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指导原则和基本思路

2023-02-25 02:30张素英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三农基地农民

王 悦,邢 梅,张素英

(河北开放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80)

1 引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于人才。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1]。这就要求广大“三农”工作者要懂农业问题,要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历史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要对广大农民怀有深厚情感,努力帮助农民群众实现各种利益诉求[2]。开放教育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是“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重点专业,肩负着为农村培养一批有文化素质、职业能力、管理本领的实用型人才,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重任。为达成这一目标,必须开展扎实有效的实践教学,建设符合条件的实践教学基地成为落实教学要求的重要保障,是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然而,一直以来,实践教学始终是开放教育的薄弱环节,涉及农业方面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短板。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认识问题,也有客观原因。“三农”实践教学基地是组织完成农业相关学科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基地,是教师完成教学,学生进行专业实训、调查研究、毕业实践、认识“三农”等实践活动的平台,但相关研究多集中在普通高校的涉农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方面,且整体上成果较少,有关开放教育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三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相关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有必要应用现代教育理论、农业经济理论以及农村社会理论,结合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深入分析“三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目标要求,确立“三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探索“三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基本思路,以促进开放教育转型发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实践环节落实。

2 “三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目标要求

2.1 适应开放教育规律

开放教育作为网络远程教育,有其自身特点和规律,优、劣势并存。师生分离、生生分离、学用分离不利于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虽然实践教学一定程度上可以基于网络在线上进行,诸如平台实习、情景模拟、远程体验、虚拟实验等,其便捷性毋容置疑,但这种“网上谈兵”的虚拟仿真活动,学生学习体验差,不能替代“真刀真枪”的实践基地。“三农”实践教学基地的开设运作,就是超越课本、突破网络,把教学从网上延伸至网下,从网络课堂拓展至实践基地,从“死学”转变为“活用”,以其真实性、感知性、生动性、操作性见长,通过面对面、点对点、手把手的实战演练,弥补远程网络教育“分离、虚拟”的不足。

2.2 满足“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实施宗旨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政府出资、大学出力、农民受益”的民生工程,旨在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援,培养一批扎根农村、服务农民、发展农业的高素质人才。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引导学生做到“一懂两爱、留农务农”。《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农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和“一懂两爱”理念,增强学生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强调要把“一懂两爱”理念教育融入教学建设全过程[3]。农民参加“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对其家庭农地转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初步达到了农民学员“留农务农”的培养效果[4]。通过“三农”实践教学基地这一第二课堂,让学生走进农村、了解农村、热爱农村,让学生认识农业、关注农业、投身农业,让学生亲近农民、结交农民、关心农民,在实践中出真知、长才干,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投身“三农”工作的本领。

2.3 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

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在开放教育中,具有专业性较强、特色性突出、组织教学难度较大的特点,其以涉农经济类与管理类专业相结合,目标定位于为农村培养高素质、懂技术、善管理、能创新、可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就专业特色而言,它强调现代性、管理性、实用性和技能性。建设“三农”实践教学基地是本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一环,其宗旨就是围绕培植学生知农、爱农、兴农情怀,完善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实践水平,提供教学平台和实践活动场所,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

2.4 全面落实实践教学各项具体要求

实践教学是整体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体现在专业设计、教学计划、资源配置、课程建设、教学实施、实习实训、综合实践等各个方面。实践教学的方式和手段,依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不同而多种多样。“三农”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将有助于完成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传统上,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两种方式,其中的社会实践要求通常流于形式,而毕业论文内容则多局限于纸上谈兵。“三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将一改远程教育重灌输轻实操、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认知轻发展的弊端,把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在实处,全面落实实践教学的有关具体要求。

2.5 切实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思想理念等,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后,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5]。“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生源主要是具有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中专学历的农村青年,他们大多缺乏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认识,缺少对当代农民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非常强调实践的核心基础地位,视之为“对象性的活动”,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过程,而人是实践的主体[6]。基于此,则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实践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开放教育“三农”实践教学基地,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对象”,在学科知识验证、文化素质提升、技术能力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塑造等方面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培育学生的职业能力,服务整体教学目标的实现。

