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铝加工产业现状及展望

2023-03-04 11:16陈浩林
轻金属 2023年1期
关键词:铝加工铝材云南省

杨 坤,陈浩林,高 亮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云南 昆明 650000)

铝具有轻便性、高导电性、高导热性、可塑性(易拉伸、易延展)、耐腐蚀性等优良特性,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运输工具、包装容器、航天航空、机械电器、电子通讯等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材料[1]。铝加工是从电解铝液或重熔铝锭开始,经过熔铸(铸轧)、轧制和热处理、精整等多种工艺和流程,加工成板、带、箔等中间产品,经过深加工成为各种产品,最终进入工业、交通、电子、航空航天及民用等各个领域[2]。中国铝加工产业作为仅次于钢铁加工产业的第二大金属产业,是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我国铝加工行业产能产量占全球过半,装备技术水平世界领先,在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建设需求基础上,产品出口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铝材生产消费国和出口国[3]。

1 国际铝加工产业现状

从全球范围来看,铝加工产能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和亚洲地区,生产大国主要有中国、美国、意大利、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铝加工行业在 20 世纪末基本完成了优胜劣汰、兼并重组的整合进程,建立了包括美国铝业公司(Alcoa)、诺贝丽斯铝业( Novelis)、海德鲁铝业(Hydro)、日本神户制钢(KOBE)、俄罗斯铝业公司(Rusal)、萨帕(Sapa)和爱励 (Aleris)等在内的跨国铝业公司。目前,全世界有铝压延材生产的国家与地区69个,板、带、箔生产企业约750个;有约 2100 家挤压铝材生产厂,可以生产铝挤压材的国家和地区约90个。从近几年的产量看,除中国外,美国、日本等其他发达国家产量基本平稳,变化不大,而全球铝加工材的产量在中国的带动下呈明显上升趋势[4]。

随着铝加工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进入精深加工领域,以铝代钢的步伐越来越快,强化创新研发,不断推出享有独立技术的新产品。在应用领域方面,建筑和交运运输消费占比最大,分别为33%和12%,其次是包装、通讯、机械和耐用品消费等,占比分别为10%、12%、8%和9%,全球主要行业铝材消费占比如表1所示。

表1 全球主要行业铝材消费占比[2]

2 中国铝加工产业现状

我国是全球铝材生产和消费的第一大国家,但在产品结构和消费结构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异。如我国铝材生产和消费最大应用领域是建筑业,占比约30%,而美国是交通运输,占比约40%;存在高端产品生产能力不足,低端产品生产能力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近年来,受国际贸易限制及新冠疫情的双重影响,我国铝加工行业发展渐显疲软态势,使我国铝加工行业面临严峻的挑战[5]。

目前,我国铝材加工向节能、精简、连续方向发展;铸锭向大型化和高纯净度方向发展;装备向大型化、精密化、成套化、自动化方向发展;轧制加工技术向高速、大压下量和高精度方向发展[6]。从国内看,建筑结构、交通运输等传统消费领域增速放缓,铝加工行业作为国家鼓励发展类项目不属于高耗能行业[7]。2019年,原铝消费首次呈现负增长,铝消费即将进人平台区,铝加工产能规模偏大,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与此同时,航空铝材、汽车铝材、动力电池用铝箔等高端材料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应用步伐有待加快,质量的稳定性、一致性有待进一步提高[8]。

我国铝加工产业经过 40 多年的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优势及特点[9-11]:

一是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一。2020年,中国铝加工行业可谓实现弯道加速,全球产量占比大幅提升,铝材产量达5779.3 万吨,同比增8.6%。2021年,我国铝加工行业克服了铝价大幅波动、能耗双控、有序用电、疫情多点散发等诸多困难,中国铝材产量达6105.2万吨,同比增长7.4%。从中国铝加工细分产品的结构看,铝挤压材的比例最高,为49.3%,随后依次是铝板带材、铝箔材、铝线材的占比分别为29.9%、10.2%、9.8%。

