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财经类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创新实践探究

2023-02-24 07:46傅缨捷丁一兵
关键词:财经类文科贸易

傅缨捷,丁一兵

(1.东北财经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大连116025;2.吉林大学 经济学院,长春130012)

一、引言

以一流人才支撑一流专业和国家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本逻辑。为有效加强一流人才培养,教育部于2018年提出要创新发展文科教育。2020年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上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做出了总体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新文科建设的提出与推进,是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如何在高等院校及有关专业有效落实和推进新文科建设,对培养新时代文科人才、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高综合国力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财经类院校是我国新文科建设的主力军之一。一方面,财经类院校具有鲜明办学特色,为有效实现文科专业跨学科的融合提供坚实基础;另一方面,随着新环境变化和新发展阶段的要求提升,财经类高校的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面临新的挑战。新文科建设的提出与推进,为财经类高校有效实现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利的契机。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作为涉外性极强的应用型经济学专业,自设立以来,培养了大批从事外贸工作的专业人才,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19年国务院《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强化外贸发展人才支撑”。“十四五”时期,随着我国更高水平开放型新体制的建立,对高端外贸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同时,《新文科建设宣言》也明确指出要“聚焦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加大涉外人才培养”。由此,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如何改造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培养符合当今社会需求和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是值得探究的重要课题。

二、创新实践目标与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一)创新实践目标

1.追求理论创新与务实创新引领国际化人才培养实践

在人才培养方面,打破国际经济与贸易现象的西方经济学固化解释,致力于追求中国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性解释与创造性发展,辅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析,联合培养实践等机制,培养出新一代国际化人才。

2.将多学科理念引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现内涵式的跨学科交叉

在学科边界上形成与拓展新的知识领域,尤其是充分利用财经类高校的学科优势,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管理科学、法学相结合,实现内涵式的跨学科交叉,提升文科的科学性和与时俱进,达到精炼国际经济与贸易各专业,增加知识生产,打造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学科专业目标。

3.实现新文科研究方法论创新

利用最新的科技发展成果和内涵式交叉学科发展趋势,推动新文科研究方法论的创新。持续通过推动实践创新来促进社会发展,不断整合课程、整合专业、整合培养方案和整合实践来实现思想引领。

(二)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1.解决人才科学培养发展问题

依据当前人才需求与发展的新定位与新方向,明确人才培育的基本原则,确立人才培养方案,更新人才培育内容,构建以跨学科+科技前沿为内容的综合人才培育体系,使人才培育紧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步伐。

2.解决财经类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研究方向的整合优化问题

思考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情况,解决专业内研究方向在新文科建设指导下的整合优化问题,探讨理论学科创新发展新趋势,以及如何在此趋势下构建包括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管理科学、法学在内的内涵式跨学科交叉。

3.解决新文科研究方法论的创新问题

探究传统经济学科特色与科技前沿的内涵式交叉学科创新结合,在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中,寻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方法论创新路径,为丰富既有理论基础,指导实践发展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

三、创新实践总体思路与具体措施

(一)创新实践总体思路

新文科建设是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迫切需要,更是人文社会学科自身发展和文科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内在需求,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具体到财经类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上,新文科的建设首先直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知识生产上寻求知识的增量导向建设,而不是知识的存量重组。新文科建设的主旨在于引领一流学科方向、回应社会关切、坚持问题导向、打破学科壁垒、解决新时代提出的新问题。按此主旨构建财经类院校新文科建设具体改革内容暨重点工作为:在专业建设方案、新人才培养方案、新课程体系、新理论、新教材五个方面展开探索与实践。

进一步看,创新实践可以从知识生产与立德树人两个维度展开:

在知识生产的维度上,聚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研究方向,直面40多年改革开放所呈现出来的中国国际经济现象、全球新格局和文科国际化要求,将专业研究和人才培养聚集到各财经类高校自身优势特色上,并在优势特色基础上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创新专业建设方案、创新课程、构建跨学科课程、打造金课、总结实践新理论和出版新教材等。

在立德树人的维度上,讲好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中的中国故事,其重要的路径是致力于追求中国文化的创新性解释与创造性发展,通过文化认同,培植文化自信,既要融入课程思政,又要将中国文化推陈出新,向国际进行有效传播;积极拓展多方合作,实现校企联合培养,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衔接;加强国内外沟通交流,努力培养国际化人才。

(二)创新实践具体措施

在此,以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东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新文科建设的创新实践为例进行说明,以期为其他财经类高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OBE教育理念指导下多维度调研了解真实需求