3 “三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指导原则

3.1 系统性原则:综合统筹

实践教学就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专业规则制定、教学计划落实、课程教学实施、综合实践部署等多个方面。对“三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本身而言,它自成体系,需要在规划设计、内容设定、步骤落实、运行维护、效果评价等方面予以统筹考虑。因此,在具体建设过程中要强调综合统筹原则,坚持系统性理念,搞好总体规划、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牢固树立与专业培养目标同心同向、与网上课程教学同频共振、与其他实践形式协同配合的思想。同时,“三农”实践教学基地在具体内容设计上一般应涵盖农村、农业、农民三大部分,各部分内容之间也需要构建起目标互通、方式互助、内容互补、效果互惠的关系。

3.2 共建性原则——互利共享

教育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治理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应用和发展,其强调社会各界应参与教育这一公共品的提供和生产,解决仅由教育部门和教学机构参与教育治理所存在的诸多弊端,不断提高教育治理水平[7]。据此在教育实践中,应摒弃“教育部门独揽”的教育治理方式,着力构建以教育部门为主体、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各治理主体间加强合作与协同的多元化治理体系。“三农”实践教学基地的设计谋划、开发创建、活动开展、运行维护,都需要政策支持、人才支撑、资金扶助,其建设应遵循共建共享原则,探索长效运作机制,才能促进实现基地建设目标。在具体建设过程中,一是要积极争取政府相关部门在政策规章、资源协调、行政实施方面的支持配合。二是与普通高校、高职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农技培训中心、农业科研单位、农业企业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打造“三农”实践教学基地。三是联合开放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干部培训、社区教育等办学形式,对接与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相同、相关、相近专业,共建、共管、共营、共享实践教学基地。就“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而言,与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相关的专业主要有行政管理(乡村管理方向)、行政管理(村镇管理方向)、农村区域发展、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工商企业管理(乡镇企业管理方向)、电子商务(农副产品营销方向)等专业。四是努力将基地建设延伸到社会各界,强化合作的基础、条件、意愿和内容,形成校内校外、横向纵向共同参与的局面,实现合作共建、互利共享目标,优化全社会相关教学资源。

3.3 实效性原则:落稳落实

开放教育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现行的实践教学环节内容单一不够丰富,要求宽泛不够严谨,考核流于形式不够科学,不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指出,教育即生活,教学内容不应脱离社会现实和社会环境,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是经验不断增加和完善的过程;学生应该“做中学”,通过直接经验获取知识,教师在其中应创设教育情境,指导和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并强调一切活动都是学生学习道德知识的途径[8]。“三农”实践教学基地作为一种新的实践教学模式的硬件和软件基础,必须遵从教学规律符合教学要求,与其他教学活动有效衔接。所以,其建设应遵循实效性原则,突出落稳落实,教学目标定位上应精准到位,教学内容设计上应科学合理,教学计划落实上应切实可行,教学方式采用上应守正创新,教学步骤实施上应脚踏实地,教学过程指导上应真抓实干,教学效果考核要求上应行之有效。同时,基地的运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在实践教学方面干出实效。

3.4 计划性原则:按部就班

“三农”实践教学基地作为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它是一个由各个环节组成的教学过程。在活动实施的每个阶段都要有目标任务、方式方法、步骤举措,这就需要遵循计划性原则,目标任务设计力求具体明确,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质化;方式方法应力求得当给力,指明方向启迪思路;程序步骤力求切实可行,明晰流程规范程式。同时,由于“三农”实践教学基地具有开放性、复杂性、变动性等特点,更需要一个安排有序、布置得当的实践教学环境。

3.5 指导性原则——言传身教

实践教学与课程教学一样也需要专业教师的指导引领、管理人员的组织协调。开放教育师生分离的特点,往往导致教学环节组织涣散、落实不力、效果欠佳。“三农”实践教学基地要取得应有成效,必须强化指导性原则,努力发挥指导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在教学活动开展的初期、中期、末期都要对学生进行指导。指导教师是实践基地的人才支撑,应结合教学需求,在已有开放大学专职教师的基础上,注意从其他普通高校教师、农村“土专家”和“三农”领域的各类专家中选聘指导教师,做大做强基地人力资源。

