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景下中职学生发展性评价研究

2023-03-11 23:29昕,陈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中职数字职业

谢 昕,陈 嵩

(1.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 200233;2.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上海 200032)

2022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职业学校要推动教育教学与评价方式变革;2020 年中共中央与国务院又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要创新评价工具,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改革职业教育评价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重点。传统的终结性教育评价效果有限,其关注结果忽视过程的特征有悖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新时代树立发展性评价观,可以弥补传统评价方式的弊端,使评价形式和内容多元化、深度化,既关注学生理论学习,也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数字化技术也逐步渗透到中等职业教育评价中,帮助中职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本文结合数字化背景,探索数字技术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评价中的运用,以期进一步完善中职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

一、传统中职学生评价方式的困境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对教育评价认识的更加科学化,传统的评价体系不够贴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弊端日益凸显。

1.强调标准化结果,忽视学生过程性发展

传统的中等职业教育普遍存在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的现象,无论是对于知识课程的考察,还是操作技能的考察,常常使用单一的纸笔测验形式,强调以分数作为评价结果。首先,这种评价方式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选用单一的评价指标和维度,不利于记录学生的进步,缺少对学生进步的判断,失去了教育评价最终是为了学生成长的本来意义。其次,职业教育生源与普通教育生源相比,学生间学习能力的差异更大,不关注发展的起点,会使中职学生产生挫败感,容易形成习得性无助的心理障碍,甚至会导致“自暴自弃”。最后,强调标准化结果也违背了中职教育评价挖掘学生潜能、因材施教、提优势、补短板的目的。

2.注重评价统一性,轻视学生个体差异

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智力水平具有不同步性,因此,每个中职学生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传统的评价在评价方式上更注重统一性,对每个学生所使用的评价依据和指标都相同,在评价模型的设计上注重常模参照,在评价标准的选取上注重常规标准,主要考虑学生发展的平均情况。而目前,中职学生的异质性越来越明显,中职学生招生对象宽泛且多样,每个学生在认知方式、年龄、个性特征、学习需求、擅长领域等方面存在较大不同,同时,在职业院校内部,中职学生对升学和就业的意向不尽相同,部分学生未来以就业为目标,而部分学生选择毕业后升入更高层次院校继续学习,基于此,中职学生的评价定位又需兼顾不同学生未来发展方向。因此,当职业院校学生评价中实行“一刀切”的政策、只重视用统一的方法评价学生时,会忽视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不同定位从而忽略学生的可塑性,承认个体差异是评价发挥良好作用的前提。

3.偏向知识本位,忽视职业教育能力定位

职业教育在课程建设初期沿袭普通教育传统,课程编制遵照分科课程逻辑,过度关注知识本位,忽视重要的实践操作的课程建设。近年来,我国职业院校的课程改革虽取得了一定进展,课程建设开始融入工作过程、项目课程等理念,但是,在学生学业评价方面,书面考试形式却依然占主导地位。[1]目前的中职学生评价体系中,仍然具有明显的知识倾向,忽视综合职业能力评价。需要明确的是,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型,中职学生的培养定位主要在于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传统的纸笔测验答题形式衡量维度较为单一,不能够很好地反映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水平。例如,在上海市中职质量监测结果报告中可以发现,目前评价试题的设置仍是以知识为主要评价内容,侧重于对学生的基础课程考核,应用操作考核所占比例较低,实践技能考察较少,且考核形式主要限制在教室范围,没有拓展到真实的情境中去,忽视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2]

4.评价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评价标准难以契合职业定位

职业教育评价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是影响职业教育评价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职业教育评价人员既需要深厚的理论功底,也需要丰富的职业知识储备,更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然而,我国职业教育评价的主体大多是职业教育系统内部的人员,如校长、领域内专家、教授、相关研究人员等。受此影响,评价人员所使用的评价标准多是基于教育工作者的视角制定的,从教育的观点出发,考虑人的发展水平,而对用人单位的实际岗位需求认识不够。职业教育评价标准的制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要遵从一般到特殊的教育规律、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又要考虑职业技能习成规律、企业生产规律以及经济社会运转规律。[3]从评价难度上来看,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和职业出现,职业目录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中职学校专业设置越来越多,专业群建设更加丰富,相应的职业能力标准也更加纷繁复杂,使得职业教育评价适切职业定位的难度更大。

