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翻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2023-02-24 07:46
关键词:文科跨学科学科

孙 丽

(太原学院,太原 030012)

新时代的发展对翻译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社会的进步使翻译教师面临更大的挑战。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和创新者,只有努力学习翻译学科新知识,认真开展翻译教学实践,高度重视专业发展,才能提高翻译人才的培养质量。本文基于“新文科”的背景,以其概念及特征为切入点,分析翻译专业教师发展的现存问题,提出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翻译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旨在帮助翻译教师不断优化专业自我发展,紧跟国家新文科建设的步伐,继而带动我国翻译教育事业长足发展。

一、新文科的概念及特征

(一)新文科的概念

新文科建设已成为当今教育界的重要工作方向和研究命题。2017年,美国希拉姆学院率先提出“新文科”概念,强调学科之间重组,跨学科之间的综合研究和学习。中国的“新文科”起源于2018年教育部决定开启“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这“四新”建设。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和科技部联合召开的会议中,标志着“四新”建设工作的部署。2020年,新文科建设工作小组召开了相关会议,研究讨论新时代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文科专业的创新和转型举措,表明“新文科”建设工作的正式实施。

新文科主要指打破传统文科的领域壁垒,通过学科交叉、跨学科的碰撞和融合弥补传统学科单一的不足,为学生提供跨学科学习,达到知识扩展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从学科角度讲,包括传统文科自身交叉融合,还指文科与理工农医之间的深度融合,以交叉与融合、继承与创新、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推动传统文科的更新换代,形成一批新兴学科,推动知识创新,打造文科“金专”。新文科建设不仅是对文科的内涵定位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全新构架,也是教育强国的一种探索结果[1]。

(二)新文科的特征

1.需求导向性

以往学科建设是以学科导向为主,而新文科建设则转向社会需求导向。要求学科发展立足于当前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以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方法,回应和解决社会发展改革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和新挑战。将新文科教学和研究成果应用于社会经济和国家战略需要,增强高等教育人才服务社会的能力,对于高等教育培养应用及创新型人才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使得高校更科学地培养具有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2.守正创新性

新文科建设的“新”并非除旧布新,而是守正创新。在跨学科范式中,新文科在认可原有文科的基础上应保留其专业独特的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夯实学生知识和能力基础。新文科的建设也并非是学科的机械组合,而是要将其优化调整,将文科与相近专业集群融合、与其他学科融合、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既要看到跨学科研究的前瞻性和默契配合,同样也要明确各单一学科在跨学科架构中的功能和地位。另外,新文科的“新”还应融入时代元素,转向现实关怀。教师应以“学生为发展中心”,将实践体会的新经验、学科发展的新进展和社会发展的新需求纳入教学体系。

3.交互融合性

传统学科教学各自独立,割断了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学生的知识是各不相干的模块堆积而成的,不利于发挥教育的社会职能和人的发展职能。新文科建设并非颠覆传统的学科,而是对既有文科进行交融互通。鼓励高校开设各具特色、门类众多的文科专业与理工农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强调各学科的对话与合作,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从而培养学生的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

4.协同共享性

新文科建设要求从单打独斗的学习方式转向协同共享的研究模式。教师需把握契机,主动作为,通过构建新的研究平台和学术共同体,实现同学科或不同学科背景教师的协同合作,建构新知识和新理论。通过构造集自有知识、他有知识、融合创新知识于一体的学习共同体,为超出传统文科范畴的新问题献计献策,提供解决方案,推动新文科的持续创新性发展。

二、翻译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和特点

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教师自身的主动发展,主要通过教师自身的学习、实践及反思而形成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成长;另一方面是外部推动发展,教育部门或学校通过提供培训、访学,以及促进团队之间的相互合作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翻译学科是提供语言交流以及信息交换的学科,它在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交流和提高人们思想观念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基于新文科的要求,翻译教师需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专业知识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即教师“教什么”的问题。新文科强调学科之间的融合和重组,这与翻译专业应学习多种文化的要求不谋而合,主要体现在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包括哲学、历史、经济、商业、法律、医学、科技等各行业、各领域的文化背景和专业知识。同时,为符合社会发展和时代的需求,翻译教师需明确人才培养的定位,在课程中融入“互联网+”技术并掌握教学实践应用以及测试评价等方面的知识。翻译教师必须坚持终身学习的态度,补充新鲜知识营养,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进而促进专业发展。专业能力是教师向纵深发展的利器,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均隶属于专业能力范畴。专业教学能力是翻译教师能力层面的关键要素。教师需具备课程设计和实施能力以及课堂组织管理与评价能力。在新文科要求下,翻译教师应根据跨学科的学习需要,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取恰当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翻译技术工具实施翻译教学,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形成的翻译能力进行有效评价。专业实践能力是翻译教师能力层面的基础要素。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口笔译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译者。在新文科要求下,教师应密切关注语言服务行业的新变化以及翻译技术带来的影响,具备创新思维和翻译决策能力,不断加强自身对特定文本的翻译实践能力,提高翻译服务质量。专业研究能力是翻译教师基于翻译教学和实践开展深入研究的能力。教师可结合平时的翻译教学和实践,以学科融合为研究切入点,具备创新性研究思维,掌握翻译研究的范式与方法,依托翻译学科和多学科知识的交流、讨论、学习和共享活动,培养教师的批判性思维及解决翻译问题的能力。

