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ICU-AW患者超声测得四肢骨骼肌厚度与MRC评分相关性及对预后的预测ROC曲线分析

2023-03-04 05:37张曼莉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屈肌桡侧二头肌

赵 昆,佟 飞,李 璇,陈 慧,张曼莉,王 一

(1.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河北 石家庄 050000;2.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超声科,河北 石家庄 050000)

ICU获得性肌无力(ICU-acquired weakness,ICU-AW)是老年危重患者中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资料显示,ICU-AW早期发病率为31.7%,晚期发病率仍在50.0%左右[1-2]。目前,临床尚无对ICU-AW评估和诊断的“金标准”[3]。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RC)制定的量表评分是诊断ICU-AW的常用标准,其主要通过对患者肌力检查判断四肢肌力是否有对称性的衰弱征像[4]。但MRC评分需要在患者保持清醒状态下进行评定,对处于镇静或意识障碍状态下的患者无法测评。肌电图、神经功能检查等也能帮助临床诊断ICU-AW[5],但其检查需要特殊的仪器,且操作繁琐,可行性差。近年来,床旁超声在ICU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诊断骨骼肌萎缩和风险分层的重要工具,可应用于骨骼肌功能障碍的重症患者,且无需患者配合,方便快捷[6]。基于此,本研究尝试探讨老年ICU-AW患者超声测得四肢骨骼肌厚度与MRC评分相关性,并分析其对ICU-AW预后的预测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我院老年ICU-AW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纳入标准:①急性肺损伤患者,入住ICU第7天经重复神经电刺激、肌电图、新斯的明试验等检查诊断为ICU-AW;②首次发病;③年龄60~80岁;④存在不同程度四肢无力、眼皮下垂、呼吸肌无力等症状;⑤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15分;⑥能耐受相关治疗;⑦认知功能良好,无沟通交流障碍。另选取同期老年ICU接受机械通气无ICU-AW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①急性肺损伤患者,首次发病,无ICU-AW病史;②年龄60~80岁;③认知功能良好,无沟通交流障碍。2组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患者;②需要四肢固定者;③伴有急性深静脉血栓者;④先天性肢体功能障碍者;⑤严重贫血或营养不良或过度肥胖者;⑥需要长期镇静者;⑦意识呈昏迷、嗜睡状态者;⑧估计在48 h内死亡或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的患者;⑨入住ICU时间不足7 d或7 d内死亡的患者。

研究组年龄60~80岁,平均(68.83±4.41)岁;男性35例,女性25例;高血压26例,糖尿病14例;体重指数18.8~27.3,平均24.15±1.57。对照组年龄60~80岁,平均(67.95±3.97)岁;男性38例,女性22例;高血压20例,糖尿病11例;体重指数18.9~27.0,平均23.86±1.54。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肌力判定方法 由2名经过培训的高年资(5年以上)医师完成,检查当天停用所有镇静及镇痛药物,保持患者意识清醒状态,通过MRC评分判定患者肌力,分值范围0~60分,MRC<48分即可诊断为ICU-AW,<36分属于严重ICU-AW[7]。

1.2.2超声检查方法 仪器为M-turbo型床旁便携式超声仪(购自美国Sonosite公司),L38型线阵超声探头(频率5~10 MHz),检查时患者平卧,上肢自然伸直平放,前臂外旋,下肢自然伸直,足趾、髌骨朝上,根据利手情况选择左侧肢体测量,若无法获得则测量右侧肢体。测量肱二头肌、桡侧腕屈肌、股四头肌、胫前屈肌厚度,测量部位分别为肘正中线至肩峰中下1/3处、肘正中线至桡骨远端中上1/3处、髌骨上缘至髂前上棘连线中下1/3处、髌骨下缘至外踝中上1/3处,探头垂直于皮肤,保证图像清晰情况下探头轻压皮肤,避免减轻对软组织的压迫,沿患者躯体横轴进行检查,获得最佳图像,充分显示肌束横断面及边界,冻结图像,利用超声机计算功能分别测量肱二头肌、桡侧腕屈肌、股四头肌、胫前屈肌厚度,均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