二、数字化背景下中职学生发展性评价的内涵

为弥补传统中职学生评价方式的不足,进一步摆脱困境,具备过程性评价理念的发展性评价体系逐步兴起。

1.发展性评价的缘起

发展性评价提出于20 世纪80 年代初期,是由英国开放大学教育学院的纳托尔和克利夫特等人所倡导的。[4]美国田纳西州于1992 年在全州范围内正式启动的增值性评价研究,此时已经具备发展性理念。[5]21世纪初我国正式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此次改革强调了教育评价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突出作用,并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此次课程改革正式开启了我国教育领域发展性评价的新篇章。发展性评价是指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标的评价,主张进一步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及时了解学生遇到的问题、所付出的努力以及所获得的进步,进而对学生的持续发展进行有效指导。[6]

2.中职学生发展性评价的内涵特征

传统的学生评价模式偏向于静态评价,强调统一性,更加注重结果。因此,对学生的总体发展过程不能进行较全面、动态跟踪式的评价,也不能较好地反映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学生的职业性也不能较好地体现,评价主体相对单一。运用数字化评价手段可以有效弥补上述这些不足。在数字化背景下,中职学生发展性评价主要有以下五个特征。

一是全面性,即指中职学生发展性评价是一个整体发展评价的过程。利用数字采集技术,覆盖中职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可以对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做多角度、全方位描绘。收集学生知识、道德、情感、技能、态度等方面的数据,运用大数据整体性和关联性的思维来系统分析学生的发展,弥补原有片面评价学生的不足。

二是动态性,即指中职学生发展性评价是以动态的视角来评价学生的发展。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关注学生不同阶段的变化,利用“数据库+信息技术+系统分析”等手段缩短评价的周期,实现连续性的评价。充分反映每个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变化,挖掘学生的长处,激发学生的潜能,便于找准学生未来发展方向与职业定位。

三是差异性,即指中职学生发展性评价是以每一个学生个体差别为前提的评价。运用大数据可以追踪每个学生的发展起点,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生源区别,避免使用“一刀切”“整齐划一”等统一模式培养人,注重不同学生在认知特征、行为变化、能力表现、内在潜能等方面的差异性,体现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更好地凸显每个学生的个性。

四是职业性,即指中职学生发展性评价是立足职业教育类型特性而进行的评价。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手段,可以创设沉浸感的学习环境、贴近真实场景的操作环境,给予学生贴近现实的反馈与技能评定。按照职业标准设置考核试题,真正衡量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瞄准职业教育学生培养定位,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五是多元性,即指中职学生发展性评价是需要各方共同参与的评价。中职教师利用数字媒介可以随时随地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中职学生可以利用智慧平台等开展自我测评,及时掌握自己的学习状况;教育督导机构、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等可以利用数字平台收集数据,依托智能化信息系统实时了解和监控学生发展的总体情况,零距离评价中职学生技能培养质量。

三、数字化手段运用于中职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策略

针对传统中职学生评价方式面临的困境,结合数字化背景下中职学生发展性评价的内涵特征,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实施个性化评价方案,注重学生差异性

数字化手段对学生评价方式的改变是教育评价边界得以扩宽的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的核心是立足学生的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各方面和谐发展和个人潜力的充分发展,因此中职生教育评价不能只关注当下,还要面向未来,挖掘学生的潜力。运用信息技术,针对不同评价主体,要参照学生前一阶段的测评结果衡量学生的进步。以数字技术为手段,能为解决传统教育评价收集评价依据单一、考虑指标局限的问题打开新思路。要合理增加评价要素,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多角度、动态化收集教育数据,同时还可以纳入学生考试成绩之外的情感认知、职业态度、经验增长、心理发展等不易被量化的数据。兼顾学生未来发展的不同方向和定位,考量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变化,对不同个体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把握,落实有针对性的“一人一标准”评价方案。