作为应用型高校的翻译教师,承担教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多重职责,其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如下特点:(1)动态性。翻译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根据社会对翻译人才要求,翻译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发展而推进,调整自身专业发展方向和方法。(2)多重性。翻译教师的能力并非是单一能力的构成,而是多重能力构成的统一体,例如:基本素质、专业素质、信息技术能力和把握行业市场的能力,是理想的翻译教师应具备的综合能力。(3)实践性。翻译教师的实践能力异常重要,直接影响到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提升。教师了解翻译市场运作,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可以给学生针对性的职业指导。

三、翻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翻译语言服务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翻译教育迅猛发展,各高校已拥有稳定的翻译教师队伍。但从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与新挑战而言,我国翻译教师专业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翻译专业知识单一

翻译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所在。目前,翻译教师通常以翻译作为教学手段,从语言和语法的角度分析翻译。其实,翻译并非仅仅是语言和技能的学习,而是相关行业的双语转换与职业翻译能力培养。单一的翻译学科的知识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就业所需。翻译是一门变化发展的学科,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也让翻译知识领域不断更新变化。翻译教师如不及时扩充知识储备,教学就会日益僵化,最终与翻译行业的需求完全脱节。

(二)翻译技术能力匮乏

翻译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面对当今社会海量的翻译任务,单靠传统的翻译方式是无法保质保量完成的,未深入涉及翻译技术课程的专业体系是不完整的。如今,翻译教师对掌握翻译技术重视程度不够,认为那是教授翻译技术课程教师的任务,出于职业倦怠,有些教师没有兴趣了解、学习翻译技术应用,也没有充分利用学校实验室的资源。这严重了制约了教师技术思维的发展以及翻译技术的运用能力。

(三)翻译教学能力不足

翻译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受传统翻译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多数教师在教学手段及方法上使用不当,往往重视理论教学,缺乏跨行业、跨学科的文本实践练习;重语言语法讲解,轻翻译真实项目的训练;重翻译的结果,轻翻译过程的打造和反思;重传统的笔头翻译,轻翻译技术的应用等。这导致学生仅仅熟知语言知识和翻译技巧,但是翻译能力普遍低下,传统的翻译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学生对翻译教学多元化的需求。

(四)翻译实践能力欠缺

翻译实践平台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大部分的翻译教师都是各自为政,尚未形成有意识的整体发展规划,因为教师的个人力量无法形成合力,有碍于教师专业发展前进的步伐。另外,多数教师没有在翻译公司或企业工作的经历,更没有承接过真实的翻译任务,对翻译行业乃至语言服务行业的现状、运营方式以及翻译管理等也是不甚了解,简单讲就是只知道“如何教翻译”,但不知“如何做翻译”。因为教师缺乏实际翻译工作经验,实操进阶困难,教学往往与实际相脱节,课程教学质量不高,无法给学生提供专业和职业性的指导。

综上所述,翻译教师的专业发展被翻译研究理念单一、翻译技术能力匮乏、翻译教学能力不足、翻译实践能力欠缺四方面问题严重阻碍了发展,我们应采用新文科这一教育新创举,不断创新专业知识和能力,增强育人能力,推动教育的发展。

四、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翻译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一)加强跨学科式学习,提升教师研究能力

