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语南北方言状貌词比较研究
——以柳江壮语与大新壮语为例

2023-03-08 12:48李金阳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柳江壮语构词

李金阳

(西南大学 文学院,重庆 400715)

状貌词(ideophone,expressive)具有跨语言的普遍性,学界所用术语不一,壮侗语通称“后附音节”,苗瑶语通称“状词”,汉语、藏缅语通称“生动形式”。本文统称状貌词,这是一种模拟或描写声音、形状、颜色、性质、动作的特殊词语,说话者借此表达感官经验或主观态度。①孙天心、石丹罗:《草登嘉戎语的状貌词》,《民族语文》2004年第5期,第1页。覃国生:《壮语柳江话动词、形容词的后附成分》,《民族语文》1981年第4期,第51—56页;覃国生:《柳江壮语调查研究》,广西民族出版社2013年版,第81—91页。

本文认为,壮语状貌词以形容词、动词及少数名词为词根,附加描声摹状的词缀(也即后附音节)②关于“后附音节”的语法性质,本文依照李旭练《都安壮语形态变化研究》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室编《武鸣壮语语法》中的称谓,称为词缀。构成,最典型格式为ABB 型。壮语状貌词数量众多,结构多样,功能独特,现有研究以个案描写居多,涉及柳江③覃国生:《壮语柳江话动词、形容词的后附成分》,《民族语文》1981年第4期,第51—56页;覃国生:《柳江壮语调查研究》,广西民族出版社2013年版,第81—91页。、大新④黄美新:《大新壮语形容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66—276页。、邕宁⑤梁敏:《壮语形容词、名词、动词后附音节的研究》,《民族语文》编辑组主编《民族语文研究文集》,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84—308页。、田阳⑥黄彩庆:《百色田阳壮话形容词后附成分研究》,《百色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第83—87页。、都安⑦李旭练:《都安壮语形态变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第127—236页。、富宁⑧付苓、王一君:《壮语谓倮话动词、形容词的后附形式》,《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第45—48页。、忻城⑨韦玉珧:《拉光壮语形容词、动词后附音节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8—79页。、武鸣⑩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室:《武鸣壮语语法》,广西民族出版社1989 年版,第41—42页。等方言点,但方言比较研究非常薄弱。壮语有南北两大方言十三个土语,本文综合考虑使用人口、地理分布、语料数量等因素,并结合描写与比较的方法,以相关数据为支撑,从大新壮语与柳江壮语的比较一窥壮语南北方言状貌词在结构类型、构词规律、语音规律、表义功能、语法功能等方面的共性与个性,以期增益汉藏语系状貌词的研究。材料方面,柳江壮语来自覃国生(1981,2013)○1孙天心、石丹罗:《草登嘉戎语的状貌词》,《民族语文》2004年第5期,第1页。覃国生:《壮语柳江话动词、形容词的后附成分》,《民族语文》1981年第4期,第51—56页;覃国生:《柳江壮语调查研究》,广西民族出版社2013年版,第81—91页。、韦星朗(1984)○12韦星朗:《柳江壮话的后附加音节》,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主编《民族语文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第114—128页。,共404词;大新壮语来自黄美新(2013)①黄美新:《大新壮语形容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66—276页。,共595词。本文以A代表词根,B、C代表词缀,计量结果只取小数点后一位数,以百分比显示。第三部分对ABC型的B和C分计,四舍五入的关系,最终相加约等于100%。

一、柳江壮语与大新壮语状貌词结构类型的比较

根据词根与词缀的结构关系,两地壮语状貌词归纳为12种结构类型,其中柳江壮语8种,大新壮语8种,详见表1。

(1)AB型,柳江壮语占34.9%,大新壮语占11.6%。该型词根与后缀常有双声关系,例如:

hi:u¹ȵum³微笑、hjo²hjok8枯萎的、do:k7da:k7骨头太多(柳江);

(2)ABB型,柳江壮语占44.8%,大新壮语占66.7%。该型词根与后缀常有双声关系,例如:

hi:u¹ȵum³ȵum³笑眯眯、hjo²hjok8hjok8很枯萎的、do:k7da:k7da:k7骨头太多(柳江);

hu¹jum¹jum¹笑眯眯、nam¹ja:m5ja:m5黑麻麻、lə:t8ja6ja6血淋淋(大新)。

ABB型一部分由AB型重叠而来,如上所示;一部分由词根附加叠音后缀而来,例如:thɛt7hu6hu6纷纷跑(大新),lok7fo²fo²涉水嗬嗬(柳江)。

(3)ABC型,柳江壮语占0.7%,大新壮语占1.0%,该型通常有相应的ABB型,例如:

(4)ACB型见于柳江壮语,占1.7%,由AB型插入C而来,C常为pa6,声调为第6调,例如:hji:u¹pa6ȵi5笑眯眯、nam¹pa6to:t7黑漆漆、ku5ka6luk7弯曲的。

(5)AABB 型见于大新壮语,占17.8%,由AB 型部分重叠而来,例如:nam¹nam¹ja:m5ja:m5黑麻麻、nɛŋ¹nɛŋ¹khin³khin³红通通、kɛn5kɛn5ka¹ka¹硬邦邦。