4 “三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模块化思路

4.1 “认识农业”模块——为参加农业产业发展做好技能准备

农业是人们利用土地、水、气和太阳能等自然资源,依靠生物体生长发育规律,通过投入人的劳动去促进和控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获得人类生产生活所需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种产业形式。对开放教育“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生而言,受各类条件限制完整地认识农业并非易事。与“认识农业”模块对应,在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计划中设有农业经济基础、农业生态基础、现代农业概论、农业项目投资、农副产品加工与养护、农副产品营销实务、农业产业化理论与实践、农业实用技术等课程,其中有必修课程也有选修课程。应通过“三农”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把远程网络学习延展嵌入农业产业链条内。因此,本模块重点是参加生产实习、劳动锻炼、科研项目、现场勘察、专题研究、案例分析等,关注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农业资金的需求与供给、农业土地资源的利用、农业劳动力与人力资源开发、农业资本市场运营与农业保险经营、农业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农业与国民经济发展、农业企业进步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管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品牌建设、传统农业改造与农业现代化前景、农业可持续发展等,使学生把所学理论知识付诸实践,让学生实实在在地认知农业、感悟农业、关注农业,祛除对农业的淡漠生疏、轻慢排斥,真正做到“懂农业”,从而更加坚定投身农业建设的理想信念,担负起强农兴农惠农富农的历史使命。

4.2 “走进农村”模块——为扎根农村建设农村奠定思想基础

“走进农村”模块是“三农”实践教学基地的主要构成部分,其功能就是让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走入农村、熟悉农村、亲近农村,进而认同农村,热爱农村,奠定扎根农村、建设农村的精神基础。实现上述功能,可采用的方式主要是深入农村各类政治组织、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进行田野调查、参观交流、观摩学习、专项调研、典型调查、重点访谈等。对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通过“走进农村”模块重点了解掌握农村经济社会特点,主要包括农村土地承包与经营权流转、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农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劳动力、资金与科学技术等生产要素,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与农村经济决策、农村中小企业与现代股份制经营、农产品供求与市场营销、农产品成本与利润核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农村小康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等等,熟悉农村经济社会运行状况,消除对农村的隔膜与误解、忽视与疏离,坚定投身农村经济建设、参加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信心和自觉性。

4.3 “贴近农民”模块——为认同服务农民培养人文情怀

农民是长时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是农村居民的主体,是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不了解农民,就不能真正认识农业和农村。通过“贴近农民”模块,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在“三农”实践教学基地的锻炼,是为将来投身“三农”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成为新型农民带领广大农民共同进步做基础准备。该教学模块主要是通过重点走访、个别访谈、调查问卷等方式,让学生到田间地头、果园菜圃、村边树下、山脚塘边以及街头巷尾、庭院檐下、炕头桌边等,与农民近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亲身感受农民的生产生活、思想观念、衣食住行,获得网络和课本上无法得到的知识和体验。在教学实践中,应重点了解掌握农民的思想观念与价值追求、农民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农民的政治权益与民主权利、农民的法治观念与维权意识、农民的文化需求与教育培训、农民的劳动素质与就业技能、农民的消费方式与消费水平、农民的生产水平与农业增效等,使学生增加对农民的理性认识和深切理解,自觉做到热爱农民、尊重农民、关注农民,坚定扶持农民、富裕农民、投身农业、建设农村的信念,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有担当、有才干、有作为。

5 结论

开放教育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三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应从适应开放教育规律、满足“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要求、实现专业和思政教学目标、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等方面,深刻认识基地建设的主要目标要求,坚持系统性、共建性、实效性、计划性和指导性等基本指导原则,按照“走进农村”“认识农业”和“贴近农民”等模块化建设思路,厘清各模块的建设目标方法和内容构成,建设优质高效的“三农”实践教学基地,弥补开放教育的“短板”,补强薄弱环节,着力培育学生“三农”情怀,努力为乡村振兴培养出一大批懂农业、识农村、爱农民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三农基地农民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饸饹面“贷”富农民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我的基地我的连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