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食品检验结果准确度的因素及提升策略

2023-03-07 18:37张大宇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仪器实验室食品

徐 娜,张大宇,郭 磊

(1.大连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辽宁大连 116000;2.大窑湾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辽宁大连 116000)

食品安全是维持食品生产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食品安全要求不断提升的情况下,相关主管单位、食品生产企业均需要调整食品安全保障策略,将食品检测精准度提升作为食品安全管理的重点,正确把握食品检测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控制对策,获得精准、可靠的食品检验结果,从而为食品生产策略调整、市场流通及存储管理等各个食品管理环节提供支持,促进食品企业平稳、长效地发展,保持食品市场运营秩序的稳定性。

1 食品检验准确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1.1 检验方法

在食品检验技术持续优化创新的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具有代表性、精度高的食品检测技术。由于不同的检测方法原理存在差异,若选择的检测方法不当,则无法得出精准的检测结果,还会增加检测成本。因此,在检测食品时,需要选择科学的检测方法,如测定米粉含水量有多种不同的检测方法,选用不合适的方法会因其他因素干扰而导致检测结果失真,或检测过程相对复杂,若选用直接干燥法进行检测,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检验结果也更加精准[1]。

1.2 检验环境

食品检验过程中,检验环境会对最终的检验结果产生影响。食品检验多在实验室环境下开展,检测过程中,实验室内部环境的温度、湿度会直接影响食品的检验结果。在实验室检验过程中,部分工作人员未严格、全面评估检验环境,会因检验环境不符合食品检验标准而导致食品检验结果与实际不符。为此,需结合实验室实际情况,科学管控与优化调节检测环境的温度及湿度,从而营造良好的检验环境。

1.3 抽样与制备

在食品检验过程中,需要抽取与制备样品。在抽样过程中,若抽样人员事先没有对样品特性进行分析,或抽样过程过于随意,则会导致所抽取的样品代表性不强,无法代表整批样品的安全性、优质性。在样品制备过程中,若操作不严谨,得出的食品检验结果也不具有代表性,不能体现出食品的真正质量,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1.4 仪器与试剂

食品在检验过程中有多种不同的检验方法,因而需要应用与各检验方法相匹配的检验仪器或试剂[2]。在特定样品检验时,还需要运用特定的仪器或试剂实施检验。若检测试剂选用不当、质量不佳,可能出现检测结果失真的问题。若用于食品检验的仪器未定期维护保养或检定校对,可能会得出错误的检验结果,不能用于判断食品的质量是否合格、食用是否安全。

1.5 检测过程的质量控制

在食品检验过程中,质量控制是保障检验过程顺利实施、得出准确检验结果的重要措施。若不能将质量控制工作贯穿于整个食品检验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检验过程存在盲区,或影响到最终的食品质量检验结果,进而会因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效果不佳而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2 食品检验结果准确性提升的可行性策略

2.1 根据检测食品类别,筛选合适的检验方法

2.1.1 根据样品种类及性质合理选择样品预处理方法

在食品检验前,需要预处理样品,使样品的被检成分向易检验状态转化,消除其他成分对检验结果产生的干扰。在食品检验时,应根据食品种类、自身性质,结合检验项目科学筛选适宜的样品预处理方法。具体的预处理方法有有机物破坏法、浓缩法等[3]。有机物破坏法主要是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将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状态,或使有机物转化为气体散发出去。常用的有机物破坏法有干法和湿法两种形式。应用湿法时,由于所选用的氧化剂存在差异,又可分为硫酸-硝酸法、硫酸-高氯酸法。由于样品提取与净化之后会出现样品体积增大的现象,导致被测组分浓度占比过低,进而给分析检测带来困难。此时,可采用浓缩法进行样品浓缩,使被测组分浓度提升。按照浓缩时压力的不同,又可划分为常压浓缩或减压浓缩两种方法。

2.1.2 结合样品成分及环境优选检验方法

在食品检验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遵循产品检验标准给定的方法实施检验。由于规定的检验方法具有多个类别,需要对食品样品的待测成分含量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验室环境条件,综合考虑检验的性质,进而选择出最合适的食品检验方法。在食品检验中,若检验结果存在争议,可应用仲裁法实施检验。一般情况下,食品检验需要选用仪器分析法,但由于各方面因素影响导致仪器分析法无法发挥效用[4]。例如,当实验室环境不佳时,可能不具备应用仪器分析法的条件,此时可选用化学分析法检验食品。此外,若不同食品的成分存在较大差异,则需要根据具体的成分选择对应的食品检验方法。

