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采矿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2023-03-09 09:39臧世忠
煤炭高等教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采矿工程三全育人专业课程

刘 静,张 楠,臧世忠,王 斌,王 平,于 棋

新时代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而“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育人理念和育人模式创新与改革的重中之重。在近些年关于“课程思政”研究中,研究主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解析“三全育人”的内涵;分析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析;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比如,靳华伟构建了创新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出教学架构、教学体系、教学形式等创新思路[1];张楠等人采用PBL 教学模式从结果导向、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理实融合、质量评价五个方面探讨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2];蒙丽媛探讨了高校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型及实施路径[3];解盘石等人在“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中就线上教学如何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进行了探讨[4];黄庆享等研究了“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合路径[5];左少杰等以“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为例探讨了如何在专业课程中选取思政教学素材的方法[6];金志远等以“井巷工程”为例,探讨了思政元素的切入点、融入时间、效果评价[7];郎振红从理工类学科建设着手,结合案例提出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措施[8];刘洪丽等基于工程教育认证背景探讨了专业课程核心内容的思政教学改革[9]。综合来看,在专业课程的具体教学环节中探讨课程思政融入策略的研究并不多见。山西大同大学和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在采矿工程专业教学中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这两所学校的思政教学团队充分发掘专业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精心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作为思政切入点,运用科技国情法等八类课程思政实施策略,将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构建了采矿工程专业教学的思政教育体系,创设了新型的全课程育人环境。

一、采矿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育人原则

目前,地方煤炭类高校的专业课程教学更多地注重了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在挖掘专业知识所蕴含的精神价值方面留有了很大的余地,这使得煤炭类高校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没能充分实现“三全育人”的要求。显然,课程思政的提出正是完善“三全育人”的重要方面,所以煤炭类高校要充分运用专业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发挥其协同育人功能,确保人才培养目标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顺利实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和指导地位[9]。具体来说,采矿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育人原则可以表述如下:在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立体化系统性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输与引导,开展以精神价值引领为核心、以全面提升煤炭类高校矿业人才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出煤炭类高校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相融合的、独具特色的育人方式。

二、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的五个环节

专业课程日常教学过程可以分解为课程导论教学环节、专业知识教学环节、课程实验教学环节、课程综合设计环节以及实习实训教学环节等五个环节。各个环节特点鲜明,故在开展课程思政过程中所要采用的具体实施方案也不尽相同。

1.课程导论教学环节

在专业教学中,课程导论一般是介绍本课程相关技术的理论基础和发展现状,更容易挖掘本课程专业知识所涉及的“真善美”并将其展示给学生。教师可以在讲解中加入对学科历史发展的介绍,既有利于增进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同时又可以通过古今中外等多方面知识的对比增加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从而达到课程思政的效果。

2.专业知识教学环节

在专业教学中,知识教学环节是专业课程的最主体环节。在本环节,专业课教师可以结合当下社会与专业知识相关的时事热点问题、本专业的里程碑事件、老一辈科学家的奋斗故事进行课程思政。专业课教师要在兼顾专业特性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施教方法,既传授专业知识又传递人生道理,帮助学生在提升专业素养的基础上从更深层面去理解立德之道和完善自我修养。

3.课程实验教学环节

在专业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专业知识的讲解和实验内容相结合,全面完善实验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将专业知识以学生更容易理解的演示实验等形式进行展现。专业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增强实践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实践操作的同时看到实验现象下的事物本质,进而带领学生在此过程中寻找隐含的人生哲理并进一步提升其思想境界。

4.课程综合设计环节

在专业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程设计环节中提供相关资料帮助同学们了解采矿领域的科技发展态势和前沿技术。这些体现前沿技术的材料中必然会有多个适宜节点可以让教师切入思政元素。此环节的思政教学,可以让学生能够从真实案例中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他们能够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民族自豪感和厚植爱国情怀。同时,教师在此环节的教学中可以设计研讨式的项目和团队协作项目以增强学生学习参与性和综合素养。

5.实习实训环节

在工科专业教学过程中,实习实训环节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环节,具有其他理论课程不具备的优势和重要作用。在此环节,教师要以培养工匠精神为导向,将工程实验、现场演示与实际操作等设置一定的课程思政教学情境,找准课程思政与实践育人的结合点,并力争在融入高度、广度、温度等方面做足文章。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深度参与工程教育思政情境,其教学效果也会得以进一步提升。

三、采矿工程专业教学课程思政实施方案

采矿工程专业的教学活动不能简单、片面地传授知识技术,应当以“三全育人”为契机,紧扣煤炭开采技术的研究前沿与我国的采矿工程特色,把教学与育人放在煤炭资源绿色高效开发利用战略高度来思考,放在新工科智能采矿工程人才培养的背景下进行研究。具体来说,采矿工程的专业教学要深挖采矿工程背后的精神价值、战略定位、专业情怀、未来发展等,紧紧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养六项任务,完善课程思政整体设计。其实施方案如图1 所示。

图1 课程思政建设教学组织结构

本文以采矿工程专业为例,设计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采矿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见图2)。如图2 所示,X 轴为五个基本教学环节,Y 轴为六项思政培养目标,Z 轴为八个实践方法(建设方案)。俯视图为教学-思政平面,代表日常教学中的五个环节可以融入的思政目标。左视图为教学-实践平面,代表日常教学中的五个环节可以实施的思政实践方法;正视图为实践-思政平面,代表八种实践方法可以达成的思政目标[10]。以图形辅助法为例,该方法可应用于专业知识、课程实验及综合设计三个教学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见识及增强综合素质三项思政目标。该图将六项思政目标、五个教学环节、八类实施方法进行整体设计、综合对照,使其之间互为支撑,努力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图2 采矿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方案示意