(6)ABAB型见于大新壮语,占1.3%,由AB型完全重叠而来,例如:ɬai5ɬit7ɬai5ɬit7渺小、mat7ʦat7mat7ʦat7闭塞、nak7jak7nak7jak7沉甸甸。

(7)ABCD型见于大新壮语,占0.2%,A和C、B和D双声,A和B、C和D叠韵,例如:jam¹lam¹jək7lək7偷偷摸摸。

(8)ACAB 型,柳江壮语占7.9%,大新壮语占0.7%,由AB 型插入A-Ci/Ca 而来,C 的韵母为i 或a,声调常为第1调,例如:

ti:u5ja¹tiu¹ju:k7蹦蹦跳跳、he:n³la¹he:n³la:m5黄不拉几、ʦo:6ʦa¹ʦo:6ʦa:6洞眼遍布(柳江);

(9)ACBD型见于柳江壮语,占2.7%,由AB型拓展而来,C常为ka¹,B和D叠韵,例如:ti:u5ka¹juk7hjuk7狂跳、tam5ka¹ʦum³hjum³矮不溜丢、di¹ʦa¹ja:n²hja:n²红不棱登。

(10)ACCBB型见于柳江壮语,占2.5%,由AB型插入CiCi而来,C的韵母固定为i,B和C双声且声调通常与A单双一致,例如:ti:u5ji¹ji¹juk7juk7哔哔嘣嘣地跳、hjo5ti¹ti¹tok7tok7嘀嘀咚咚地敲、to4ti¹ti¹tek7tek7嘀嘀哒哒地剁。

(11)ACDCB型见于柳江壮语,占4.2%,由ACB型拓展而来,C为ka¹或pa6,D和B双声,D的韵母固定为i,例如:kja:ŋ²ka¹ŋi²ka¹ŋɯt8痛苦呻吟、ti:u5ka¹ji¹ka¹ju:k7欢快地蹦跳、hji:u¹pa6ȵi¹pa6ȵek7笑眯眯。

(12)ABCDE 型见于大新壮语,占0.3%,由A 附加BCDE 而来,B 和D、C 和E 双声,B 和C、D 和E叠韵,例如:tam5pə:t8lə:t8pɔ:p8lɔ:p8矮不溜丢、ɬuŋ¹kuk8luk8ka:k8la:k8高得难看。

两地壮语状貌词的结构类型复杂,都有AB、ABB、ABC、ACAB型,以ABB型最典型,诸类型多以AB型为基式或由A附加词缀而来。主要差异为,柳江壮语没有AABB、ABAB、ABCD、ABCDE型,大新壮语没有ACB、ACBD、ACCBB、ACDCB型。

二、柳江壮语与大新壮语状貌词构词规律的比较

下面从词根的性质、词根与后缀的频次、后缀及其结构类型入手对两地壮语状貌词的构词规律进行梳理与比较。

(一)词根的性质及其构词情况

两地壮语状貌词的词根均为单音节,未见双音节,均以形容词为主,动词次之,名词最少。

1.形容词词根的,以意义具体、有可比性的形容词构词数量最多,例如:

个别意义抽象、概括的形容词也能构成状貌词,例如:nai¹好/nai¹nup7nup7极好、jai6坏/jai6ji¹ji¹极坏(大新)。

2.动词词根的,以行为动词最典型,构词数量最多,例如:

ti:u5跳/ti:u5juk7juk7蹦蹦跳、hi:u¹笑/hi:u¹kok7kok7笑呵呵、pi¹摆/pi¹na:5na:5摆动很大(柳江);

thiu5跳/thiu5jɛt7jɛt7跳蹦蹦、hu¹笑/hu¹kak7kak7笑哈哈、phja:i³走/phja:i³hum6hum6纷纷走(大新)。

3.名词词根的,仅限于个别表示事物的普通名词,例如:

hjam4水/hjam4hja:m4hja:m4水汪汪、ka:k7谷子/ka:k7kok7kok7谷子太多、nam6泥/nam6nok8nok8泥呼呼(柳江);

nam4水/nam4sup8sup8湿滋滋、la:u²油/la:u²la:t8la:t8油腻腻、thə5汗/thə5la:k7la:k7汗津津(大新)。

(二)词根与后缀的频次及其构词情况

两地壮语状貌词都有一批高频词根,构词能力发达。表2中表示颜色、动作的词根构成状貌词的数量都比较多。

表2 壮语方言状貌词词根的频次占比

后缀与词根的搭配通常比较固定。表3所示,两地壮语均有若干高频后缀,搭配活跃,构词能力发达,然而两地壮语后缀各不相同。

表3 壮语方言状貌词后缀的频次占比

表4 壮语方言状貌词后缀与词根的声母组合占比

表5 壮语方言状貌词后缀与词根的韵母组合占比

表6 壮语方言状貌词后缀与词根的声调组合占比

根据词根、后缀的频次,构词情况有以下几种。

1.一个词根搭配两个及以上的后缀,呈“一对二”“一对多”的关系,这种情况最常见,例如:

lu:m¹尖、lu:m¹lwe:m¹lwe:m¹有点尖、lu:m¹lwa:m5lwa:m5很尖的(柳江);

mai5新、mai5ɬa:k7ɬa:k7崭新、mai5ɬup7ɬup7崭新、mai5ja:t7ja:t7崭新(大新)。

2.一个词根仅搭配一个后缀,呈“一对一”的关系,这种情况较少见。例如:

si:n4善良/ si:n4sup8sup8忠厚、hjau²滑/ hjau²hjvet³hjvet³滑溜溜、hje5沙子/ hje5hjok7hjok7很多沙子(柳江);