1.3观察指标 ①2组超声测得四肢骨骼肌厚度、MRC评分,分析四肢骨骼肌厚度与MRC评分的相关性。②ICU-AW患者均行康复治疗,3个月后统计患者预后情况,包括生存和病死,比较不同预后患者临床资料(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28 d时机械通气天数)、四肢骨骼肌厚度、MRC评分,分析四肢骨骼肌厚度、MRC评分与老年ICU-AW患者预后的关系及预测预后的价值。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模型对四肢骨骼肌厚度与MRC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老年ICU-AW患者预后采用Logistic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预测效能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2组四肢骨骼肌厚度、MRC评分比较 研究组肱二头肌、桡侧腕屈肌、股四头肌、胫前屈肌厚度及MRC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四肢骨骼肌厚度、MRC评分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skeletal muscle thickness of the extremities and MRC scores in two groups

2.2四肢骨骼肌厚度与MRC评分的相关性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ICU-AW患者肱二头肌、桡侧腕屈肌、股四头肌、胫前屈肌厚度与MRC评分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见表2。

表2 四肢骨骼肌厚度与MRC评分的相关性Table 2 Correlation between skeletal muscle thickness of the extremities and MRC scores

2.3不同预后患者临床资料、四肢骨骼肌厚度、MRC评分比较 病死患者28 d时机械通气天数较生存患者高,肱二头肌、桡侧腕屈肌、股四头肌、胫前屈肌厚度及MRC评分均较生存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预后患者临床资料、四肢骨骼肌厚度、MRC评分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clinical data, skeletal muscle thickness of the extremities, and MRC scores among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prognoses

2.4四肢骨骼肌厚度、MRC评分与老年ICU-AW患者预后的关系 以老年ICU-AW患者预后为因变量(生存=0,死亡=1),将肱二头肌、桡侧腕屈肌、股四头肌、胫前屈肌厚度及MRC评分(连续变量)作为自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28 d时机械通气天数等混杂因素后,肱二头肌、桡侧腕屈肌、股四头肌、胫前屈肌厚度及MRC评分仍为老年ICU-AW患者预后独立影响因素(P<0.05)。见表4。

表4 四肢骨骼肌厚度、MRC评分与老年ICU-AW患者预后的关系Table 4 Relationship between skeletal muscle thickness of the extremities, MRC score and prognosis of elderly ICU-AW patients

2.5四肢骨骼肌厚度、MRC评分与老年ICU-AW患者预后的预测ROC曲线 以老年ICU-AW患者预后病死为阳性样本,生存为阴性样本,绘制四肢骨骼肌厚度、MRC评分预测老年ICU-AW患者预后的ROC曲线,结果显示,MRC评分、四肢骨骼肌厚度预测老年ICU-AW患者预后为病死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05、0.837、0.648、0.785、0.799,各指标联合预测的AUC为0.873。见图1、表5。

表5 四肢骨骼肌厚度、MRC评分与老年ICU-AW患者预后的预测ROC曲线Table 5 ROC curves of skeletal muscle thickness of the extremities, MRC score and prognosis of elderly ICU-AW patients

图1 预测ROC曲线Figure 1 ROC curve for prediction

3 讨 论

ICU-AW主要表现为去适应现象、肌废用性萎缩、神经肌损害,可使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并增加患者病死率,生存患者在出院1年后仍有60%遗留肌无力[8-9]。目前,除控制脓毒症、控制血糖、早期营养、早期活动等预防外,临床尚无治疗ICU-AW的有效药物[10]。因此对ICU-AW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至关重要。