图1 2021年中国铝材细分种类结构占比情况

二是产业链完整,自主可控程度高。我国铝加工产业链完整、产品品种齐全、结构合理,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从铝及铝合金熔炼、铸造至模具设计制造,铝及铝合金挤压、轧制、锻造,铝材表面处理,至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三是装备水平国际领先,国产装备迅速提升。我国铝加工行业技术和装备水平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铝型材、铝板带和铝箔等产品的生产技术日益成熟,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产品逐步突破占领国际市场。

四是产品质量提升,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目前,铝挤压材是我国最具竞争力的优势品种,罐料、CTP 版基板材等铝板带材也逐步进人领跑阶段,食品包装铝箔、电池箔等铝箔材也开始与国际先进水平看齐。

五是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增强,“专精特新”企业不断涌现。一方面,全国拥有表面处理生产线多达 1200 多条,甚至建立了表面处理专业化企业;另一方面,深加工延伸为中国铝加工闯出一条新路子,尤其在铝制家具、城市用铝、铝箔餐盒等领域国际领先。

六是铝材消费以国内为主,市场空间广阔。我国仍处于城市化的关键阶段,将持续为铝产业带来"量"的需求,而5G、新基建、新能源等产业也将带来"质"的提升。另外,在"双碳"目标的要求下,铝材将在助力终端应用领域发挥重要作用[12]。

3 云南省铝加工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云南省具有丰富的清洁水电能源优势以及国家和云南省支持加快水电铝材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措施,为增量水电铝产业项目构建具有国内领先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云南打造水电铝材一体化优强企业,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13]。

2020年,云南省以水电为主的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85.4%,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达 88.7%,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绿色能源基地。通过依托自身绿色铝产业基础优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创新培育新动能,坚持“两型三化”发展方向,实现了资源优势向经济效益转化,成为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绿色铝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随着全国电解铝“北铝南移、东铝西移”进程加快,云南主动承接产能转移,先后引进了中铝集团、山东魏桥、四川其亚、河南神火等一批国内铝工业龙头企业。

截至2021年年底,云南省拥有电解铝合规产能共计约839.8 万吨,2021年,云南省原铝产量331.25万吨,增长27.8%,占全国的比重为8.6%。云南省电解铝产量虽然已达到百万吨以上规模,但铝加工生产能力偏小,仅为电解铝能力的25%左右,使云南省的铝工业仍停留在初级产品的生产阶段,铝加工及精深加工产品比重小,产业链向下延伸不足,产品以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为主,资源、能源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目前云南省已在文山、曲靖、大理等地建设多个水电铝加工一体化重点产业园区,昆明、曲靖、红河等地电解铝产业园区大力发展下游加工,铝加工一体化产业链进一步完善。开展了如250 kt/a 航空及交通用高强、高韧、耐蚀铝合金新材料产业化、3.5万t/a 新能源动力电池用铝箔、10万t/a 大截面铝合金铸锭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2万t/a特种铝合金电缆制备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等一批铝材精深加工配套项目。

云南省铝加工产业以云铝股份为基础,在绿色能源基础上,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以下独特优势及特点:

一是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产业链逐步完善。云南省通过“绿色能源牌”打造,加快“绿色铝+精深加工”集群化布局,初步形成原料-水电-绿色铝(电解铝) -铝材精深加工-综合利用一体化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产业集群成效初显。绿色铝产业布局基本形成,阳宗海工业园、富宁板仑乡示范园区、文山马塘工业园、砚山工业园、富源中安铝加工园等水电铝材产业园区聚集发展。以曲靖、红河和大理等地为代表的铝材加工产业集群初步形成,铝合金、铝箔、高端合金新材料等精深加工逐步完善。

二是“精深加工”产业基础薄弱。云南省水电铝材一体化主要集中在电解铝初级原料的生产,上游的氧化铝及下游的铝材产业比较薄弱,不能满足云南省铝工业全面发展的要求,上游的氧化铝原材料目前供应量不足需求量的50%,大部分的氧化铝原材料需要外购。铝加工产品仍处于较低层次,精深加工水平不高,高端铝合金产业发展滞后,产品附加值低。