3.两个及以上的词根搭配同一个后缀,呈“二对一”“多对一”的关系,这种情况也较少见,例如:

jɯk7饿/jɯk7ja:k7ja:k7饿饿的、ti:u5跳/ti:u5ja:k7ja:k7乱跳(柳江);

(三)后缀、结构类型及其构词情况

后缀及其结构类型能影响状貌词的构词表现。从两地壮语状貌词中选出义项相同的词根共51个,其中动词8个,形容词41个,名词2个,具体有以下两种构词情况。

1.同一词根附加后缀构成的状貌词,两地壮语数量相当,这种情况较少,有5 例。例如“血”与“香”:

lɯt8血/lɯt8lat8lat8血淋淋、pja:¹香/pja:¹ȵe:u5ȵe:u5香喷喷/pja:¹u³u³香扑扑(柳江);

lə:t8血/lə:t8ja6ja6血淋淋、hɔm¹香/hɔm¹hum6hum6香喷喷/hɔm¹ʔɔn5ʔɔn5清香(大新)。

2.同一词根附加后缀构成的状貌词,两地壮语数量不等,这种情况非常多,又分两种情况。

一是大新壮语多于柳江壮语,有24例。例如“臭”:

一是柳江壮语多于大新壮语,有22例。例如“辣”:

ma:n5辣、ma:n5he:5有点辣、ma:n5ha:5很辣、ma:n5he:5he:5有点辣、ma:n5ha:5ha:5很辣、ma:n6ha¹ma:n6ho:5很辣(柳江);

mən6辣、mən6ma:t7ma:t7辣乎乎、mən6mən6ma:t7ma:t7辣乎乎(大新)。

两地壮语状貌词构词规律的显著共性为:词根涵盖多个词类,以形容词居多;都有一批高频的词根与后缀,构词能力发达;都能通过后缀主元音的交替、词型的转换产生形式复杂、数量众多的状貌词。构词规律上,两地壮语差异甚微。

三、柳江壮语与大新壮语状貌词语音规律的比较

关于状貌词的语音规律,以数量较多的AB、ABB、ABC型为考察对象,柳江壮语共315个,大新壮语共475个,对后缀与词根的声韵调组合的计量结果进行归纳与比较。

(一)状貌词声母组合的规律

状貌词声母的组合主要考察后缀与词根的双声情况。两地壮语的显著共性为:双声声母的发音部位以舌尖音占优势,双唇音、喉音次之,唇齿音最少;发音方法以擦音、塞音较多,鼻音次之,边音、塞擦音较少。以上着眼于音值的“严式双声”,柳江壮语概率为38.1%,大新壮语概率为46.7%。若是“宽式双声”,即声母发音部位或发音方法相同,例如kuk7ɛu¹ɛu¹弯曲(大新),则两地壮语的概率都很低。

发音部位一项,柳江壮语双声最多的声母是n,d次之,例如nam¹no:t7no:t7黑糊糊、dak7da:k7da:k7块状物很多;大新壮语双声最多的声母则是n,ɬ 次之,例如na:i5nuk7nuk7软弱无力、ɬum5ɬa:t7ɬa:t7酸不溜秋。发音方法一项,柳江壮语双声最多的声母是p,d次之,例如po³pa:³pa:³堆状物很多、dɯ:5da:5da:5翘翘的;大新壮语双声最多的声母则是ɬ,j次之,例如ɬi¹ɬak7ɬak7腥腥的、ju³jat7jat7乱蓬蓬。

主要差异为:柳江壮语喉音声母的双声概率比大新壮语高,以声母hj最突出,例如hju:n4hja:n4hja:n4光溜溜、hjo²hja:K6hja:K6很枯萎的;大新壮语鼻音声母的双声概率比柳江壮语高,以声母n最突出,例如na¹nɔ:t7nɔ:t7厚厚的、nau6na:t7na:t7腐烂不堪。

(二)状貌词韵母组合的规律

后缀与词根叠韵的状貌词鲜有,大新壮语仅4 个,如kwa:³la:6宽大、nak7jak7沉重、tau6ɬau²ɬau²蓝靛、khɛu¹ɬɛu5ɬɛu5绿油油;柳江壮语仅3个,如jap7pjap8pjap8不停地眨眼、he:u¹je:u³je:u³绿油油、hu¹fu6fu6灰灰的。尽管如此,韵母组合仍体现出规律性,两地壮语的显著共性为:后缀与词根韵腹的组合以前元音占优势;韵尾组合以塞音尾占优势,鼻音尾次之,开尾韵又次之,元音尾最少。

