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视角下高职学生网络非理性表达成因与对策探赜

2023-03-06 20:11范豫鲁谢利军
成才之路 2023年5期
关键词:高职学生成因思想政治教育

范豫鲁 谢利军

摘要:网络媒体平台以微博、微信等为主要载体,其为公众舆论的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途径,也给网络非理性表达提供了平台。高职学生作为青年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当网络非理性表达的情绪化、盲目性、极端化和高职学生个人情绪宣泄、盲目从众心理、思想道德素养不足交织,不仅影响舆论走向和高职学生对事件本身的认知,甚至还可能破坏和谐稳定,导致高职院校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发生。文章从网络非理性表达的内涵及特点入手,分析高职学生网络非理性表达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并提出通过提升高职学生道德素养、加强教育宣传引导、完善相关制度措施这三方面举措,对高职学生网络非理性表达进行教育和引导,从而强化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德才兼备。

关键词:网络非理性表达;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05-0041-04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西南交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校辅导员专项)(编号:CJSFZ22-60)的研究成果

微博、抖音、知乎等网络平台开创了一种新的舆论表达方式,网民热衷在网络平台中搜索、关注和讨论新闻。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上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表达,其中非理性表达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情绪的不合理性。在当下舆论环境中,网络传播媒介因其门槛低、把关松的特征,为部分高职学生的非理性表达提供了平台。相较于传统的传播手段,网络舆论环境中的非理性表达问题更加突出,尤其在网络热点事件中其表现最为明显。网络舆论的热点事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取学生的高度关注,最终成为舆论的焦点。在一些社会热点事件中,高职学生更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有时也更容易出现非理性表达的行为和对自己言论不负责任的行为。基于此背景,本文着重论述网络舆论的非理性表达、成因及对高职学生网络非理性表达的教育和引导方法。

一、网络非理性表达的内涵及特点

1.网络非理性表达的内涵

非理性表达是网民在网络空间中呈现出的以情绪发泄为取向的非理性现象,主要是指通过使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方式,在微信、微博、论坛等网络平台上针对某些网络热点事件发表的不客观、不理智的言论,其中先入为主及猎奇心理是网络非理性表达产生的心理机制。

2.網络非理性表达的特点

网络非理性表达的特点包括情绪化、盲目性和极端化,这三种特点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网络舆论中,因为非理性表达的内容不同其所呈现出来的特点也有所不同,有的非理性表达可能呈现出一种特点,有的则可能呈现出多种特点。

(1)情绪化。网络非理性表达的情绪化,是指网民在网络热点事件中通过互联网发表带有嫉妒、厌恶、愤怒等情绪的非理性言论,经常是观点先于事实、感性的表达让位于理性的讨论。这些非理性言论通常是网民对于某些网络热点事件的简单感受,是在不经过认真分析和判断的情况下,便不加思索地将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观点表达出来。在一些关注度较高的网络热点事件中,网民容易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进而发表带有强烈情绪的非理性言论。对于学生群体而言,他们在一些社会现象或事件中更容易产生共情心理,从而更加情绪化地表达一些意见。而情绪化强烈的非理性言论具有一定的煽动性,所表达的意见和观点也往往比较偏激。

(2)盲目性。网络非理性表达的盲目性,是指网民在网络热点事件中不辨真伪、毫无主见、随声附和地发表非理性的意见和观点。网络社会碎片化的信息阅读方式,易造成对事件片面性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部分高职学生容易受到他人评价的影响,失去独立的判断,发现网络非理性言论也不去质疑其真实性,而是表现出一种盲目与冲动。比如,公众人物知名度高,粉丝量庞大,其在粉丝中特别是在青少年群体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所以在一些涉及公众人物的网络热点事件中,一些青少年的非理性表达的盲目性表现得更加明显,他们常常出于对偶像的崇拜和维护,拒绝平和理性的交流,无原则地发表情绪激烈的非理性言论,表现出缺乏理性的狂热与盲从。

(3)极端化。网络非理性表达的极端化,是指部分网民表达态度或立场时,往往故意发表污秽、恶毒、尖酸刻薄的言论,对网络热点事件中的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等。网络暴力则是网络非理性表达极端化的重要表现,其中人肉搜索是网络暴力最为常见的方式之一。在网络热点事件中,有些网民对当事人进行人肉搜索,将其隐私一挖再挖,并将当事人的真实身份、工作单位、生活细节等个人隐私公布于众,给当事人带来了严重的精神压力。这些极端化的非理性表达不但会影响当事人的精神状态,更破坏了当事人的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很容易导致当事人承受不了网络暴力带来的巨大精神压力。

二、网络非理性表达的危害

网络非理性表达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网民通过互联网发表非理性的意见和看法,不但可能会激化矛盾,而且可能影响舆论走向,甚至破坏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这些危害的严重后果,不能放松警惕,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

