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三是教学模式单一。传统的艺术设计学科教学模式以讲授为主,缺少互动和实践环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缺乏动力。四是人才培养不够贴近市场需求。由于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不断变化,传统的艺术设计学科教育很难贴近实际需求,导致毕业生不够符合市场需求,就业形势严峻。五是教师队伍需要进一步优化。艺术设计学科教师队伍部分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和市场感知力,对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认识不够深入。

综上所述,艺术设计学科教学现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通过创新教育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加强实践环节等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市场提供更多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同时,也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市场感知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2 生产性“学习工厂”教学模式在艺术设计学科中的应用

2.1 艺术设计学科中生产性“学习工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施

艺术设计学科中生产性“学习工厂”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实施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确定实践环节、与企业合作、教师指导和评估,以及设备和场地建设等方面的要点[3]。只有各方面充分准备和配合,才能实现生产性“学习工厂”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1)确定教学目标。在确定教学目标时,需要结合艺术设计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所要达到的教育效果和培养目标。艺术设计学科注重实践操作,因此生产性“学习工厂”教学模式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2)确定实践环节。在确定实践环节时,需要考虑生产实践和设计实践两个方面。生产实践是指学生参与真实的生产环节,实际操作、生产产品等。设计实践则是让学生在生产前进行设计,完善产品的设计方案、确定产品的外观、材料等。在实践环节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实践的难易程度和逐步推进,学生从简单到复杂,逐渐提高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3)校企合作。在实施生产性“学习工厂”教学模式时,需要与企业合作。这样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进行实践,了解实际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与企业合作学生还能了解实际的市场需求,更好地进行产品设计和制作。同时,与企业合作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就业和实习机会,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4]。

4)教师指导和评估。在生产性“学习工厂”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起到重要的指导和评估作用。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实践中的困难,并及时评估学生的实践表现。评估结果将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不断改进和提高实践操作技能、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5)设备和场地建设。生产性“学习工厂”教学模式需要充足的场地和设备支持,包括生产车间、实验室、材料和设备等。这需要学校在教学设计和实施前做好必要的场地和设备建设工作。同时,学校需要保证设备和场地的维护和更新,以保证生产性“学习工厂”教学模式的正常运转和有效实施。

6)学生参与管理。生产性“学习工厂”教学模式需要学生积极参与管理,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学生需要负责车间的安全管理、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原材料的采购和使用等。这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

7)经验总结和分享。在生产性“学习工厂”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总结和分享经验。教师和学生需要记录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经验总结和分享。这可以帮助学校改进教学设计和实施,提高生产性“学习工厂”教学模式的效果和价值。

总之,艺术设计学科实施生产性“学习工厂”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这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合作,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场地、设备和支持,并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2.2 效果评价及问题分析

生产性“学习工厂”教学模式在艺术设计学科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对教学实践效果进行评价,生产性“学习工厂”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的学习与实际工作环境接近,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通过生产性“学习工厂”教学模式,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并掌握艺术设计技能和工作方法,培养实践能力。生产性“学习工厂”教学模式强调团队合作,学生需要在团队中协作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生产性“学习工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新的艺术设计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虽然生产性“学习工厂”教学模式具有上述优点,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任务设置存在困难:由于艺术设计学科具有较高的个性化和创造性,任务设置难度较大,需要教师有较强的设计能力和实践经验。二是师资力量要求高:教师在生产性“学习工厂”教学模式中要扮演导师和指导者的角色,需要有较强的设计和实践能力。三是设备和场地需求较高:生产性“学习工厂”教学模式需要一定的场地和设备支持,如艺术设计实验室等。四是评价机制需要完善:生产性“学习工厂”教学模式评价机制需要较高的设计和实践能力,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

3 艺术设计学科以生产为核心的“学习工厂”教学模式创新点

3.1 创新工作坊与课堂并行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理念

一是实现学科交叉开放性教学理念[5]。工作坊以校企深入合作的“在地性”设计项目,设计大师引领,学科交叉组建助教团队,跨专业组建学生团队,将教学链、科研链、产业链进行整合,将物化设计成果产品化运营。综合创意、审美、创新、生产工艺,实行多维共进。以“大设计” 项目思维,将相关学科以及艺术设计不同学科的内容交叉,通过交叉创新和融会贯通,全面更新教学理念。二是建立“创意+造物工学”理念下的工作坊与课堂并行体系。建立“创意+造物工学”人才培养理念,运用在地性设计项目工作坊,将“技术融合艺术”,实现共融设计的探索性开放式创新。工作坊以市场需求开展实践项目,不断夯实校企合作人才联动培养机制,通过国际交流促进全球一体化发展内涵下的艺术设计跨界人才培养模式。