韵腹组合一项,后缀不论元音前后,都倾向与前元音的词根组合,例如ma:¹mi5mi5薄薄的(大新)、he:n³hjɯk8hjɯk8黄橙橙(柳江)是前元音、后元音的后缀分别与前元音的词根组合。此外,韵腹组合也讲求元音的高低、长短相配,例如ti:u5jek7jek7欢跳(柳江)、ja:p7ɬap7ɬap7闷闷不乐(大新)是短元音的后缀与长元音的词根组合,又如ȵin²ȵok5ȵok5细细的(柳江)、nɛu¹nɔk8nɔk8黏糊糊(大新)是高元音的后缀与低元音的词根组合。韵腹组合的主要差异为:大新壮语央元音很发达,柳江壮语则是后元音很发达。

韵尾组合的特点:一是讲求韵尾的相同或相近,鼻音尾和塞音尾尤为明显,例如we:n4wa:n4wa:n4很陡(柳江)、pik7pa:k7pa:k7光耀耀(大新)是鼻音尾、塞音尾的后缀与相同韵尾的词根组合;又如hi:u¹kje²kje²笑嘻嘻(柳江)、va:u5vɛu6vɛu6歪缺(大新)是开尾韵、元音尾的后缀与相近或相同韵尾的词根组合。一是讲求音节开闭的互补,例如ȵe5ȵok7ȵok7枝枝桠桠(柳江)、ɬum5ɬi¹ɬi¹有点酸(大新)是闭音节、开音节的后缀分别与开音节、闭音节的词根组合。

(三)状貌词声调组合的规律

两地壮语的显著共性为:词根和后缀声调的组合讲求调号或调类一致,单数调、塞声调的组合率普遍高于双数调、舒数调,都以第7调最多,例如ha:u¹swa:k7swa:k7白白的、sap7sa:t7sa:t7很涩(柳江),phə:k7ɬik7ɬik7白嫩嫩、nam¹nɛt7nɛt7黑沉沉(大新)。

主要差异为:后缀双数调的组合率,柳江壮语第2 调最高,第8 调次之,例如han²ha:n²ha:n²很痒、pi²po:t8po:t8胖乎乎;大新壮语第8调最高,第6调次之,例如ɬan²tə:t8tə:t8颤巍巍、nau6ʦa6ʦa6闹哄哄。后缀舒声调的组合率,第1调柳江壮语比大新壮语明显低8.3%,也是该方言所有声调中最低的;第2—5调大新壮语均低于柳江壮语,第2调明显低了7.5%。

状貌词的语音和谐性较强,后缀与词根的声韵调都倾向于与和自身相同或相近的对象组合,音节常有双声、叠韵、叠调的关系,以双声最显著,叠调次之,叠韵极有限。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语音和谐性在以形容词、名词为词根的状貌词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四、柳江壮语与大新壮语状貌词表义功能的比较

下面在梳理状貌词表义类别的基础上,对表义特征作归纳与比较。

(一)表义类别

状貌词表义细腻,依据描绘对象不同,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拟声类状貌词以动词为词根,主要模拟人类以及动物、自然界的声音,例如:

笑声:hi:u¹kje²kje²笑嘻嘻、hi:u¹ka:k8ka:k8笑哈哈、hi:u¹kok7kok7笑呵呵(柳江);

砍物声:hjam³tok7tok7哒哒地砍、hjam³ka¹ti¹ka¹tok7嘀嘀哒哒地砍(柳江);

抽打声:mop8puk7puk7噗噗地打、mop8pa:t7pa:t7叭叭地打(柳江);

流水声:lai¹ɬɔ6ɬɔ6哗哗流(大新)。

2.摹状类状貌词又分为事物性状、动作形态、感官体验三类,其中动作形态类以动词为词根,其余以形容词为词根。

(1)事物性状类可以描摹人或事物胖瘦、长短、曲直、厚薄、宽窄等具体特征,乃至远近、好坏等抽象特征,例如:

胖/瘦:pi²pat8pat8胖乎乎/pi²put6put6胖墩墩/pi²pa:i4pa:i4胖乎乎(柳江)、hɛu5hit7hit7干瘦的/hɛu5a:5a:5瘦瘦的(大新);

长/短:hjai²hja:m6hja:m6长长的/hjai²hja:k7hja:k7长长的、tin³te:n³te:n³比较短的/tin³ta:n³ta:n³很短的(柳江);

曲/直:jan5ja:n5ja:n5直直的/jan5ja:k7ja:k7直直的/jan5ja:m5ja:m5笔直的、khɔ²ɛu¹ɛu¹弯弯的(大新);

厚/薄:na¹nɔ:t7nɔ:t7厚厚的/na¹nət7nət7厚厚的/na¹na:5na:5厚实的、ma:¹mɛ5mɛ5薄稀稀/ma:¹mɛt8mɛt8薄薄的/ma:¹mi¹mi¹很薄的/ma:¹mi¹mi¹薄而小的(大新);

好/坏:di¹ɯt7ɯt7极好、hɯ:i4hja:6hja:6极坏(柳江)。

(2)动作形态类状貌词能够描摹人、动物及物体的不同动态,例如:

