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方法分析

2023-03-10 01:00韩广业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年2期
关键词:河道水体污染

吕 哲,王 杰,韩广业

(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13)

城市河道水环境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河道水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经济发展效果。但是在工业化发展背景下,城市河道水环境受到了严重污染和破坏,河道水质日益恶化,非常不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需要加大对河道水环境的生态治理力度,形成完善的生态保护系统,实现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平衡性,对河道水环境进行有效治理和修复,为人们创建优质的生存环境。

1 影响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的主要因素

城市河道包含天然河流与人工运河,可以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有效调节,并为城市运转提供必要的水资源。但是在工业化水平逐渐提升的情况下,城市河道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其原本功能逐渐丧失,危害城市饮用水安全,也不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修复[1]。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是引起城市河道水环境逐渐恶化的主要因素。一方面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河道走向受到一定影响,而且河道基础设施工程数量越来越多,严重降低了河道自身的水循环能力,而且难以对河道中的淤泥、生活垃圾等污染物进行有效性清除,致使河道底泥严重淤积,造成严重的内污染源;此外,工业化水平提升,工业生产规模拓展,导致工业用水增加,工业废水排放量越来越多,对城市水体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这种现象导致整体城市河道水环境形成严重的恶性循环,危害人们生产生活饮用水安全。

城市河道水环境的持续性污染,导致水资源自净再生能力降低,河道中的污染物增多,导致水体黑臭,甚至厌氧菌落大量滋生,致使水面覆盖了大量的藻类植物,严重影响水生动植物的正常生长,大量鱼类因为缺氧而死亡,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难以进行重组,而且城市河道水资源的持续性污染,也对地下水造成了一定污染和破坏,危害城市水源的安全,对城市居民的饮用水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2 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的原则

2.1 水环境协调性原则

在对水环境生态污染问题进行治理时,由于河道污染类型存在很大差异,而且引起河道污染的因素不同,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确保水环境的协调性,同时要保持河道自然环境的原貌,综合性分析水文气象、植被类型、城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从而选择适宜性的生态技术进行河道修复,确保其与气候、环境相协调,促进河道水环境治理效果的全面提升[2]。

2.2 生态发展原则

在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过程中,需要优化选择治理措施,确保河道自身价值功能的有效发挥。在整治河道环境时需要保持河道原有生态系统,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对植被生长所需的生态环境进行重建,促进河道水环境再生能力的有效性恢复。在河道治理过程中,需要对城市建设引起的一系列后果进行综合性分析,如河道改变、基础设施增加等,同时采取科学方法恢复河道生态结构,促进河道生态调节功能的有效发挥。

2.3 观赏性原则

城市河道自身具备一定的自然景观观赏功能,因此在治理城市河道水环境污染问题时,还需要构建完善的城市生态圈,对人工湿地、河道景观、水体植被群落等进行合理规划,增加河道观赏元素,创建优质的河道景观环境[3]。

3 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方法

3.1 合理应用生物技术

3.1.1 微生物强化措施

在使用该方式进行治理时,需要对河道内的微生物群落种类展开综合性分析,同时在河道内投入各种类型的微生物,构建多样化的河道生物群落,促进水体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会对河道水环境进行有效调节,从而恢复河道自净能力。但是需要对微生物的投放类型以及数量进行合理控制,确保其与原河道生物菌群保持较高的契合性,避免产生微生物入侵问题,从而保持河道微生物群落的平衡性。

3.1.2 植物净化措施

通过在河道中种植沉水植物、挺水植物等水生植物,从而对河道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充分发挥植物的净化功能,重建高度平衡的生态圈[4]。沉水植物根系可以深入到底层淤泥中,对水体中氮、磷、硫等元素进行吸收、分解,并将其转化为其他营养物质供水生植物生长,减少河道底层淤泥内的污染物含量。当水生植物枯萎后需要将其拔出,在此过程中植物根系可以把河底泥床中的垃圾、污染物带出来,发挥河道清淤作用。水生植物还可以在水体中构建完整的生态圈,优化微生物生存环境,改善水体氧气状态,实现厌氧菌群、好氧菌群的平衡性发展。

3.1.3 河道自然型重组

在保持河道原生态发展基础上,重组河道、河流状态,如改变河道走向、提升河道水体自我净化能力,同时还可以建设人工湿地,选择合适的生物种群,实现自然河流生态环境的重建,同时增加河道观赏价值。其中,生物修复技术如图1所示。

