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向未来

2023-02-27 18:56裴亚男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宏达特战赛场

裴亚男

背篓少年绽赛场

在2022年8月底进行的青少年网球巡回赛广州站比赛中,来自云南临沧沧源佤族自治县的王发夺得U14(14岁以下)组男单冠军。赛后,王发背起装着球拍的竹编背篓,这一特别的“造型”让许多人认识了这个皮肤黝黑、笑容腼腆的14岁男孩。

背篓里“装”着的,是王发的网球拍,也是一段励志故事。这个来自大山里的男孩,练习网球已有六年的时间,这六年里,他每天六点半起床,七点到十一点进行发球、挥拍等训练,每天挥拍不低于7000次,下午,体能训练连续两个多小时,晚上还要进行文化课的学习。因为训练条件比较艰苦,所以王发格外爱惜自己的装备,球鞋破了舍不得扔,网球起毛了也舍不得换,但在训练时却从不会偷懒。

球场上,王发有着不服输的劲头,他说网球运动“痛苦和快乐并存”,他还说:“痛苦并不是指训练过程多么累,而是指输球时我很不甘心。”

●素材解读

体育赛场上,有一块“金牌”叫拼搏。只有在赛场外苦练,才会在赛场上闪亮;只有注入拼搏的汗水,梦想才会熠熠生辉。王发每天挥拍不少于7000次,体能训练、文化课学习更是一样也没落下,从大山里的孩子到网球赛场上自信的少年,他在汗水中练就了強健的体魄,在困难中锤炼了乐观和自信,在拼搏中找到了昂扬向上的姿态和奋力奔跑的勇气。对王发来说,是网球改变了他的人生,是拼搏成就了他的梦想。

冬奥冠军逐梦想

2022年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决赛,中国队选手徐梦桃凭借全场最高难度动作和出色的发挥,勇夺冠军。为了这枚金牌,徐梦桃坚持了四届冬奥会,跨越十多年。

从进入国家队的那一刻起,徐梦桃就将目标瞄准了冬奥会。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获得第六,在索契冬奥会摘银,在平昌冬奥会排名第九……一次次遗憾后,徐梦桃依然坚定地选择再次踏上赛场,她说:“为祖国拼金牌是我的使命。”平昌冬奥会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徐梦桃仔细复盘,发现自己在体能等方面还有不少提升空间。于是她下苦功打磨技术动作,花大力气增强体能。冬天,她与风雪为伴,成百上千次地在高空中翻腾;夏天,她一个人去操场跑圈加练,强化体能。在队内的体能比拼中,徐梦桃始终遥遥领先。

2016年,徐梦桃左腿前十字交叉韧带断裂,切除了将近70%的左膝外侧半月板;平昌冬奥会后,她再次接受手术,左膝内侧60%的半月板被切除。但她依旧选择战胜伤病,继续奋战。北京冬奥会前,徐梦桃和队友征战世界杯赛事,一次次捧起冠军奖杯。2021—2022赛季,从零积分开始打拼的徐梦桃收获两站世界杯单项冠军,世界杯个人项目金牌数达到27枚,创造了新的纪录。

●素材解读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四届冬奥会,跨越十几载,千百次翻腾,无数的伤病……一个个数字背后是徐梦桃的踔厉奋发、顽强拼搏。每一次超越,都是勇敢的赞歌,每一次突破,都是拼搏的华章。十年一剑,梦圆冬奥,她通过自己的不懈拼搏,让国歌一次次奏响,让国旗一次次飘扬。

金牌工匠占鳌头

世界技能大赛是当今世界地位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职业技能赛事,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上,来自浙江建设技师学院的马宏达在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中获得金牌,实现了中国队在该项目上金牌零的突破。

“抹灰环节需要限时完成,操作误差不能超过1毫米,靠的是日积月累的肌肉记忆。”马宏达说。出生于2000年的他,从小在美术和动手能力上显现出特别的天赋。2016年中考前,马宏达通过提前招生进入浙江建设技师学院,一年后,他便加入了学校的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实训队。