摆动:pi¹ʔet7ʔet7轻快的甩手貌、pi¹dut7dut7(短尾狗)摆尾貌(柳江);

跳动:ti:u5te¹te¹暴跳貌、ti:u5jek7jek7欢跳、ti:u5ja:k7ja:k7乱跳、ti:u5juk7juk7蹦蹦跳(柳江);

抖动:nan5sje:²sje:²不断抖动、nan5hjup8hjup8不断抖动(柳江)。

(3)感官体验类状貌词能够描摹触觉、嗅觉、味觉、视觉、听觉,例如:

冷/暖:kat7kak7kak7冷冰冰、thau³jum6jum6暖烘烘/thau³ta:t7ta:t7暖烘烘/thau³tum¹tum¹暖烘烘(大新);

香/臭:hɔm¹hum6hum6香喷喷/hɔm¹ʔɔn5ʔɔn5清香、khiu¹ha:¹ha:¹臭烘烘/khiu¹a:u5a:u5臭烘烘/khiu¹pu6pu6臭烘烘(大新);

甜/ 酸:va:n¹jum¹jum¹甜滋滋/ va:n¹ʔɔn5ʔɔn5甜津津/ va:n¹və³və³甜蜜蜜、ɬum³ka:t8ka:t8酸溜溜/ɬum³kɛ:t8kɛ:t8有点酸/ɬum³ɬa:k8ɬa:k8酸溜溜(大新);

黑/白:nam¹na:m¹na:m¹黑麻麻/nam¹kwa:k8kwa:k8黧黑的/nam¹pjɯ²pjɯ²黑黢黢、ha:u¹a:t7a:t7白惨惨/ha:u¹hjo:p8hjo:p8白花花/ha:u¹mja:n²mja:n²白花花(柳江);

闹/ 静:nau6ʦa6ʦa6闹哄哄、ti6ʦhik7ʦhik7寂静/ ti6lə:k7lə:k7静悄悄/ ti6kwhak7kwhak7静悄悄(大新)。

3.拟声摹状类状貌词以动词为词根,通过声音模拟,来传达行为的性质与动作的状态,具有跨范畴的特征。典型例子是大新壮语的“hum6hum6”“hu6hu6”,本为拟声类后缀,又含“密集”“快速”“自顾不暇”的意味,如phja:i³hum6hum6纷纷走、kip7hum6hum6急匆匆、khwa:i5hum6hum6快匆匆、thɛt7hu6hu6纷纷跑。

(二)表义特征

状貌词的表义特征主要是表达生动性、表达量级差异、表达情感褒贬三个方面。

1.表达生动性

状貌词蕴含的生动意味主要源自其后缀,例如大新壮语的“浮”“红”。

浮:fau²fɛt8fɛt8(船等物体)飘浮、fau²fa:6fa:6(行为)轻浮、fau²fə:t8fə:t8(脚步、身子等)虚浮无力、fau²va:6va:6(身子等)虚弱;

第一组词,“fau²”有“(船等)飘浮”、“(行为)轻浮”、“(身体、步子等)虚浮”三个义项,不同后缀分别搭配不同的义项,描绘“浮”的不同状态。第二组词,不同的后缀表达“红”的不同状态,构成意义鲜明、辨义入微的一组词。

2.表达量级差异

状貌词表达量级差异主要有两种途径:后缀主元音的交替表达量度差异,词型的转换表达级别差异。

(1)量度方面,开口度大或舌根后元音如a、o、u、ɯ表主观大量,开口度较小或舌尖前元音如i、e表主观小量,这种规律与“语音象似性”①张敏:《从类型学和认知语法的角度看汉语重叠现象》,《国外语言学》1997年第2期,第43页。有关。

①二元音交替以a与e(ɛ)最常见,a表主观大量,e(ɛ)表主观小量,例如:na¹ta:5ta:5当当响/na¹te:5te:5叮叮响(柳江)、ɬum³ka:t8ka:t8酸溜溜/ɬum³kɛ:t8kɛ:t8有点酸(大新)。

②三元音交替以a、e、i最常见,表达的量依次递减,例如:ha:u¹pa:5pa:5白茫茫、ha:u¹pe:5pe:5有点白、ha:u¹pi5pi5微白的(柳江)。也有o(ɔ)、a、e交替的,表达的量依次递减,例如:ʦja:5o:t7o:t7放声唱、ʦja:5a:t7a:t7高唱、ʦja:5e:t7e:t7哼唱(柳江);pɔ5pɔ:t8pɔ:t8特别胀、pɔ5pa:t8pa:t8非常胀、pɔ5pɛt8pɛt8有点胀(大新)。

③四元音交替如ɯ、o、a、e,表达的量依次递减,例如:nam¹nɯt7nɯt7黑咕隆咚、nam¹no:t7no:t7黑糊糊、nam¹na:t7na:t7黑黑的、nam¹ne:t7ne:t7乌黑发亮(柳江)。

④五元音交替如ɯ、u、a、e、i,表达的量依次递减,例如:tai³ɯ²ɯ²极伤心地哭、tai³u5u5呜呜地哭、tai³a²a²哇哇地哭、tai³ȵe²ȵe²耶耶地哭、tai³ȵi5ȵi5咿咿地哭(柳江)。