新文科建设的典型特征和重要抓手,就是实现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要求突破单一学科的限制,革新学科理念,创建多模态的跨学科互译平台,使翻译学习框架立体化,突破教师的研究瓶颈。这就对翻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翻译教师不仅要把握翻译学科领域的前沿话题,还要熟悉交叉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并从宏观把握交叉组建后的学科融合体。例如,教师着眼于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的实际需要,充分利用该院校的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拆除院系围墙,积极开展翻译学与语言学、计算机科学及其他相关专业背景教师组成跨学科教学团队。如我院翻译教师可以为“天龙山佛首”“晋祠”等特色景点做翻译项目研究,翻译教师先向文旅系教师就经典景点或者文物的中文旅游解说词进行跨学科研究学习,再根据旅游翻译的原则对英译文本进行适当的增减、加注,以达到目的语的惯用表达,梳理出更符合时代特征的双语旅游公示语及旅游指南[3]。再如,翻译专业与理工农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研究也是领域时代所需。如翻译专业教师可与计算机系教师就某一翻译领域进行数据库构建,实现特定信息的记忆、查询、增减、修改等管理,保证翻译工作的高效性与译文的规范化。

(二)重视翻译技术学习,提高教师专业知识

新文科建设的另一特征是实现学科的守正创新性,既保留翻译专业独特的研究方法和翻译策略,又将其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展示二者交互创新产生的新变化,体现跨学科的课程体系。鉴于此,翻译教师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除了重视翻译技能外,还应以翻译技术为抓手,促进翻译学科与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科学和网络技术的交叉融合[4]。具体来说,翻译教师应具备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包括CAT(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本地化技术、术语库管理等。比如,翻译教师可探索建立包含术语、术语翻译和术语相关信息(如术语定义)的数据库,学生在线操作时,可自动将翻译原文与术语快速准确地匹配,并将匹配结果展示于翻译参考信息区,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翻译效率,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翻译成果进行校对和反思。诸如此类术语库的新建、查询与维护等翻译技术应该是翻译教师不断学习的专业知识,教师不仅可通过关注前沿的学术会议、培训班以及学术沙龙来共同提高自身的翻译技术,还可以参加与翻译技术相关的比赛。翻译教师应在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等方面充分对接翻译技术学习,充分利用翻译技术的优势,建构技术驱动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发现式和探索式的翻译教学模式。

(三)革新翻译教育理念,精进教师教学技能

新文科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人才质量提升,以满足社会需求为教学导向。在新文科理念下,翻译教师要革新翻译教育理念,秉承翻译能力与翻译素质并重的培育理念,不仅要重视学生语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整合,还要实行跨学科翻译实践教学,在教学模式和课程组织形式等方面实现全方位改革,从而满足翻译服务行业的高质量人才培养。教师可利用慕课、超星等课程资源平台,建立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群,如涉及哲学的《道德经》、涉及医学的《本草纲目》、涉及历史学的《史记》等典籍文本的跨文化对外翻译课程。教学中对这些经典作品的背景进行深入讨论和品读,以及对其各个海外译本的细致梳理和分析。通过跨学科的翻译教学过程,能够提高教师的翻译实操能力,同时也能提升教师教学内容选取和分析能力,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及其效果的评价能力。又如:为了培养学生跨学科的思维方式知识视野,教师以知识主题为导向开展主题翻译课程群,如晋商文化翻译课程群,涉外法律翻译课程群等,这种超越学科界限的课程群可以以“微专业”的方式向全院学生开放,不仅可以形成院校特色课程,提高学生的翻译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还可以带动翻译学科与其他专业的优化和转型,有效提高翻译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教学能力。

(四)构建翻译实践共同体,增强教师实践能力

实现新文科建设教师间的协同共享不可或缺。现代教师的学习观应摒弃单独孤立的学习模式,而在新文科要求下基于教学实践和翻译研究的问题,以能力提升为共同愿景,开展知识共享、交流学习和实践反思的活动。为此,可探索组建翻译学习共同体,将学生、翻译教师、社会翻译爱好者和业界人士集结在一起,依托网络技术,分饰客户、翻译公司的角色合力完成翻译实践项目,进一步达成素质目标和技能训练目标,打造翻译后备人才“蓄水池”。除此之外,翻译教师应遵循学科的跨界性和语言服务性,每年至少一个月在翻译公司或翻译实训基地进行口笔译实践工作,促进其与教学改革相结合。相关研究表明,“参与式”企业实践经验,因涉及多种文本及行业的源文本以及相关翻译技术的使用,翻译教师通过实践任务,将知识和能力进行挖掘、碰撞和传递,加速了合作式学习的多学科知识构建,教师在互动中可以不断积累翻译素材,服务于今后的教学及自身的翻译实践,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5]。

五、结语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翻译专业是本,其他学科是翼,交叉是基础,融合是归属。翻译教师作为翻译教学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应通过自身的内部学习动机和行动研究,提高自己对于新文科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结合院校自身的发展特点开拓并完善教师发展,努力跟上国家新文科的建设步伐,为国家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复合型翻译人才。

猜你喜欢
文科跨学科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超学科”来啦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