学院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BE理念)开展人才培养相关工作,为切实制定符合学生和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与学生代表进行交流座谈、对在校生发放调查问卷、到用人单位进行走访调研等方式,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真实诉求以及学生在学习上的真实需求。通过调研发现,学生对于开设跨学科交叉类课程和开展实践实训具有浓厚的兴趣,用人单位对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具有较高需求。同时,走访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等兄弟单位学习,获得新文科人才培养上的相关先进经验。

2.创新专业建设方案

考虑到当前世界经济仍充满不确定性和数字贸易逆势崛起的现实状况,国际贸易规则面临重新洗牌,数字贸易新规则亟待建立,将法学专业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有机交融,形成交叉学科,强化国际经济法与国际贸易新规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实践意义;同时,深入挖掘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构建中国特色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审视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课程名字容易引起歧义的课程,进行修改替换,加入课程如:国际规则与全球治理和数字贸易学等。

3.创新推进课程体系构建

创新推进课程体系改革,一是进一步打造国家级一流课程;二是利用过程化考核改革契机打造一批SPOC课程;三是整合优化现有课程构成,重新梳理跨境电子商务系列特色课程,组织教学研讨、优化课程内容;四是跨学科的新文科建设增量课程建设,如大数据与跨境电商网络调研等;五是强化通识核心课建设,如开设数字贸易概论课程;六是以学生为中心实施渐进性教学评价的翻转课堂,变革传统授课方式;七是持续将思政元素融入各级专业课,发挥课程的立德树人作用;八是增加白果云学习平台利用效率,提高知识获取的效率。总之,加强以问题为导向的本科生培养,构建面向未来的知识框架,培养学生的全科目综合性的思维能力。

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截至2023年6月,学院教师主讲的《国际贸易》《跨境电商供应链选址管理虚拟仿真实验(跨境电商ERP管理)》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际金融》《世界经济概论》获批辽宁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国际经济合作》《中国对外贸易》《国际服务贸易》获批辽宁省线下一流课程;《跨境电商与创新创业》获批辽宁省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进出口业务模拟》获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4.优化人才培养过程

第一,实施平台大数据管理。适应新科技革命所带来的新经济业态、新运营模式的需要,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人才培养理念、模式、内容及手段进行升级改造。从本科生入学起实施平台大数据管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个体数据,鼓励教师使用东财白果云平台进行教学,学生签到、提问、测验、文献阅读、科研汇报、教学评价均在平台进行,利用人工智能跟踪、实时分析学生的培养情况。

第二,打造数智赋能的“产学研赛训”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提升新文科背景下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进一步加强与用人单位合作,依托辽宁省大学生跨境电子商品培训基地,打造课堂培养、实地调研、学术素养提升、学科竞赛、企业实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学生及时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践应用。着力培养符合社会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新时代卓越国际经济贸易人才。研究的成果《基于产教融合的跨境电商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以竞赛助力产教融合 探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获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

5.归纳新理论、出版立体化新形态专业系列教材

归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国际经济与贸易演变的新理论,包括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方向的理论总结和创新,国际经济合作与全球治理上的新成就、数字经济下贸易形式的数字化和贸易对象数字化现象等,在教材内容上结合新文科建设要求进行更新和扩展。同时,在教材中增加了音频、视频等多样性的数字化资源,促进信息技术与教材的深度融合,推进课程思政与教材的紧密融合,着力打造高质量、新形态专业系列教材。2022-2023学年,新编立体化教材《跨境电子商务:基础、运营与策略》1部,新修订《国际服务贸易》《国际金融》教材2部。

6.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和高质量教学研讨保障新文科建设的创新实践

一方面,新文科背景下,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需要更多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师资。近年来学院先后引进来自国内双一流高校具有工学、理学等复合型教育经历的师资,进一步优化和充实教师队伍,部分教师还拥有在外汇交易公司、外资银行等工作经历,为更好地开展新文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提供师资支持。

另一方面,以“菁华国贸”教学沙龙为载体,增强教学创新,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通过开展教学沙龙系列活动,围绕新文科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开发、教学创新等内容开展交流与讨论,推进学院本科教学创新工作;通过开展青年教师面对面、资深教师进行示范课程等活动,加强学院教师的学习、沟通与交流,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更好地应对新文科建设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挑战。

四、结论

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全面提质创新的新时代,积极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面向国家发展需求,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结合财经类高校自身特点,改造提升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一传统经贸类专业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文探究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开展新文科建设创新实践的目标和思路,并具体阐释了东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这一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所开展的实践和创新情况。希望本文的研究对我国其他财经类高校或相关专业新文科建设能够带来有价值的思考和启发。

猜你喜欢
财经类文科贸易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双平台嵌入式”的“粮味”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贸易统计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孙文科
财经类MBA院校案例研发队伍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