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前后生态环境变化特征

2023-03-08 02:04李子镛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23年2期
关键词: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植被

李子镛

(黄河水土保持西峰治理监督局,甘肃 庆阳 745000)

黄河的根本问题在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黄河“水少沙多”问题。泥沙不仅使黄河下游形成著名的“悬河”,也是下游河堤“三年两决口”的罪魁祸首。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达45.4 万km2,使64 万km2黄土高原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70 年以来,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各项治理技术已基本完善,水土保持实践已取得决定性的成就。例如,黄河的水沙已发生明显变化,王光谦等[1]研究表明黄河潼关水文站1919-1959 年实测平均径流量426.1亿m3,输沙量为15.92 亿t,平均含沙量为36 kg/m3。2000-2018 年平均径流量大幅减少至239.1 亿m3,输沙量减少至2.44 亿t,平均含沙量为10 kg/m3。与1960 年以前相比,水量减少44%,沙量减少85%。与此同时,黄土高原降雨量大于400mm 的区域实现“由黄变绿”,降雨量小于400 mm 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虽整体变化不大,但其中的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试验区内,不仅实现减沙减水,而且植被覆盖率明显增加,生态环境向好,生物多样性显现。

1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特征演变

黄土高原形成于250 万年前。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加,黄土高原的草地植被逐渐发生演替[2]~[4]。从四世纪至全新世中期,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经过多次演变过程,到全新世晚期,随着农耕文化的发展,垦殖活动愈发频繁,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植被演替的影响日益凸显。

历史上黄土高原东南部曾有大量森林分布;黄土高原西北部主要为草原地带;内蒙古西部及宁夏地区主要为荒漠地带。但黄土高原东南部森林地带中兼有草原,并随历史时期而不断变迁。黄土高原森林的渊源可溯源至新石器时期。据《孟子·滕文公上》记载,尧舜时期,黄土高原曾草木繁盛,鸟兽的繁殖甚至曾影响农业发展。在西安半坡遗址中也曾发现榛子、栗子、朴树子。夏商时期,人类主要沿河谷及冲积平原活动,黄土高原绝大部分保持着良好天然植被。西周至战国时期,生产力低下使得黄土高原绝大部分地区保持着较好的疏林草原景观。《山海经·西次四经》记载,位于黄土高原的秃尾河源头有大量森林分布。

战国时期铁质工具得到广泛应用,不断增加的耕地逐步取代了平原地区的森林及草原植被,黄土高原植被保持原始状态的状况到了战国时期基本终止[3]。秦至西汉时期农耕业兴起,秦国重视农业生产,重农政策的实施使得黄土高原农耕区逐渐向西北拓展,不断地屯田及开荒对天然植被破坏严重。至西汉年间,农业开发力度增大,大量移民及驻兵使黄土高原人口高达千万,草地面积逐渐萎缩。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战祸频增,黄土高原农业人口大量迁出,加之游牧经济发展,使得黄土高原草原面积变大,相当部分农田转变为次生草原和灌丛植被。隋唐时期文化繁荣、人口增长,农耕人口不断增加并向黄土高原西部和北部边缘推进。至唐末,由于降雨量大幅度减少,自然环境改变,黄土高原土地沙化问题严重,部分草原向荒漠草原和荒漠转变。宋代社会技术和经济的繁荣,使得人类对黄土高原的人为破坏活动愈演愈烈,林草资源消损严重,黄土高原汾渭谷地等区域天然森林已消失殆尽。金元时期,游牧民族不断开垦坡耕地,发生严重人为土壤侵蚀,黄土高原疏林和灌丛草原遭受破坏。明清时期,黄土高原自然资源和草地植被在滥垦、滥牧、战乱之下几乎破坏殆尽。

民国时期连年战争,黄土高原丘陵山区植被破坏严重。建国后人口快速增长、自然灾害频发,人地矛盾突出使得黄土高原植被生境极度恶化。以宁夏50年代与1981 年天然次生林数据对比为例,固原县从48 000 km2减少到5 333 km2,减少了88.9%,西吉县从2 593 km2减少到300 km2,减少了88.4%[4]。

2 80 年代以来水土流失治理成就

从上世纪50 年代开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先后经历了三个治理时期:第一时期是为实现拦泥增产的目的,尝试在沟道进行淤地坝建设,后期探索研究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上世纪80 年代,国家推广“户包治理小流域”,让“千家万户治理千沟万壑”,在实践中探索治理模式。第二时期强调了生态自然恢复作用,在黄河流域实施了“退耕还林(草)”及封育政策,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天然修复能力。第三时期是在党的十八大以后坚持不懈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我国水土流失持续呈现流失面积和流失强度“双下降”、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双减少”的趋势。据统计,从2011-2021 年,我国因地制宜开展“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坡耕地综合整治”“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和“塬面保护”等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使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从2011 年的294.91 万km2,下降到了2021 年的267.42 万km2,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27.49 万km2,水土保持率达到72.04%。特别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际战略决策实施以来,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防控。根据《全国水土保持公报》数据,2021 年西北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面积20.55 万km2,与2020 年相比水土流失面积减少0.29 万km2,减幅为1.4%;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2021 年水土流失面积49 603 km2,比2020 年的50 208 km2减少了605 km2;黄河粗沙多沙区2021 年水土流失面积106 757 km2,比2020 年的107 980 km2减少了1 223 km2。越来越多地区实现了从“泥水秃山”到“绿水青山”的转变。