以上元音的量差应为:i〈e〈a〈o〈u〈ɯ。

(2)级别方面,词型的语义变化体现了级别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①A—AB—ABB,该方式最常见,例如:

ʔɔn5软、ʔɔn5ʔɛt7软绵、ʔɔn5ʔɛt7ʔɛt7软绵绵(大新)。

②A—AB—ABB—AABB/ACAB—ACCBB/ACDCB,例如:

to4剁、to4tek7哒地一声剁、to4tek7tek7哒哒地剁、to4ti¹to4tek7嘀哒地剁、to4ti¹ti¹tek7tek7嘀嘀哒哒地剁、to4ka¹ti¹ka¹tek7嘀哒嘀哒地剁(柳江)。

③A—ABB—ABAB/ABAC—ACCBB/ACDCB,例如:

phjai³走、phjai³hum6hum6纷纷走、phjai³hum6phjai³hum6大摇大摆地走、phjai³hum6phjai³ha²大摇大摆地走(大新);

kou¹抓挠、kou¹ȵa:t7ȵa:t7使劲挠、kou¹ȵok7ȵok7使劲挠、kou¹ȵi¹ȵi¹ȵok7ȵok7东挠西挠、kou¹ka¹ȵi¹ka¹ȵa:t7东挠西挠(柳江)。

以上词型的级差应为:AB〈ABB〈AABB/ABAB/ABAC/ACAB〈ACCBB/ACDCB,级差随着音节数量的增加而渐增,其中ACCBB、ACDCB 型还有“驳杂”“周遍”的意味。这种现象反映了“数量象似性”②张敏:《从类型学和认知语法的角度看汉语重叠现象》,《国外语言学》1997年第2期,第41页。,即通过形式数量的增加来反映概念的级增加。

此外,柳江壮语有一类特殊的AB型即A-ə型,B的声母随A,韵母为ə且声调为第5调,程度等级相当于“X得很”。例如:pak8累/pak8pə5累得很、ʔim5饱/ʔim5ʔə5饱得很、dat7拥挤/dat7də5挤得很。

3.表达情感褒贬

状貌词表达情感褒贬可以通过后缀主元音的交替与使用特定的词型来完成。

(1)后缀主元音的交替。后缀主元音的舌位和开口度能影响说话者传递的感情色彩,开口度大或舌根后元音如a、o、u、ɯ表贬义色彩,开口度较小或舌尖前元音如i、e表褒义色彩。

①二元音交替以a与e最常见,a表贬义,e表褒义,例如:ka:³kve5kve5牙牙学语、ka:³kva5kva5夸夸其谈(柳江)。也有a与i交替的,a表贬义,i表褒义,例如:kjan¹fi5fi5小声打鼾、kjan¹fa:u³fa:u³鼾声如雷(柳江)。

②三元音交替如a、ɛ、i,贬义色彩依次递减,例如:nuk8na:k7na:k7很霉的、nuk8nɛk7nɛk7有点霉的、nuk8ni¹ni¹微微有霉的(大新)。

③四元音交替如ɯ、o、a、e,贬义色彩依次递减,例如:nam¹nɯt7nɯt7黑咕隆咚、nam¹no:t7no:t7黑糊糊、nam¹na:t7na:t7黑黑的、nam¹ne:t7ne:t7乌黑发亮(柳江)。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元音交替都体现情感差异,例如柳江壮语ti:u5ja:k7ja:k7乱跳、ti:u5jek7jek7欢跳、ti:u5juk7juk7蹦蹦跳,a表贬义,e表褒义,u只有中性色彩。

(2)某些特殊类型的状貌词自带贬义。先看柳江壮语,ACBD型略带贬义,中性词根如“黑”“红”进入该格式后,均带上厌恶色彩,贬义词根如“矮”“歪”“肥”,厌恶色彩更强,例如:nam¹ʦa¹pjɯ²hjɯ²黑里麻塌、di¹ʦa¹ja:n²hja:n²红不棱登、tam5ka¹ʦum³hjum³矮不溜丢、be:u³ka¹bɯ:5hjɯ:5歪歪扭扭、pi²ha6put8hjut8/pi²ha6pa:i4hja:i4胖不拉几。ACAB型带一定贬义,例如:ham²a¹ham²a:m5苦得要命、he:n³la¹he:n³la:m5黄不拉几、kvat7ja¹kvat7ja:u³冷冰冰的。ACDCB 型贬义更强,例如:kja:²ka¹i²ka¹ɯt8痛苦地呻吟、san²ka¹pji²ka¹pja:n²发抖得难支持、pja:t6ka¹hji²ka¹hjup8滑得难走、lom5ka¹fi¹ka¹fo¹到处陷脚。再看大新壮语,ABCDE型也有厌恶色彩,例如:tam5pə:t8lə:t8pɔ:p8lɔ:p8矮不留丢、ɬuŋ¹kuk8luk8ka:k8la:k8高得难看。此外,某些由后、低元音与闭音节组成的后缀常带贬义,例如:nam¹no:t7no:t7黑糊糊、hjum¹hja:m¹hja:m¹杂草丛生(柳江);nam¹nɔ:k7nɔ:k7黑糊糊、pi²pɔ:t8pɔ:t8肥胖胖(大新)。