2.2 遵循检测标准,严格控制检测环境

在食品检验过程中,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室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实验室环境管理。同时需要提高对室内环境参数的关注度,应完全按照食品检验标准控制实验室的光照、温度、湿度,并定期清洁打扫,使实验室保持一定的洁净度,还要定期使用消毒水对整个实验室环境进行消毒杀菌处理。在实验室环境管理中,需要定期调控室内的温湿度参数,应加强控制环境的稳定性,防止温度或湿度出现较大波动而导致食品检验结果失真。需要根据待检食品样品的类别合理调节实验室的温度及湿度[5]。例如,利用液体比重天平实施植物油密度检测时,水、油的温度应控制在20 ℃左右,相关人员需要根据这一要求调节实验室内温度,得到准确的密度检测结果。

2.3 规范抽取与制备样品,提升样品制备均匀性与真实性

在食品检验过程中,应控制好抽样检验、样品制备两个重要环节,以此确保得出精准的检验结果。检测前,需要详细分析样品特性及理化特征,结合样品分布规律,实施科学采样,筛选合适的样品标本,确保样品可代表整批的质量[6]。抽取样品时,应确保样品数量符合规定要求,也可选用随机抽取方法,结合采样标准选择对应点数样品。抽取后,需要详细记录抽样样品的批次,做好检验日期、生产单位等相关信息登记。选取样品过程中应做好样品保护,防止样品被细菌或其他物质污染。取样后应立即封装,并依据检测流程规范存储选定样品,避免样品丢失或错用。检验前,需要控制样品的均匀性,应由专业人员严格遵循样品制备流程,规范操作完成样品制备。例如,在检测粉末状样品时,需要对样品进行无菌处理后再实施检验。而液体类食品样品检验前,则需要轻微摇晃以使液体样品保持均匀,从而提升样品检验的精准度。

2.4 定期维护检定检测仪器,科学应用检验试剂

为确保食品检验结果的精准度,需要做好检验设备的维护,通过定期的检定与校验,确保仪器检测功能正常发挥。仪器存放时要保持稳定,不可放置于振动的环境中,且需将仪器存放于温湿度符合仪器要求的环境内。应安排操作娴熟、专业的人员操控检测仪器,要严格控制操控时的动作幅度。在食品检验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所用仪器选用配套的试剂,且试剂应存储于规定的环境中。例如,利用萘胺盐酸溶液测定食品中的亚硝酸盐时,应将此溶液存放于低温环境中。检验前,还需观察溶液的颜色,若颜色异常则禁止使用。应用易氧化的溶液则需要定期核实,并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存放方式。在应用化学试剂时,不可超出其规定时限。例如,金属元素溶液必须在一年保质期内使用,标准滴定溶液则需要每隔60 d标定1次,而淀粉与碘化钾类溶液应于食品检验开始前现场调配[7]。

2.5 引入动态控制策略,强化食品检测过程质量控制力度

食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提升,需要采取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对策。应立足整个食品检测过程,分别针对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采取对应性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而通过动态性的质量控制措施实施,将所有可能对食品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防止各因素超出控制而导致检测结果失真[8]。在此过程中,检测人员需要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树立起质量第一的观念,全过程规范操作,精细化控制每一个检测环节,进而保障食品检验的质量控制成效。食品检验过程中样品抽取、试剂制备、检测方法选择以及检验环境调控各个环节均应严格按照质量控制要求开展,避免因某个环节存在疏漏而影响最终的检验结果[9-10]。针对各影响因素制定对应的质量控制策略,从而提高食品检验质量,保障食品安全管理成效。

3 结语

食品检验是关乎食品行业发展前景的重要工作,是决定食品企业能否健康化、平稳化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食品检验人员需要立足实际,结合食品检验的具体要求,根据检测食品的类别,筛选适合的检验方法,遵循检测标准,严格控制检测环境,规范抽取与制备样品,提升样品制备的均匀性与真实性,定期维护检定检测仪器,科学应用检验试剂,引入动态控制策略,强化食品检测过程质量控制力度,通过这些举措应用,消除影响食品检验结果准确度的因素,构建科学、系统的食品检验体系,为食品产业的完善化、持久化发展提供支持。

猜你喜欢
仪器实验室食品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食品造假必严惩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