现代超声设备具有轻便易携带、允许床旁检查、无创、价格低廉等优势,国内外均有研究将超声应用于ICU-AW的诊断和评估中[11-12]。由于ICU-AW具有典型的全身肢体对称性[13],故本研究仅对患者单侧骨骼肌厚度进行超声检测,结果显示,超声测得ICU-AW患者的肱二头肌、桡侧腕屈肌、股四头肌、胫前屈肌厚度均明显低于未发生ICU-AW的患者,说明ICU-AW患者存在肌萎缩,从而导致肌力降低或丧失,而通过超声测量其肌萎缩情况,可对疾病进行诊断和评估。支海君等[14]开展的纳入ICU机械通气患者41例的研究结果显示ICU-AW患者桡侧腕屈肌厚度、股四头肌厚度及胫前屈肌厚度低于非ICU-AW患者,与本研究结果一致,但其研究结果中ICU-AW与非ICU-AW患者的肱二头肌厚度比较无明显差异,与本研究结果不同,这可能是其阳性样本量较少(ICU-AW患者仅15例)所致。在ICU-AW的发病机制中,患者肌力量减退的重要原因为骨骼肌质量急性减少[15-16]。本研究通过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ICU-AW患者肱二头肌、桡侧腕屈肌、股四头肌、胫前屈肌厚度与MRC评分呈正相关,说明随着ICU-AW患者肱二头肌、桡侧腕屈肌、股四头肌、胫前屈肌厚度降低,其肌力明显下降,因此通过超声测定四肢骨骼肌厚度可间接评估患者肌力降低情况,能更加便捷反映患者骨骼肌质量及功能。且超声测量四肢骨骼肌厚度可与MRC评分互补协同,特别是对ICU镇静治疗或昏迷无法行MRC评分判定患者,通过超声能实现早期诊断和评估。

此外,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超声测量四肢骨骼肌厚度与ICU-AW患者预后的关系,单因素分析显示病死ICU-AW患者早期肱二头肌、桡侧腕屈肌、股四头肌、胫前屈肌厚度明显低于生存患者,多因素分析显示四肢骨骼肌厚度是老年ICU-AW患者预后保护性因素。说明患者早期骨骼肌质量急性减少越严重,其预后越差,而超声可对患者骨骼肌质量减少情况进行量化评估,推测其能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预测。本研究ROC分析结果显示,MRC评分、肱二头肌、桡侧腕屈肌、股四头肌、胫前屈肌厚度在预测老年ICU-AW患者预后方面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特别是各指标联合预测的AUC达到0.873,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的AUC,说明超声测量四肢骨骼肌厚度与MRC评分能互补协同,从而提高预测患者预后的效能。国内多项研究指出,机械通气时间增加是导致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ICU-AW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加重患者病情[17-18]。本研究在ICU-AW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中也显示,病死ICU-AW患者28 d时机械通气时间明显长于生存患者,提示机械通气时间的增加也会对患者预后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应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加强综合性防控措施。

综上可知,超声测量老年ICU-AW患者四肢骨骼肌厚度存在明显降低,且四肢骨骼肌厚度与患者肌力存在密切相关性,早期行超声检测四肢骨骼肌厚度,可与MRC评分互补协同,有助于指导临床医生预测患者预后转归情况,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不足,如未探讨老年ICU-AW患者四肢骨骼肌的超声特征,未明确其结构方面的变化,且病例均为老年患者,限制了研究结果的泛化,未来工作中仍需进一步完善。

猜你喜欢
屈肌桡侧二头肌
股二头肌长头肌腱断裂1例
右侧肱二头肌变异一例
左前臂异常屈肌一例
桡侧腕短伸肌副腱变异1例报告
针刀干预对中期膝骨关节炎兔模型伸肌-屈肌萎缩 状态及肌肉拉伸弹性模量的影响
成人桡侧腕伸肌神经入肌点定位
双侧肱二头肌副头伴右侧肌皮神经变异一例*
肩关节镜与小切口胸大肌下固定术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炎的对照研究
桡侧多指畸形的影像学分型
大多角骨切除桡侧腕屈肌腱悬吊固定拇长展肌腱填塞治疗第1腕掌关节骨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