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基于POA 大学外语教学模式研究

2023-02-24 12:27阮国艳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外语驱动

阮国艳

(赤峰学院 外国语学院,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产出导向法是在输入假设、输出假设以及互动假设基础上形成的。输入假设将输入视为学生学习外语的重要途径,输入知识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外语成绩,但是外语学习并不是只有听、读两个输入性内容,还有说、写两个输出性内容。在认识到输入假设存在的缺陷后有人提出了输出假设,但是在输出假设中又忽视了知识输入的重要作用。我国学者文秋芳教授在总结输入假设、输出假设和学习互动假设后提出了产出导向法,该理论由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三部分组成,是适合于中国外语学习者的理论体系[1]。 大学外语在地方高校课程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其以提升学生的外语水平为主要教育目标,将产出导向法应用于大学外语教育设计与实践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将产出导向法应用于大学外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1.1 输入假设理论

输入假设理论强调“输入”在学习外语中的重要作用, 其作为监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Krashen 于1985 年提出的。该假设理论主要强调以下四部分内容:首先,强调“习得”的重要性。“习得”是指人们在充分学习外语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大量专业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将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于日常交流过程中。 其次,强调进行可理解性输入的重要性。 Krashen 认为学生学习外语时应该在自身现有外语水平基础上进行稍高于现有水平的知识输入, 这种方式可以快速提升学生的外语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再次,强调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要保证足够的输入,以此发挥“i+1”模式的最佳效果。 最后,该理论强调当学生的知识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自然习得语言。

1.2 输出假设理论

输出假设理论是Swain 在充分观察加拿大法语教学基础上于1985 年提出的理论成果。他认为,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如果只进行知识输入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大量练习不断进行知识输出才能切实提升自己的语言水平。 同时,他在这一理论体系中还提出了输出的四大功能。 首先,进行知识输出可以引发注意假设。学生在进行语言输出的过程中会认识到自身实际水平与目标水平之间的差距,进而通过不断学习、练习提升自己的语言水平。其次,假设检验。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会有一个基本假设,进行知识输出就是为了检测假设结果,如果学生通过检测发现自身水平与假设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就会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而提升自己的语言水平。再次,语言反思功能。即通过反思自己或别人的语言输出提升自己语言水平。 最后,积极进行知识输出可以提升语言的流利度。

1.3 建构主义理论

20 世纪60 年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仔细研究了儿童的认知理论以及认知规律后提出了建构主义理论。 该理论认为,个体的发展过程与学习密切相关,通过研究建构主义理论可以较好地揭示学习发生过程、意义建构过程、概念形成过程,同时可以指出理想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 此外,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认识观、学习观以及教学观等理论观点的发展,促进了传统教学的改革。首先,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能完整地概括世界准则,也不能为人们的所有活动都提供科学标准,而是要在具体情境中根据不同情况做出相应调整[3]。其次,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并不是由教师向学生无条件传播知识的过程,而是要强化学生与学习环境之间的互动, 通过互动对学习过程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进而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 最后,建构主义认为教师应该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挥指导作用,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外语知识。

2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外语教学原则

2.1 驱动原则

驱动是产出导向法教育的起点,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安排真实的交际环境并积极向学生介绍教学目标与产出任务,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外语教学都是以教师向学生传播专业知识为主,即以“输入型”教学为主,这种教育方式在提升学生外语听力、阅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造成了学生在口语以及写作方面存在短板的问题。因此教师在产出导向法指导下进行授课时要为学生营造真实的交际场景,并鼓励学生“开口说外语”,以此提升学生的外语表达能力。 同时,学生进行语言交流时要善于发现自己的学习“短板”,并主动在日后学习过程中提升“短板”,在提升外语学习能力的同时强化自己的外语水平。

2.2 促成原则

促成原则是指教师通过前期的驱动活动掌握学生在外语表达过程中的缺口,进而安排相应的促成活动。 同时,教师在安排促成活动的过程中要遵守精准性、渐进性以及多样性等原则。 精准性是指教师安排的促成活动要以切实提升学生的外语水平为主,不能将相应的活动流于形式。例如,口语水平较低是中国学生的一大通病,但是每个人在交流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口语缺陷有所差异,有些学生是因为词汇量不足难以通过外语表达出完整的意思,有些学生则是由于缺乏自信难以开口说外语。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缺点安排不同的促成活动,以充分发挥各项促成活动的作用。渐进性原则是指教师在产出导向法指导下为学生安排促成活动时要遵守科学规律,采取“由简到繁”的方式逐步深入[4]。多样性原则是指教师要根据学生外语水平的变化调整促成活动,以确保学生对外语学习保持持久的热情。