三是铝加工业产业要素保障能力不足。铝加工生产的辅助配套产业涉及物流、仓储,及挤压模具设计和制造,铝材的表面处理,甚至各种包装材料的供应。在铝加工产业发达的中东部地区,由于形成了巨大的加工产业集群,上述辅助配套产业也随之产生并壮大,形成了资源共享、专业化分工的高效协作模式。云南省要建立完整铝加工产业,相应辅助配套能力也有待同步加强。

四是目前云南省铝加工产业的研发力量相对薄弱,科技创新资源缺乏、科研平台不够完善,缺乏研发交流,没有形成政、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合力及创新机制。人力资源方面,科技研发团队专业人才不足,人才团队分散,铝材加工方面的专业人才匮乏。

云南省铝精深加工产业链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云南省铝精深加工产业链示意图

4 对策与展望

云南省作为我国铝产业大省,相比国内其他省市具有独有的先天优势,但也存在“精深加工”产业薄弱、下游企业配套不足、铝下游产业高端人才缺乏等劣势,为实现云南省铝加工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的不断推进,依托云南绿色清洁能源独特优势,碳足迹下重点工业领域必须走节能降碳和绿色转型之路。云南水电、风电、光伏等非化石能源丰富,碳足迹下以绿色水电为能源的"绿色铝"具有明显的节能环保优势,同时,云南作为《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唯一明确鼓励支持绿色铝全产业链发展的省份,是产业转移良地,通过独有的“碳足迹”优势吸引更多的铝加工企业落地,如通过加快引进铝材精深加工领域的龙头企业入滇,从而促进云南省铝材行业的快速发展。

(2)铝材加工转化是云南水电铝材一体化发展的落脚点,目前云南省铝材产业基础薄弱,高端化铝材产品开发能力不足,严重制约了云南铝工业转型升级和产品高端化发展。通过完善配套政策,充分发挥行动引领作用,加强财税、金融、投资、进出口、能源、生态环境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同配合,提升铝水合金化和铝材就地转化率,以“保资源、稳产能、重加工、促回收、提效益”为指南,确保原铝就地转化率达80%,精深加工转化率达70%以上。

(3)完善再生铝产业链条,建立健全废铝标准化回收网络体系,打造省内铝产业循环发展体系,提升国民循环经济意识,关注省内及周边铝消费重点行业和地区,扩大再生铝消费及应用市场,提升再生铝企业原料供应专业化水平,开发引进废铝分类分选回收技术,加快再生铝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探索建立统一的再生铝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确保含铝二次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率达80%以上。

(4)围绕“电解铝/再生铝-铝合金-铝深加工制品”基本产业链,通过控制电解铝产能、支持发展再生铝、大力发展精深加工,积极向产业链精深加工环节拓展延伸,着力打造建筑、包装、装备用铝等绿色铝产业链,重点发展汽车用铝合金板材、动力电池铝箔、高强高导电工用铝合金杆材、铝合金焊材、交通运输用铝合金铸件、工业用铝型材、建筑用铝型材中游及下游等产品。围绕国家和产业发展战略需求,构建和完善绿色铝全产业链体系,对标全球领先水平,不断提升云南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地位和作用。

(5)正视目前云南省铝下游产业高端人才缺乏的现实,围绕工业转型升级需要,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为核心,培养造就一批优秀企业家和高水平经营管理人才。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对优秀人才的表彰奖励制度,以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先进制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打造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6)充分发挥云南省的区位优势。云南省是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核心区域和连接东南亚、南亚国家的陆路交通枢纽,应充分发挥连接东南亚的战略支撑点和交通枢纽作用,充分发挥区位、开放优势,积极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紧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吸引全球优质铝资源,通过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将是云南绿色铝产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铝加工铝材云南省
中国铝工业可提供氢能经济时代所需的一切铝材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对云南省“农危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伟昌铝材·门窗
云南省瑞丽市老年大学之歌
DK7732型快走丝线切割机加工铝材的工艺研究
近31年来云南省潜在蒸散量的时空演变
《铝加工》杂志简介
《铝加工》杂志简介
《铝加工》杂志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