3.2 构建多维整合、科艺贯通的新路径

1)课堂教学+工作坊。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设计师等,推动联合教学工作坊,构筑工作坊国际化系统包括:国际化师资、国际课程、国际工作站点等开展工作坊项目。教学体系涵盖设计理论课程、综合素质课程、工艺制造项目化教学、实践性课程四大块课程。课程穿插各类设计讲座和设计展,融汇东西方艺术设计的主流理论,持续性地拓展专业学科的国际影响力、辐射力、竞争力。

2)课堂项目+市场。充分利用“在地性”实践教学项目,充分利用企业信息资源,以真实项目为载体,课堂项目指导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市场研究,教师研究成果和教学创新与市场互动,形成完整产业闭环,市场数据真实反馈,不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形成区域特色育人、“在地”设计服务、视野开放的现代教学新形态。

3)设计观念+制造工艺。工作坊项目引入新观念、新材料、新工艺,通过这一模式,培养新观念与制造工艺实践并重的哲匠。在校内生产性实训与社会组织以及机构合作,围绕智能化建设的要求,从不同方向开展“智·创·生·活”的设计探究,跨界整合设计思维、系统解决生活需求、挖掘生活本质与价值。保证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前瞻性、科学性。

3.3 建立多维育人、融通并进的新体系

1)构建“技术融合艺术”的生产型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创意+造物工学“人才培养理念,构建“技术融入艺术、科技融入创意”的生产型实践教学人才培养体系。生产性教学体系涵盖从创意设计到产品生产制作全流程,包括市场调研、创意设计、加工工艺、机械生产、商品销售完整的设计制作各环节。教学依托实训空间、企业技术与市场平台完成生产型教学体系构建,形成设计与制作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针对学生,开发“艺术+技术”的系列课程,建立“新创意、新设计、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于一体的艺术设计教学资源。强化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科技知识和科学意识,从传统的艺术设计专业重点训练外观设计表现技能,到培养学生掌握先进的3D打印技术、激光精雕技术,解决传统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严重滞后于科技发展的问题。

2)建立“产学研训培”生产型实践育人平台。在“大设计”视野下,生产型教学体系以生产实践为依托,产业闭环提供直观化的设计产品,明确的市场反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高质量的高级技能人才。生产型教学体系以真实项目为载体,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岗课赛证”重构教学内容,将原有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项目化重构,教师基于项目的制作流程和岗位工作任务组织教学,引导学生针对教学模块和项目要求,在创意方案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市场化运营等核心任务过程中,理论结合实践,实现技能学习对标岗位需求。学生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专业能力显著提升,实现技能目标的有效进阶。

3)形成“学校+企业+市场”产教联盟。建立“学校资源+企业技术+市场平台”[6]艺术科技产教联盟,这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类中为首创。创办全国职业教育成果转化对接会,吸引超百家高校企业参展。把学校专业教学资源、师生设计创新成果融入企业新产品的研发与生产线上,促进产、学、研、训、培有机结合,形成“学校资源+企业技术+市场平台”艺术科技产教联盟,提升校企融合的强动力,解决校企合作、校企融合的动力机制问题。

4 影响因素分析及解决策略

艺术设计学科实施生产性“学习工厂”教学模式涉及许多影响因素[7],其中一些可能会对模式的实施产生积极影响,而其他因素则可能会对其产生负面影响。以下是一些可能影响生产性“学习工厂”教学模式实施的因素:

1)师资力量。艺术设计学科的教学质量与教师队伍的素质密切相关。生产性“学习工厂”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具有行业背景和工作经验,以便他们能够将行业实践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此外,教师还需要具备管理技能、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设备和场地。艺术设计学科的教学需要一定的设备和场地,如电脑、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等。生产性“学习工厂”教学模式需要更高水平的设备和场地,以满足行业实践需求。因此,校方需要投入足够的资金购买设备和租赁场地,以确保教学质量。

3)学生素质。生产性“学习工厂”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和实践经验,以便他们能够理解和参与行业实践。如果学生的专业基础不够扎实,可能无法跟上课程进度,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此外,学生也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企业合作。生产性“学习工厂”教学模式需要学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以便学生能够接触真实的行业实践。企业合作关系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因此,学校需要积极开展与企业的合作,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确保学生能够获得优质的实践机会[8]。

5 结语

生产性“学习工厂”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通过将学习与生产相结合,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艺术设计学科中,生产性“学习工厂”教学模式的实施也取得一定成果。通过实践性的学习和创新性的设计,学生的作品质量得到提高。此外,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也得到明显提高,有些学生甚至创造具有较高水平的作品,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工作坊生产性艺术设计
“中日跨境文化研究工作坊”八年记
《星.云.海》
《花月夜》
罗雪芳名师工作坊:携手共进,聚水成渊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
“第七届望道修辞学论坛暨‘修辞与语篇’学术前沿工作坊”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