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视角:打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另一扇窗

2023-03-02 06:58周燕花
阅读(教学研究) 2023年2期
关键词:逆向设计核心素养

周燕花

【摘要】数学作业管理问题颇多,究其产生原因,是作业中“重布置轻设计”“教学在前,设计在后”的弊病引发。文章从逆向设计视角阐述了作业设计的思维方法。关注儿童需求,以终为始,先设计、后布置。

【关键词】逆向设计;小学数学作业;关键概念;核心素养

“双减”政策出台,学生作业也从教师日常教学中的“小事”成了整个社会关注的“大事”。目前,学生数学作业还存在形式单一、作业类型不够丰富等问题。笔者认为,数学作业问题追根溯源,可以集中到“设计”上来。

《基于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提出了逆向设计的理念:“教师是设计师。设计领域的专业人员十分重视以客户为中心,他们设计的有效性取决于是否达成特定终端用户的明确目标。”逆向视角同样适用于作业设计。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可以思考: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哪些素养?这些作业可以与哪些活动来配合支持学习?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操作:

一、紧扣关键概念,逆向设计出课时作业

作业作为评估学习效果的依据之一,有它特定的价值导向。逆向视角下,随着设计顺序的转变,笔者愈发清晰地意识到作业设计中比“层次性”更重要的是“针对性”和“精准性”,即用作业评估学生是否掌握了小学数学学习中的核心概念。关键概念就像是一种隐性的认知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应对新情境、新问题,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课时作业对接于每一个阶段、每一个课时。

教师事先思考与预测,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习的条件、规律和构成要素进行思考,抓住核心概念,对课时作业进行框架性的设计(如下图)。然后再重点考虑如何指导学生突破具体的学习障碍,重点指向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让作业为儿童的成长服务。

二、聚焦核心素养,逆向设计出长期作业

科学合理的小学数学作业,不仅要着眼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也需要发挥好作业的育人功能。以素养为本的作业具有一个特点,即注重知识的“质”,而不是“量”。

在数学作业设计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应用数学解决问题。作业设计融入生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数学素养。比如,方向与位置的有关内容,在教材上仅有6页。但在实际生活中,方向感、空间感会影响学生对方向、线条等的直观感觉。方向感和空间感是学生一生受用的数学素养。因此,在设计本单元作业时,教师以“生活中的方向”为主题设计符合学生实际和生长性的任务清单,作为沟通现实生活和知识体验的桥梁:

生活中的方向

同学们,在学习了“方向与位置”这一单元后,你会在图上和生活中辨别方向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生活中的“方向”吧!选择2~3项你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研究吧!

小小绘制员

利用自制的方向板,在自己所住的小区中找到八个不同的方向以及周围的景点或者建筑物的位置,并说一说(    )在(    )的(    )面。

小小消防员

在家长的帮助下,画出家庭平面图和消防逃生路线图,可标注出方向。并和家人实际演练一遍。

小小气象员

有人说:“天气就像娃娃的脸,一会儿阴,一会儿晴。”天气的变化和风向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一起记录下一周的天气情况吧!

你有什么发现呢?

小小研究员

思考:假如你在野外迷了路,怎么辨别方向?把你收集到的方法记录下来和大家分享。

以问题为载体,引领学生自主参与探究,进入研究角色。学生在实践中从整体上把握方向,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方向。这种作业沟通数学与生活,让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

三、关注儿童实际,逆向设计出特需作业

在设计特定的单元和课程作业前,教师要“像评估员一样思考”:有哪些证据可以证明学生已经掌握所学知识?如何通过提问、观察、练习、表演等方式广泛收集评价信息,并根据评价信息做出研判?如何及时发现不同的学生在目标达成过程中的差距?

数学课程要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逆向设计思维倡导,教师要基于学生的现状和实际情况尽心设计,量身定制符合学生需求的作业,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比如一年级学生学习口算内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决定了应该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练习。教师在设计这一内容的作业时,可以提供不同选择,由学生自选:口算卡片、“小猿口算”游戏排行榜等。其练习形式也可多种多样:点兵点将(指名口算)、開火车(轮流口算)、小组对对碰等游戏。后期口算能力评估可以采用过关制,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可以先申请考核过关;成绩不理想的可以继续练习,申请重新过关。

至于过关作业的内容,教师可以把计算融入生活情境问题中设计挑战题。比如教师设计一道有关数的拆分拓展题:两名同学玩打靶游戏,小军的成绩是6环,小方的成绩是5环。两人各射中两箭,并且没有射到同一环上。请分别说一说两箭各落在哪几环上?这一情境问题,不仅复习了加减法的运算,而且学生需要有序思考,尝试所有的可能性。不同的学生能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梯度作业中找到自信,也能通过挑战较高层次的作业来提升自己的能力。

数学作业设计改革势在必行,建议从逆向视角出发,坚持“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这需要一线教师意识与智慧兼备,坚持系统的框架引领与个性化的自我创造相结合,使作业从“失衡”走向“平衡”。

猜你喜欢
逆向设计核心素养
气缸盖的三维扫描及逆向设计
基于OBE的逆向设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核心置换
基于逆向工程的农用电动汽车壳体造型设计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