图1 生物修复技术

3.2 加大管理力度

当前阶段,河道监督和管理部门较多,但是彼此职责划分不清,甚至出现职能交叉现象,严重降低了河道管理能力,甚至出现河道治理责任推诿现象。基于此,需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协调,同时明确各个管理部门的责任范围,构建一体化的管理机制。同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针对性的治理技术方法,因地制宜,同时对河道生态系统状态展开全方位调查与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形成可行性、合理性的规划方案,促进河道治理效果的全面提升[5]。

3.3 利用微孔曝气装置增氧

当河道受到严重污染时,会导致水环境中微生物大量繁殖,造成各种藻类漂浮在水面,进一步加大了水体内氧气的消耗速度,导致河道长期处于缺氧状态,这种情况下容易引起厌氧细菌的大量滋生,导致水体污染日益严重,因此,可以通过人工增氧工程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减少厌氧细菌的滋生,有效解决河道污染问题。其中可以在河道中安装微孔曝气装置,可以增加水体内的溶解氧含量,为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创建良好环境,同时对水生态进行有效治理与修复。曝气增氧装置可以提升水体中的含氧量,而且还可以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并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构建平衡的水体生态系统。同时还可以发挥装置的搅拌作用,将氧气进行均匀分布,对河底污泥进行氧化,实现水体净化[6]。

3.4 做好雨污分流、河道清淤工作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人口日益增加,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排放量越来越大,对城市河道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和破坏。因此,为了减少河道污染,需要科学规划城市排水,合理实施雨污分流措施,才能从源头上控制生活污水乱排放的问题。在具体实施中,需要做好雨水初期处理工作,对城市排水系统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建设,改善原有的排水系统,增加排水工程建设量,以满足城市污水排放需求,避免出现排水工程分布混乱的问题,真正实现雨污分流,把雨水引入到河道中。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才能引入河道。要加大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力度,确保工业污水的有效处理,并做好废水回收再利用工作,减少河道污染概率。在长期的流通过程中,河道淤泥、污染物逐渐堆积,加重了水体污染程度,因此,需要通过人工方式对河底淤泥、污染物进行彻底处理,从而恢复河道的防洪能力,确保河道能够自我净化,减少河道二次污染。还要增加河道蓄水容量和蓄水能力,促进其排洪排涝功能的有效发挥[7]。但是该方式的成本较高,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耗时长,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和针对性的使用。其中,雨污分流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雨污分流流程

3.5 创设城市滨水环境

城市河道水环境直接关系到区域生态圈能否正常运行,与城市自然、人文环境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在对城市河道水环境进行治理时,需要将其与城市建设、生态保护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树立良好的治理意识,营造系统完善的城市滨水环境。要提高人们的河道保护意识,增加对河道的关心力度,有效维护整体城市风貌;同时需要做好城市河道的生态护岸建设工作,在河岸栽种花草树木,以便涵养水土,同时美化环境,减少水土流失现象;利用砼多孔块对河岸护坡进行巩固,并在多孔块中栽种植被,确保护坡的可靠性,增加水土保持能力;对河道浅水域做好引水上岸设计工作,构建良好的水环境,增加亲水性,为人们创建优质的休闲娱乐场所;要加大滨水堤岸的建设力度,增加城市水体与陆地的连接性,为动物提供栖息地,同时维护河道生物多样性,构建和谐的自然景观。

3.6 合理应用化学技术

在使用化学技术时,需要在河道内添加特定的化学试剂,以便对水体水质酸碱度进行调节,并与水体中的重金属元素产生化学反应,最终生成氢氧化物,并使其沉淀到河底淤泥中。可以将化学技术与人工清淤、水生植被种植工程协同应用,以便将沉淀到淤泥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人工清除。如果河道内藻类生长较为顽固,可以使用化学除藻剂实施全方位治理[8]。当水体中营养物质过多,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从而造成藻类大量滋生,致使水体中溶解氧急剧消耗,导致水体中动植物因为缺氧而死亡。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利用化学除藻剂展开除藻工程,抑制藻类的生长,从而增加水体中溶解氧的浓度,缓解水体富营养化的现象。化学技术在水体污染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发展前景较为广阔,但是需要对化学试剂的应用量进行合理控制,避免投放过多引起二次污染。其中,具体应用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河流污染治理

4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城市快速发展,强化生态保护力度,需要加大对城市河道水环境的生态修复效果,减少水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加大生态环境管理力度,合理划分河道环境管理责任,确保环境治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同时要对生物技术、化学技术、物理技术等进行优化应用,促进城市河道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河道水体污染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多源污染水体水环境质量提升技术应用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河道里的垃圾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治理城市黑臭河道的方法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广元:治理黑臭水体 再还水清岸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