2.3 评价原则

评价原则是指教师要在判断学生外语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对其学习成果做出回应,在充分肯定学生进步前提下指出发展方向。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通常分为两种方式,即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 即时评价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情况做出评价;延时评价是指教师在课堂教育结束后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上交,教师在认真查看学生的前提下对学生做出的评价。教师在评价学生外语学习情况时要遵守典型性、 可教性、系统性原则。典型性原则是指教师要在总结学生普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案。可教性原则是指教师评价的问题应该在可教范围内,不能脱离外语学习本身。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师的评价重点应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3 POA 教学理论对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导向作用

3.1 转变大学外语教学的传统观念, 改变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

一直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延承了从课文导入到课文内容分析及语言点学习再到课后练习的既定模式。 教师对学生以知识输入为主,而未能提供机会让学生学以致用,导致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缺失,造成学用分离的弊端。 POA 教学理念引导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清楚了解传统填鸭式,从上而下的教学法的缺点,要遵循“学习中心说”和“学用一体说”,注重学习效率,引导学生学用相长,学中用,用中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传统的教学枯燥无味,“学习中心说”主张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丰富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氛围,教师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采取灵活有趣的活动,如音视频,辩论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参与度[5]。

3.2 外语教师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是一个“度”的把握。 根据“学习中心说”,在教学中, 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传授者,也不是“学生中心说”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旁观者,而应是学习的引领者,处于一种若隐若现,时密时疏的位置。是引导者,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学习;是组织者,组织学生组成小组共同解决问题;是提问者,不断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也是评价者,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帮助他们进行反思。总之,教师是“脚手架”,要很好地在学生和语言知识之间起好搭建作用。 与此同时,无论是教学设计、课堂组织、课堂驾驭还是作业评价,POA 都对大学外语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自我能力的提升,专业知识的储备,互联网等现代技术的掌握,努力使自己成为新时代的合格外语教师。

3.3 将教学手段由单一转为多样

大数据和5G 时代的到来引发了大学外语教学手段的大改革。各种技术手段,网络资源被应用。教师可以建设线上外语教学环境, 利用网络平台,微信,qq 等网络工具共享教学资源, 建立小组团队, 在线答疑解惑, 沟通交流。 利用相关软件为POA 教学提供便利。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材料时,要关注功能、交际、情景等因素,努力创设真实情景,重视学生情操和价值观的培养。 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很好地实现POA“全人教育说”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开阔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4 “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大学外语教学设计

“学习中心说”是“产出导向法”提出的全新的教学理念,强调课堂上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为有效学习的发生服务。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扮演中介的作用,设计整个教学过程,驱动学生学习的动机,提供相应的语言材料, 帮助促成学生完成任务,形成输出,并对学生进行评价。 所以教师的教学设计至关重要,关系到学生是否能产生满意的成果。 我校学生使用的是《新视野大学外语读写教程》,现以第三册教材为例,探讨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外语教学设计。

4.1 设计单元产出总目标

教师要明白每个单元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并设计出每个单元的总产出目标,要求学生以说或写或笔译的形式完成目标,该总目标可以分解成若干个驱动任务最终完成。 例如第四单元Let’s go.(我们出发吧),第一篇课文讲述旅行的目的,第二篇关于独自旅行,单元的产出总目标是为一位国外友人设计一次为期7 天的中国之旅。需要学生考虑到旅行目的地的选择,花费预算,交通住宿,行程安排,注意事项等,最主要的就是旅行地点的选择, 学生要充分考虑选择某些地点的原因,并能够用外语清楚地表达。产出形式是以4-5 人小组为单位, 形成一个7-10 分钟的陈述, 要求制作PPT,可以以派一个代表或者组员分工,依次上台的形式。 最终表现最优的小组录制视频,上传到班级圈,供大家观看学习。 再如第三单元Life stories.(人生故事),总产出目标可以设计成写一篇人物介绍,要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介绍人物的方法,要有介绍的侧重点,可以是人物的影响,成就,趣事等,重点突出。