2.选取科学的评价指标,回归学生职业能力发展

在整个发展性评价中,评价指标的选取和设计是决定评价结果是否科学的关键。将数字媒介赋能于教育全过程,是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一方面,以数字技术为支撑,运用数字技术的评价与测量手段,选取更加科学的评价指标,综合考虑学生情感、价值观、学习态度、知识等各个方面。运用数字媒介建立评价系统,使整个评价包含采集、输入、分析、反馈、测试、评价各个子系统,彼此相互联系,注重选取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状况的评价指标,共同构成完整的评价系统模型。[6]在中职教育的学生评价过程中,用数字手段记录、用数字手段评估、用数字技术分析要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数字技术为支持。要考虑中职学生的特殊性,选取有针对性的指标,避免学生出现习得性无助的心理障碍;要使用动态数据库,始终贯彻衡量学生变化发展的理念,用数字量化结合文字记录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另一方面,由于职业教育评价的特殊性,中职学生发展性评价要兼顾职业性。用数字手段记录、用数字技术分析要站位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以数字技术为支持,采用恰当的方法衡量学生的技术技能,注重考核学生的操作技能,纳入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认同等方面的数据。重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始终贯彻衡量学生能力发展的理念,分析在中职教育过程中个体职业能力的增长,使职业教育评价最终回归到学生能力评价的定位上。

3.纳入多元评价主体,促进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以数字平台为依托建立起的新的评价体系可以兼顾多个不同主体,有利于突破原有评价体系中以教师评价为主的限制。在整个中职学生发展性评价中,为了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引入多主体评价的形式具有必要性。一方面,在数字平台上,评价系统不受参与人数的限制,可以加入自我评价、同学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同时,为了确保评价体系的客观与全面,也可以引入专业评价机构与督导机构,使其进入数字化评价体系;最后,逐步引导行业企业参与评价过程也具有可实现性。纳入多元评价主体,接受各方对于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评判,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与激励作用,使得中等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实现中职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定位不出偏差。当前,职业教育发展进入提质培优的新阶段,在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已成为容纳学生、学校、行业企业、政府等多方的集合体,它不仅为高等职业教育输送生源,也为社会培养各类技术技能人才。一方面,吸纳新技术、新工艺进课堂,另一方面,中职教育评价要兼顾中职学生升学与就业的双重导向,助力中等职业教育评价质量走向更高水准。数字平台的使用有利于突破单一评价主体的劣势,弥补中职院校单一目标定位的不足,促进评价更加多元和客观。

4.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强学生技能评价

数字化技术赋能职业教育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走向专业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步骤。在中职学生发展性评价中运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可以凸显对技能的评价要求。运用数字操作手段建立虚拟现实平台、模拟仿真实验室等真实的工作环境,这对考核学生至关重要。通过设置真实性的模拟任务情境与工作任务场景,可以摆脱学生机械答题的评价模式,重点考查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嵌入式采集学习者在接近真实状态下展现出的各项复杂能力,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表现,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在教育智能化环境下,根据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及时更新评价技术,把握行业新动向,将最新的手段运用于操作技能考核,不断进行评价体系升级与改造;以工作为直接导向,基于工作过程中的真实工作任务衡量学生发展,使对中职学生的技能评价更加符合中职教育的要求,保证中职教育发展轨道不偏离。

5.依托在线教育平台,提升评价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

随着各种在线教育平台的兴起,学习场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于评价人员的专业培训,可以以在线教育平台为手段,推进优质培训资源的共享,如依托慕课、空中课堂、微课等平台对评价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将最新的技术手段运用于在线教育平台,开展大规模培训,向评价者传达先进的评价理念,提升评价人员对信息的筛选、运用、创造、处理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评价人员的专业素养与整体水平。更好地培训评价人员,从人员质量上保证评价体系发挥良好作用不失效,更贴切地评价学生,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理念。打破传统学习与培训场地和场景的限制,运用新手段不断地对在线教育平台进行升级与改造,建立相关资料的数据库,以互联网平台为媒介,在线组织评价人才能力测试,分析评价人员数字评价能力发展所处的阶段,实现以评促教。依托数字平台,实现多地共享、多地联动,实时对评价人员的信息技术、数字素养发展状况进行回顾,同时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不断地提高评价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推进职业教育评价与职业教育整体质量优化与提升。

数字化背景下对中职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是职业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数字化技术与中职学生发展性评价结合是未来评价的必然趋势。随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深入推进,各种数字技术正在加速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并为破解中职学生评价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总之,未来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行稳致远需要充分利用数字化优势,并不断探索信息化与教育结合的新模式。

猜你喜欢
中职数字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答数字
我爱的职业
数字看G20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成双成对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