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伯渠的眼镜

2023-03-12 10:56陈斌
阅读(书香天地) 2023年11期
关键词:林伯渠办事处八路军

陈斌

一张张黑白照片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首任中共中央驻陕代表林伯渠清瘦的脸上总是架着一副圆框眼镜。这副眼镜一直陪伴林伯渠直到他生命的最后。

2015年12月11日,林伯渠的孙女林友群将她珍藏的爷爷的这副眼镜捐献给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细看这副圆框眼镜,镜框已经发黄,镜腿也已生锈,镜架中间的连接处还断裂成了两截。尽管这副眼镜已经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它却彰显了主人一生艰苦朴素、一心为民的优良作风。

1937年8月至1940年10月,林伯渠作为首任中共中央驻陕代表,负责指导八路军驻陕办事处的各项工作。在办事处工作期间,林伯渠发现办事处的许多年轻战士,从小参加革命,没有上过学读过书。于是,林伯渠组织大家分两个班开展集体学习活动,掌握文化知识,增强本领。有时他还亲自动手制作看图识字手册,手把手教战士们学习。

当时,会计室按规定每月给他5元钱津贴费,但林伯渠从来没有为自己花过一分,只是签个字,就讓财务人员把钱转到救亡室用来给大家购买书籍和文化用品。自己的眼镜破损了,他却不舍得用这些钱去买一副新的。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曾这样描写过林伯渠:这位曾经掌握红区财政大权的财政人民委员总是“满面春风,身上穿着一套褪色的制服,红星帽的帽檐软垂,慈蔼的眼睛上戴着一副眼镜,一只腿架已经断了,是用一根绳子系在耳朵上的”。

这副眼镜,还跟着林伯渠走遍了大江南北,见证了林伯渠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在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期间,林伯渠经常跋山涉水到各县调查研究。每次出差开会回来,林伯渠都要拄根棍子,到附近窑洞挨个走走,与老百姓唠唠家常,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新中国成立后,他不顾身体衰弱,仍然夙夜在公,体察民情,不辞劳苦。

林伯渠还特别注重从小事出发,耐心地教导、启发子女,培养他们对人民群众的感情。1938年,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林伯渠见到了阔别多年的女儿林利。照理,父女一别多年,有很多知心话要谈,可是简单询问了家乡近况后,林伯渠却问道:“你知道大米多少钱一斤,盐巴多少钱一斤,布匹多少钱一尺吗?”林利一时语塞。她本以为父亲会给她讲一些革命道理,没想到父亲会问起这些柴米油盐的家务事来。看到女儿疑惑,林伯渠语重心长地说:“这些都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事,关心群众,就不能不关心这些事情。”

2016年,林伯渠的这副眼镜被认定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这副眼镜见证了林老一生艰苦朴素、一心为民的革命历程,也将激励广大党员在新时代继续传承党的好传统、好作风。

(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猜你喜欢
林伯渠办事处八路军
林伯渠家风和人民群众在一起
林伯渠无条件执行组织决定
林伯渠的崇高品质与革命精神研究
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知多少
八路军、新四军驻各地办事处有哪些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石家庄办事处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石家庄办事处
林伯渠送子『三用』
忻口会战中的八路军
对八路军留守兵团几则史实的考证