1.影响舆论走向

新媒体的强劲发展造就并强化了一人一媒体、所有人向所有人传播、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局面。网络舆论监督对于公共事件的发展具有强大的社会干涉作用和现实影响力,而有些非理性表达会对舆论走向带来负面影响,甚至改变某些事件的发展方向,破坏良好的网络秩序和社会秩序。比如,部分公众有时可能会被网络中的一些情绪所影响,过早对事件做出带有倾向性的评判,形成一定的舆论,甚至有时偏离正轨,从而对事件的发展方向产生影响。

2.破坏和谐稳定

互联网信息内容庞杂,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任何团体和个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自由发表意见。在一些关键问题、敏感问题上,一旦有高职学生在网络中发表非理性言论,不仅会偏离事件的真相,甚至有可能造成事件双方产生隔阂乃至对立,增添社会不安定因素,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加之学生的情感丰富,有时也容易在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煽动下进行一些过激行动,以致产生严重的后果。

三、高职学生网络非理性表达的原因

网络非理性表达有多种原因,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个人情绪宣泄、盲目从众心理和思想道德素养不足。通过对高职学生网络非理性表达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它,从而为解决高职学生在网络中的非理性表达问题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

1.个人情绪宣泄

个人情绪宣泄是高职学生网络非理性表达的表征原因。据调查,一些高职学生更愿意将网络作为情绪宣泄的场所,而非和同学、家人、教师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尤其在心情郁闷时的网络交往行为更加频繁。高职学生网络情绪宣泄具有多样性的特征,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语言宣泄和行为宣泄,网络情绪宣泄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且部分高职学生错误地认为网络行为宣泄不会对他人造成影响和伤害,因此不需要承担任何法律责任。高职学生网络情绪宣泄具有针对性的特征,通常以情感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为主。高职学生因情感问题产生的委屈、苦闷情绪和因社会热点问题产生的情绪通过网络表达和释放出来后,能够感受到一种释放后的所谓快感。

互联网具有匿名性、虚拟性的特点,一些高职学生不爱以面对面的形式进行交流,而喜欢在网络中通过虚拟的网络代号进行交流。这些网络代号恰恰又是匿名的,部分高职学生会错误地认为自己即使发表了带有强烈感情色彩、情绪化的过激言论,也不必担心像现实生活中因为自己形象的改变而遭到周围人异样的目光,更不会对自己的现实生活造成不良影响。正因如此,部分高职学生在网络上的言论和行为就变得十分大胆,情绪化的表现十分突出,一旦其个人情绪不能在现实生活中排解时,网络便成为他们的宣泄口。高职学生本身情感丰富,很容易在强烈的冲动下发表非理性言论。

2.盲目从众心理

盲目从众心理是高职学生网络非理性表达的内在原因。从众效应是社会心理学术语,是指人们改变自身原有的判断和喜好,以达到或符合他人判断和喜好的一致性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包括语言从众和行为从众两部分。互联网媒体的开放性使得个体能够积极参与到对新闻事件的讨论中,也使得网络上的资讯变得良莠不齐。

网络信息时代,部分高职学生的是非判断力不强,很容易被网络上的不良言论诱导。由于年轻,他们对事件的考虑往往不全面,处理问题不够成熟,行为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遇事容易随波逐流,缺少独立的想法。此外,年轻人喜欢模仿,尤其对于自己喜欢的网络达人,无论他们说什么,都容易不加思索地盲目附和。从总体上看,高職学生正处于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他们的认识能力、是非辨别能力还不强,个性倾向还不稳定,这些特点使得高职学生群体容易存在从众心理,容易不加辨别、分析地盲从。

3.思想道德素养不足

思想道德素养不足是高职学生网络非理性表达的根本原因。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民的思想道德素养会相应提高,但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发展到什么程度,每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必定是参差不齐的。高职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振兴的希望,高职院校必须时刻关注和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其思想道德素养不足主要是受三方面影响。一是当下的一些不良社会风气。高职学生因年龄、受教育程度、个人持续学习的能力等方面的影响,相较于本科院校学生更容易受到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较弱。部分高职学生受不良风气的影响导致明辨是非的能力降低,容易在网络上发表一些非理性言论。二是家庭教育的缺失。相较于本科院校的学生,高职学生来自贫困家庭、留守家庭、农村家庭的比例更高,家庭教育的缺失容易导致高职学生性格孤僻、偏激,缺乏约束和指导,缺少情感教育和关怀,再加上长时间接触网络,他们对现实缺乏存在感,容易对现实社会变得冷漠和冷淡,很容易在网络中发表非理性言论。三是学校教育乏力。高职院校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因此部分高职院校片面追求学生专业成绩和就业率,忽视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甚至对个别学生的违纪行为视而不见,这容易造成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下降,甚至让部分高职学生错误地认为发布非理性言论是自己的权利,他人无权干预。