两地壮语表义功能的显著共性为:状貌词的表义体系涵盖广泛、层次分明、表义精密,不论具象或抽象的事物都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程度去表达,具有生动性、量级性、主观性的特征。主要差异为柳江壮语有一类特殊的A-ə型,其余方面两地壮语比较一致。

五、柳江壮语与大新壮语状貌词语法功能的比较

下面从组合功能、句法功能探讨状貌词的语法功能。

(一)与否定副词、程度副词组合

形容词可以直接受否定副词、程度副词的修饰与限定,由其构成的状貌词蕴含程度义,不能与否定副词、程度副词共现,但也有例外。柳江壮语以下几个句子,加粗的为状貌词,带星号为不可接受。

(1)me6pja¹ni4ʔi³sa:¹/me6pja¹ni4sa:¹wa:u³wa:u³/*me6pja¹ni4ʔi³sa:¹wa:u³wa:u³

座山这不高 座山这 高巍巍 座山这不高巍巍

这座山不高。/这座山高巍巍。/★这座山不高巍巍。

(2)me6pja¹ni4sa:¹hjau6/*me6pja¹ni4sa:¹wa:u³wa:u³hjau6

座山这高得很 座山这 高巍巍 得很

这座山高得很。/★这座山高巍巍得很。

(3)me6pja¹ni4ka:i5kva5sa:¹/*me6pja¹ni4ka:i5kva5sa:¹wa:u³wa:u³

座山这特别 高 座山这 特别 高巍巍

这座山特别高。/★这座山特别高巍巍。

(4)me6pja¹ni4ʦai4sa:¹/*me6pja¹ni4ʦai4sa:¹wa:u³wa:u³

座山这最高 座山这最 高巍巍

这座山最高。/★这座山最高巍巍。

而大新壮语状貌词能直接受否定副词mi5(不)和程度副词la:i¹(很、太)、ʦi5(最)的修饰与限制。此外,仅当谓词为存在动词mi5(有)时,状貌词才可直接受程度副词ʔi³(有点)的修饰。例如:

缸这光溜溜 缸这不光溜溜

这个缸光溜溜。/这个缸不光溜溜。

巾这 红通通 巾这 红通通 多

这块巾红通通。/这块巾很红通通。

(7)kən¹ni¹ʦi5nɛ¹khin³khin³/kən¹ni¹mi5ʔi³nɛ¹khin³khin³-

巾这最红通通 巾这有点红通通

这块巾最红通通。/这块巾有点红通通。

这种用法应该是后起的,很可能跟状貌词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量度意义的磨损有关。①吴立红:《状态形容词在使用过程中的程度磨损》,《修辞学习》2005年第6期,第19—22页。

(二)句法功能

状貌词经常充当谓语、定语、状语、补语,乃至主语与宾语,以上句法成分的分布也有方言差异。

1.作谓语

状貌词直接作谓语描摹人或事物的特征与状态,是最常见的句法功能。例如:

(8)tu²kve³ti:u5ka¹ji¹ka¹juk7(柳江)

个青蛙 蹦蹦跳跳的

青蛙蹦蹦跳跳的。

(9)lak8ȵe²ni4pi²po:t8po:t8ha:u¹bo:p7bo:p7(柳江)

个小孩这 胖乎乎 白花花

这个小孩白白胖胖的。

(10)ʔi³jɔ:k7ni¹nɛ¹kwa6kwa6,kə:n²han¹kən²ʔa:i5(大新)

点花这 红艳艳 人 见人 爱

这些花红艳艳,人见人爱。

2.作定语

状貌词常在名词之后作修饰性定语,使描写对象更为生动具体,例如:

(11)na:i6ta:i5,toK6ti:u²ni4ka6ma²tum²ta:m²ne6(柳江)

外婆 些 条这什么湿漉漉的

外婆,这条湿漉漉的东西是什么?

(12)mɛ6ni¹ʔum³luk8ʔɛ¹ʔit7(大新)

女人这抱孩子小小的

这个女人抱一个小小的孩子。

(13)pi6ɬa:u¹nai¹ʦhau²pat7ti6,lɛ5han¹tu¹nu¹khiu¹nam¹ja:m5ja:m5tha:i¹ju5ɬa:²tai³ni¹(大新)

阿姐 早上 扫地 看见只老鼠臭 黑黑的 死在床底这

阿姐早上扫地时,看见一只黑黑的臭老鼠死在床底。

3.作状语

状貌词常在动词之前作状语,说明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例如:

(14)na:i6ko5pi:n5dva:i5kjup8kjup8ta²pak7tu¹(柳江)

变婆 急冲冲 爬到口门

变婆就急冲冲爬到门前。

(15)luk8ɬa:u¹ni¹ju³ja:¹pai¹liu6(大新)

女孩这蓬乱 去玩

这女孩蓬乱着头去玩。

(16)kən²kɛ5ni¹ku4kɛ6lɛ6naK6ju5lən²ni¹(大新)

人老这弓形的 坐在房这

这老人弓着腰坐在房里。

4.作补语状貌词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状态、程度,补语与谓语中心语之间一般用“得”连接,例如:

(17)na:i6ko5pi:n5kjau³ʔan³ʦau4sa:i¹ȵi6kɯ5hjo4ni¹dap7dap7(柳江)

变婆 头 那握带子老是感觉动个不停

变婆握另一头绳子总感觉晃动。

(18)ma:i5mu¹ni¹ʦhɛu³nai³ja:p7jap7jap7ja5(大新)

些猪肉这炒 得 韧韧的 了

这些猪肉炒得韧韧的了。

灯开了房子这照得白亮

灯开了,房子照得白亮。

(20)na³luk8ni¹na¹nai³nɛ¹na:t7,ɬə5pi²min5na:k7la:i¹(大新)

脸孩子这烧得绯红 好像病他 重 多

这孩子的脸烧得绯红,好像他的病很重。

5.作宾语

大新壮语状貌词可以作宾语的条件为:一是谓词为心理动词,二是谓词为存在动词mi5(有)且后接程度副词ʔi³(有点),例如:

(21)min5mi5ʔa:i5tam5pə:t8lə:t8pɔ:p8lɔ:p8

他不爱 矮小

他不爱矮小。

(22)pɔ6ni¹khɛt8pi²pɔ:t8

男人 这 恨 肥胖的

这男人憎恶肥胖。

(23)tɛu6khwin5ni¹nai¹lɛ5,mi5ʔi³nɛ¹ʔa:m5ʔa:m5

条 裙子这 漂亮 有 点 鲜红

这条裙子很漂亮,有点鲜红。

(24)ti6ni¹mi5ʔi³mat7ʦat7mat7ʦat7

地这有点闭塞

这地方有点闭塞。

6.作主语

大新壮语个别状貌词可以作主语,条件为谓词往往限于nai¹(好)、jai6(坏)、Ka:m¹(合适)等几个评价性形容词,例如:

(25)phə:k7mɔ:k7mɔ:k7nai¹kwa5phə:k7ma:u²ma:u²

灰白 好 过 惨白

灰白好过惨白。

(26)kau¹mi5ʔa:i5nam¹nɔ:k7nɔ:k7,nam¹nɔ:k7nɔ:k7mi5nai¹

我不爱 黑丑 黑丑 不好

我不爱黑丑,黑丑不好。

(27)jam¹lam¹jək7lək7jai6tha:i¹

偷偷摸摸的 坏死

偷偷摸摸的坏透了。

(28)nə:t7na:t7la:i¹mi5Ka:m¹

热乎多不合适

太热不合适。

两地壮语语法功能的显著共性为:状貌词都可以充当谓语、定语、状语、补语。主要差异在于:柳江壮语状貌词不能与否定副词、程度副词共现,也未发现有充当主语、宾语的用法①仅就本文掌握的材料而言。同属柳江土语的忻城壮语,其状貌词作主语、宾语的句法条件与大新壮语相若,参见韦玉珧《拉光壮语形容词、动词后附音节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硕士学位论文。。

六、结语

本文以大新壮语、柳江壮语分别代表壮语南北方言,发现两大方言的状貌词在结构类型、构词规律、语音规律、表义功能、语法功能等方面有许多显著共性,也存在一定方言差异。此外,某些状貌词后缀可以通过历史比较法判定其来源,限于篇幅,试举一例。根据本课题建立的数据库,“笑眯眯(微笑)”一词各地侗台语为:武鸣壮语ɣi:u¹ȵum³ȵum³、柳江壮语hi:u¹ȵum³ȵum³、蒙山壮语li:u¹ȵum³ȵum³、都安壮语ði:u¹ȵum³ȵum³、富宁壮语ði:u¹ȵum4ȵum4、大新壮语hu¹jum¹jum¹、邕宁壮语hliu¹’jəm³jəm³、靖西壮语khu¹ȵəm³ȵəm³、龙 州 壮 语hu¹jum5jum5、布 依 语ze:u¹ȵum4ȵum4、侗 语ko¹ȵem³ȵem³、仫 佬 语ai5ȵəm³ȵəm³、拉珈语³Kjum4Kjum4、泰语jim4、老挝语hu:a¹ȵim4、岱-侬语ȵum5khuə¹。可见“ȵum”在侗台语内部存在显著的同源关系,其作为后缀很可能虚化自“微笑”一词,境外侗台语尚留其原义,而现有论著称之为“后附音节”似未注意其语源。

壮语有南北两大方言十三个土语,方言土语纷繁复杂。状貌词属于开放性词类,数量众多,是壮语词汇系统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除继续挖掘方言个案,跨土语、跨方言、跨语族的比较研究仍待进一步开展。研究壮语状貌词对语言教学与翻译、语言信息处理、辞书编纂、文学创作等方面均有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柳江壮语构词
壮语电视新闻制作创新探析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柳江水域疍民的历史往事
河北柳江盆地柳江村上石盒子组露头研究
壮语故事会引人入胜
认知视野下“好”、“坏”构词的对称性研究
“分”的音变构词及其句法语义特征
云南河口壮语地名的语言文化解读
壮医常见病症名称考释
构词派生:语义关系与句法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