4.2 设计驱动输出任务

驱动输出任务与传统教学的热身 (warmingup)或导入(leading-in)不同,后者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或者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课文做准备,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POA 驱动环节是给学生设置一个产出任务,让学生在尝试完成任务时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激发起对新知识学习的愿望和动力。在设置驱动任务时要注意四个方面,即完成任务的目的,明确的话题,确定和真实的身份和任务发生的地点。 例如第二单元Beat your fear(击败你的恐惧),驱动输出任务之一是帮助一个男生留学生克服他与女生说话时的恐惧。 在这个驱动任务中,目的是帮助这位男生,话题是讨论恐惧及如何克服,身份是大学生,地点是在大学校园或者教室。这一驱动任务的灵感来源是有一个学生告诉笔者,他在大学最大的恐惧是与女孩子说话。 这一话题与学生生活贴近,别的同学可能也有同样的问题, 能够引起兴趣和共鸣,唯一的问题是学生为什么要用外语去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把这个学生设置为我们学校的一名留学生,外语是唯一交流的语言[6]。学生在尝试完成任务时发现不足,如描述恐惧,提供建议等方面的词汇和句法和有条理的组织等,为了更好地帮助这位留学生,他们需要掌握输入材料,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 设计驱动输出任务时要注意交际场景的真实性,可以是真实发生的,具有交际价值的场景化的产出,也可以是将来可能会发生的,具有潜在的交际价值的场景。

4.3 设计输出促成活动

促成活动的设计要同时具备“精准性,渐进性和多样性”,遵循促成理论原则,结合课程目标,考核目标,学生水平,学时等因素,才能发挥出理想的效果。 例如第五单元When work is a pleasure(当工作是一种乐趣),产出任务场景的设定是:老师的一个外国朋友最近在工作中感觉不开心,没有成就感,请你给他写一封回信,帮助他在工作中国找到乐趣。首先,学生在速读课文,了解积极的工作者和被动的劳役者的不同, 即:(1) 对待工作的态度不同;(2) 工作中取得的个人成就感程度不同;(3)如何度过空闲时间不同;然后老师带领学生分别就这3 点不同进行深入学习和讨论,输入所需的单词和句型;下一步头脑风暴,让学生思考除了以上三点不同, 还有什么因素影响了人们在工作中的幸福感,在此过程中,老师根据学生的讲述,补充相应的语言表达;最后启发学生总结,如何才能在工作中获得幸福感。 在学生形成书面的建议之前,给学生提供必要的书面表达用语,帮助学生把总结出来的建议形成书信的形式。 再例如第一单元The way to success(成功之路),产出场景的设定是:郑州市的一家双语小学想邀请3 名大学生,就成功这个话题给他们的学生进行演讲,选拔形式是每个人都要准备,在小组进行PK,每组选出一名参加班级PK,选出前三名参加活动。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对关于如何做演讲, 如何吸引听众的知识不足,激发学习的动力。为了帮助学生完成任务,首先,老师带领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列举了几个名人的故事,分别是什么;然后分析这几个名人故事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如何突出演讲主题;最后头脑风暴还有哪些与小学生更贴近的成功的例子。老师补充举例子例证方面的知识和词汇,以及演讲的特点和吸引观众的方法。最后选出的学生演讲录制视频,上传班级圈,供大家交流学习。4.4 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活动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量丰富的教学资源都可以为教学服务。文秋芳教授指出鉴于目前移动技术的普及,产出“驱动”这一环节可以拍成视频或者微课,让学生在课前学习。 同时网络上很多的视频,音频都可以为“驱动”和“输入”环节服务。 例如第六单元War and peace(战争与和平),在课前让学生观看视频A look back at China’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 展现了战火纷飞的历史画面,通过战争亲历者的话语让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战争中平民百姓遭受的痛苦,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主题,并思考:平民在战争中遭受的心理创伤会在战后愈合吗? 在班级圈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给出例证。 课文学习完成后,观看TED 视频Why civilians suffer more once a war is over,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平民是如何解决战后的生存与重建问题,加深学生对战争所造成的灾难的理解。 本单元总产出目标是阅读一本有关战争的书,并以口头形式做一个3 到5 分钟的推荐同学阅读的理由,录制视频上传班级圈,供大家互相学习。

5 结语

大学外语读写课程的教学改革之路还任重道远,产出导向法的理念为地方高校教师的教学开辟了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将传统的“输入驱动型”教学转变为“输出驱动型”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提升了教学效果。 网络平台的配合也拓宽了学生学习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丰富的网络资源在教师的合理规划下更具针对性、 整合性,使得线上和线下的混合型教学模式更好地契合,从而使学生在以“学习为中心”的理念指导下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所思,外语的应用能力稳步提升。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外语驱动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大山教你学外语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