四、高职学生网络非理性表达的引导对策

对于教育和引导高职学生网络理性表达,高职院校必须从多方面着手,具体包括提升高职学生的道德素质,加强校园层面的教育宣传,完善网络监管政策和制度。只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将高职学生的网络非理性表达转化为网络理性表达。

1.提升高职学生的道德素质

从高职学生层面来讲,要不断提高自身道德素质。一是高职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其引导下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提高自身修养,做一个高尚、文明、理性的网络舆论参与者。还要重视榜样的力量,以优秀的学生党员和校友为榜样,将抽象的理论与个人学习、生活相联系,激发自身向上向善的情感心理,在自愿自觉的基础上塑造个人道德品质。二是高职学生应努力提升自身媒介素养,学会独立判断信息的价值,培养自身的主体意志和独立思考的品质,形成正确使用和利用网络媒介的能力。还要多与道德修养水平高的人一起交流学习,主动提升自身道德素质,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修养。三是高职学生要学会合理排解负面情绪,因为合理控制自身情绪也是道德素质水平的体现。即将毕业的高职学生往往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容易产生一些负面情绪,这时就要学会通过正确的渠道来排解自身的负面情绪。如果压力过大、情绪不好,可以采取向亲友倾诉、运动、听音乐等方式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在参与网络舆论讨论时应自觉避免通过非理性表达的方式来宣泄自身的负面情绪。

2.加强教育宣传引导

从众心理和从众行为能否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关键在于有效引导。从学校层面来讲,要加强教育宣传引导。学校要通过开展大众化、多样化的教育宣传活动,提升高职学生理性辨别是非、合理表达诉求的能力,使学生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发表言论;要经常组织宣传科学文化知识的活动,不断提升高职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使高职学生学会全面、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学校要教育学生理性思考、独立思考,一切以事实为依据,避免随波逐流、盲目从众,随意在网络上发表非理性言论。另外,学校要加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质疑精神,促进学生理性参与网络舆论监督。

对于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而言,他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传播者,更需要扎根在网络表达行为引导的第一线。学校要鼓励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的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实名开通新媒体账号,对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或有争议的事件进行解读,引导学生对这些事件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教育学生不要盲从少数网络媒体中的不实言论,真正形成对国家发布的具有正能量的新闻报道和舆论观点的从众效应。

3.完善相关制度措施

从监管层面来讲,学校要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学校的监管部门要升级网络监管技术,建立高效的网络舆论监管机制,及时发现网络表达中的非理性表达行为。面对较为严重或影响面较大容易形成舆情事件的情况,要启动联动机制,采取寝室—班级—学院—学校四级响应措施,以最快的速度将影响面控制在最小范围。同时,还要对这类事件进行经验总结,加强教育引导,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从规章制度层面来讲,学校要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学校的党政相关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对校园内的网络非理性表达制定相关制度和政策,通过规范性的文件要求把校园内网络主体的权利、义务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加以明确。要整合现有的法律资源,对目前已有的关乎网络规范的规章制度予以健全和完善,通过增加相关内容来弥补空白,明确规定网络非理性表达的法律责任等。通过修订完善规章制度,可以有效避免高职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促进高职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崔明丽.大学生网络爱国主义非理性表达引导与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1.

[2]范豫鲁,刘俊丰.高职学生面对网络舆论非理性表达的引导对策研究[J].成都航空職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4).

[3]祖毓蔓.自媒体时代网络舆论的非理性表达研究[D].黑龙江大学, 2016.

[4]白晓宁.自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网络非理性表达的成因及治理[J].知识经济,2016(04).

[5]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伦理学研究室.道德与精神文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6]康祖姣.网络暴力事件舆论的非理性表达及引导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7]王一春.网络舆论的非理性表达及其引导[D].华东师范大学,2010.

[8]刘晓青.非理性网络舆论场及其对社会治理的挑战与建议[J].社会治理,2022(07).

Exploration of th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Network Irrational Express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an Yulu, Xie Lijun

(Chengdu Aeronautic Polytechnic, Sichuan Province, Chengdu 610100, China)

Abstract: The network media platform takes microblog, WeChat, etc. as the main carrier, which provides a broader way for the spread of public opinion, and also provides a convenient platform for the irrational expression of the network.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young college students,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have their own particularity. When the emotional, blind and extreme expression of the irrational network is interwoven with the personal emotional venting, the psychology of blindly following the crowd, and the insufficient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y of vocational students, it not only affects the trend of public opinion and the cognition of vocational students on the event itself, but also destroys harmony and stability, lea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unexpected group ev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rrational expression on the network, analyzes the causes and harms of the irrational expression on the network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nd puts forward three measures to educate and guide the irrational expression on the network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by improving their moral quality, strengthening education publicity and guidance, and improving relevant systems and measures, so as 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field of network ideology, we will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students with both ability and integrity.

Key words: network irrational expression;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enesis; countermeasure

猜你喜欢
高职学生成因思想政治教育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