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新医科:学科融合交叉背景下的中医文化双语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2023-02-24 15:22左媛媛魏宁颐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21期
关键词:医科双语中医药

左媛媛,魏宁颐

(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昆明 650500)

2018 年8 月,在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之前,中共中央在所发文件中提出“高等教育要努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简称“四新”建设);同年9 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 的意见》,对新医科的概念和建设方向进行了全面解读,其中,对医学高等院校的建设明确提出了要注重医工融合、医农融合、医文融合[1-2]。“四新”建设具有显著的交互性,新文科强调古今中外文化比较,强调中国特色、区域性的文化传播,以及公共治理问题的研究;新医科涉及“大健康”事业的推进,推动将新技术引入新应用场景的教学改革,突出生命伦理学、健康管理、人文医学、智能医学诊疗等专业实现更广泛的交叉融合[3]。

1 新文科+新医科背景下,中医文化双语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中医是一门探索人体生理、病理、防病治病规律的科学,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同时在起源、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与中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4]。通过区域性的医教联合和卫生合作,能够实现中医学教育资源与医疗信息的实时分享、远程互动,将新兴科学技术融入中医对外教育的课程体系。就目前国内几所中医药高等院校开设中医文化类双语课程的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 双语课程教材体系不完善

在“四新”建设背景下,中医药对外教育中的双语课程设计,需要与整体的教育改革和专业发展规划相匹配,对现有的学科体系进行调整,优化课程体系。就目前国内中医药高等院校开设的中医文化类课程来看,首先,没有统一、科学合理的双语课程体系。在具体的课程安排上,多基于本校现有师资情况和学科设置,缺乏针对性强的留学生国别分类和系统的学情分析[5-6]。其次,使用的教材大多不是统编教材、双语教材,有些是国内本科生使用的中医文化类课程教材,有些则是学校的自编教材,没有相对专业的、适合留学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中医文化类双语配套教材。

1.2 课程内容和文化理念未能有效输出

中医理论的特殊性以及中医文化对外教学的特殊性,要求教育者既有中医药理论的知识储备,也具备良好的语言翻译和沟通能力,在知识输出的同时,更要实现“跨文化传播”的任务[7-8]。20 世纪初,国内各大中医药高校尝试开设“中医英语”“针灸英语”等具有学科交叉性质的专业,也培养了大批中医药国际化人才。但在“四新”建设的要求下,这种交叉性强、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师资人才明显不足,难以在教学过程中高效实现医学与人文的知识整合及输出。

1.3 课程协调创新不足

新文科建设的具体功能与形式是:多角度诠释、吸收、整合自然科学知识,为不同学科的知识交流搭建桥梁、创设情境,为知识生产和超学科研究提供理论证明与价值反思[9]。可以看出,要实现多学科的融合,不仅仅是简单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交叉”,更应是视角的结合、理论方法的借鉴。新文科教学理念与教学思想融入新医科课程建设,能够起到学科融合以及知识交互的作用[10]。这种跨界还需要与新医科要求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交叉”同时完成,这就需要对中医文化课程进行总体设计、全盘考量和整体布局。

1.4 教育资源平台共享不足

多学科的融合过程往往还受外部情境的影响,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医学伦理、社会公共治理、全过程健康管理等新兴学科将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更突出的研究意义。国际性的线上教育平台不断涌现,互联网、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快速更新又催生出更多的医学理论与实践教学融合方式;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成为必然,建立中医药双语教育资源数据库将成为新医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但当前很多学校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11]。

2 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中医文化双语课程体系建设的路径

2.1 整合多学科资源,设计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新的中医文化课程体系也为非中医药专业本科学生提供了解中医药文化,接受“医学人文”教育,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渠道。同时,课程着眼于培养非中医药专业本科学生跨领域知识的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既是国家实施人才培养战略的实际需要,也是中医人文精神的传承。在新的中医文化系列课程设计中,应当重视中医文化的特殊性,通过整合学校各学科资源,联合中医学、文化学、文献学、历史学、外语等各学科教师及研究人员,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打破文理学科边界,制定符合中医药发展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的中医文化课程标准[12]。

2.2 优化面向来华留学生的课程教材体系

重视留学生群体的“跨文化教育”,将中医文化系列课程建设成“文化预科”,帮助留学生实现“跨文化适应”并为专业课程学习做好准备。配合双语线上课程的制作,完成一批中医文化双语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并根据重点推送国家和区域的不同,完成其他语种教材的编写和出版。重点发挥云南的地缘和区位优势,打造一批中泰、中缅、中老、中印等小语种语言的中医文化双语教材,共享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药文化教学案例库,开展中医文化双语课程和教材的国际化推介。

2.3 加强教师素质培养,创新教学模式

授课教师作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新文科与新医科交叉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其素质和创新能力要进一步提高。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中医文化授课教师的涉外语言培训,通过学术研讨、跨学科培训等方式,加强医学与人文学科教师的交流合作,拓宽学术视野,开展跨学科、跨文化的科研、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特别是中医药专业外语人才的培养,加强对非通用语种、涉外医疗、国际传播等关键领域中医学专业涉外人才的培养。在现有中医文化系列课程的授课教师队伍中,开展信息技术培训,鼓励教师在课程设计中运用人工智能、智慧医学等科学技术,创新对外教育课程教学形式,打破课程模块间的学科界限,把“跨文化研究”运用到教学过程中,给予留学生更直观的学习感受和更契合其文化习惯的中医药理论教学[12]。

2.4 融入新媒体与新技术,强化实习体验

新文科建设强调学科建设的交叉融合性、开放包容性与技术人文性,依托新媒体、新技术,实现教学、科研、文化传播方式的革新与升级,发展立体智慧教学。中医文化依托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进行传播,主动对中医文化进行推广,同时,积极应用新兴媒体,突破中医文化传播的地域局限,使更多的受众能够以高速、便捷的形式获得相关信息[13]。新技术的运用弥补了中医文化教学结构单一的不足,有助于打造中医文化智慧课堂,使得中医文化学习环境不局限于教室、校园,并探索中医文化网络虚拟学习环境,让学生获得中医文化的沉浸式学习体验。

3 结语

新文科强调通过跨界、跨行业合作,增强学生的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及实践技能。在学科交叉融合的背景下,将新文科与新医科建设理念全面运用到中医文化课程体系建设中,凸显中医的核心理念、人文精神与医德规范,在双语课程的讲授中采用浅显易懂的课程语言,配合动画、短视频等媒体技术,对中医药知识和文化进行深入浅出的普及,让留学生和非中医药专业本科生能完整地理解中医药文化,接受“医学人文”教育,做好学习临床学科的准备。开展中医文化类双语系列课程的线上平台建设和国际推广,实现医学人才培养从“1.0”到“2.0”的升级,不仅是一场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变革,也是学科融合、技术创新的具体体现。在坚持中医药“守正创新”的基础上,对外教育过程中医学与人文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与革新,将推动中医药对外教育的飞跃式发展,成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有力推手。

猜你喜欢
医科双语中医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医校协同开展医科生医患心理教育的调查与对策
医科院校农村免费定向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探讨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