3 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变化特征

3.1 生态环境变化特征

20 世纪80 年代黄土高原生态建设进入集中规模治理阶段,通过几十年的治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都发生了变化。建设之初,由于缺乏植被建设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林草保存率较低。随着植被建设经验积累以及持续不断的科学研究探索,到70 年代使造林种草的成活率和保存率都有了明显提高。90 年代后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产生了一系列生态效应,其中变化最为显著的是植被覆盖度的提高,研究结果表明:植被覆盖度由2000年的27.4%增长至2019 年的57.5%。以晋陕两省为例,山西省通过水土保持治理全省森林覆盖率治理前后从13.29%增加到23.57%,林草覆盖率达到49.57%。陕西省从1999 年启动“退耕还林(还草)”以来,累计还林还草2.75 万km2,居全国前列。2020年陕西省植被覆盖度为73.29%,陕北退耕还林区和风沙区增加最为显著,93.24%的沙化土地治理率使毛乌素沙漠几近从陕西版图“消失”,榆林57.33 万km2流沙披上绿衣。

3.2 生态多样性变化特征

水土保持生态效应体现在多个方面,除了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土壤肥力的提高,森林生态水文效应与可持续发展[5]和局地小气候的改善,还体现在治理区的生物多样性变化。

1995-2006 年开展的砒砂岩地区沙棘植物“柔性坝”试验资料显示[6],沙棘植物“柔性坝”项目启动后,两坝之间的淤积体上长出了旱柳、北京杨等乔木,乌柳、沙柳等灌木以及大量野草。“柔性坝”项目区还出现了雉鸡、野兔等动物,生物多样性显现。黄土高原丘陵区沙棘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演变研究表明,随着沙棘作为生态水保治理措施的种植,沙棘树龄对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和养份特性有显著影响[7]。内蒙准旗世行贷款项目区[8]布尔陶亥的李家圪楞社,原来自然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农田仅有25.8 hm2,还多属于坡耕地,自从1995 年确立筑坝蓄水发展水浇地的生态战略后,修塘坝、修梯田、造林种草,在25°以上的退耕坡地、光秃的山峁及已沙化的坡地栽种沙棘、沙柳、油松、柠条、杨树等乔—灌混交林带162.2hm2,种植沙打旺、扬柴、苜蓿等良种牧草100hm2,使得这片曾经的荒山秃岭植被覆盖率达80%,这一数据相比1993 年,增加了4 倍之多,随着植被愈发茂盛,生态环境条件日趋改善。小动物物种数量也逐渐丰富,食物链上端的中型动物也偶尔可见,据观测,白天鹅、野鸭、鸳鸯等国家保护动物也因此繁衍生息。20 世纪90 年代后半期,英国赠款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一、二期项目实施效果进行了小流域监测评价[9],对花池县樊庄小流域进行典型案例调查分析,经过观测,项目区治理后昆虫纲由671 种增至1 023 种,隶属目由14 目增至17 目,隶属科由162 科增至175 科,昆虫种类增加34.41%。植物、动物的变化使得种群建立了新的平衡,鸟类和兽类的物种数量及丰富度有所增加,从治理前的81 种增至133 种,隶属目由12 目增至16 目,隶属科由28 科增至33 科,鸟类总种数增加39.1%。项目区治理前后,哺乳类动物由19 种增至30 种,并以啮齿目为主。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随着小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生物多样性有了一定改善。

4 建议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的持续开展,对减少当地入黄泥沙、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议进一步开展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生物多样性变化研究,对总结水土保持治理成效,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重大国家战略的要求,按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相关要求,加强生物多样性治理保护,开展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生物多样性发展变化研究。

二是完善相关制度。制定和完善黄土高原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政策制度,健全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健全生物多样性损害鉴定评估方法和工作机制。

三是推进科学研究。推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前后生物多样性比较研究,探索其规律。制定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标准体系,为水土保持有效性研究和评估奠定基础。

四是拓宽资金渠道。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支持水土保持治理生物多样性研究及监测相关业务开展。坚持政府投资为主,社会多元化参与的资金投入长效机制,多渠道、多领域筹集资金。

五是强化人才保障。加强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研究监测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多学科人才选拔机制,设立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人才库,为工作开展提供人才保障。

猜你喜欢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植被
基于植被复绿技术的孔植试验及应用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绿色植被在溯溪旅游中的应用
水土保持
选举 沸腾了黄土高原(下)
选举沸腾了黄土高原(上)
基于原生植被的长山群岛植被退化分析
洒向黄土高原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