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化学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以“分析化学基础”课程为例

2023-03-07 02:52李春仁牛家华
化工时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分析化学思政课程

李春仁 牛家华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医学部,河南 信阳 464000)

课程思政是指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专业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1-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实现协同育人效应”[4,5],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根本任务。目前,各高职院校教师在实施课程思政教学中,专业教师更专注于专业知识传授而忽视了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对学生的重要影响。将思政教育理念贯穿到课堂教学全过程的典型案例相对较少,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课程思政育人功能无从发挥。作者以本院药学、检验专业的主干课程“分析化学基础”为例,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政治引领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内容,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为切入点,探索“分析化学基础”课程实施思政教育的具体途径,为高职院校化学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发挥教师党支部的政治引领,为课程思政建设保驾护航

教师党支部是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的最直接组织者和推动者,要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政治引领作用。作为高校党支部建设的新载体、新途径——课程思政为党建工作提供了有力抓手和有效平台,这两者之间的有机融合,为推动党建和课程思政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一是通过“三会一课”进行动员和学习提升,传导到每一位党员教师,使党员教师充分认识到,做好课程思政建设是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是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价值追求。二是打造课程思政示范队伍、示范课程和示范课堂。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队伍是“主力军”、课程建设是“主战场”、课堂教学是“主渠道”[6]。在支部党员教师中遴选并建成一支课程思政示范队伍,培育并建立一门示范课程,精心打造一名党员教师示范课堂。“分析化学基础”被定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其教学团队选为示范团队。三是探索总结教师党支部建设与课程思政有效融合的路径与机制。

2 在“分析化学基础”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分析化学基础”是一门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现代化研究手段与分析方法来获取物质的化学和结构信息的综合类课程。鉴于本课程的基础性和理论性较强,任课教师往往更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在该课程中实施思政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授课教师应在潜移默化中扭转“教书”与“育人”分化的现状,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深挖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将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进行有机融合,达到无声润物的育人目的。

2.1 在“分析化学基础”课程中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讲授“取样技术”时,首先链接到嫦娥五号月球取样并返回的新闻: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返回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携带月球土壤样品,这是中国人首次独立采集月球样品,也是世界上第二个具备月球采样并返回技术的国家。通过这个案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并鼓励他们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努力弘扬追逐梦想的探月精神,为祖国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其次,介绍香港理工大学容启亮团队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合作设计并制造了嫦娥五号取样装置,指出自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后,香港的科研人员对祖国的科技进步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二二二年新年贺词中提到:“祖国一直牵挂着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只有和衷共济、共同努力,‘一国两制’才能行稳致远。”激发学生爱国、爱港、爱澳的热情,增强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

在讲授“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时,引入随着美国对我国高科技产业的不断打压,中国被禁止引入最先进的EUV光刻机的新闻。强调中国人面对打压,永远不会退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坚定创新信心,努力增强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只有有自信的国家和民族,才能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行稳致远”[7,8]。该小节可从两个方面引入思政教育,第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敢于独辟蹊径,不断发现和创新科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创新精神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及今后的工作都大有裨益,鼓励学生通过创新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才。第二,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砥砺学生的强国之志,使学生自觉地实践报国之行。

在讲授“炽灼残渣的测定”时,引入新闻:2021年12月30日晚,中科院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实现了1 056 s的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这是当今世界上托卡马克装置高温等离子体运行的最长时间。我国及全世界都在探索以清洁能源取代污染严重的火力发电站及放射性极强的裂变发电站。通过该节引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引导学生养成节约能源、杜绝浪费、保护环境的绿色生活习惯。

在讲授“气相色谱法”时,可以通过介绍目前国内高端分析仪器的现状:质谱、色谱、电子显微镜等重要分析检测仪器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外国公司的手中,国产仪器市场占有率极低,在透射电子显微镜方面至今未见国产仪器厂家的身影,这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部署不符。中国要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离不开高科技的支撑。鼓励学生培养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通过每个人的努力把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必须加强思想政治的教育,要以“理想信念”“四个自信”教育为核心,润物无声地将课堂知识转化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新时代的大学生能够扛起民族复兴的重担[7]。

2.2 在“分析化学基础”课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在讲授“沉淀重量法测定技术”时,通过“沉淀是发生凝聚作用后,悬浮颗粒互相碰撞凝结”的知识引申到民族精神之团结统一上来。团结统一不仅仅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凝聚成一根绳子,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暴发期间,学生更应该统一思想,为疫情防控作出积极的贡献,往大的层面说,团结统一更要求学生党员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使学生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通过家国情怀的教育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

2.3 在“分析化学基础”课程中融入宪法法制教育

在讲授“分析检验报告”时,引入社会事件:2020年3月7日,位于福建省泉州市的欣佳酒店发生坍塌事故,造成29人死亡、42人受伤,在后续的处罚中,福建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四人因涉嫌提供虚假证明文件被逮捕。通过此事件引导学生树立牢固的法治观念。通过介绍校园常见的校园贷、平台网恋及恶意刷单等行为使学生培养法治意识及主动维权意识。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可以帮助学生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和自觉承担公民义务,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今后时代和社会的需要,也让学生理解宪法、信仰宪法,积极地参与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事业中[8]。

2.4 在“分析化学基础”课程中融入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在讲授“炽灼残渣的测定”时,还可引入中国“氢弹之父”于敏的事迹。于敏隐姓埋名28年为中国研制氢弹,为了祖国的安全,将自己全部的光和热都奉献给了国家,义无反顾、毫无怨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同志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鲜明底色,是中国人民的重要精神特质和精神动力[9,10]。在疫情防控期间,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各项志愿抗疫活动,引导学生养成坚持奉献的无私精神。

在讲授“高效液相色谱法”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准确检测乳与乳制品中的三聚氰胺的知识,向学生介绍曾经轰动全国的三聚氰胺事件,强调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企业,诚信才是基础。引导学生养成政治诚信、学习诚信、经济诚信与择业诚信,为学生立身处世打下坚实的基础[11]。

3 结语

课程思政的建设价值要体现出人之所以为人而应具备的素养、人格和品质,这也是我国素质教育要实现的根本目标[12]。课程思政建设,于专任教师而言是一种教育新理念,于学生而言是一种教育新模式,如何让高职院校的教师回归育才和育德的双重属性、如何让学生提升思想境界、责任担当和言行规范,是新时代下“课程思政”所致力构建的课程体系的着力点和关键点。

作者以“分析化学基础”课程教学为例,就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和如何融入思政教育进行了探讨,结合课程中的教学项目,深挖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在课堂教学时进行有机糅合、互相补充、互相印证,从而系统、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思想境界,丰富了学识,增长了见识,塑造了品格,以期培养具有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技术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分析化学思政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分析化学实验中常见废液的处理与回收
光化学蒸汽发生法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