“舍不得睡。”这是马宏达某天凌晨发布的一条微博。内容的配图,是在昏暗的实验楼内,一道光照亮他的工作台。备赛期间,马宏达每天训练时长不低于7小时;夏日炎热潮湿,训练服一天要换好几套;一双5厘米厚、能穿一年的防砸防刺的劳保鞋,在他脚上两个月就磨破了底……“从60分到90分并不难,但只有千锤百炼、精益求精,才能应对各种挑战。”他说。

相比国内训练时使用的12—13毫米石膏板,比赛时使用的是仅有6毫米的石膏板,厚度差别会带来可弯曲度的巨大变化,操作稍有不当就会让材料报废,这一度让马宏达犯了难,但通过和团队商定的新方案和他自身过硬的专业本领,最终在世界赛场上完美展现了中国工匠的风采。

●素材解读

工匠以工艺专长造物,在专业的不断精进与突破中演绎着“能人所不能”的精湛技艺。拼搏从来就不是一个“高大上”的名词,而是需要踏实履行的动词。马宏达通过日复一日的坚持,把每一个动作都刻进自己的肌肉,也将勇敢拼搏的工匠精神融进自己的血液。“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勇敢拼搏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工匠们匠心筑梦,成就非凡人生。

特战尖兵展风采

“是雄鹰,就要在暴风雨中翱翔;是尖兵,就应到比武场上亮剑。”这是武警河北总队某部大队长李闯在带兵时常说的一句话。李闯个头不高,话不多,却是特战队员们心中的勇士。

“李闯是个硬骨头,训练非常刻苦,很要强,从来不服输。”李闯当时的班长刘志昌还记得李闯刚下连时,身体瘦弱,体能不达标。第一次5公里长跑,李闯拼尽全力,还是跑了倒数第一。从那以后,训练场上总能看到李闯的身影。练体能,他每天比别人提前一小时起床,穿沙背心长跑10公里,后背磨出了血;练攀登、索降,手臂、迎面骨划伤10余处,依然坚持把所有课目完成……超压训练一年后,李闯脱颖而出,成为首屈一指的特战尖兵。

如今的李闯在训练场上几乎是年龄最大的特战队员,但面对特战科目,他都是先给队员们做一遍示范,然后让大家按照他的标准去做。“说到不如做到,身体力行才是赢得尊重的最好方式。”李闯说。

入伍19年,李闯从跑倒数第一的瘦小战士,练成了特战队伍的带兵人。第一次参加“魔鬼周”,就取得了武警河北总队的第一枚勇士勋章;第一次带队参加国际特种兵比赛,就获得两个小组冠军和单科目亚军。

在第九届“勇士竞赛”国际特种兵比武赛场,李闯带领队员们拿到了总冠军。这场赛事上,来自17个国家的32支队伍激烈角逐。李闯既是战斗员又是指挥员,与队员共同研究分析比武科目图示、规则,精之又精,细之又细。在李闯的带领下,队员们翻越高斜墙、攀大绳、爬网墙、钻泥水低桩网、穿Z形水沟等障碍……最终取得三个单项第一、一个单项第二、一个单项第三,一举斩获总冠军。

●素材解读

在烈火中淬炼顽强,在拼搏中捍卫信仰,人生只有拼搏才会有所收获,只有敢拼敢闯,才能看到更多更美丽的风景。每一把利刃的锻造,都要经过血与汗的浸染,都要经过灵魂洗涤和挑战淬炼。体能、技能、智能、团队作战……各种超强度的训练,李闯凭借坚韧不拔的信念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一路披荆斩棘,“闯”出一番天地,为军旗增彩,为国旗争光。

猜你喜欢
宏达特战赛场
特战演习之步行街区
特战女兵
代号“今日评说”——新闻特战小分队如何打造?
广东宏达建投控股集团
特战训练
赛场回眸
赛场回眸
赛场回眸
赛场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