第一,科技国情法:将矿业领域的科研成果与我国国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当下,专业教师要结合绿色开采、智能化开采等前沿科技,给学生讲述好“为什么做科研,为谁做科研”这一根本问题,让学生(未来的矿业科研人员)明白不能盲目跟随所谓“国际热点”而应该瞄准我国行业转型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的道理。教师在介绍煤炭资源开采发展史的同时,要引入老一辈“煤炭人”心怀祖国、肩扛责任的大无畏煤炭精神以及为煤炭事业付出心血的故事,以此增强学生的历史认同感和专业认同感,坚定其努力学习并用专业知识建设祖国的决心。我国虽然煤炭资源丰富,但人均拥有量并不多,可采资源更少。因此,教师也要让同学们清醒认识到这一国情,促使学生尽早树立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

第二,时事素材法:密切追踪行业的前沿发展,将专业知识与社会热点事件结合。教师要以我国近期的一些煤炭领域的热点问题,针对矿井事故频发的现状,鼓励学生们在懂理论、精技术的前提下去践行技术创新,以强烈的安全责任心去保障我国矿山安全。教师还可以结合实时热点,以歼20、运20、航母等大国重器的生产材料与煤炭的关系为例,凸显采矿工程专业对国防、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打破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的局限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透过事物表象看本质的意识与能力会增强。

第三,对比分析法:纵观历史发展,增强道路自信;展望未来科技,明确责任担当。教师要通过介绍我国的煤炭煤炭行业发展历程,对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煤炭开采的落后现状,让学生透过煤炭行业发展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的卓越成就。教师还要通过国际与地域之间横向发展对比,让学生了解我国采矿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异与差距。另外,笔者在教学中还以山西省为例进行了国内横向比较分析。山西作为国家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和电力外送基地,与16 个省(区、市)签订四季度煤炭中长期保供合同保障能源供应。山西煤炭人充分发挥产煤大省的使命担当,努力增加煤炭产量,动态稳定煤炭价格,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支援经济建设等。

第四,知识联想法:注重学科理论、专业知识以及人文情怀之间的关系。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时适宜地切入思政元素是课程思政成败的关键。例如在讲授“井巷工程”课程中的“巷道支护”内容时,我们以“巷道围岩采用单一锚杆支护不可行”为例融入思政元素。教师适时地打了一个比喻:一个人创业时单打独斗肯定不行,必须有团队,必须有团队协作。然后,教师再引出锚杆联合支护等课程内容,使同学们明白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再例如,教师以“近10 年来全国煤矿事故的发生率逐年下降”为例,向学生介绍我国现阶段采矿作业人员已有大幅改善的工作环境,可以改变学生对于煤矿作业不安全的落后观念,同时告诉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第五,科学故事法:通过对本专业里程碑事件和标志性人物的介绍,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这些大国工匠的身平事迹及重大技术变革的发展始末,以此激励学生投身科研事业。例如,在“智能开采技术”授课过程中,我国中国科学院何满潮院士大胆挑战常规采煤方法,创新提出“无煤柱自成巷开采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可以使采煤工作面由“跳采”变为连续开采,有效地降低了巷道周期性压力。在晋能控股集团公司塔山矿试用该技术期间,降低采准巷道掘进率约50%,提高资源回收率约10%。因其能够保证采掘正常接替、降低事故发生机会和煤炭开采成本,被业界誉为“第三次矿业技术变革”。讲解何院士技术创新过程的目的是让同学们清醒地意识到:采矿不是无事可做,矿业不是夕阳产业,矿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仍有很多“卡脖子”问题亟待解决。

第六,图形辅助法:引导学生对课程所学章节知识点进行梳理并自主设计思维导图。此法可以提高专业教学中较为枯燥的知识点对于普通学生的吸引力,改善不同层次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获得感。比如,在“智能开采技术”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同学通过学习地下开采部分的相关知识,自行绘制思维导图。图形辅助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梳理本课程知识,还可以起到让学生主动地进行知识延展的作用。将思维导图应用于采矿工程专业的课程思政,创新性地解决了工具性与价值性、知识延展与工程应用、感性与理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等相结合的问题。

第七,积极探索法:将工匠精神、劳模精神、职业规划、人生规划等思政元素综合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之中。教师要善于引发学生对某一个知识点或重点内容的深入思考,帮助其实现由获取知识本身向获取知识的方法以及养成专业思维方式的转变。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将人生规划融入煤炭事业的发展之中,主动穿插有助于思想教育和精神引导的内容,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认知,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们能够以辩证的眼光看待、理解行业发展和技术瓶颈间的辩证关系,让他们把煤炭事业的发展使命放在心上、把煤矿安全生产的责任扛在肩上。

第八,引导研究法: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入探究。例如在“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教学中,教师以《天工开物》中所记载的“利用竹管引排煤中瓦斯”为例,既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人早已掌握工业通风技术,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再例如,教师若要让学生理解“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职业健康”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2018 年国务院部署的“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及之后制定《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国家战略规划,让学生理解党和国家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健康的坚定决心。

猜你喜欢
采矿工程三全育人专业课程
采矿工程中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
采矿工程项目成本超概预算原因和控制策略
采矿工程中采矿技术和施工安全分析
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